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dient-augmented hybrid interface capturing method for incompressible two-phase flow
1
作者 付峥 吴士玉 刘凯欣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283-289,共7页
Motivated by inconveniences of present hybrid methods,a gradient-augmented hybrid interface capturing method(GAHM) is presented for incompressible two-phase flow.A front tracking method(FTM) is used as the skeleto... Motivated by inconveniences of present hybrid methods,a gradient-augmented hybrid interface capturing method(GAHM) is presented for incompressible two-phase flow.A front tracking method(FTM) is used as the skeleton of the GAHM for low mass loss and resources.Smooth eulerian level set values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FTM interface,and are used for a local interface reconstruction.The reconstruction avoids marker particle redistribution and enables an automatic treatment of interfacial topology change.The cubic Hermit interpolation is employed in all steps of the GAHM to capture subgrid structures within a single spacial cell.The performance of the GAHM is carefully evaluated in a benchmark test.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f mass loss,clear subgrid structures,highly accurate derivatives(normals and curvatures) and low cost.The GAHM is further coupled with an incompressible multiphase flow solver,Super CE/SE,for more complex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The updated solver is evaluat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an early droplet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e capturing hybrid method mass loss incompressible two-phase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力面附面层抽吸对大转角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陆华伟 张永超 +1 位作者 康达 阚晓旭 《节能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131-135,139,共6页
为研究附面层抽吸对大转角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借助实验校核CFD方法,探究了沿叶片弦向吸力面不同抽吸位置及抽吸流量对损失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附面层抽吸技术可以很好的控制叶型损失,改善角区流动形态,吸力面最佳抽吸位置位于分... 为研究附面层抽吸对大转角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借助实验校核CFD方法,探究了沿叶片弦向吸力面不同抽吸位置及抽吸流量对损失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附面层抽吸技术可以很好的控制叶型损失,改善角区流动形态,吸力面最佳抽吸位置位于分离线起始位置处,且在小抽吸流量范围内,随抽吸流量的增大损失逐步降低,但降低幅度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面层 分离 抽吸 流量 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变孔密分段射孔井筒压降计算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树平 李治平 +1 位作者 江永奎 施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射孔是水平井完井的主要方式,由于流体在水平井筒内的流动为变质量流,在水平井筒内必然因流体的流动而引起压力损失,主要包括摩擦压力损失、加速压力损失以及混合压力损失。以渗流理论和流体力学相关知识为基础,考虑地层流体和井筒流体... 射孔是水平井完井的主要方式,由于流体在水平井筒内的流动为变质量流,在水平井筒内必然因流体的流动而引起压力损失,主要包括摩擦压力损失、加速压力损失以及混合压力损失。以渗流理论和流体力学相关知识为基础,考虑地层流体和井筒流体的相互耦合作用以及现场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变孔密分段射孔的概念,推导出了水平井变孔密分段射孔的井筒压降模型,并分析了孔眼密度变化对水平井井筒压降的影响,为水平井新型完井方式的井筒压降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射孔 变孔密 变质量流动 井筒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试验的涡扇发动机装机推力损失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申世才 雷晓波 +3 位作者 丁凯峰 俱利锋 雷杰 李志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3-499,共7页
