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2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eal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dsorption energy and activation energy to predic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metal oxides for HMX using DFT
1
作者 Xiurong Yang Chi Zhang +6 位作者 Wujing Jin Zhaoqi Guo Hongxu Gao Shiyao Niu Fengqi Zhao Bo Liu Haixia M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62-270,共9页
Traditional selection of combustion catalysis is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ntensive.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expected to resolve this problem.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HMX and O atoms on 13 metal oxides was calculate... Traditional selection of combustion catalysis is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ntensive.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expected to resolve this problem.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HMX and O atoms on 13 metal oxides was calculated using DMol3,since HMX and O are key substances in decomposition proces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HMX,O on metal oxides(TiO_(2),Al_(2)O_(3),PbO,CuO,Fe_(2)O_(3),Co_(3)O_(4),Bi_(2)O_(3),NiO)and experimental T30 values(time required for the decomposition depth of HMX to reach 30%)was depicted as volcano plot.Thus,the T30 values of other metal oxides was predicted based on their adsorption energy on volcano plot and validated by previous experimental data.Further,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HMX on ZrO_(2)and MnO_(2)was predicted based on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energy and adsorption energy,and T30 values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volcano plot.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data of HMX/MgO,HMX/SnO_(2),HMX/ZrO_(2),and HMX/MnO_(2)obtained from DSC experimen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our predicted T30 values,indicating that it is feasible to predic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based on the adsorption calculation,an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se simple structural properties can predict adsorption energy to reduce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computation and experiment 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HMX Metal oxides Adsorption energy activation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ctive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 on the coupled vibration response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gneto-electro-elastic plates with skewed edges 被引量:3
2
作者 M.Vinyas D.Harursampath T.Nguyen-Tho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019-1038,共20页
This article makes the first attempt in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active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ACLD)treatment towards precise control of frequency response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skew-magneto-electroelastic(FGSM... This article makes the first attempt in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active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ACLD)treatment towards precise control of frequency response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skew-magneto-electroelastic(FGSMEE)plates by employ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The materials are functionally graded across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 in terms of modest power-law distributions.The principal equations of motion of FGSMEE are derived via Hamilton’s principle and solved using condensation technique.The effect of ACLD patches are modelled by following the complex modulus approach(CMA).Additionally,distinctive emphasis is lai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al skewness on the attenu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plate.The accuracy of the current analysis is corroborated with comparison of previous researches of similar kind.Additionally,a complete parametric study is directed to understand the combined impacts of various factors like coupling fields,patch location,fiber orientation of piezoelectric patch in association with skew angle and power-law ind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control functionally graded MEE plates Skew angle active constrained layer damping(ACLD) PATCH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ditory cerebral activation patterns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by fMRI
