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new representation for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structures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丽华 陈建二 +1 位作者 陈松乔 贾维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1期47-53,共7页
An important theoretic interest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and to compare the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s.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do the investigati... An important theoretic interest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and to compare the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s.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do the investigation is network emulation. Based on the classical voltage graph theory, the authors develop a new representation scheme for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structures. The new approach is a combination of algebraic methods and combinatorial method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voltage graph theory is a powerful tool for representing well known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and in implementing optimal network emulation algorithms, and in particular, show that all popular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have very simple and intuitive representations under the new scheme. The new representation scheme also offers powerful tools for the study of network routings and emulations. For example, we present very simple constructions for optimal network emulations from the cube connected cycles networks to the butterfly networks, and from the butterfly networks to the hypercube networks. Compared with the most popular way of network emulation, this new scheme is intuitive and easy to realize, and easy to apply to other network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network emulation parallel compu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To-All Personalized Communication in Wormhole-Routed 2D/3D Meshes and Multidimensiona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2
作者 HuizhiXu ShumingZhou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58-59,187,共3页
All-to-all personalized communication,or complete exchange,is at the heart of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paral-lel computing.It is one of the most dense communication patterns.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this problem in a... All-to-all personalized communication,or complete exchange,is at the heart of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paral-lel computing.It is one of the most dense communication patterns.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this problem in a2D/3D mesh and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with the wormhole-routing capability.We propose complete ex-change algorithms for them respectively.We propose O(mn 2 )phase algorithm for2D mesh P m ×P n and O(mn 2 l 2 )phase algo-rithm for3D mesh P m ×P n ×P l ,where m,n,l are any positive integers.Also O(ph(G 1 )n 2 )phase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G 1 ×G 2 ,where ph(G 1 )stands for complete exchange phases of G 1 and|G 2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多维互联网 完全交换 蛀孔路径 并行计算 个人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算网络发展综述
3
作者 段晓东 程伟强 张昊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2,共10页
智算中心网络作为智算中心的连接底座,需要具备高性能、低时延的通信能力。智算中心网络体系是一个多要素融合的复杂系统,依赖于智算业务、机内/外交换芯片、网卡、网络设备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剖析了服务器/超节点内图形处理器(... 智算中心网络作为智算中心的连接底座,需要具备高性能、低时延的通信能力。智算中心网络体系是一个多要素融合的复杂系统,依赖于智算业务、机内/外交换芯片、网卡、网络设备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剖析了服务器/超节点内图形处理器(GPU)互联网络、同园区机间互联网络、跨园区智算中心互联网络三大核心领域,探讨了智算网络的需求、挑战以及业界发展态势。中国移动创新提出全向智感互联架构(OISA)、全调度以太网(GSE)技术体系、弹性以太网聚合、精细化拥塞控制、物理层安全等多项创新技术,旨在构建超大规模、超高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智算中心网络,助力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算中心网络 全向智感互联架构 全调度以太网 智算中心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关键技术与标准综述 被引量:64
4
作者 王庆扬 谢沛荣 +4 位作者 熊尚坤 魏垚 刘昱 李文苡 吴锦莲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122,共11页