为评定涡扇发动机装机推力损失,基于推力直接确定方法开展了发动机推力测量地面试验。通过改进完善安装节推力数据处理方法、进气道冲压阻力计算方法来提高总推力测量精度,分析表明:台架试验推力测量最大误差为2.41%,11架次飞行后停机... 为评定涡扇发动机装机推力损失,基于推力直接确定方法开展了发动机推力测量地面试验。通过改进完善安装节推力数据处理方法、进气道冲压阻力计算方法来提高总推力测量精度,分析表明:台架试验推力测量最大误差为2.41%,11架次飞行后停机状态发动机总推力测量误差小于0.8 kN,基本满足推力测量评定的需求。以相同状态台架试验数据为基准,对比发现:随着发动机功率状态增大,总推力损失呈明显增大趋势,中间状态换算总推力损失达到了17.95%,最大状态换算总推力损失达到了27.72%。通过分析风扇换算转速、换算流量等关键参数,得出:装机后受进气道的影响,导致换算流量明显小于同等状态下台架试验的换算流量,同时进气道内气流总压的过大损失,是造成装机后发动机推力损失明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装机推力损失 推力直接确定 台架试验 装机地面试验 流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级内损失理论的排汽焓计算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赟 胥建群 +3 位作者 杨涛 石永锋 周克毅 曹祖庆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5,共5页
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段通常处于湿蒸汽区,排汽焓值难以直接测量。以级内损失理论为基础,将各类损失划分为与容积流量相关的排汽损失、与湿度相关的湿汽损失和与理想焓降相关的其它损失;推导了其它损失的系数与低压缸理想焓降的二次... 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段通常处于湿蒸汽区,排汽焓值难以直接测量。以级内损失理论为基础,将各类损失划分为与容积流量相关的排汽损失、与湿度相关的湿汽损失和与理想焓降相关的其它损失;推导了其它损失的系数与低压缸理想焓降的二次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根据湿汽损失与排汽焓的关系提出一种排汽焓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某660MW超临界汽轮机组的低压缸排汽焓,并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计算精度较高,所需测点少,对排汽流量的测量或计算精度要求较低,可应用于机组日常运行时对排汽焓的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蒸汽 排汽焓 级内损失 排汽流量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含沙量和流速对水轮机磨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岩 楚清河 +1 位作者 周兵 李延频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49,共3页
水流含沙量和流速是影响水轮机磨蚀性能的非常重要的两大因素,其影响规律对水轮机磨蚀的防治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采用黄河原型沙,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泥沙含量和不同水流流速条件下水轮机材料的磨蚀外貌、磨蚀失重量和磨蚀失重... 水流含沙量和流速是影响水轮机磨蚀性能的非常重要的两大因素,其影响规律对水轮机磨蚀的防治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采用黄河原型沙,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泥沙含量和不同水流流速条件下水轮机材料的磨蚀外貌、磨蚀失重量和磨蚀失重率。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水轮机磨蚀与水流含沙量、磨蚀与水流流速之间的关系,并得到数学回归式,找出水轮机磨蚀的基本规律,为多泥沙河流水轮机的参数选择与磨蚀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磨蚀性能 含沙量 流速 磨蚀失重量 磨蚀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沙量不同流速下水轮机磨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楚清河 任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0-121,共2页
为了更加科学地防治和减轻水轮机泥沙磨蚀危害,对其磨蚀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黄河原型沙配制含沙水流,对1Cr18Ni9Ti、ZG0Cr16Ni5Mo材质的水轮机过流部件进行磨蚀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沙量相同时,过流部件材料的磨蚀失重量随着流速的增大... 为了更加科学地防治和减轻水轮机泥沙磨蚀危害,对其磨蚀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黄河原型沙配制含沙水流,对1Cr18Ni9Ti、ZG0Cr16Ni5Mo材质的水轮机过流部件进行磨蚀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沙量相同时,过流部件材料的磨蚀失重量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流速相同时,磨蚀失重量随着流体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在试验含沙量10~100 kg/m3范围内,过流部件材料的磨蚀失重率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磨蚀失重率与流速呈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蚀性能 水轮机 含沙量 流速 磨蚀失重量 磨蚀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支管接头可压缩流压力损失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文辉 陆振华 +1 位作者 邓康耀 刘胜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0-786,共7页