3
作者 SHEN Tong HU Zi-cheng LI Yong ZHANG Yong XIE Peng LV Fa-jin LUO Tian-you MU Jun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55-59,共5页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cerebral activ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es that occur during viewing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in native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Methods:12 right-handed Chinese English lear...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cerebral activ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es that occur during viewing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in native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Methods:12 right-handed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qually,namely English majors and non-English majors,and took semantic judgement tasks of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for whom the fMRI images were collected.Results:To various degrees, all subjects demonstrated activation of associated cerebral regions in both hemispheres and the left hemisphere activation was more significant for most subjects. Except for classical regions involved in language processing,such as Wernicke areas and Broca areas,there were other activated cerebral regions, including cerebellum, limbic system and basal ganglia nucleus, etc. To sum up,there were apparent overlap for cerebral activation distribution and no specific processing areas for both tasks. The analysis of ROI(region of interest)suggested that subjects in specialized group were more dependent on right hemisphere to perform English words task. Conclusion:Language cognition is dominated by left hemisphere,which is also shared by the right hemisphere to various degrees and thus two hemispheres work by ways of both dissociation and coordination. It is possible that working strategy of the right hemisphere in English task is related to proficienc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 variety of distinctions are shared by each subject for language cognitive patt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LEARNERS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 DOMINANCE CEREBRAL activation PATTER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orosity on active damping of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vibrations of a functionally graded magneto-electro-elastic plate
4
作者 L.Sh Esayas Subhaschandra Kattiman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891-906,共16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porosity on active damping of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vibrations(GNLV)of the magneto-electro-elastic(MEE)functionally graded(FG)plates incorporated with active treatment constri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porosity on active damping of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vibrations(GNLV)of the magneto-electro-elastic(MEE)functionally graded(FG)plates incorporated with active treatment constricted layer damping(ATCLD)patches.The perpendicularly/slanted reinforced 1-3 piezoelectric composite(1-3 PZC)constricting layer.The constricted viscoelastic layer of the ATCLD is modeled in the time-domain using Golla-Hughes-Mc Tavish(GHM)technique.Different types of porosity distribution in the porous magneto-electro-elastic functionally graded PMEE-FG plate graded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Considering the coupling effects among elasticity,electrical,and magnetic fields,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FE)model for the smart PMEE-FG plate is obtained by incorporating the theory of layer-wise shear deformation.