在全球业界的大力推动下,5G技术快速发展,当前已进入标准制定与技术验证的关键阶段。基于此,主要介绍了5G关键技术及其最新标准化进展,包括大规模天线、新型无线网络架构、超密集组网、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网络按需定制、4G和5G互操作... 在全球业界的大力推动下,5G技术快速发展,当前已进入标准制定与技术验证的关键阶段。基于此,主要介绍了5G关键技术及其最新标准化进展,包括大规模天线、新型无线网络架构、超密集组网、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网络按需定制、4G和5G互操作等以及行业组织和运营商动态,然后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大规模天线 无线网络架构 超密集组网 边缘计算 网络切片 服务化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 MPP并行图像处理机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朝阳 王忠 +3 位作者 沈绪榜 桑红石 赵冰茹 陈小铁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2-296,共5页
L S MPP是一个包含 10 2 4个处理元的细粒度并行 SIMD计算机 .为了满足低级图像处理的需要 ,以二维网格互连构成 32× 32阵列 .该文介绍 L S MPP并行处理机的系统组成、处理元结构、系统控制器、存储器组织 .并对 L S
关键词 大规模并行处理 图像处理 并行图像处理机 LSMPP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扩展高速互联网络TH-GBNet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6
作者 杜毅 张瀛 +1 位作者 李三立 马群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873-880,共8页
随着处理器速度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络逐渐成为限制网络并行计算系统性能发挥的主要瓶颈.本文中所介绍的TH-GBNet是基于动态crossbar开关的可扩展高速互联网络.TH-GBNet系统以TH-Switch为基本开关单元,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其中的TH... 随着处理器速度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络逐渐成为限制网络并行计算系统性能发挥的主要瓶颈.本文中所介绍的TH-GBNet是基于动态crossbar开关的可扩展高速互联网络.TH-GBNet系统以TH-Switch为基本开关单元,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其中的TH-Switch开关单元具有八个双向端口,单向的数据传输率能够达到1.056Gbps.本文主要介绍了TH-GBNet系统、TH-Switch开关单元以及网络接口卡的具体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协议软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互连网络 TH-GBNet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级任务分解的配电网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伟 庞琳 +1 位作者 曹彬 焦润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3-1108,共6页
为实现大规模配电网的实时分析计算,构建了基于数据级任务分解的配电网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结合配电网运行结构和设备配置,以配电网馈线作为分析单元,采用数据级并行计算方式对配电网计算任务进行分解。配置管理模块、实例、执行端和... 为实现大规模配电网的实时分析计算,构建了基于数据级任务分解的配电网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结合配电网运行结构和设备配置,以配电网馈线作为分析单元,采用数据级并行计算方式对配电网计算任务进行分解。配置管理模块、实例、执行端和客户端4个子系统,分别实现任务生成、任务分解、任务派发以及子任务计算等功能,形成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框架。引入消息中间件ZeroMQ技术,采用不同类型套接字的组合实现分布式系统内部的N-N高效通信及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为验证该平台的实用性及并行计算性能,在平台上实现了山东省某市的城市配电网全局状态估计的分布式并行计算。算例分析表明:在配电网节点达到一定规模时,采用该平台进行分布式并行计算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级并行 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 配电网 分布式通信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PGA实现互联的多DSP并行系统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颜露新 张天序 +1 位作者 邹胜 钟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57-1759,1775,共4页
为满足实时图像处理要求,在分析了常见DSP并行系统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互联的DSP并行系统结构。该并行结构通过在FPGA内实现互联网络和特定的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三片DSP(TMS320C6713)的有效互联,系统结构可重构、可扩展。对采... 为满足实时图像处理要求,在分析了常见DSP并行系统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互联的DSP并行系统结构。该并行结构通过在FPGA内实现互联网络和特定的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三片DSP(TMS320C6713)的有效互联,系统结构可重构、可扩展。对采用该并行结构的原型系统的测试表明,DSP间数据通信既获得了较大的持续带宽又降低了传输延迟,可以满足并行实时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图像处理 DSP并行系统 互联网络 结构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用性冗余实时集群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白欣 宋博 +1 位作者 左继章 向建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7,35,共4页
根据实时集群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实时性要求,考虑集群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性能对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文章设计和构建了一个高可用性冗余实时集群系统,对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估算了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并讨论了系... 根据实时集群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实时性要求,考虑集群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性能对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文章设计和构建了一个高可用性冗余实时集群系统,对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估算了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并讨论了系统并行计算的实现和冗余机组调度策略。经实际测试证明,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实时性,可作为周期性、高强度、多源浮点信息处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集群 可用性 冗余 拓扑结构 网络传输 并行计算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用性冗余实时集群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欣 宋博 +1 位作者 左继章 向建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8-521,共4页
