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州湾东部海域重力场及断裂构造特征
1
作者 刘洪波 王润生 +7 位作者 胡雪平 勇晓宇 吴治国 贺春艳 孟庆发 李嘉 王恩强 张宁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3,共12页
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的发现,揭示了莱州湾东部海域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推进海域金矿勘查工作,利用最新1/20万陆海域高精度重力资料,对莱州湾东部陆海域重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东部陆... 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的发现,揭示了莱州湾东部海域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推进海域金矿勘查工作,利用最新1/20万陆海域高精度重力资料,对莱州湾东部陆海域重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东部陆海域重力场总体表现为强烈波动性和等值线带状展布特征;通过布格重力异常场源分离,对昌邑—大店断裂以东海域的断裂构造体系进行了划分,共推断断裂17条,可划分为NE、NW和EW向3组断裂,其中NE向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断裂。研究结果为区内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地质调查和金矿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高精度重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东部 海底重力 布格异常 重力特征 断裂构造 金矿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
2
作者 安国强 鲁宝亮 +1 位作者 李柏森 高新宇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15,共14页
三维密度反演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重力三维密度反演是将反演区域均匀剖分为直立六面体网格,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高对于复杂地质体的拟合程度,然而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多导致反演效率降低以及多解性增加.针对此问题,本... 三维密度反演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重力三维密度反演是将反演区域均匀剖分为直立六面体网格,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高对于复杂地质体的拟合程度,然而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多导致反演效率降低以及多解性增加.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首先对反演区域进行粗糙网格剖分并进行重力相关成像计算,并且使用边缘特征信息对重力相关成像进行约束,得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然后对相关系数较大的重点区域使用八叉树结构进行加密,实现反演区域的自适应细致剖分;最后使用正则化方法对整个研究区域进行三维密度反演.通过引入最小长度约束、深度加权约束、体积约束、物性范围约束提高反演的精度,并使用共轭梯度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快速求解.模型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和密度分布,在提高反演结果分辨率的同时,相较于全局细致网格反演的计算效率大大提高.将该方法应用于澳大利亚Olympic Dam的实际重力数据,反演结果与已知的地质结构和钻井岩心密度曲线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三维密度反演 自适应剖分 相关成像 边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断块区均衡重力异常、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 被引量:7
3
作者 黎哲君 徐如刚 +4 位作者 张玮晶 张毅 李辉 杨光亮 龙剑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6-509,共14页
均衡重力异常是地壳均衡状态的标志,地壳均衡状态与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密切相关。文中基于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自由空气异常,采用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DEM)ASTER GDEM 2009和ETOPO1分别作为陆地和海底地形数据,通过基于DEM的严密地... 均衡重力异常是地壳均衡状态的标志,地壳均衡状态与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密切相关。文中基于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自由空气异常,采用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DEM)ASTER GDEM 2009和ETOPO1分别作为陆地和海底地形数据,通过基于DEM的严密地形-均衡改正方法计算得到华北断块区5'×5'网格分辨率的Airy均衡重力异常。