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Marx's View of Freedom
1
作者 Tom Rockmore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5-231,共7页
This paper has briefly examined Marx's conception of freedom in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Even a rapid comparison indicates Marx says different things at different times.The emphasis shifts from,say,an initial vi... This paper has briefly examined Marx's conception of freedom in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Even a rapid comparison indicates Marx says different things at different times.The emphasis shifts from,say,an initial view of freedom based on a quasi-Hegelian view of radical equality and even love to freedom beyond the division of labor,then later a very different view of freedom based on a shorter working day,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 marx's view of FREED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主体观: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化基因及其创新
2
作者 成龙 陈婵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8,共12页
互主体观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基因,它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独有的精神气质,突出表现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天人观,“群己合一、成己成人”的人我观,“形神一体、身心和谐”的身心观... 互主体观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基因,它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独有的精神气质,突出表现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天人观,“群己合一、成己成人”的人我观,“形神一体、身心和谐”的身心观,使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观、价值观上与西方现代化迥然不同,并因而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主体观 中国式现代化 天人观 人我观 身心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中医四大核心要素的科学解析
3
作者 许盈 葛金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5-1822,共8页
本文通过现代科学视角,系统解析了中医四大核心要素——自然观、整体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科学内涵。研究融合文献分析与现代科学研究,探讨了中医自然观中“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生物学“人-环境-微生物”互动关系的契合,剖析了形神一... 本文通过现代科学视角,系统解析了中医四大核心要素——自然观、整体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科学内涵。研究融合文献分析与现代科学研究,探讨了中医自然观中“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生物学“人-环境-微生物”互动关系的契合,剖析了形神一致、时空一致等整体观在系统医学中的理论价值,阐明了恒动观与气一元论对生命动态平衡本质的认识及人体阴阳五行系统模型,最后对取象运数、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等中医方法论进行了现代解读。这种跨时空的理论共振,不仅验证了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也为现代医学认识人体和疾病提供了整合创新的思路,对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化转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自然观 整体观 恒动观 气一元论 中医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对中华传统自然观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红娟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F0002,共9页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特色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华传统自然观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实现了... 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特色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华传统自然观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实现了对中华传统自然观的创新发展。第一,建构人与自然共同体,重塑“人-自然”互生逻辑,从本体论层面实现对传统自然观的创新;第二,强化“人”的主观能动性,重构“人-自然”平等格局,从认识论层面实现对传统自然观的创新;第三,扬弃“天”的内在价值,深化“人-自然”价值统一,从价值论层面实现对传统自然观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传统自然观 本体论 认识论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需要何种自然教育——基于东西方自然教育观嬗变及生态人文融合的再思考
5
作者 王婕 刘纯青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共9页
在智能时代,教育因技术驱动而迅速变革,然而对自然体验的忽视正在酿成“离身性风险”,削弱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深层连接。该研究回顾了东西方自然教育观的历史演进,系统探讨从“早期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全球转向趋势... 在智能时代,教育因技术驱动而迅速变革,然而对自然体验的忽视正在酿成“离身性风险”,削弱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深层连接。该研究回顾了东西方自然教育观的历史演进,系统探讨从“早期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全球转向趋势,重点阐述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思想与西方生态教育思潮的契合关系。从教育目的、实施方式与资源配置三个维度,提出构建智能时代自然教育的新范式,并将政策层面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社区及多元主体协同,以及评价与改进机制融入该范式的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出“赋予智能教育自然之维”与“赋予自然教育智能之力”的双向融合策略,为智能时代构建兼具“人文与生态深度、技术与自然共生”的教育生态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智能时代 生态自然观 离身性风险 教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殷瑞敏 王占岐 +1 位作者 高云霄 柴季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研究目的: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特征与逻辑,为构建新时期全要素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新方案提供路径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技术、生... 研究目的: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特征与逻辑,为构建新时期全要素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新方案提供路径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技术、生产要素、产业发展、管理机制的深刻性变革中与全要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关联性与动态性、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之间密切关联。(2)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之间遵循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统一管理、环境供给的四大逻辑。(3)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全要素系统保护治理的总体目标和关键环节,需从强化动力机制、优化要素组合、深化交互机制、提高配置效率等治理路径多管齐下。研究结论:新质生产力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必然经历双向互促的动态演进过程,应持续发挥新质生产力对生命共同体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引导作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管理 系统观 新质生产力 山水林田湖草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自然科学的唯心主义方向”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科学观的理论意义
7