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y adopts the von K arm an principle.The study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a variant of a power-law index,porosity index,the material gradation,three types of porosity distribution,boundary conditions,and the piezoelectric fiber’s orientation angle on the control of GNLV of the PMEE-FG plate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FG substrate layers’porosity significantly impacts the nonlinear behavior and damping performance of the PMEE-FG p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vibration Magneto-electro-elastic(MEE)plates active treatment constricted layer damping(ATCLD) Porosity distribution Porous functionally grad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2Net与迁移学习的水果图像分类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迪 肖衍 +2 位作者 沈学军 万琴 陈子涵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1,共10页
针对传统水果图像分类算法特征学习能力弱和细粒度特征信息表示不强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2Net与迁移学习的水果图像分类算法。首先,针对网络结构,在Res2Net的残差单元中引入动态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模块,对各种尺寸的图像动态地生成... 针对传统水果图像分类算法特征学习能力弱和细粒度特征信息表示不强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2Net与迁移学习的水果图像分类算法。首先,针对网络结构,在Res2Net的残差单元中引入动态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模块,对各种尺寸的图像动态地生成卷积核,利用meta-ACON激活函数优化ReLU激活函数,动态学习激活函数的线性和非线性,自适应选择是否激活神经元;其次,采用基于模型迁移的训练方式进一步提升分类的效率与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Fruit-Dataset和Fruits-360数据集上的测试准确率相比Res2Net提升了1.2%和1.0%,召回率相比Res2Net提升了1.13%和0.89%,有效提升了水果图像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Res2Net 动态多尺度融合注意力 激活函数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epLabv3+的马铃薯幼苗与杂草识别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祝诗平 林曦 +2 位作者 冯川 周杰 李博鑫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7-156,共10页
针对自然环境下农作物与杂草相互交织,杂草种类繁多,难以准确识别等问题,该研究以马铃薯幼苗及其伴生杂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DeepLabv3+模型的杂草识别方法。首先以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为基准,将其主干网络替换为MobileNetV2... 针对自然环境下农作物与杂草相互交织,杂草种类繁多,难以准确识别等问题,该研究以马铃薯幼苗及其伴生杂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改进DeepLabv3+模型的杂草识别方法。首先以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为基准,将其主干网络替换为MobileNetV2,构成轻量化DeepLabv3+模型,随后为了提升模型的非线性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激活函数(attention activate function,AAF),并将其融入到AAF-Conv卷积里,取代轻量化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中主干网络MobileNetV2的第一个3×3Conv,建立AAF-DeepLabv3+模型。使用AAF-DeepLabv3+模型获取马铃薯幼苗的形态边界,采用图像学的方法识别图像中杂草区域。在轻量化DeepLabv3+模型基础上,AAF激活函数与常见激活函数进行对比试验,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分别比ReLU6、SiLU、CeLU提升了1.58、1.31、1.99个百分点,平均像素识别准确率(mean pixel accuracy,mPA)分别提升了1.47、0.6、1.26个百分点,表现出良好的性能。AAF-DeepLabv3+模型在消融试验和与其他常见语义分割模型对比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性能优势,mIoU和m PA分别为90.82%和95.56%,比原始DeepLabv3+模型提升了1.07和1.15个百分点,帧率为69.21帧/s,比原始模型提高了30.77帧/s,模型大小为22.56 MB,比原始模型降低了185.96 MB。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环境下,该模型整体性能优于UNet、PSPNet、HrNet、DeepLabv3、FCN等主流的语义分割网络模型。该杂草识别方法不仅降低了前期图片标注工作量,还有效地解决了杂草与农作物目标交叠且杂草种类繁多带来的识别难题,为移动端设备进行农田杂草识别及研制智能化除草装置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幼苗 杂草识别 语义分割 激活函数 AAF-DeepLab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浣熊优化算法的光电稳定平台改进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建鑫 朱振凯 +1 位作者 龚柏春 胥彪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7,共10页
