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解氧浓度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和来 吴野 +3 位作者 顾家冰 刘玉涛 丁为民 赵三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8-504,共7页
[目的]增氧机作为提升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关键设备,在水产养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增氧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增氧机的增氧性能,至今仍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溶解氧浓度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方法... [目的]增氧机作为提升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关键设备,在水产养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增氧过程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增氧机的增氧性能,至今仍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溶解氧浓度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方法]构建增氧试验平台,选取曝气式、喷泉式、造浪式3种具有代表性的增氧机进行拓扑组合,共组成31种增氧方式,在20℃水温条件下进行增氧试验。[结果]在溶解氧浓度增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溶解氧浓度的增加,增氧时间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当溶解氧浓度低于7 mg·L^(-1)时,氧质量转移系数的变异系数均在8%以内,溶解氧浓度对氧质量转移系数的影响较小。且随着溶解氧浓度增量的增加,计算得到的增氧机增氧能力与标准中的计算结果越接近。当溶解氧浓度增量为6 mg·L^(-1)时,增氧机增氧能力的平均值偏差为0.009 g·h^(-1),标准差为0.044。[结论]本研究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快速评估及其智能控制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机 溶解氧 增氧时间 氧质量转移系数 增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盘涡轮搅拌器的气液混合特性CFD分析
2
作者 刘会鹏 杨闻 +2 位作者 邰燕翔 洪厚胜 郭会明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7,71,共6页
利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对4种圆盘涡轮搅拌器在300 L气液机械搅拌反应器内气液混合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各桨叶的通气功率消耗、气相含率以及体积氧传质系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圆盘涡轮搅拌器在通气时搅拌功率差异较大,各... 利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对4种圆盘涡轮搅拌器在300 L气液机械搅拌反应器内气液混合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各桨叶的通气功率消耗、气相含率以及体积氧传质系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圆盘涡轮搅拌器在通气时搅拌功率差异较大,各搅拌桨叶单位功率气含率由大到小为:不对称抛物线>六箭叶>六弯叶>六直叶。在4种常用的氧传质模型中,渗透模型和滑移速度模型对各桨叶的体积氧传质系数的预测较为准确,单位功率体积氧传质系数由大到小为:不对称抛物线>六箭叶>六弯叶>六直叶。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为更高效性能搅拌桨叶的优化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涡轮搅拌器 数值模拟 气液机械搅拌反应器 气液两相流 氧传质模型 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le of oxygen transmission in dump leaching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爱祥 王洪江 +3 位作者 江怀春 杨保华 习泳 查克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295-299,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equations, the flux and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required during bacterial lea- ching sulfuric minera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ule of air bubble transmitted in granular was researched in the D...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equations, the flux and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required during bacterial lea- ching sulfuric minera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ule of air bubble transmitted in granular was researched in the Dump Leaching Plant of Dexing Copper M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ck of oxygen in dump leaching is the critical factor of restricting leaching reaction. Pyrite is the primary oxygen-consuming mineral in bioleaching. When its content is too high, it needs a great deal of oxygen for reaction and competes for the finite oxygen with objective minerals, and thus the leaching velocity decreases greatly. The average size of ore particles and diameter of bubbles are the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Reverse analysis was adopted, and it shows that 44.8 m^3 air per unit or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production if the molar ratio of pyrite to chalcopyrite is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mp leaching BIOLEACHING oxygen transmission PYRIT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板鼓泡塔流动与传质特性数值模拟