根据实时集群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实时性要求,考虑集群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性能对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设计和构建了一个高可用性冗余实时集群系统,对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估算了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并讨论了系统并... 根据实时集群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实时性要求,考虑集群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性能对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设计和构建了一个高可用性冗余实时集群系统,对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估算了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并讨论了系统并行计算的实现和冗余机组调度策略。经实际测试证明,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实时性,可作为周期性高强度多源浮点信息处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集群 拓扑结构 网络传输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互连立方体网络在并行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洪玉 董秀国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9-615,共7页
提出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结点度等于常数的递归多级分层互连网络 ,称为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fully connected cubic network,FCCN) .FCCN具有可扩展性好、延伸性能好等优点 .一个 m- FCCN可以由 8个(m - 1) - FCCN递归得到 ,F... 提出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结点度等于常数的递归多级分层互连网络 ,称为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fully connected cubic network,FCCN) .FCCN具有可扩展性好、延伸性能好等优点 .一个 m- FCCN可以由 8个(m - 1) - FCCN递归得到 ,FCCN网络的结点度与网络的规模大小无关等于常数 4,网络的直径和平均结点距离都与结点数的立方根成正比 .提出 FCCN中的简单路由算法 .并将 FCCN互连网络结构在大规模光电混合处理系统中进行应用 ,通过实际计算结果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并行处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 互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互连Omega网络与全交叉网络拓扑等价的多样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艾军 曹明翠 +3 位作者 李再光 李洪谱 罗风光 徐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本文对互连网络拓朴等价的分析方法作了简单评述,并采用互连网络拓朴等价的图分析法分析了自由空间光学互连Omega网络与全交叉网络的拓朴等价及其多样性,拓展了Omega网络在通信交换、数字光计算以及并行多处理机系统的潜在... 本文对互连网络拓朴等价的分析方法作了简单评述,并采用互连网络拓朴等价的图分析法分析了自由空间光学互连Omega网络与全交叉网络的拓朴等价及其多样性,拓展了Omega网络在通信交换、数字光计算以及并行多处理机系统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互连 光子交换 互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WR——带缓冲的虫孔路由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晓强 姜玉琴 +1 位作者 金士尧 何鸿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3,共6页
MPP互联网中通常使用虫孔路由 WR(Wormhole Routing)交换技术来提高网络性能 .采用该技术 ,每个结点所需的通信缓冲小 ;并且当消息长度远远大于微片长度时 ,消息的传输延迟时间与传输距离无关 .但 WR技术也具有容易阻塞和产生刹车问题... MPP互联网中通常使用虫孔路由 WR(Wormhole Routing)交换技术来提高网络性能 .采用该技术 ,每个结点所需的通信缓冲小 ;并且当消息长度远远大于微片长度时 ,消息的传输延迟时间与传输距离无关 .但 WR技术也具有容易阻塞和产生刹车问题的缺点 .该文在 WR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带缓冲的虫孔路由 BWR(BufferedWorm hole Routing)交换技术 ,并对采用 BWR技术的 k- ary n- m esh的消息平均传输延迟进行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 .结果均表明 BWR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 WR技术带来的问题 ,可以较好地提高网络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虫孔路由 交换技术 BWR 互联网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互连立方体网络的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洪玉 董秀国 顾伟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8-323,共6页
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结点度等于常数的递归多级分层互连网络 ,称为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 FCCN,Fully Connected Cubic Network) .FCCN具有可扩展性好、延伸性能好等优点 .一个 m-FCCN可以由 8个 ( m- 1) - FCCN来递归得到 ,FCC... 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结点度等于常数的递归多级分层互连网络 ,称为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 FCCN,Fully Connected Cubic Network) .FCCN具有可扩展性好、延伸性能好等优点 .一个 m-FCCN可以由 8个 ( m- 1) - FCCN来递归得到 ,FCCN网络的结点度与网络的规模大小无关 ,网络的直径和平均结点距离都与结点数的立方根成正比 .提出了 FCCN中的简单自寻路算法 .并与最短路由算法进行比较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在 85%以上的情况下 ,自寻路算法可以得到最短距离 ;并证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互连立方体网络(FCCN) 大规模并行处理 分层互联网 递归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蒙特卡罗方法的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并行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龙立 郑山锁 +3 位作者 周炎 贺金川 孟宏立 蔡永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1-247,共7页