以内燃机排气歧管三分支管接头内可压缩流动损失研究为背景,对45°三分支管接头的汇合流动进行定常试验研究,获取了在不同流动参数工况下气体流经三分支管接头时的流动数据。两个支管与主管截面积的面积比分别为1和1.56,分支夹角的... 以内燃机排气歧管三分支管接头内可压缩流动损失研究为背景,对45°三分支管接头的汇合流动进行定常试验研究,获取了在不同流动参数工况下气体流经三分支管接头时的流动数据。两个支管与主管截面积的面积比分别为1和1.56,分支夹角的交界点处以及支管的转角处都为锐角边缘。利用测试所得的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工况压力损失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接头处的压力损失,接头管内壁摩擦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小;汇合流时,两个入流管端的静压几乎相等,出流管端的压力总是小于入流管端的压力,且随着马赫数的增大,压差也增大;流动参数的不同将影响和改变三分支气流的压力损失,其中随着支管和总管流量比的增大,总压损失系数K13、K23先增大后减小,但峰值点的位置随工况参数的不同而变化;流出端马赫数对压力损失也存在影响,马赫数为0.13和0.31时,总压损失系数变化不大,当马赫数增大到0.59时,总压损失系数大幅度增加。试验结果为分析动力管网系统中多管接头压力损失及建立排气歧管可压缩流一维计算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接头 流动参数 流量比 马赫数 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流量对无管式减涡器流阻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夏子龙 王锁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6-1285,共10页
为分析进口流量对压气机引气系统无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及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管式减涡器开展研究,并与直喷嘴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 为分析进口流量对压气机引气系统无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及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管式减涡器开展研究,并与直喷嘴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无管式减涡器流阻特性"S"形曲线三分区模型,分析了无管式减涡器各截面间压力损失及其占比随无量纲质量流量变化规律。在计算流量范围内,与直喷嘴模型相比,无管式减涡器平均可降低压气机引气系统压力损失约45.9%。在第二拐点处,共转盘腔内压力损失降低了96.44%,此时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最佳,较直喷嘴模型压力损失降低了7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管式减涡器 共转盘腔 压力损失系数 去旋角 无量纲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丙烯酰胺的管道螺旋流流动特性试验
10
作者 胡旭跃 刘高 李志威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6,共8页
为了解聚丙烯酰胺(PAM)对管道螺旋流流动特性的影响,搭建管道试验系统和制作多导叶式局部起旋装置,使用5孔直头球形测针和1套水压力测压系统,测量含PAM管道螺旋流的管道边壁静水压强和测针内动水压强,分析管道螺旋流流速分布、输固能力... 为了解聚丙烯酰胺(PAM)对管道螺旋流流动特性的影响,搭建管道试验系统和制作多导叶式局部起旋装置,使用5孔直头球形测针和1套水压力测压系统,测量含PAM管道螺旋流的管道边壁静水压强和测针内动水压强,分析管道螺旋流流速分布、输固能力和压力特性。结果表明:加入少量PAM(100mg/L)之后,管道螺旋流的流速分布相比清水发生变化,管道螺旋流发展过程(产生—发育成型)延长67%,管道螺旋流的输固能力增大79.1%~91.5%,阻力损失降低18.0%~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螺旋流 聚丙烯酰胺 流动特性 输固能力 阻力损失 管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车载牵引变压器风道局部损失系数及冷却风分布计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利军 勾小凤 +3 位作者 袁帅 朱秋月 丁诗林 王路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基于高速动车组轻量化车载牵引变压器的风道结构及其内部冷却风分布,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确定风道入口雷诺数、质量流量比以及风道水力直径比为影响局部损失系数的主要参数,忽略风道入口距离的影响;采用多级最小二乘法,... 基于高速动车组轻量化车载牵引变压器的风道结构及其内部冷却风分布,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确定风道入口雷诺数、质量流量比以及风道水力直径比为影响局部损失系数的主要参数,忽略风道入口距离的影响;采用多级最小二乘法,构建轻量化车载牵引变压器风道结构尺寸和物性参数变化下普适的局部损失系数关联式;基于该关联式,结合质量流量守恒原理和多目标优化的遗传算法,建立轻量化车载牵引变压器冷却风分布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局部损失系数关联式能够实现风道内局部损失系数的准确计算,平均相对误差在0.3%~0.5%之间,相关系数高于0.9931;模型计算所得冷却风质量流量分布的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平均绝对误差在0.005~0.020 kg·s^(-1)之间,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验证了冷却风分布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牵引变压器 轻量化 局部损失系数 冷却风分布模型 质量流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孔角度对预旋系统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帆 王锁芳 +1 位作者 张光宇 王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49-1555,共7页