4
作者 王娟 李秀明 +5 位作者 邵炜涛 丁续 霍莹 付连超 白云宇 李迪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1-814,F0002,共15页
采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安装不同数量的水平多孔板的鼓泡塔内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探究了不同表观气速条件对鼓泡塔内气含率、气泡直径分布和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数量的多孔板和不同位置的多... 采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安装不同数量的水平多孔板的鼓泡塔内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探究了不同表观气速条件对鼓泡塔内气含率、气泡直径分布和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数量的多孔板和不同位置的多孔板都会影响气含率的分布;随着多孔板的数目增加,鼓泡塔液相上方区域的气含率增加,但影响区域有限;安装多孔板后,鼓泡塔内径向位置的平均气含率变化明显,出现“M”形状的分布。不同表观气速下,未安装多孔板的鼓泡塔内直径为1~2mm的微小气泡占比超过30%;安装多孔板后,微小气泡占比明显增加;气液传质系数在中心区域(径向无量纲为-0.5~0.5)较为平缓,波动不大。最后将模拟计算得到的气液体积传质系数与Akita的关联式计算值进行比较,本文计算结果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塔 CFD-PBM模型 气泡直径 气含率 气液体积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曝气压力与活性剂浓度对滴灌带水气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39
5
作者 雷宏军 臧明 +3 位作者 张振华 刘欢 刘智远 徐建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3-69,共7页
适宜的工作压力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循环曝气效率的提高及地下滴灌水气传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循环曝气系统,设置工作压力和活性剂浓度2因素3水平共9个曝气组合,每组均进行非曝气对照试验,分析曝气组合条件对掺气比例、氧传质效率、... 适宜的工作压力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循环曝气效率的提高及地下滴灌水气传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循环曝气系统,设置工作压力和活性剂浓度2因素3水平共9个曝气组合,每组均进行非曝气对照试验,分析曝气组合条件对掺气比例、氧传质效率、滴灌带水气传输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曝气条件下,不添加活性剂时,压力提高有利于掺气比例增加,添加后,趋势相反;压力一定时,掺气比例随活性剂浓度升高而增加;滴灌带出水均匀性和出气均匀度分别在95%和70%以上;活性剂浓度及压力对氧传质系数分别起到了促进和抑制作用,活性剂的添加大大缩短了曝气时间;掺气比例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曝气滴灌系统中水气传输特性。研究结果对循环曝气滴灌系统水气传输效率的提高及运行成本的降低有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压力 循环曝气 水气传输 掺气比例 氧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的传质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永祥 程振民 +1 位作者 蒋正兴 袁渭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6-371,共6页
在三相非牛顿型流体体系中,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表观气速、能量耗散速率、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喷嘴直径、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固体装填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浓度及其流变... 在三相非牛顿型流体体系中,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表观气速、能量耗散速率、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喷嘴直径、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固体装填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浓度及其流变特性对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容积传质系数随表观气速和能量耗散速率的增加有所增加,在实验条件下,发现最优的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在0.4~0.45这一范围、固体装填量大约为3%(体积百分比)、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为0.08m左右。同时提出了容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喷式 环流反应器 传质系数 非牛顿流体 三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歇非稳态方法的溶氧装置增氧能力检测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宇雷 倪琦 刘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150,共6页
针对常用溶氧装置增氧能力试验操作随意性和试验误差较大的缺点,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歇非稳态法的试验方法。从所需设施、设备,试验过程和计算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使用该方法对DP18-Y型多腔喷淋式溶氧装置进行了... 针对常用溶氧装置增氧能力试验操作随意性和试验误差较大的缺点,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歇非稳态法的试验方法。从所需设施、设备,试验过程和计算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使用该方法对DP18-Y型多腔喷淋式溶氧装置进行了验证试验:在气液比(G/L)1︰100和1.5︰100两种条件下,系统稳定运行约130和220min,池内的平均溶解氧质量浓度达到17mg/L(接近理论饱和溶解氧浓度),3个测量点示值误差在±0.78mg/L范围内;在两种气液比条件下重复进行3次试验,增氧能力计算结果分别为(206.1±5.7)和(248.5±11.3)kg/h;不同区间段计算结果表明,试验起始点以越接近0mg/L越好,结束点应大于理论饱和浓度的70%。