针对在不确定性扰动下光电稳定平台高精度控制问题,使用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对扩张状态观测器中fal函数进行改进得到MIAfal函数。首先,将稳定平台速度输出变化和速度输出误差信号加入fal函数,根据扰动和误差大小调整增益,... 针对在不确定性扰动下光电稳定平台高精度控制问题,使用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对扩张状态观测器中fal函数进行改进得到MIAfal函数。首先,将稳定平台速度输出变化和速度输出误差信号加入fal函数,根据扰动和误差大小调整增益,不增加输出抖振的同时增强了系统抗扰能力;另外,针对不同系统对非线性函数特性要求各不相同,难以用单一特定函数满足系统需求的问题,使用多项式拟合fal函数,保证函数光滑性的同时,调整多项式系数即可满足不同观测器的非线性需求,提升稳定平台抗扰性能。针对改进后fal函数参数较多难以调试的问题,引入并改进浣熊优化算法,分别利用佳点集和Logistic映射优化种群初始化分布和全局寻优。测试函数表明改进后的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寻优精度更高。仿真结果表明,在正弦信号输入下,MIAfal函数相较于fal函数对扰动带来的误差和抖振均有所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扰动下,MIAfal函数相较于fal函数对扰动带来的误差影响可以减少29.6%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稳定平台 自抗扰控制器 fal函数 参数整定 群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FC对镉污染稻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微 王强 +3 位作者 江湘婷 万灿 张立志 黎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MFC修复镉污染稻田,可有效降低土壤总镉和有效镉含量,投加0.5%和1.0%MFC,土壤总镉分别降低22.14%和24.08%,有效镉分别降低2.29%和12.21%;施加MFC的处理组,3个时期的土壤Shannon指数与Chao1指数均高于该时期对照组,表明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对照组相比,抽穗期处理组土壤的Asc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成熟期处理组土壤的Rozell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同时,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其中,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脲酶活性提升达到55.40%,抽穗期和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4.40%和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 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放学活动机会与通学环境的关联性及活动机会谱研究
9
作者 陆明 孟庆贺 +1 位作者 张岩 李瑞南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为研究儿童放学活动与通学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征,首先,通过构建儿童放学活动机会函数,从通学距离、交通安全、街道连通、环境舒适和设施吸引5个特征维度测度通学环境,分析通学环境对放学活动机会的影响。其次,总结不同放学活动机会下通学... 为研究儿童放学活动与通学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征,首先,通过构建儿童放学活动机会函数,从通学距离、交通安全、街道连通、环境舒适和设施吸引5个特征维度测度通学环境,分析通学环境对放学活动机会的影响。其次,总结不同放学活动机会下通学环境特征、放学活动行为及放学活动空间需求等差异特点,绘制儿童放学活动机会谱。最后,得到研究结果:(1)5个维度通学环境特征与儿童放学活动机会存在显著相关性;(2)对通学环境的感知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街道连通、设施吸引、交通安全、环境舒适、通学距离,但不同活动机会下主观感知各有侧重;(3)放学活动机会谱解释了不同放学活动机会与通学环境、放学活动行为及放学活动空间需求所对应的映射关系。以期为儿童通学路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学 儿童放学活动机会 通学环境 活动机会函数 活动机会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对栀子花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刘洋 黄国林 +6 位作者 肖晓玲 孔佑涵 张力 彭颖姝 李卫东 谢坚 唐桂梅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6-1222,共7页
栀子花具有食用、药用和妆用等多种用途。为了探究栀子花花期对其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用途栀子花的最佳采摘期,对不同花期的栀子花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分析不同花期栀子花功能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 栀子花具有食用、药用和妆用等多种用途。为了探究栀子花花期对其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用途栀子花的最佳采摘期,对不同花期的栀子花功能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分析不同花期栀子花功能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花期的栀子花功能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蛋白质、糖类、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在盛开期均最高;栀子苷、总酚、总黄酮、总环烯醚萜等成分含量的峰值均出现在显露期,分别为(27.55±2.76)mg/g、(35.30±0.67)mg/g、(17.09±0.93)mg/g、(101.70±3.02)mg/g。栀子花中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含量与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P<0.05);栀子花中的总酚含量与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0,P<0.05)。综合分析可知,盛开期栀子花的食用价值最高,显露期栀子花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结合产量和质量分析得出,显露期、盛开期栀子花的药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 花期 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激活函数的机床能耗预测神经网络研究
11
作者 刘晶晶 刘业峰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2-499,共8页
构造一种适用于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新型激活函数Lfun(logarithmic series function),并使用基于该函数的BP神经网络进行机床能耗状态的预测。首先,分析Sigmoid系列和ReLU系列激活函数的特点和缺陷,结合对数函数,构... 构造一种适用于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新型激活函数Lfun(logarithmic series function),并使用基于该函数的BP神经网络进行机床能耗状态的预测。首先,分析Sigmoid系列和ReLU系列激活函数的特点和缺陷,结合对数函数,构造了一种非线性分段含参数激活函数。该函数可导且光滑、导数形式简单、单调递增、输出均值为零,且通过可变参数使函数形式更灵活;其次,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在公共数据集上将Lfun函数与Sigmoid、ReLU、tanh、Leaky_ReLU和ELU函数的性能进行对比;最后,使用基于Lfun函数的BP神经网络进行机床能耗状态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Lfun函数的BP神经网络相较于使用其他几种常用激活函数的网络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函数 BP神经网络 机床能耗预测 SIGMOID函数 ReLU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获取锅炉内煤着火特性——Part Ⅱ:本征反应动力学
12
作者 刘洋 石泽正 +7 位作者 陈朝帅 苟皓语 陶继业 徐世明 余波 赵培涛 傅培舫 周怀春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6-2261,共16页
