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举国体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内涵表征、逻辑理据与独特优势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荣花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8,共10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全国之力实现特定目标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性安排。新型举国体制与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互动。二者在提出背景、目标设定、运行机理等方面展现出深层次的关联性,在核心...
新型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全国之力实现特定目标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性安排。新型举国体制与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互动。二者在提出背景、目标设定、运行机理等方面展现出深层次的关联性,在核心要素、本质特征、资源配置等方面表现出一致性特征,为新型举国体制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实践空间。新型举国体制赋能新质生产力,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逻辑起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工协作理论和生产力理论,并在中国共产党以举国之力发展生产力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政治制度优势、资源整合优势、协同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分工协作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纲要
2
作者
余金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8-101,共4页
深入认识人类发展规律需从重新认识劳动问题入手。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囿于时代条件,只强调从体力劳动方面而不是同时也从脑力劳动方面认识劳动力,因而只突出了从雇佣劳动领域而不是同时也从脑体劳动领域关注劳动关系。要论证“社会主义...
深入认识人类发展规律需从重新认识劳动问题入手。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囿于时代条件,只强调从体力劳动方面而不是同时也从脑力劳动方面认识劳动力,因而只突出了从雇佣劳动领域而不是同时也从脑体劳动领域关注劳动关系。要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必须抓住上述环节;而这意味着推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分工
劳动分配
劳动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研究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工、协作与古典企业理论的再造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志超
范小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现代企业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都未能摆脱新古典思想的束缚,从而降低了它的解释力。本文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与协作的思想应用于对企业的解释,并得出以下结论:分工不仅要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还要受市场不确定性的限制,企业...
现代企业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都未能摆脱新古典思想的束缚,从而降低了它的解释力。本文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与协作的思想应用于对企业的解释,并得出以下结论:分工不仅要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还要受市场不确定性的限制,企业内分工协作与市场分工协作的差异才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企业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企业是追求分工经济与协作经济的要素所有者结合的产物。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出现后的结果,而不是企业出现的原因;当在企业内组织生产的边际利润等于在市场内组织生产的边际利润时,企业便会停止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协作
企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举国体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内涵表征、逻辑理据与独特优势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荣花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8,共10页
基金
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新时代政德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K2021ZD0064)
伊犁师范大学提升学科综合实力专项项目“新发展格局下数智赋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学理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项目编号:22XKSY53)。
文摘
新型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全国之力实现特定目标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性安排。新型举国体制与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互动。二者在提出背景、目标设定、运行机理等方面展现出深层次的关联性,在核心要素、本质特征、资源配置等方面表现出一致性特征,为新型举国体制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实践空间。新型举国体制赋能新质生产力,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逻辑起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工协作理论和生产力理论,并在中国共产党以举国之力发展生产力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政治制度优势、资源整合优势、协同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分工协作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Keywords
new nationwide system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marxist theory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marxist
theory
of
productive forces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纲要
2
作者
余金成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8-101,共4页
文摘
深入认识人类发展规律需从重新认识劳动问题入手。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囿于时代条件,只强调从体力劳动方面而不是同时也从脑力劳动方面认识劳动力,因而只突出了从雇佣劳动领域而不是同时也从脑体劳动领域关注劳动关系。要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必须抓住上述环节;而这意味着推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关键词
劳动分工
劳动分配
劳动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研究纲要
Keywords
division
of
labor
labor
distribution
labor
management
marxist
basic
theory
research program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91.9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工、协作与古典企业理论的再造
被引量:
3
3
作者
周志超
范小云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9,共6页
文摘
现代企业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都未能摆脱新古典思想的束缚,从而降低了它的解释力。本文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与协作的思想应用于对企业的解释,并得出以下结论:分工不仅要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还要受市场不确定性的限制,企业内分工协作与市场分工协作的差异才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企业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企业是追求分工经济与协作经济的要素所有者结合的产物。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出现后的结果,而不是企业出现的原因;当在企业内组织生产的边际利润等于在市场内组织生产的边际利润时,企业便会停止扩张。
关键词
分工
协作
企业理论
Keywords
division
of
labor
cooperation
Firm
theory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举国体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内涵表征、逻辑理据与独特优势
马荣花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劳动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纲要
余金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分工、协作与古典企业理论的再造
周志超
范小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