为了提高基于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的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效率,以低偏差Sobol点列替代伪随机数序列对供水管网节点和管段破坏概率进行抽样,结合宽度优先搜索算法,提出基于拟Monte Carlo方法和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的供水管网... 为了提高基于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的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效率,以低偏差Sobol点列替代伪随机数序列对供水管网节点和管段破坏概率进行抽样,结合宽度优先搜索算法,提出基于拟Monte Carlo方法和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的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并行算法,并从内存、执行配置和指令等方面优化并行算法.以某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为例,对比串行和并行计算方法的精度及效率,分析Sobol点列和伪随机数序列对管网可靠性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行和串行方法计算结果的误差最大为0.52%,并行方法最高加速比为串行算法的96倍,在保证结果精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基于Sobol点列进行1000次并行模拟及基于伪随机数序列进行5000次并行模拟,2种模拟结果与基于模糊数学法的解析值的最大误差分别为0.2%、0.4%,表明基于拟Monte Carlo的并行方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 宽度优先搜索 并行计算 网络可靠性分析 拟Monte CARLO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并行处理的攻击图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俊春 孙继银 +2 位作者 王勇军 赵宝康 陈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针对大规模复杂网络系统安全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并行处理的攻击图构建方法。首先,该方法站在防御者的角度,将所有具有脆弱性的主机作为攻击目标,采用正向、广度优先搜索的策略构建攻击图,解决了已有方法中的攻击目标... 针对大规模复杂网络系统安全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并行处理的攻击图构建方法。首先,该方法站在防御者的角度,将所有具有脆弱性的主机作为攻击目标,采用正向、广度优先搜索的策略构建攻击图,解决了已有方法中的攻击目标固定、单一的问题;其次,重点研究了脆弱性分析优化处理技术,从分布并行处理的角度将不同区域的目标网络进行脆弱性分析任务划分,通过多网络脆弱性分析引擎的分布并行处理技术来满足扩展性的要求,解决了已有方法存在的复杂度高、扩展性能低,难以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网络系统的问题;最后,采用限制攻击步骤数的优化策略,解决了攻击图生成过程中存在的状态爆炸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攻击图生成的效率,并且能大大降低攻击图生成时的系统资源消耗,而且本文所提方法对于大规模复杂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结构 大规模网络 网络安全 攻击图 分布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ry n-cube网络中高速开关TH-Switch的设计与路由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毅 李三立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23,共8页
随着处理器速度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络逐渐成为限制网络并行计算系统性能发挥的主要瓶颈.本文中所介绍的TH-GBNet是基于动态crosbar开关的可扩展高速互联网络.TH-GBNet系统以TH-Switch为基本开关单元... 随着处理器速度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络逐渐成为限制网络并行计算系统性能发挥的主要瓶颈.本文中所介绍的TH-GBNet是基于动态crosbar开关的可扩展高速互联网络.TH-GBNet系统以TH-Switch为基本开关单元,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其中的TH-Switch开关单元具有8个双向端口,单向的数据传输率能够达到1.056Gbps.本文主要介绍了高速开关TH-Switch的结构及其在k-aryn-cube互联网络中路由算法的设计.为了缓解Idle算法所造成的通信热点问题,提出了引入伪随机变量的Improved-Idle算法.在TH-Switch的仲裁部件设计中,采用基于令牌机制的循环检测方式,以提高资源申请仲裁的速度.在本文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的数据结果,并介绍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并行计算 互联网络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并行计算的群集系统 被引量:7
18
作者 庄昌文 林晓东 刘心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8年第6期11-13,共3页
由于工作站性能快速增强和LAN带宽提高,群集系统逐渐成为并行计算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本文描述了群集系统的特征并讨论了其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互连网络,PVM和MPI,最后肯定了群集系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群集系统 互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及其拓扑重构的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文耀 张以谟 王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文介绍了由Transputer构成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和实现其互连网络结构动态重构的方法。
关键词 大规模 并行计算机 拓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机群互连网络链路层协议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文峻 向晓华 龙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8-461,共4页
为了设计出精简、高效的互连网络协议,实现高性能机群互连网络,提出了适合机群系统互连网络的链路层协议框架,讨论了停等和退后N帧协议,并采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ay)芯片分别实现了这... 为了设计出精简、高效的互连网络协议,实现高性能机群互连网络,提出了适合机群系统互连网络的链路层协议框架,讨论了停等和退后N帧协议,并采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ay)芯片分别实现了这2种协议方案,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后N帧协议比停等协议具有更好的性能,而且实现2个协议的逻辑电路所占用的FPGA资源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网 协议 机群互连网络 链路层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