作者 石正瑀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5,共8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科学的唯心主义方向”指在超感性领域中为自然科学寻求根据,由此出发解释自然科学。从该手稿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唯心主义自然科学观都不过是自然科学特定发展阶段的衍生物,它们却将自身视为对自然...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科学的唯心主义方向”指在超感性领域中为自然科学寻求根据,由此出发解释自然科学。从该手稿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唯心主义自然科学观都不过是自然科学特定发展阶段的衍生物,它们却将自身视为对自然科学之基础的探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其说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然科学观取而代之,不如说提出了一种思想路向上的转向,即摒弃“自然科学的唯心主义方向”,自觉地从实践领域出发考察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这一思想路向上的转向,包含着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关键步骤,并预示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心主义 自然科学观 感性 哲学革命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法自然与生命复归——老子道论哲学视阈下的养生思想体系建设
8
作者 王海焱 王燕兵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5,共9页
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奠基者,其《道德经》所蕴含的思想不仅深刻塑造了中国传统思想脉络,更奠定了道家养生观的哲学基石。20世纪以降,学界对老子养生思想的研究日益多元化,涵盖文本解读、文献考据及文化阐释等多个层面,然而,对其内在... 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奠基者,其《道德经》所蕴含的思想不仅深刻塑造了中国传统思想脉络,更奠定了道家养生观的哲学基石。20世纪以降,学界对老子养生思想的研究日益多元化,涵盖文本解读、文献考据及文化阐释等多个层面,然而,对其内在哲学价值,特别是本体论维度的系统性理论建构,仍显不足。在以“道法自然”为核心范式的基础上,结合对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等战国简帛文献的文本发生学分析,并引入身体哲学与现象学视角,可以重构老子养生思想的认识论框架。在对“道—身—生”辩证统一关系整体阐释的基础上,揭示老子养生观念中的存有论(Existentialism)意涵与身体实践智慧,将“生命复归”概念细化为“本体复归→认知复归→实践复归”三个层次,清晰地勾勒出从形上本源(道)经由身体认知(身)达至生命价值实现(生)的完整闭环,以回应生物医学中人文关怀缺失与生命异化等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养生哲学 道法自然 身体观 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培育研究——基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
9
作者 葛文帅 何筠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5,共10页
基于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与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契合点,探索马克思自然观对于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指导价值。通过分析我国优秀企业绿色实践的成功案例,探讨马克思自然观在企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马克思系统自然观、人化自然观以及... 基于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与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契合点,探索马克思自然观对于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指导价值。通过分析我国优秀企业绿色实践的成功案例,探讨马克思自然观在企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马克思系统自然观、人化自然观以及生态自然观出发,研究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培育路径,以系统自然观培育企业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化自然观激发企业家的绿色技术创新思维,以生态自然观塑造企业家的生态责任观,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企业家 绿色发展精神 马克思自然观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能替代人类生成语言?——从梅洛庞蒂的语言生成观探讨
10
作者 崔中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90,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巨大挑战在于,语言是否属于人类独有的能力。通过分析语言的纵向和横向生成观,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类生存维度上的语言生成特征和真实性问题。从语言生成的目的角度分析,人类语言的生成是主体间关联和维持...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巨大挑战在于,语言是否属于人类独有的能力。通过分析语言的纵向和横向生成观,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类生存维度上的语言生成特征和真实性问题。从语言生成的目的角度分析,人类语言的生成是主体间关联和维持的中介,人类通过语言获得知识并不断生成新知识和多元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语言的生成偏向于知识性呈现,缺少互动性的生成过程和对意义的追求。从语言生成的基础分析,人类语言的生成单位是句子,生成方式具有非规则性并以身体经验为支撑;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语言的生成是以单词为基础,依赖对词语规则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语言生成不等于语言构造,生成式人工智能所生成的语言是一个透明系统和意义茧房,不能通过沉默的形式拒绝交互;在内容上,无法生成自我指称、使用语言思考和创造新的意义,因此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能替代人类真正地生成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语言生成 语言观 身体现象学 大语言模型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识性范式反思的科学本质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杰 郑永和 王晶莹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12,共7页
科学本质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认识论基础。基于对共识性范式的反思,我国的科学本质教育亟须重视科学本质的争议性、动态性、关联性特征,帮助学生形成真实、完整的科学图景,连贯深入地理解科学,建构完善的... 科学本质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认识论基础。基于对共识性范式的反思,我国的科学本质教育亟须重视科学本质的争议性、动态性、关联性特征,帮助学生形成真实、完整的科学图景,连贯深入地理解科学,建构完善的科学本质认知网络。立足我国现状,借鉴国际经验,科学本质教育应协同认知诊断技术和教育神经科学方法,对大、中、小学一体化考虑,深刻揭示科学本质认识的纵向发展轨迹;利用网络分析技术,统筹规划知识、能力和科学本质,建构科学本质的横向整合模型;以学习进阶为理论基础,统领科学本质的纵向发展与横向整合,建立发展路径明确、内涵结构清晰的科学本质教育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本质教育 科学教育加法 共识性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的视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振森 周颖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3,共11页
在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实现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2年2516个中国A股上市企业所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结合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实现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2年2516个中国A股上市企业所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结合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其中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发挥着中介作用;对高管拥有绿色经历的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其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政府应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构建基于数字资产的竞争优势;企业需加强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管理者要重视自身绿色经历的塑造,努力实现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 绿色创新能力 自然资源基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青年马克思的权利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信砚 冯浩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权利问题是马克思早期文本的重要论题。早在大学时期,马克思就曾试图按照康德和费希特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法权哲学,但结果以失败告终。《莱茵报》时期,在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马克思考察了人的自由平等权利问题,阐述了其理... 权利问题是马克思早期文本的重要论题。早在大学时期,马克思就曾试图按照康德和费希特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法权哲学,但结果以失败告终。《莱茵报》时期,在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马克思考察了人的自由平等权利问题,阐述了其理性自由主义的权利观。《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探究了权利的阶级属性和经济属性,分析了近代政治国家中权利二重化问题及其克服途径。青年马克思的权利观在不同时期深受黑格尔哲学或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但也包含着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并为后来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权利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权利观 自然法权利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徐渭“本体自然观”的来源及表现