该试验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可为检验溶氧装置的工作性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氧装置 试验 供氧 氧质量转移系数 增氧能力 间歇非稳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程香菊 谢宇宁 +2 位作者 朱丹彤 李然 谢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6-233,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形状(直线型、C型、S型和圆盘型)的微孔曝气扩散器对增氧性能的影响,在3个水深和5个曝气流量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曝气增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深和流量下,直线型的氧体积传质系数、充氧能力、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均最大,... 为了探究不同形状(直线型、C型、S型和圆盘型)的微孔曝气扩散器对增氧性能的影响,在3个水深和5个曝气流量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曝气增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深和流量下,直线型的氧体积传质系数、充氧能力、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均最大,例如在0.7 m水深时4个技术指标的范围值分别为0.853~1.762 h^(–1)、8.701~17.432 g/h、4.146~6.869 kg/(k W·h)、3.257%~4.912%;而S型是最低的,其范围值分别为0.798~1.504 h^(–1)、6.850~12.627 g/h、2.630~4.444 kg/(k W·h)、3.823%~2.339%;其次是C型和圆盘型微孔曝气扩散器,其他水深试验条件下也得到了类似的规律。由此说明直线型的增氧效果最好。为了仅探究扩散器形状对增氧性能的影响,在试验水池表面铺设薄膜阻隔了空气-自由水表面氧传质后,4种扩散器的氧体积传质系数均下降,最大的下降率分别为12.29%、8.73%、12.26%和6.74%,空气-自由水表面氧传质对不同形状的扩散器的影响程度不同。但下降后的氧体积传质系数值最高的仍是直线型,其次是C型和圆盘型,S型仍然最低;直线型、C型、圆盘型、S型在0.7 m水深下分别为1.693、1.470、1.438和1.227 h^(–1),在其他工况下也得到了类似的规律。因此,增氧性能最好的是直线型微孔曝气扩散器。此研究结果可为微孔曝气技术的绿色环保应用以及实际工程中对微孔扩散器形状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动力效率 微孔曝气扩散器形状 氧体积传质系数 充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结构特性对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永强 李稳宏 +1 位作者 刘德华 王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研究了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 ( EALR)结构特性 (高径比、喷嘴结构、喷嘴位置、两管中心距 )对气含率、液体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得出了反应器的较优结构尺寸。在冷模试验优选出确定结构的EALR中进行了苏云金杆菌的发酵实验 ,与传统的机械... 研究了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 ( EALR)结构特性 (高径比、喷嘴结构、喷嘴位置、两管中心距 )对气含率、液体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得出了反应器的较优结构尺寸。在冷模试验优选出确定结构的EALR中进行了苏云金杆菌的发酵实验 ,与传统的机械搅拌罐相比 ,苏云金杆菌的发酵周期可缩短 9h左右 ,发酵水平可提高 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 液体体积传质系数 气含率 结构特性 苏云金杆菌 机械搅拌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澄 陈中豪 +1 位作者 疏明君 李友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实验室采用自行设计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经过40天左右的驯化,CODCr、BOD5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色度去除达约为70%,AOX去除率约为60%。后续进行絮凝处理,可以使该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另外还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 在实验室采用自行设计的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经过40天左右的驯化,CODCr、BOD5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色度去除达约为70%,AOX去除率约为60%。后续进行絮凝处理,可以使该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另外还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气体流量对流化床处理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 含氯漂白废水 生化处理 氧传递效率 造纸工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氧转移的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玉魁 张硌 施汉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51,共5页
气体的转移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气体转移的“双膜理论”,采用在反应器中清水曝气的方法,对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进行了氧转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曝气量的增大,氧传质系数呈直线上升;投加载体后,随着载体... 气体的转移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气体转移的“双膜理论”,采用在反应器中清水曝气的方法,对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进行了氧转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曝气量的增大,氧传质系数呈直线上升;投加载体后,随着载体量的增加,氧传质系数降低.在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不同运行方式下,随着Ad /Ar(降流区与升流区面积比)变大,反应器中氧传递效果变差.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氧利用率可以达到10%,充氧动力效率可以达到5.5kgO2/(kWh).