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华北断块区均衡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区内均衡重力异常与构造特征、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断块区均衡重力异常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断块差异性;区内均衡重力异常大小主要受新构造运动控制,是地壳表层物质密度横向变化和深部构造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构造运动对均衡重力异常的显著影响说明华北断块区地壳均衡调整尚未完成;华北断块区地震活动和均衡重力异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地震活动在显著的均衡重力异常高值区或低值区周围及正负均衡重力异常区过渡部位分布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重力异常 华北断块区 地震活动 构造特征 地球重力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西斜坡超覆带油藏重力异常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研 杨辉 +1 位作者 文百红 吴小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1-593,共3页
松辽西斜坡超覆带油气藏埋藏较浅,一般在300-600m,最浅的油藏埋深只有5-12m。本文在前人有关不同类型油气藏能够引起相对重力负异常的结论基础上,对位于图牧吉地区的普36井钻遇的油砂矿重力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正向构造背景可... 松辽西斜坡超覆带油气藏埋藏较浅,一般在300-600m,最浅的油藏埋深只有5-12m。本文在前人有关不同类型油气藏能够引起相对重力负异常的结论基础上,对位于图牧吉地区的普36井钻遇的油砂矿重力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正向构造背景可以形成区域重力高,而其上的岩性油气藏又可引起局部重力低异常,从而在重力一阶导数异常图上呈现出“隆中凹”的特征。根据“隆中凹”的重力异常特征预测图9井以北该特征也应成为油气指向区,现已得到了地质、自然电位、钻井等资料的初步证实。随后利用这种思路,对该区邻近的江37井区重力资料也进行了类似分析,发现江37井区的重力资料也有“隆中凹”的重力异常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西斜坡 重力一阶导数 重力勘探 油气检测 异常特征 相对重力 油藏 覆带 辽西 岩性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格重力异常研究运城盆地的构造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洋洋 李勇江 +3 位作者 姚家骏 谢汝一 贾宇鹏 李青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926,共8页
利用运城及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资料,对布格重力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得到不同阶次的重力异常信息。依据各个阶次的小波变换结果并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环境,对小波变换细节图中存在的特征较为明显的布格重力异常带进行深入分析,对异常所揭... 利用运城及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资料,对布格重力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得到不同阶次的重力异常信息。依据各个阶次的小波变换结果并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环境,对小波变换细节图中存在的特征较为明显的布格重力异常带进行深入分析,对异常所揭示的构造现象在地壳不同深度的分布特性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变换细节与区内地壳内部的隆起、凹陷及断裂构造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对运城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地壳结构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重力异常 小波分析 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和地壳密度结构 被引量:21
6
作者 彭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7-422,共6页
本文是以地学断面、反射/折射地震和宽频地震资料为地壳密度模型初始约束条件,沿西藏噶尔—新疆布尔津、西藏亚东—内蒙古额济纳旗、新疆阿尔泰—四川成都等3条剖面做布格重力异常反演计算,模拟出中国西部地壳密度结构。中国西部地壳密... 本文是以地学断面、反射/折射地震和宽频地震资料为地壳密度模型初始约束条件,沿西藏噶尔—新疆布尔津、西藏亚东—内蒙古额济纳旗、新疆阿尔泰—四川成都等3条剖面做布格重力异常反演计算,模拟出中国西部地壳密度结构。中国西部地壳密度结构特征在南北方向存在巨大差异。以西昆仑-阿尔金-祁连山近EW向重力梯度带为界,地壳密度结构可分为南北两个大的密度结构单元,南部地壳密度结构特征为低密度、厚地壳;北部地壳密度结构特征为高密度、薄地壳;中国西部地壳处于地壳均衡状态。地壳上地幔密度不均匀性特征在纵向和横向上都是很明显的。青藏高原内部软流圈具有低密度特征,低密度软流圈产生向上的浮力是青藏高原重要的隆升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格重力异常 密度结构 地壳 中国西部 地壳密度 特征 新疆阿尔泰 结构特征 青藏高原 地壳上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区域重力场特征及异常分析
7