14
作者 陈伟 官彬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本体自然观”是宋克夫在2009年《徐渭与阳明心学》一文中所提出的,徐渭从王龙溪那里继承了“以自然为宗”的哲学思想,在行为学中逐渐形成了“自然本体”的思想,通过徐渭在《读龙惕书》中的论述对其“自然本体观”形成的过程进行论述,... “本体自然观”是宋克夫在2009年《徐渭与阳明心学》一文中所提出的,徐渭从王龙溪那里继承了“以自然为宗”的哲学思想,在行为学中逐渐形成了“自然本体”的思想,通过徐渭在《读龙惕书》中的论述对其“自然本体观”形成的过程进行论述,并以此观点观照徐渭的绘画创作,可以分析其绘画美学特征与哲学思想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心学 本体自然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成就、基本经验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书秦 丁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8,共10页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包含了在工农、城乡、社会群体之间重构生产关系的向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实践贯穿了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系统把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从“两个结合”的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抓手,稳定粮食安全基本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三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花园城市: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薄凡 赵笛 韩瑞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0,共10页
花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潮流下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一种理想模式,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城市发展形势相结合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中国式花园城市吸收国外花园城市建设经验,延续中华传统自然山水观意蕴,拓展现代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成为建设人与自... 花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潮流下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一种理想模式,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城市发展形势相结合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中国式花园城市吸收国外花园城市建设经验,延续中华传统自然山水观意蕴,拓展现代生态都市主义理论,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其特性包括系统性、人民性、人文性、生态性、强韧性等。在具体构成上以城市要件、环境要件和连通要件为支撑,涵盖微观花园要素、中观花园场景、宏观花园体系三个层次。实践方面可在景观设计上建设开敞花园空间、在空间形态上打造全域花园体系、在功能设置上营造多元花园场景、在治理方式上共享多重花园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花园城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居环境 自然山水观 生态营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绿色乡村发展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淑媛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91-94,共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有机统一,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进行深入的论证,与“人与自然”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当前,我国的绿色发展已取得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乡村地区还存在着许多生态方面...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有机统一,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进行深入的论证,与“人与自然”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当前,我国的绿色发展已取得一些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乡村地区还存在着许多生态方面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绿色乡村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绿色乡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 生命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对立”观点的批驳及其理论启示
18
作者 袁银传 冯天雨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共12页
西方马克思学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割裂开来,进行孤立化与片面化的考察,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自然观之间蓄意制造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对立,旨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个不... 西方马克思学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割裂开来,进行孤立化与片面化的考察,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自然观之间蓄意制造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对立,旨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有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效抵御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与歪曲,自觉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与历史自然——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概念发生逻辑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姚顺良 刘怀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共6页
马克思哲学因坚持"自在自然"存在的客观性、第一性,而与一切哲学唯物主义相联系(同时也与一切唯心主义相区别),这是马克思哲学不可动摇的唯物主义前提;马克思哲学因发展出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化自然"概念而超越旧唯... 马克思哲学因坚持"自在自然"存在的客观性、第一性,而与一切哲学唯物主义相联系(同时也与一切唯心主义相区别),这是马克思哲学不可动摇的唯物主义前提;马克思哲学因发展出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化自然"概念而超越旧唯物主义,从而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马克思哲学因提出并阐述了"历史自然"的概念,而超越了近代人类中心论和整个资产阶级的自然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具有重要的当代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自然观 以实践为中介 人化自然 历史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思维初探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红宁 严小军 单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5期730-732,共3页
思维的本质是运用知识,在世界观的框架中,处理信息的过程,其形成取决于世界观及已有的知识与信息。而中医思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世界观。相对于以还原分析为主的现代科学思维而言,中医思维的世界观是自然观、整体观与辩证观。中... 思维的本质是运用知识,在世界观的框架中,处理信息的过程,其形成取决于世界观及已有的知识与信息。而中医思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世界观。相对于以还原分析为主的现代科学思维而言,中医思维的世界观是自然观、整体观与辩证观。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与发扬传统中医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建立现代中医思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中医思维 世界观 自然观 整体观 辩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