为研究接受孔对预旋系统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简化的三维模型,对接受孔角度为0°~60°的预旋系统进行了稳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气流周向速度高于接受孔旋转速度时,随着接受孔角度的增加,接受孔处的漩涡逐渐消失,有效流通面积... 为研究接受孔对预旋系统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简化的三维模型,对接受孔角度为0°~60°的预旋系统进行了稳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气流周向速度高于接受孔旋转速度时,随着接受孔角度的增加,接受孔处的漩涡逐渐消失,有效流通面积增加。当气流周向速度低于接受孔旋转速度时,随着接受孔角度的增加,产生的漩涡逐渐变大,接受孔对气流的导向作用加强。随着接受孔角度的增加,接受孔附近气流的静温以及静压均减小,预旋系统无量纲质量流量和温降系数均增大,预旋系统总压损失系数呈微弱的上升趋势。接受孔角度从0°增至60°时,预旋系统温降系数增大了22.7%,总压损失系数增大了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旋 流动特性 质量流量 温降 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线法模拟全尺寸临界流实验喷放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晓强 高璞珍 王建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2-409,共8页
为了获取冷却剂丧失事故喷放阶段热工水力参数峰值等关键数,本文使用一维两相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对失水事故现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于喷放物理过程中的强对流带来的非线性特性和耦合特性,使用特征线法对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解耦,进而实... 为了获取冷却剂丧失事故喷放阶段热工水力参数峰值等关键数,本文使用一维两相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对失水事故现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于喷放物理过程中的强对流带来的非线性特性和耦合特性,使用特征线法对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解耦,进而实现控制方程组在瞬态下的离散求解。以Marviken临界流实验为例,同时使用基于特征线法的自编程序和系统分析程序RELAP5进行求解,通过数值模拟的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特征线法的有效性。此外还对喷管的几何尺寸、初始流体状态参数等对喷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相应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线法 喷放 质量流量峰值 数值模拟 喷管 冷却剂丧失事故 瞬态计算 全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交酯/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质损率
14
作者 甄恩龙 钱真 +3 位作者 巫光胜 何晓庆 张代军 于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21-1226,共6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可降解聚丙交酯/淀粉复合材料,通过添加复合增容剂(丙三醇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以塔河油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层因素对复合材料降解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塔河模拟水的弱酸...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可降解聚丙交酯/淀粉复合材料,通过添加复合增容剂(丙三醇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以塔河油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层因素对复合材料降解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塔河模拟水的弱酸性、高温度、搅拌剪切等因素,都可以加速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聚丙交酯/淀粉复合材料在模拟水、125℃、搅拌速率300 r/min的条件下,经过48 h,质损率达98.2%,为该复合材料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交酯/淀粉复合材料 石油地层裂缝 流道调整用剂 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式跨声速压气机参数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建枫 朱俊强 卢新根 《燃气轮机技术》 2008年第3期29-32,57,共5页
本文借助S1/S2两类流面迭代和S1流面正反问题混合计算方法,以叶片吸力面边界层吸气为手段,设计了一高负荷跨声速压气机叶型,同时利用MISE软件详细分析了稠度和最大相对厚度对叶片吸力面边界层吸气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 本文借助S1/S2两类流面迭代和S1流面正反问题混合计算方法,以叶片吸力面边界层吸气为手段,设计了一高负荷跨声速压气机叶型,同时利用MISE软件详细分析了稠度和最大相对厚度对叶片吸力面边界层吸气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边界层吸气能够显著地改善跨声速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并且最优吸气位置与叶型最大相对厚度和稠度有关,但最优吸气量受叶型参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式压气机 叶型损失 吸气位置 吸气量 最大相对厚度 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置等效阻力块对不可压缩流动流量的影响