作者 马龙 郑彦鹏 +5 位作者 刘晨光 赵强 裴彦良 华清峰 李先锋 夏成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52,共11页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及周边区域是南极大陆火山、地震等新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与南设得兰海沟、南设得兰群岛一同构成南极大陆边缘现存唯一的"沟-弧-盆"构造体系。本文基于"雪龙"船第28、第30航次实测数据及两...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及周边区域是南极大陆火山、地震等新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与南设得兰海沟、南设得兰群岛一同构成南极大陆边缘现存唯一的"沟-弧-盆"构造体系。本文基于"雪龙"船第28、第30航次实测数据及两个航次的国际共享资料,利用均衡改正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莫霍面深度及其分布规律,分析深部构造-断裂的区域分布及其重力异常特征等。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的空间重力异常呈条带状分布,走向总体与地形相近,布格重力异常则由两侧向中间升高,大致在坡折处形成异常场值为100×10^(-5)m/s^2的分界线,在中央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海山处形成两个异常高值圈闭,异常值最高为150×10~(-5 m/s^2。莫霍面深度以弧后扩张中心为最低值,向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两个方向递增,深度从12km递增至陆坡位置的24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特征 均衡改正 异常分析 南极 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异常矢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应用
8
作者 李九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4-40,共7页
通过所研究地质体在剖面内产生的重力异常垂直分量gz和水平分量gx,求出了剖面内重力矢量强度g及矢量轨迹线微分方程的表达式,进而求出了矢量轨迹线方程。较详细地论证了空间等值线和矢量轨迹线在定量解释中应用的基本方法——量扳法。
关键词 重力勘探 重力异常 矢量轨迹线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开鲁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有利区预测——基于重力异常资料
9
作者 袁禹涵 张金功 +2 位作者 袁炳强 薛健 姚天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8-1638,共11页
开鲁凹陷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部,油气前景优良,但研究程度较低。前人主要针对凹陷内次级构造单元进行研究,而对凹陷整体构造和基底特征缺乏研究。为了研究凹陷构造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笔者等基于重力资料,综合地质、地震等前人相关研究成... 开鲁凹陷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部,油气前景优良,但研究程度较低。前人主要针对凹陷内次级构造单元进行研究,而对凹陷整体构造和基底特征缺乏研究。为了研究凹陷构造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笔者等基于重力资料,综合地质、地震等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推测了该区的断裂构造;应用Parker法和相关分析法计算了盆地的基底深度;并对凹陷进行了次级构造单元划分及油气有利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开鲁凹陷重力场特征宏观上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重力高和重力低呈条带状相间分布;反映了凹陷内突起与断陷亦由西北向东南相间分布。凹陷内断裂发育,其边界主要受近SN向、EW向及两组NE向断裂控制。开鲁凹陷可进一步划分为8个次级构造单元,各次级构造单元之间以断裂为界。凹陷内新生界、中生界白垩系、侏罗系发育。开鲁凹陷西部清河—苇莲苏断陷带内的平安地断阶,东部茫汉断陷中的茫汉南西缓坡带,南部奈曼旗断陷等区域,油气地质条件良好,为油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断裂构造 基底特征 油气有利区 开鲁凹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构造结构特点:新重力异常成果的启示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燕 程顺有 +5 位作者 赵炳坤 董云鹏 韩革命 张明华 杨亚斌 崔丽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69-1380,共12页
截至2007年1:1000000区域重力工作已基本覆盖青藏高原全区,这些全新的重力成果揭示了很多有意义的现象.通过多方法处理分析研究不同深度层次的重力场特征及正反演计算构建地壳模型,认为:重力异常形态显示青藏高原独成体系,与相邻块体具... 截至2007年1:1000000区域重力工作已基本覆盖青藏高原全区,这些全新的重力成果揭示了很多有意义的现象.通过多方法处理分析研究不同深度层次的重力场特征及正反演计算构建地壳模型,认为:重力异常形态显示青藏高原独成体系,与相邻块体具有多样化的接触关系.已发现蛇绿岩的结合带、弧盆系和岩浆岩带是幅值不等、规模不一的重力高和重力低,表明青藏高原是具有多条结合带的拼合体;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是高原内最主要的重力高异常带,长达千余公里,将不同深度层次的重力场分成截然不同的南北两大区块,为它是冈瓦纳大陆北界提供了依据;局部重力异常指示青藏高原构造形迹自南而北以东西走向为主,东部则为北西—南北走向,具有与大地构造相似的分区特征;85°E和92°E附近存在较大尺度的南北和北东走向的重力异常特征线,揭示出青藏高原腹地的深部结构具有东中西三分现象,与表壳的东西走向格局形成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重力异常 结合带 构造特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重力场新的统计特征参数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姗姗 吴晓平 +3 位作者 张传定 孙凤华 曾安敏 李建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9-1108,共10页