煤焦的本征反应动力学模型是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锅炉内煤着火燃烧速率所需的关键子模型,通常可由热分析获得。热分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虽然已发展了数十年,但仍然存在3个问题:(1)非等温和等温动力学参数的不统一;(2)定值动力学参数和... 煤焦的本征反应动力学模型是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锅炉内煤着火燃烧速率所需的关键子模型,通常可由热分析获得。热分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虽然已发展了数十年,但仍然存在3个问题:(1)非等温和等温动力学参数的不统一;(2)定值动力学参数和变动力学参数均值的不统一;(3)缺乏不含不确定参数的通用动力学模型,如常用的n级动力学模型、随机孔模型和自催化模型分别含有不确定性参数,如反应级数n、结构参数ψ、反应指数a和c。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通用表面活化函数模型GSAFM,其反应机理函数f(X)=1-X(X为转化率),且活化能EX和指前因子AX是随转化率变化的。采用4种等转化率法(变动力学参数模型)包括等温(ISO)GSAFM、非等温(NON)GSAFM、Flynn-Wall-Ozawa(FWO)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以及一种定值动力学模型ISAFM,对将军庙(JJM)和红沙泉(HSQ)煤焦的非等温和等温燃烧的本征反应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ISO GSAFM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FWO和KAS的预测效果很差,主要由于这2种模型涉及的温度积分近似处理给EX的求取带来了一定的误差,该误差在求取AX时呈指数级放大。ISOGSAFM获取的煤焦等温燃烧的EX均值为141k J/mol,与ISAFM获取的146 k J/mol接近,从而解决了问题(2);其获取的动力学参数可以很好地预测煤焦非等温燃烧的本征反应速率,表明非等温和等温试验可以共用ISO GSAFM获取的动力学参数,即解决了问题(1);其f(X)=1–X,具有不含不确定参数的通用性,即解决了问题(3)。ISO GSAFM得到的煤焦的EX在着火区间达到最大值,这一现象表明,煤在锅炉内的着火过程是其燃烧过程中最困难的环节;随后,EX由于煤焦燃烧进入稳定阶段而逐渐减小,但在反应后期会转变为快速增大的趋势,这符合煤焦在反应后期存在失活现象的事实。因此,ISO GSAFM在解决问题(1)~(3)的同时还能解释试验现象,有望为以基于定值动力学模型的CFD模拟提供新的本征反应动力学子模型。同种煤阶的JJM和HSQ煤焦存在理化结构上的差异,但两者的EX随转化率变化的趋势相似且大小差异小于5%,采用各自变动力学参数的算数平均可对其本征反应速率进行准确预测,表明同种煤阶的不同煤焦的本征反应速率可以用基于GSAFM的均值动力学参数进行预测,即有望实现同一种煤阶的煤焦反应速率采用同一种变动力学参数(多样本的均值)进行预测。此外,GSAFM表明煤焦的EX只与其化学结构相关,利用变活化能的特征值可精细化地研究煤焦的化学结构对其本征反应性影响的内在机理,如前述的着火困难和失活机理等;用煤焦的化学结构预测出EX后,可通过GSAFM直接预测出煤焦的本征反应速率;上述关联方法为煤焦结构与反应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通用表面活化函数模型 等转化率法 本征反应动力学 变活化能 着火特性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的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功能障碍和沟通活动受限特征与康复干预
13
作者 易玲 周静 +3 位作者 陈雪芬 陈川帆 陈科伊 董慧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5,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和沟通障碍的特点,设计整体性的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和方法,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和沟通功能障碍特征进行深入... 目的系统分析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和沟通障碍的特点,设计整体性的康复方案。方法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和方法,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等多个维度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和沟通功能障碍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言语康复和特殊教育情境下实施综合干预方法。结果在身体功能和结构方面,言语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语言的心理功能、发音功能、言语的流畅性和节律功能等障碍。在活动和参与层面,表现为沟通障碍,包括说话、倾听、对话以及人际互动等方面可能存在障碍或困难。环境因素,如家庭支持、同伴态度、专业服务以及辅助沟通技术的可及性,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功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ICF架构提出了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的系统性评估方法,强调从整体视角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障碍和沟通活动障碍,注重沟通活动功能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言语康复治疗和教育康复情境下,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障碍和沟通活动障碍的特点,设计个别化的干预方法,注重培养儿童的功能性沟通技能,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辅助和替代沟通技术、自然情境下的语言干预、视觉支持以及同伴介导等干预均是有效的康复措施。结论本研究运用ICF架构和方法,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系统探讨了智力残疾儿童的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的特征,并且提出了在言语康复治疗和教育康复情景下,推动智力残疾儿童言语功能和沟通活动功能发展的系统性方法,包括设计个别化干预方法、辅助技术应用、视觉辅助支持以及同伴介导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残疾 儿童 言语功能障碍 沟通活动受限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
14
作者 李玉周 李禄一 王蕊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3,共7页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潜在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厘清。研究利用2015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考察。结果显示,控...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潜在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厘清。研究利用2015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考察。结果显示,控制2015年(T1)和2018年(T2)时间点的认知功能后,T1时间点的高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预测T2时间点的认知功能,T2时间点的高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预测2020年(T3)时间点的认知功能。反之,在控制T1和T2的体力活动水平后,T1的认知功能显著预测T2的高体力活动水平,T2的认知功能显著预测T3的高体力活动水平。结果表明:中老年人高体力活动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早期高体力活动水平对后期的认知功能有显著预测作用,同时认知功能对后期的高体力活动水平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制定有效的公共健康政策和个体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水平 认知功能 双向因果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玉米蛋白水解物功能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5
