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叙事与汉学的问题意识
1
作者 黄卓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73,共18页
自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史研究于国际学界兴起之后,当代汉学与中国研究领域便对之做出了迅速的回应,并以独特的问题意识与叙事方式嵌入这场事关“总局”的研究进程中,不仅重构了人们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也为全景式的全球史研究提供了... 自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史研究于国际学界兴起之后,当代汉学与中国研究领域便对之做出了迅速的回应,并以独特的问题意识与叙事方式嵌入这场事关“总局”的研究进程中,不仅重构了人们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也为全景式的全球史研究提供了一颇具分量的侧角。为对这些持续呈现的论述做一系统化的梳理,有必要将之解析与提炼为两个有所分化的视角,即以西方全球化为主导的普遍主义叙述及带有泛亚化特征且“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主义叙述,就此可以见到,尽管后者也构成了与前者的某种互补与抵消关系,但也证明了在对待全球化与中国关系时人们持有的多重立场与态度。在此基础上,也需对一些新近出现的扩充性态势做出补充描述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叙事 全球史 汉学 东亚研究 西方中心论 中国中心论 “文学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维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安宝 黎胜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兼具“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以及“民族历史”发展的个性,是指导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时,将之置于世界历史的视阈下,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科学性以及方向指引性,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现代性改造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从而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现代化的变革转向:从资本到人本 被引量:2
3
作者 乔玉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3,共9页
现代化描绘的是现代社会逐步建构和现代意义之人逐渐生成的壮丽画卷。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现代化诞生于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它立足于世界历史不同阶段的物质生产实践,追求着人的自身解放。在世界历史初期,资本逻辑主导... 现代化描绘的是现代社会逐步建构和现代意义之人逐渐生成的壮丽画卷。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现代化诞生于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它立足于世界历史不同阶段的物质生产实践,追求着人的自身解放。在世界历史初期,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解放,极大地推动了人的现代化发展。然而,随着世界历史深入发展,资本逻辑的内在否定性逐渐凸显,其主导的现代化已达到自身内在张力的极限。因此,现代化的主导逻辑亟需变革与转向,以克服资本的内生性矛盾,满足人的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出场是现代化主导逻辑从资本向人本转变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广大落后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人类现代化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时代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逻辑 人本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在到自为:对“世界历史”概念的三重理解
4
作者 董瞩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1,共7页
“世界历史”概念经常在三个层次上被理解和使用。第一个层次的“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世界史”学科所使用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对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总和的“泛称”,即自在的“世界历史”概念。第二个层次的“世界历史”是历史哲学所... “世界历史”概念经常在三个层次上被理解和使用。第一个层次的“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世界史”学科所使用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对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总和的“泛称”,即自在的“世界历史”概念。第二个层次的“世界历史”是历史哲学所使用的概念。这个层次上的“世界历史”所指称的不是一个自在的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而是在“历史学与哲学相统一”的视域下,反映“世界历史”在“概念”的自觉寻求和反思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即自觉的“世界历史”概念。第三个层次的“世界历史”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使用的核心概念。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形成的前提是资本逻辑催生的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它涉及资本逻辑导致的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类为解决矛盾而扬弃资本逻辑的世界历史过程。人类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概念首要是自为的,它对于在当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历史学 历史哲学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田鹏颖 张晋铭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9,共12页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是生产关系、交往方式、基本历史、文明交流、生态环境五个方面下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在习近平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集经济、安全、社会、文明与生态五位一体...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是生产关系、交往方式、基本历史、文明交流、生态环境五个方面下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在习近平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集经济、安全、社会、文明与生态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下构建超阶级、超国家和超民族人类价值的总布局总路径。因此全面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并以此为角度加以切入,我们才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备系统整体的考量,才能在国际国内实践中自觉贯彻习近平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才能真正理解习近平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想要中国建设成何种世界"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习近平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学进化论”与世界文学史观──评美国“重构派”莫莱蒂教授的学说 被引量:8
6
作者 吴雨平 方汉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34,共8页
作为美国"世界文学重构"的主体性理论观念之一,莫莱蒂的"新文学进化论"是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进化论在后工业化时代语境下的再现。达尔文进化论虽然曾经对西方社会科学与文学理论有一定影响,但其认识论与研究方法... 作为美国"世界文学重构"的主体性理论观念之一,莫莱蒂的"新文学进化论"是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进化论在后工业化时代语境下的再现。达尔文进化论虽然曾经对西方社会科学与文学理论有一定影响,但其认识论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早已暴露得相当明显。而莫莱蒂所提出的情节与风格的相互作用的论点,结合了形式主义与西方的世界体系学说所体现的历史观念,作为重构世界文学的创新性文学史观,突破了结构主义以来世界文学史共时史观及研究模式的束缚,对西方文学史观的理论更新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进化论 世界文学史重构 莫莱蒂 文学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建超 刘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3-207,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探索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针对俄国等东方社会保存农村公社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后来中国等民族国家走上...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探索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针对俄国等东方社会保存农村公社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后来中国等民族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文本分析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不是所谓"跨越论"旨向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而是其世界历史理论在俄国的具体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为东方落后国家探索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理论 “不通过”思想 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学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9,共6页