基于地形信息,构造了完全布格异常和完全空间异常的协方差和代表误差模型参数等新统计量,利用某试验区密集的重力和地形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计算方案推广到了全国大范围、多区域内的统计计算,给出了6种不同地形类别区域(平原、丘陵... 基于地形信息,构造了完全布格异常和完全空间异常的协方差和代表误差模型参数等新统计量,利用某试验区密集的重力和地形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计算方案推广到了全国大范围、多区域内的统计计算,给出了6种不同地形类别区域(平原、丘陵、小山区、中山区、大山区、特大山区)的完全空间异常和完全布格异常的方差、协方差以及代表误差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依据本文的统计模型、算法与思路,在实际测量数据的支撑下,可以给出全国范围的统计参数的网格值、等值线图等,提供后续重力场相关研究工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统计特征 完全布格异常 完全空间异常 协方差模型 代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与孕震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伟民 石磊 +1 位作者 陈石 卢红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1-452,I0001,共13页
本文采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重力平差方法对华北地区2009—2017年的16期陆地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统一处理,结合研究区内2009年以来4次M≥4.5地震活动,分析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特征。基于华北地区均衡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沉积层重... 本文采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重力平差方法对华北地区2009—2017年的16期陆地流动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统一处理,结合研究区内2009年以来4次M≥4.5地震活动,分析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特征。基于华北地区均衡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沉积层重力异常和莫霍面重力异常,研究华北地区三维密度结构特征,分析区域重力场变化与深部密度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近年来M≥4.5地震均位于区域差分重力场和累积重力场"零值"等值线附近、异常变化剧烈的梯度带及梯度带转弯部位,以及深部结构中理论均衡厚度与实际地壳厚度存在差异的非均衡区和三维密度结构的高低密度过渡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重力特征 陆地流动重力 均衡异常 三维密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布格重力资料研究华北裂陷盆地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志萍 方盛明 +3 位作者 李德庆 姜磊 杨利普 李怡青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6-250,共5页
通过对华北地区1∶50万布格重力资料进行小波多尺度分析,得到自地表至莫霍面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地质体产生的重力异常。讨论各阶小波变换细节特性及相应地质构造特征认为,华北裂陷盆地的隆起、坳陷与重力异常的高、低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华北地区1∶50万布格重力资料进行小波多尺度分析,得到自地表至莫霍面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地质体产生的重力异常。讨论各阶小波变换细节特性及相应地质构造特征认为,华北裂陷盆地的隆起、坳陷与重力异常的高、低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了它们的下延深度。分析结果显示,华北裂陷盆地内深大断裂两侧岩石密度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帕克法反演得到华北地区莫霍界面深度在29~42km范围内,在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交界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壳厚度变化梯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裂陷盆地 布格重力异常 小波多尺度分解 地壳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远M_L 4.7地震前后皖北区域重力场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如刚 张毅 +4 位作者 顾春雷 王雷 朱志春 孙少安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1,共4页