作者 李冠龙 赵玉昊 +2 位作者 刘晓兰 景言 郑喜群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6,33,共8页
为了促进玉米蛋白的开发利用,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法制备玉米蛋白水解物(CPT),然后经超滤分级获得3个组分〔CPT1(分子质量>5 kDa)、CPT2(分子质量3~5 kDa)、CPT3(分子质量<3 kDa)〕,测定了各组分的粗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 为了促进玉米蛋白的开发利用,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法制备玉米蛋白水解物(CPT),然后经超滤分级获得3个组分〔CPT1(分子质量>5 kDa)、CPT2(分子质量3~5 kDa)、CPT3(分子质量<3 kDa)〕,测定了各组分的粗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研究了pH对各组分功能特性的影响以及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蛋白水解物各组分粗蛋白质含量范围为73.46%~88.51%,超滤分级后大部分含有谷氨酰胺的肽段存在于较小分子质量的组分中;CPT3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71.83 g/100 g;在pH 2~9的范围内,CPT的溶解性最好,当pH为6时,CPT、CPT2、CPT3的溶解性最低,当pH为5时,CPT1的溶解性最低;在pH 5.0~7.0的范围内,CPT1在pH为7.0时有最大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CPT2和CPT3在pH为6.2时有最大的泡沫稳定性,CPT3在pH为5.6时有最大的起泡性。与CPT相比,超滤分级后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CPT、CPT1、CPT2和CPT3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分别为2.14、1.47、0.98 mg/mL和0.77 mg/mL(以蛋白质计),亚铁离子螯合能力IC_(50)分别为2.05、1.01、1.33 mg/mL和1.16 mg/mL(以蛋白质计)。综上,pH对不同分子质量玉米蛋白水解物组分的功能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功能特性和分子质量分布有密切关系,今后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组分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水解物 超滤分级 功能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Ir掺杂MoS_(2)表面对N_(2)气敏吸附与解离反应性能提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6
作者 肖香珍 胡林峰 张建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采用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N_(2)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研究表明:N_(2)分子在TM-MoS_(2)(TM=Fe、Ir)表面吸附能依次为0.62和0.47 eV,而完整MoS_(2)表面的吸附能只有0.08 eV,说...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采用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了N_(2)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研究表明:N_(2)分子在TM-MoS_(2)(TM=Fe、Ir)表面吸附能依次为0.62和0.47 eV,而完整MoS_(2)表面的吸附能只有0.08 eV,说明掺杂之后对N_(2)表现出略好的吸附性能.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N_(2)吸附后,掺杂Fe、Ir原子与两个N原子之间电荷有所增加,N-N键之间的区域电荷密度减少,N-N键的强度减弱.态密度计算结果发现,N_(2)在吸附过程中,主要是N原子的2p_(y)、2p_(z)轨道与Ir的5d_(xy)和5d_(z^(2))以及Fe的3d_(xy)和3d_(z^(2))发生杂化作用.通过分析解离活化能,N_(2)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解离需要活化能均较高,且远大于在相应掺杂表面的吸附能,说明N_(2)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解离应该表现为分子吸附或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Ir 掺杂 单层MoS_(2) N_(2) 吸附与解离 活化能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的YOLOv7交通标志检测算法
17
作者 刘晶 刘俊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9-258,共10页
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对背景复杂下小交通标志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YOLOv7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YOLOv7 based on normalize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YOLOv7-NCAM)。为了使YOLOv7-NCAM模型具有... 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对背景复杂下小交通标志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YOLOv7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YOLOv7 based on normalize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YOLOv7-NCAM)。为了使YOLOv7-NCAM模型具有像素级建模能力,提高它对小目标交通标志特征的提取能力,YOLOv7-NCAM算法使用FReLU激活函数构建了DBF和CBF两种卷积层,并用它们来组建模型的Backbone模块和Neck模块;提出一种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normalize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NCAM)并加入Head模块中。通过与整体网络一起训练,得到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BN)缩放因子,利用缩放因子算出各个通道的权重因子,提升网络对交通标志特征的表达能力,从而使YOLOv7-NCAM网络模型能够集中关注检测目标交通标志。通过在CCTSDB-2021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上的测试,与YOLOv7网络模型对比结果表明,YOLOv7-NCAM算法对背景复杂下小交通标志的检测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准确率(precision,P)达到91.5%,比原网络高出9.5个百分点;召回率(recall,R)达到85.9%,比原网络高出5.7个百分点;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达到了91.4%,比原网络高出4.7个百分点。与现有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相比,YOLOv7-NCAM算法的检测准确率也有提高,且检测速度48.3 FPS,能满足实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 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 交通标志 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儿童身体活动与功能和心理-行为健康:政策架构与健康行为干预模式