并且在载体浓度较高和空塔气速较大时,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氧利用率和充氧动力效率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反应器 氧传质系数 氧利用率 充氧动力效率 双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气液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宇 杜俊琪 杨祖荣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利用清水进行了在不同悬浮填料体积含率和曝气强度时反应器内气液传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曝气强度增加,传质系数增大,但曝气强度过大,并不利于移动床操作;当填料体积含率大于40%时,氧传质系数出现最大值后...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利用清水进行了在不同悬浮填料体积含率和曝气强度时反应器内气液传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曝气强度增加,传质系数增大,但曝气强度过大,并不利于移动床操作;当填料体积含率大于40%时,氧传质系数出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在填料体积含率为30%~50%、曝气强度为4.5~7 m3/(h.m)时,传质效果良好,氧转移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曝气强度 传质系数 氧转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反应器中幂律型流体流动与传质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鑫 许晓飞 +4 位作者 刘凤霞 曾倩 王晓娟 魏炜 刘志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46-2454,共9页
很多废水处理装置涉及非牛顿型流体中的多相流动和传质问题,研究其中的气液传质过程有助于实现装置的优化设计和高效节能运行。以鼓泡反应器内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为实验对象,分别研究气相表观气速和液相流... 很多废水处理装置涉及非牛顿型流体中的多相流动和传质问题,研究其中的气液传质过程有助于实现装置的优化设计和高效节能运行。以鼓泡反应器内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为实验对象,分别研究气相表观气速和液相流变特性对气泡尺寸分布、全局气含率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相的流变特性对其传质特性参数均有较大影响。与清水相比,CMC水溶液中气泡平均直径和分布范围更大;清水和CMC水溶液的全局气含率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CMC水溶液的体积氧传质系数随CMC水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基于实验研究,得出修正的体积氧传质系数公式和适用于幂律型非牛顿流体流动体系氧传递过程的无量纲关联式,可很好地实现非牛顿流体流动的废水处理装置中气液传质参数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传质 气泡尺寸分布 气含率 体积氧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厚林 尚欢欢 +4 位作者 唐晓晨 张兴 董亮 郭瑾楠 汪文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2-927,共6页
为了研究各不同状态下叶片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制作了叶片数分别为6枚和8枚的2个倒伞曝气机叶轮,进行了溶解氧试验来研究倒伞曝气机的曝气性能.通过改变曝气池液位高度及倒伞曝气机浸没深度,研究了不同叶片数下,标准氧总转移... 为了研究各不同状态下叶片数对倒伞曝气机曝气性能的影响,制作了叶片数分别为6枚和8枚的2个倒伞曝气机叶轮,进行了溶解氧试验来研究倒伞曝气机的曝气性能.通过改变曝气池液位高度及倒伞曝气机浸没深度,研究了不同叶片数下,标准氧总转移系数、标准充氧能力和标准动力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转速下,8叶片倒伞曝气机的标准氧总转移系数和标准充氧能力明显高于6叶片的.倒伞曝气机的叶片增加,叶轮的抛洒强度增加,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传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靠近自由液面的液体波动加大,使液体与气泡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剧烈,增大了湍动传质的能力.但是增加叶片数会使得消耗的功率增加,故相同转速下不同叶片数的倒伞曝气机的标准动力效率差别较小.研究为倒伞曝气机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伞曝气机 叶片数 标准氧总转移系数 标准充氧能力 标准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吸式反应器气液传质实验研究和CFD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庆文 蔡子金 +2 位作者 李军庆 石东升 洪厚胜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4,共5页
对一种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分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ANSYS CFX中对自吸式反应器在600,800,1 000,1 200 r/min 4种转速条件下气液二相流的流场、局部气含率及整体气含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Higbie溶质渗透模型... 对一种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分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ANSYS CFX中对自吸式反应器在600,800,1 000,1 200 r/min 4种转速条件下气液二相流的流场、局部气含率及整体气含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Higbie溶质渗透模型模拟研究了反应器的容积传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气液二相流场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结果相同,成对称分布;自吸式反应器的局部气含率分布均匀,上下分布良好,整体气含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实验值和模拟值误差为5.1%;局部容积传质系数分布良好,气体出口附近较好,容积传质系数模拟值与实验值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反应器 气液氧传质系数 自吸反应器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吸式反应器的数值模拟及在酵母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石东升 张庆文 +2 位作者 温佳文 宋晓丽 洪厚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7,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和酵母发酵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吸式反应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基于对自吸式反应器内流体流动、气液相际传质的研究,采用加置气体分布器的方法强化自吸式反应器内流体力学传递性能,并将数值模拟结果...