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1
作者
彭琳
陈烨
《园林》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亟需科学的土地冲突评估方法作为精准介入的技术支撑。构建由制度性冲突、保护利用冲突、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三类构成的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和评估框架,采用矩阵分析法、MaxEnt生境模拟法、土地多宜性分析法等方法,以位于重庆主城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运用。识别结果表明,从冲突规模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大,制度性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小;从冲突类型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与保护利用冲突的分布重叠度较高;从冲突强度来看,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冲突大部分位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从空间规划和冲突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的规划调控建议,为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的规划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保护地
土地利用冲突
边缘区
土地多宜性分析法
maxent
生境
模拟
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适宜区及随气候变化的分布格局模拟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川
余俊里
孙志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61,共8页
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由于人类干扰和气候变化,导致其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目前已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基于川黄檗的55个有效分布记录点和19个气候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当前(1970...
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由于人类干扰和气候变化,导致其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目前已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基于川黄檗的55个有效分布记录点和19个气候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当前(1970—2000年)与未来(2041—2060年和2081—2100年)的潜在分布区格局,并评估制约其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研究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极高,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值大于0.97;川黄檗当前的高适宜以上生境主要覆盖巫山山脉、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山区、贵州中部北部山地以及大巴山南部山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年均降水量、年均温、温度季节变化方差和等温性;在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川黄檗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高适宜以上区域面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趋势。降水和温度在塑造川黄檗分布格局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当前,川黄檗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适宜区有向北迁移的趋势,这可为川黄檗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以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檗
maxent模拟
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1
作者
彭琳
陈烨
机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出处
《园林》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渝地区城市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机理及规划调控研究”(编号:2022M710522)。
文摘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亟需科学的土地冲突评估方法作为精准介入的技术支撑。构建由制度性冲突、保护利用冲突、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三类构成的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和评估框架,采用矩阵分析法、MaxEnt生境模拟法、土地多宜性分析法等方法,以位于重庆主城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运用。识别结果表明,从冲突规模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大,制度性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小;从冲突类型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与保护利用冲突的分布重叠度较高;从冲突强度来看,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冲突大部分位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从空间规划和冲突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的规划调控建议,为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的规划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关键词
城市自然保护地
土地利用冲突
边缘区
土地多宜性分析法
maxent
生境
模拟
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urban protected area,land use conflict
the edge area
land multiple sui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maxent
habitat simulation method
Jinyu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适宜区及随气候变化的分布格局模拟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川
余俊里
孙志鹏
机构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充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61,共8页
基金
四川省重大研发项目(2021YFN0110)。
文摘
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由于人类干扰和气候变化,导致其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目前已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基于川黄檗的55个有效分布记录点和19个气候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当前(1970—2000年)与未来(2041—2060年和2081—2100年)的潜在分布区格局,并评估制约其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研究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精度极高,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值大于0.97;川黄檗当前的高适宜以上生境主要覆盖巫山山脉、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山区、贵州中部北部山地以及大巴山南部山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年均降水量、年均温、温度季节变化方差和等温性;在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川黄檗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高适宜以上区域面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趋势。降水和温度在塑造川黄檗分布格局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当前,川黄檗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适宜区有向北迁移的趋势,这可为川黄檗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以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川黄檗
maxent模拟
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Keywords
Phellodendron chinense
maxent
model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彭琳
陈烨
《园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适宜区及随气候变化的分布格局模拟
谢川
余俊里
孙志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