18
作者 邵雪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2-649,共8页
目的 分析国内外发布的有关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肥胖防控以及功能和心理健康政策,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功能视角出发,分析针对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身体活动和心理-行为健康的干预模式。方法 共纳入6份国际政策文件,... 目的 分析国内外发布的有关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肥胖防控以及功能和心理健康政策,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功能视角出发,分析针对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身体活动和心理-行为健康的干预模式。方法 共纳入6份国际政策文件,3份国家政策。围绕机会、动机、功能和能力,对行为易感性理论(BST)、家庭行为治疗模式(FBBT)和健康生活方式计划(HeLP)进行分析。结果 国际的政策已形成战略-技术-治理-监测4个领域的闭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强调社会心理和公平维度的重要性。我国相关政策对儿童身体活动的监测、实施,以及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均给予高度重视,强调肥胖儿童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身体活动与健康相关的心理行为干预的结合。BST在餐前设置趣味性中、高强度运动和亲子情绪性进食教育,主要针对高食物反应性易感儿童,以调节能量平衡并强化动机;FBBT借助行为控制、家庭契约和家长示范,重塑家庭环境机会,提升儿童自我效能和身体活动;HeLP将戏剧疗法和同伴支持嵌入课堂和课外活动,营造积极氛围,增强归属感和持续参与。通过环境赋能、动机激活,达到提升功能和心理-行为健康的目标。结论 全球政策框架已由强调单一控制体质量指数拓展为提升功能与心理-行为多维度健康目标,国际和国家政策覆盖战略目标、行为准则、治理措施和监测指标4个关键维度。BST、FBBT与HeLP等健康行为干预,能拓展环境机会,增强心理动机,提高身体功能和能力,从而达成提高肥胖儿童身体活动水平、促进心理-行为健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儿童 身体活动 功能 心理-行为健康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健康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无人机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
19
作者 金涛 李昭蒂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124,143,共8页
针对无人机图像背景复杂、遮挡及尺度变化导致的小目标错检和漏检问题,提出基于YOLOv7算法的小目标检测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优化特征提取,使用自适应激活函数(ACON)增强网络非线性表达能力;同时,采用NWD作为新... 针对无人机图像背景复杂、遮挡及尺度变化导致的小目标错检和漏检问题,提出基于YOLOv7算法的小目标检测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优化特征提取,使用自适应激活函数(ACON)增强网络非线性表达能力;同时,采用NWD作为新度量改进损失函数,以更精确衡量边界框相似性。此外,使用轻量级上采样算子CARAFE扩大感受野并聚合上下文信息。在VisDrone2019和NWPU VHR-10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改进算法与原算法相比,mAP0.5和mAP0.5∶0.95指标均有显著提升,且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检测精度也有明显优势。该方法为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图像小目标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图像 YOLOv7算法 小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市地震台背景噪声特征分析
20
作者 吴丽慧 廖武林 +1 位作者 黎金玲 包萨日娜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59,共8页
利用2018年1月—2020年3月湖北省黄石市三个地震台的垂直分量连续地震波形数据,计算新冠肺炎疫情前(2018年1月—2019年12月)和疫情防控期间(2020年1—3月)三个地震台的噪声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和概率密度函数,重点分析高频段(1~10 Hz)地震... 利用2018年1月—2020年3月湖北省黄石市三个地震台的垂直分量连续地震波形数据,计算新冠肺炎疫情前(2018年1月—2019年12月)和疫情防控期间(2020年1—3月)三个地震台的噪声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和概率密度函数,重点分析高频段(1~10 Hz)地震背景噪声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疫情防控期间,高频噪声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整体明显下降,特别是在春节期间。2018年和2019年春节期间短周期(~1 s)噪声幅值下降明显,而在假期结束后迅速恢复;2020年春节正值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噪声幅值大幅下降,并且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2)日变化模式改变。疫情前,地震背景噪声在白天(6:00—20:00)的功率谱密度明显高于晚上(20:00—次日6:00),中午12:00左右功率谱密度出现短时下降,夜间2:00左右出现最低值,这种变化特征与人类的作息规律一致;而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噪声幅值下降且日变化不明显,表明人类活动减弱,高频噪声幅值相应变化。(3)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噪声水平。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噪声水平偏高,这表明城市的人类活动和经济状况与地震背景噪声存在关联。这些研究结果对城市规划、公共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为城市人类活动监测和公共治理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背景噪声 黄石市 功率谱密度 概率密度函数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