利用安徽皖北流动重力监测网2005—2007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了安徽定远ML4.7地震前后皖北区域重力场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在重力负值变化(高值区附近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上;震前震中附近重力场发生明显减弱,并... 利用安徽皖北流动重力监测网2005—2007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了安徽定远ML4.7地震前后皖北区域重力场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在重力负值变化(高值区附近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上;震前震中附近重力场发生明显减弱,并沿断裂产生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震后重力场呈松驰反向恢复;重力场的动态变化清晰地反映出震源应力场引起的重力源兆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远地震 重力异常 变化特征 流动重力 源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低跟踪重力卫星星间距离变率对区域质量异常敏感度分析
15
作者 郭飞霄 肖云 +1 位作者 汪菲菲 苗岳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1-865,共5页
推导了区域质量变化和球谐系数变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该关系式可将不同区域质量异常对重力场变化的影响分离出来。设计仿真实验,分析时变重力场模型下星间距离变率相对稳态背景重力场模型下星间距离变率值的残差变化。结果表明,区... 推导了区域质量变化和球谐系数变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该关系式可将不同区域质量异常对重力场变化的影响分离出来。设计仿真实验,分析时变重力场模型下星间距离变率相对稳态背景重力场模型下星间距离变率值的残差变化。结果表明,区域质量异常对星间距离变率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有限的,但星间距离变率对区域质量异常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跟踪卫星 卫星重力 星间距离变量 质量异常 masco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重力异常高精度实现异常转换的一个普遍方法
16
作者 孟昭秦 张工会 陈新贵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34-39,共6页
应用Ⅲпемнпъх级数展开不同类型异常转换的频率特征,可以得到空间域级数求和法进行异常转换的诸系数.对延拓距分别为取数点距0.3, 0.5, 0.7, 1.0, 1.3, 1.5, 2.0倍的向下延拓、向上延拓、一阶垂向导数、二阶垂向导数的异常转换,... 应用Ⅲпемнпъх级数展开不同类型异常转换的频率特征,可以得到空间域级数求和法进行异常转换的诸系数.对延拓距分别为取数点距0.3, 0.5, 0.7, 1.0, 1.3, 1.5, 2.0倍的向下延拓、向上延拓、一阶垂向导数、二阶垂向导数的异常转换,求出了级数求和法的诸系数.从而实现了在原重力异常上一次等距取点求得各种不同的转换异常.通过模型理论计算值和利用上述方法算出的不同高度的延拓值进行对比,发现本法精度较高,可应用于区域重力异常的异常转换中,从而拓宽了重力转换异常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异常 异常转换 频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尔康盆地基于重力资料的构造特征分析与油气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健 袁炳强 +4 位作者 邢锦程 张春灌 冯旭亮 张欢 贾洪杨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7-1138,共12页
法尔康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前人在盆地进行的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盆地中部及东北部较小区域内,盆地整体勘探程度低且地震资料缺乏。为了研究盆地构造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基于地面、船测和卫星重力数据,结... 法尔康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前人在盆地进行的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盆地中部及东北部较小区域内,盆地整体勘探程度低且地震资料缺乏。为了研究盆地构造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基于地面、船测和卫星重力数据,结合盆地实际地质背景,应用莫霍面改正和倾斜角处理等方法新推断了整个盆地的断裂构造;综合应用Parker法和相关分析法计算了盆地的基底深度;利用盆地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构造单元烃源岩热演化的差异性,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及油气有利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法尔康盆地主要发育NE和NW向的控制盆地内构造走向和地层发育的两组断裂,盆地可以划分为6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西部、北部凹陷和中部隆起区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盆地内中部隆起区及两侧的凹陷区烃源岩热演化存在差异,中部隆起区白垩系烃源岩与始新统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的时间明显早于其它地区,油气地质条件良好,为油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断裂构造 基底特征 热史模拟 油气有利区 法尔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53阶次月球重力场及其精细结构