16
作者 蔡玉红 罗韵 +2 位作者 张蕊 李麦亮 黄铎佳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1年第S02期102-106,共5页
研究了管道内置等效阻力块的直径变化对管道不可压缩流动质量流量的影响。从流体力学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出发,推导了进出口截面动量修正后管道流动内置等效阻力块带来的质量流量变化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损失主要由... 研究了管道内置等效阻力块的直径变化对管道不可压缩流动质量流量的影响。从流体力学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出发,推导了进出口截面动量修正后管道流动内置等效阻力块带来的质量流量变化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损失主要由局部损失构成,当等效阻力块的直径较小时,流动损失主要为迎流断面局部损失;随着阻力块直径的增大,背流断面局部损失也增大,甚至超越迎流断面局部损失。在该研究的流动工况条件下,得到的计算公式的精度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流动 内置阻力块 流动损失 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薄膜对消防服用织物系统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金辉 刘晓涵 +2 位作者 田苗 李俊 苏云 《产业用纺织品》 2022年第11期17-23,共7页
石墨烯薄膜具有导热各向异性,该性质可带来层间隔热效应,并有助于热防护服外层沿平面方向的散热。在传统消防服用织物系统中复合石墨烯薄膜,测量外层织物的基本性能,采集热暴露过程中织物系统各层的温度,进而评估织物系统热防护性能及... 石墨烯薄膜具有导热各向异性,该性质可带来层间隔热效应,并有助于热防护服外层沿平面方向的散热。在传统消防服用织物系统中复合石墨烯薄膜,测量外层织物的基本性能,采集热暴露过程中织物系统各层的温度,进而评估织物系统热防护性能及外层的热老化情况。结果表明:石墨烯薄膜能够减缓外层织物的热老化;当热流密度为30 kW/m^(2)时,织物系统外层的质量损失率从2.10%降至0.81%,拉伸强力保持率从74.71%增至97.48%;热暴露过程中传感器温升值的最大降幅可达46.3%。石墨烯薄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织物系统内部热传递的速率和路径,加快平面内的热扩散、阻碍热量向皮肤方向传递,从而提升热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织物系统 石墨烯薄膜 热老化 热传递 热流密度 质量损失率 拉伸强力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油压差控制器监控设计探讨
18
作者 张兆华 《制冷与空调》 2014年第8期36-37,59,共3页
介绍单螺杆式冷水机组中油压差控制器的作用,以及油压差控制器在机组回油系统中的设计,并通过实例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排除油压差控制器频繁报警现象,总结油压差控制器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关键词 冷水机组 油压差控制器 压力损失 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钢领的化学机械抛光试验
19
作者 贾晓华 赵永武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71-474,共4页
探讨了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在细纱机的钢领后续加工中的应用.通过采用CMP与传统磨料流抛光技术的对比试验,表明应用CMP技术后提高了钢领的加工效率和工作表面质量,证明CMP应用于钢领抛光是完全可行的.同时,对CMP抛光钢领的机理及影响... 探讨了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在细纱机的钢领后续加工中的应用.通过采用CMP与传统磨料流抛光技术的对比试验,表明应用CMP技术后提高了钢领的加工效率和工作表面质量,证明CMP应用于钢领抛光是完全可行的.同时,对CMP抛光钢领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采用CMP技术抛光钢领时,钢领的表面在抛光液的作用下形成了软质层,由于该软质层的形成,提高了抛光效率,也改善了钢领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磨料流 钢领 磨损量 表面粗糙度 软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等离子体流脉冲能量密度修正方法
20
作者 屈苗 颜莎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30,共8页
介绍了压缩等离子体流能量密度诊断存在的问题,基于能量的耗散走向分析及热传导计算模型,针对汽化过程对诊断带来的误差,给出了一种基于测量的质量损失,通过表面退行的有限元计算反推损失相同质量所需输入能量的能量密度修正方法,并对... 介绍了压缩等离子体流能量密度诊断存在的问题,基于能量的耗散走向分析及热传导计算模型,针对汽化过程对诊断带来的误差,给出了一种基于测量的质量损失,通过表面退行的有限元计算反推损失相同质量所需输入能量的能量密度修正方法,并对能量密度修正进行了评估,通过此方法得到的修正能量密度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但要获得更准确的能量密度,还需针对屏蔽等离子体、反冲应力波等因素进行能量密度修正,或开发出更准确的能量密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等离子体流 脉冲能量密度诊断 脉冲能量密度修正 质量损失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