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和酵母发酵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自吸式反应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基于对自吸式反应器内流体流动、气液相际传质的研究,采用加置气体分布器的方法强化自吸式反应器内流体力学传递性能,并将数值模拟结果应用于酵母发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加装气体分布器的自吸式反应器培养酵母比无气体分布器的自吸式反应器产率平均提高2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式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两相流 局部气含率 容积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增氧机增氧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顾海涛 潘磊 +3 位作者 钟伟 刘兴国 梁永林 韩梦遐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1年第5期49-54,共6页
通过同一台增氧机在不同水温下的增氧性能试验,研究了水温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试验时将试验水箱置于步入式恒温试验箱中,增氧机安装于注入自来水的试验水箱内,试验过程中试验水箱内水体总体积保持不变。恒温试验箱内温度可在-40℃~... 通过同一台增氧机在不同水温下的增氧性能试验,研究了水温对增氧机增氧性能的影响。试验时将试验水箱置于步入式恒温试验箱中,增氧机安装于注入自来水的试验水箱内,试验过程中试验水箱内水体总体积保持不变。恒温试验箱内温度可在-40℃~+80℃之间调节,控制方式为热平衡调温方式,通过可编程触摸式液晶显示屏来进行操作,调节恒温试验箱内温度,从而间接改变水体温度,以此试验了增氧机从6℃到28℃之间20个水温时的增氧能力,分析水温与增氧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不同水体温度下,增氧能力有很大差异,增氧能力随着水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体温度从6℃上升到28℃,增氧能力下降了35.5%;增氧能力与氧质量转移系数和饱和溶氧成正比关系,但不同水温下经温度修正后增氧能力明显不同,温度修正系数的取值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温度修正系数θ的取值应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在20℃以上时,水温越高,θ取值越小;在20℃以下时,θ与水温无明显线性关系,其取值在[1.00,1.01]之间波动,不应是固定的标准修正系数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机 增氧能力 溶氧 水温 氧质量转移系数 温度修正系数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进气多级环流反应器流动与传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绍果 薛天艳 +1 位作者 齐涛 刘长厚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8-41,共4页
多级环流反应器通常在段间安装多孔分布板或其他内构件,增加了流体流动的阻力,导致环流液速降低。为此,文中在多级环流反应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分段进气、多级环流反应器,利用新通入气体的抽提力和喷射力,缓解了段间的流动压... 多级环流反应器通常在段间安装多孔分布板或其他内构件,增加了流体流动的阻力,导致环流液速降低。为此,文中在多级环流反应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分段进气、多级环流反应器,利用新通入气体的抽提力和喷射力,缓解了段间的流动压降,并加速气泡的破碎;重点考察了进气量在各段中的分配比例对分段进气多级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的影响。应用电导率仪和溶解氧分析仪分别测量环流液速、混合时间及体积传质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分段进气时,第2段和第3段中的环流液速比较高,并明显高于多级环流反应器中的环流液速;不同的操作条件下,上下二端的混合时间差距明显,表现出串联反应器特性;体积传质系数远高于多级环流反应器,最大值约为多级环流反应器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环流反应器 分段进气 环流液速 混合时间 体积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生物填料在水处理应用中氧传递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燕 陶文亮 +1 位作者 谭蕾 王雪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研究了改性填料与普通填料在清水中的氧传质性能。根据反应器特征,建立了全混式反应器氧传质模型。分别测定了改性填料和普通填料在清水中连续曝气供氧的溶解氧值与曝气时间的关系。同一曝气流量下,改性填料反应器中清水的DO比普通填料... 研究了改性填料与普通填料在清水中的氧传质性能。根据反应器特征,建立了全混式反应器氧传质模型。分别测定了改性填料和普通填料在清水中连续曝气供氧的溶解氧值与曝气时间的关系。同一曝气流量下,改性填料反应器中清水的DO比普通填料反应器高;增大曝气流量,同一曝气时间反应器中清水的DO升高,直至饱和值Csat,并且前者比后者提前接近饱和值。采用全混式反应器氧传质模型,通过matlabprograms寻优求出连续曝气供氧时两种填料在清水中氧的液相总传递系数kLa。计算结果表明:曝气流量增大,氧传递系数kLa增大,其值约为22h-1~36h-1;在相同曝气流量下,改性填料的kLa均高于普通填料,约提高10%。试验表明改性填料增强了反应器的氧传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填料 氧传递 传质系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反应器中气泡有效利用率(Ⅱ)──实验验证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华 刘芳 +2 位作者 刘铮 丁富新 袁乃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空气氧化亚硫酸钠水溶液验证了单气泡有效利用率的参数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利用气泡有效利用率对化学法和物理法测量气液间传质系数的差别进行修正.以鼓泡塔为例用气泡有效利用率修正了鼓泡塔反应器模型,讨论了气... 通过空气氧化亚硫酸钠水溶液验证了单气泡有效利用率的参数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利用气泡有效利用率对化学法和物理法测量气液间传质系数的差别进行修正.以鼓泡塔为例用气泡有效利用率修正了鼓泡塔反应器模型,讨论了气泡有效利用率在反应器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有效利用率 传质系数 气液反应器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