18
作者 杨宏伟 赵文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68-2280,共13页
月球重力场是了解月球内部结构的重要信息之一.日本SELENE卫星首次获得月球背面卫星轨道的直接探测数据并建立了更高精度的全月球重力场模型.本文根据日本公布的采样间隔为60s、轨道高度为100km的SELENE卫星观测资料并利用作者移植的GEO... 月球重力场是了解月球内部结构的重要信息之一.日本SELENE卫星首次获得月球背面卫星轨道的直接探测数据并建立了更高精度的全月球重力场模型.本文根据日本公布的采样间隔为60s、轨道高度为100km的SELENE卫星观测资料并利用作者移植的GEODYN-II微机版本软件求解出新53阶次月球球谐场模型LG-53.经过测试表明移植后的微机版本比原始工作站版本的计算效率提高了5到10倍.理论上表明60s采样间隔、100km高度的轨道数据能够计算出60阶次的月球球谐系数模型,但是作者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发现:在接近理论阶次(60阶次)的一系列模型中出现了平行于经线的高频噪声,且模型越接近理论阶次其噪声越高.因此本文将53阶次月球球谐系数模型LG-53作为最后的解算结果并建立各种月球重力异常场,并将其与美国GLGM-2(70阶次)模型和利用嫦娥1号数据解算出的CEGM-01(50阶次)模型对比,发现新53阶次重力场模型LG-53在高纬度和月球背面都显示出了更高分辨率的异常特征;与美国LP165P(165阶次)模型对比发现LG-53所建立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在月球背面不存在LP165P中所出现的高频噪声.与日本90阶次SGM90d模型对比后发现新模型的精度较日本模型还有所差距.主要是由于两者参与计算的数据采样率不同所致.53阶次的模型LG-53能够反映100km尺度的重力异常,而日本90阶次模型则可以反映60km尺度的异常.利用新53阶次模型计算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图并结合月球地形图探讨了四种类型的Mascon重力异常特征及其地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53 SELENE轨道数据 GEODYN-II软件 mascon重力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重力数据研究黄海周边断裂带在海区的延伸 被引量:77
19
作者 郝天珧 SUH Mancheol +6 位作者 王谦身 CHOI Suckwon 江为为 宋海斌 阎晓蔚 刘建华 姚长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5-397,T001-T003,T005,共17页
根据黄海及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资料 ,通过解析延拓、目标场提取、任意水平方向导数计算、离散小波变换等处理 ,得到各种有关断裂的信息 .经过与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选择1 2 3°E经线为典型剖面 ,以地震资料建立初始模型 ,对该剖面进... 根据黄海及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资料 ,通过解析延拓、目标场提取、任意水平方向导数计算、离散小波变换等处理 ,得到各种有关断裂的信息 .经过与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选择1 2 3°E经线为典型剖面 ,以地震资料建立初始模型 ,对该剖面进行重力正反演迭代拟合 ,最终得到各模块的密度参数及分布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主要断裂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给出了研究区的断裂带、块体结合带分布图 .重点对朝鲜半岛西缘断裂带和五莲—青岛—荣城断裂带进行了讨论 ,提出五莲—青岛—荣城断裂带并未进入朝鲜半岛与临津江断裂带相连 .认为朝鲜半岛西缘断裂带西侧属于扬子块体的部分曾受北向应力作用向北发生了平移 .由五莲—青岛—荣城断裂带和南黄海北部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布格重力异常 断裂带 延伸 地球物理场特征 小波变换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主成分加权平均归一化法优选水下重力匹配导航适配区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钊伟 郑伟 +1 位作者 房静 吴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69-3278,共10页
本文开展了水下潜器重力匹配导航的匹配区适配性评价研究.第一,本文综合考虑了重力异常标准差、坡度标准差、粗糙度、重力异常差异熵、分形维数等重力场主要特征参数,联合主成分分析准则和加权平均原理,提出了新型主成分加权平均归一化... 本文开展了水下潜器重力匹配导航的匹配区适配性评价研究.第一,本文综合考虑了重力异常标准差、坡度标准差、粗糙度、重力异常差异熵、分形维数等重力场主要特征参数,联合主成分分析准则和加权平均原理,提出了新型主成分加权平均归一化法;第二,基于新型主成分加权平均归一化法,计算可评价重力异常基准图各区域匹配效果的总体特征参数指标,依据总体特征参数指标进行优良适配区、一般适配区和非适配区划分;第三,在相同条件下,在划分的优良适配区、一般适配区和非适配区内,分别进行重力匹配数值模拟验证比较,结果表明,优良适配区的重力匹配效果显著,匹配概率约为98%,匹配稳定性高,位置误差小于1个重力异常基准图格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加权平均归一化法 水下重力匹配导航 重力适配性 海洋重力异常总体特征参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