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与卢梭平等思想再审思
1
作者 徐亮 王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151,共12页
马克思与卢梭关于平等问题的思考是现代政治哲学的重要话题之一,而两人平等思想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与争议。他们都将私有制作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并将平等作为人类解放的基本内涵,但由于二人分属历史唯物主义与先验理性主义两种根本异... 马克思与卢梭关于平等问题的思考是现代政治哲学的重要话题之一,而两人平等思想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与争议。他们都将私有制作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并将平等作为人类解放的基本内涵,但由于二人分属历史唯物主义与先验理性主义两种根本异质的思想传统与理论范式,这使得他们追求平等的理想方案和实现径路都不相同。卢梭是在承认私有制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平等权利的“政治方案”来解决不平等问题,并诉诸于“观念世界解放”来实现这一方案。马克思则通过摆脱从政治权利或法权来建立平等政治社会的现代意识形态幻想,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作为社会形态演进的根本动力,构建了瓦解和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支配性权力关系的“经济-社会方案”,从而为人类解放开辟了现实道路。马克思对卢梭平等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呈现出18至19世纪平等思想的发展以及平等观念转变的现实基础及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卢梭 平等思想 思想关系 先验理性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共产主义者不需要道德说教”命题的思想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昊青 郑祥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11,118+160,共8页
"共产主义者不需要道德说教"的命题是符合马克思理论的内在逻辑的,因而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这一必然结论。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不具有独立性,它受制于现实社会存在。因此道德问题得以产生... "共产主义者不需要道德说教"的命题是符合马克思理论的内在逻辑的,因而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这一必然结论。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不具有独立性,它受制于现实社会存在。因此道德问题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现实社会存在的冲突。故以道德说教和道德要求的方式不能彻底解决道德问题,彻底解决道德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变革其根源,即现实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变革的可能限度又最终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彻底解决道德问题的最终途径要靠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道德问题会随着社会冲突的消失而彻底解决,因此不再需要提出道德要求与道德说教。但命题的证成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及其理论是"非道德主义"的,也不意味着对道德说教和规训的否弃,相反,马克思有自己的道德理论,道德教育与道德规训亦有其存在的必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道德 历史唯物主义 思想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被引量:6
3
作者 何良安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1期79-84,共6页
正确认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关系到对整个马克思思想及其贡献的理解。针对中外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种种不同看法和误解,本文认为,伦理道德是马克思一生学术实践所关注的,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灵魂,自由与解放则是马克思... 正确认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关系到对整个马克思思想及其贡献的理解。针对中外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种种不同看法和误解,本文认为,伦理道德是马克思一生学术实践所关注的,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灵魂,自由与解放则是马克思道德研究及其整个思想体系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理论 马克思思想 唯物史观 批判 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态思想与时代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斌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1期134-137,共4页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关于生态矛盾的观点,在当前生态治理进程中,基于唯物主义深挖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意蕴和理论价值,可从中获得有益的时代启示,对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史观 生态思想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奠基之作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学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3-16,22,共5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分析、评述和批判,初步形成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基本轮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劳动为核心论题,从3个方面阐释了他的劳动思想:揭示劳动对人的生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分析、评述和批判,初步形成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基本轮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劳动为核心论题,从3个方面阐释了他的劳动思想:揭示劳动对人的生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构建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借助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的批判,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剖析,论述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的初步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创的劳动思想研究为他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形成之文本考证:二重性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卢江 葛扬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1,共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和本质,更有利于客观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和本质,更有利于客观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科学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犹太人问题》《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共产主义原理》《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重要经典文本。从继承和创新、正确与错误等二重性的角度对这些著作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并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经济学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古典哲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公平思想的理论渊源 被引量:2
7
作者 江胜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马克思的公平思想是在批判吸收各种公平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之前的古典公平思想和自由主义公平思想均曾影响到马克思,虽然他从整体上对自由主义公平思想持有否定的态度;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使得马克思更加关注不同群体、不同... 马克思的公平思想是在批判吸收各种公平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之前的古典公平思想和自由主义公平思想均曾影响到马克思,虽然他从整体上对自由主义公平思想持有否定的态度;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使得马克思更加关注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现实的利益差别;费尔巴哈让马克思具有了历史关怀,使其公平思想进入了历史唯物主义范围;空想社会主义者理论上重视公平实践上忽视历史,没有深入到资本主义不平等的内在本质,马克思则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公平的虚伪实质,并找到了一条适合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最后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平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自由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农业生态思想探析——兼论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业生态效应
8
作者 解安 周英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6,共6页
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而农业是这一转换的直接场所。马克思从对土地肥力的掠夺和对劳动力的破坏两个方面批判了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农业生态危机,并指出"合理的农业"只能是"自... 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而农业是这一转换的直接场所。马克思从对土地肥力的掠夺和对劳动力的破坏两个方面批判了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农业生态危机,并指出"合理的农业"只能是"自食其力的小农的手"或"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土地股份合作制既能克服小农经济下家庭分散经营的地力浪费问题,又能缓解传统规模化经营方式下提高农业生产率与保护及改善土地肥力之间的矛盾,为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农业生态思想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农业生态思想 土地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社会思潮的科学态度及启示
9
作者 陈丹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4,235,共7页
引领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课题。回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每走一步都历经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战斗,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同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开展斗争,并在斗争中引领社会思潮。马克思主... 引领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课题。回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每走一步都历经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战斗,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同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开展斗争,并在斗争中引领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在众多社会思潮当中脱颖而出,最终战胜并引领其他社会思潮,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密切相关,也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重视同社会思潮展开斗争与较量密切相关。在与其他社会思潮的论战和斗争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探索和确立出了对待社会思潮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具体表现为要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前提来看待社会思潮的兴衰问题,对待社会思潮既有继承、又有批判,在应对社会思潮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等。深刻认识和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对待社会思潮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思潮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被引量:15
10
作者 马立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9,共9页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个人与社会是公共性现实存在的基本形式,前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是自然的真正公共性,资本主义社会"虚幻的共同体"是虚幻的公共性,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共同体"是自由人的真正...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个人与社会是公共性现实存在的基本形式,前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是自然的真正公共性,资本主义社会"虚幻的共同体"是虚幻的公共性,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共同体"是自由人的真正公共性,构成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核心内涵。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其主要理论特征。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它启示我们: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基本前提;以彰显公共价值为最终取向;以确保公共安全为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共性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视域下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的三维阐释:方法逻辑、本质属性与价值目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6,共12页
以纯粹的规范形式忽视或者掩盖法律的政治意志形式和经济关系本质,是误解或者曲解法律本质的惯常思维逻辑。回归经典,正本清源,整体解析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性和习... 以纯粹的规范形式忽视或者掩盖法律的政治意志形式和经济关系本质,是误解或者曲解法律本质的惯常思维逻辑。回归经典,正本清源,整体解析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性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将法律现象置于经济关系和国家关系之中考察和揭示其产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遵循的方法逻辑。在这一方法框架下分析得出,法律受制于物质生产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有物质性;法律以国家为中介获得为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合法性依据的政治形式,具有政治性;法律是居于统治地位阶级的政治经济意志的规范载体,具有意志性。“人的解放”及“人的本质复归”是共产主义法权关系的终极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法权关系 法律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