回顾思想史上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尤其是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关于世界历史的产生、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世界... 回顾思想史上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尤其是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关于世界历史的产生、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结果等许多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唯物主义、人学、整体性、实践性、非欧洲中心论等五大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演变 内容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仁平 傅小玲 +1 位作者 刘荣春 肖接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0-36,共7页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特点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跨越以资源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阶段,建立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从宏观层次来...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特点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跨越以资源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阶段,建立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从宏观层次来看,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内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外扩大开放,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坚定不移地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生产力 跨越式发展 新型工业化 中国 对外开放 哲学 世界历史理论 市场经济 科教兴国 社会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斌 唐伟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抽象的历史观,而是建立在人的实践基础之上,关于人类历史活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科学历史观如何建立的理论。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历史自身所具有的辩证发展特性及其面临问题的挑战是马克思创造性提出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抽象的历史观,而是建立在人的实践基础之上,关于人类历史活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科学历史观如何建立的理论。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历史自身所具有的辩证发展特性及其面临问题的挑战是马克思创造性提出世界历史理论的根本动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之所以区别与其他世界历史论而成为科学,是因为它体现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世界观,对于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观与意识形态:世界历史叙事中的现代化理论 被引量:7
11
作者 任东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3,共6页
作为世界历史叙事的一种范式,现代化理论不仅体现了一种历史观,也展示了其意识形态的特质。现代化理论的意识形态功能包括:解释功能、压制宣传功能、整合和激发功能以及合法化功能。这些功能使世界历史叙事充斥着偏见与“公允”、“真... 作为世界历史叙事的一种范式,现代化理论不仅体现了一种历史观,也展示了其意识形态的特质。现代化理论的意识形态功能包括:解释功能、压制宣传功能、整合和激发功能以及合法化功能。这些功能使世界历史叙事充斥着偏见与“公允”、“真理”与权力、压制与整合等悖论。这种悖论在历史观层面,则凸显为现代化的“历史观”和历史观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张力。只有克服二者之间的张力,才能超越现代化的“历史观”的局限,才能使历史观的“现代化”成为一种世界历史叙事的实践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意识形态 世界历史叙事 现代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士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5,共6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一种新的实践观思维方式,并建构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从历史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反思世界现代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一种新的实践观思维方式,并建构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从历史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反思世界现代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主要内容在于以现实的人的发展和解放为核心对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基本动力、过程特征和基本规律进行系统反思。在世界掀起全球化浪潮的今天,它无论对人们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还是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现代化 实践观的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观念的发展与中国的世界史教学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62,共11页
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也从欧洲中心史观向综合考察人类历史的全球史观演进。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与世界史教学也处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其发展的总趋势... 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也从欧洲中心史观向综合考察人类历史的全球史观演进。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与世界史教学也处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其发展的总趋势是:以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否定"西欧中心论",承认文明的多样性,逐步确立"全球史观",并从全球的视角看待各种文明的互动与交往。这种发展的总趋势,虽与20世纪国际学术界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但基本是同向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中心论 文明形态史观 全球史观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世界 史观 世界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双主线、多支线的中国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欣洁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10,127,共11页
全球化时代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和学术趋势,促使笔者重新思考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历史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即考虑将中国世界史理论体系建设这个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构建一种包括双主线、多支线在内的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双主线是纵... 全球化时代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和学术趋势,促使笔者重新思考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历史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即考虑将中国世界史理论体系建设这个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构建一种包括双主线、多支线在内的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双主线是纵向的生产主线与横向的交往主线。多支线是构成或依附于两条主线的不同领域及不同层次的细节线索,包括跨文化贸易、环境变化、物种传播、疾病传染、移民、战争、殖民主义扩张、帝国主义侵略、宗教传播、文化交流,等等。世界历史就是在双主线与多支线所体现出的各种动力的交互推动下演进的。这个编撰线索体系本身是历史发展合力的具体反映,需要不断在实证研究中检验和充实,同时也成为进一步的宏观理论构建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线 多支线 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 全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世宏 朱颖洁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0,共5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1)从实践角度理解世界历史的生成;(2)在民族平等的全球视野中考察世界历史的构成;(3)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审视世界历史的动态过程,强调了世界历史作为整体的规范作用;(4)联系社会制度的演...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1)从实践角度理解世界历史的生成;(2)在民族平等的全球视野中考察世界历史的构成;(3)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审视世界历史的动态过程,强调了世界历史作为整体的规范作用;(4)联系社会制度的演变,研究世界历史的未来发展。这些建构方法对于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和研究当今全球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建构方法 实践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哲学回应——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个案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敬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1,共11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实际进程、总体背景和基本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和研究世界历史时代的哲学变革所应当依据的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深入解读、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哲学范式和...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实际进程、总体背景和基本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和研究世界历史时代的哲学变革所应当依据的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深入解读、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哲学范式和解释框架,把中国近代哲学的演进过程作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之哲学回应的一个典型案例,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也是深入考察中国近代哲学的一个独特而有益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近代哲学 哲学回应 解释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与悲剧现代性: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悲剧美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00,共7页
马克思将悲剧美学的思考置于现代性历史视域之中,其最鲜明的特征是"巨大的历史感"--宏阔的"世界历史意识"。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将"世界历史变革"作为现代悲剧冲突的... 马克思将悲剧美学的思考置于现代性历史视域之中,其最鲜明的特征是"巨大的历史感"--宏阔的"世界历史意识"。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将"世界历史变革"作为现代悲剧冲突的根本矛盾,阐发了现代悲剧的本质及其特征,赋予悲剧美学全新的现代性历史意义与价值。马克思紧密围绕"历史与悲剧"这一核心议题,深刻地探讨了悲剧美学的现代性问题,使西方传统悲剧观念获得了现代性的转换,为当今时代的悲剧理论探讨提供了极富启发意义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悲剧现代性 黑格尔历史哲学 世界历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析资本主义困境及全球化归宿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志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7,共6页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历经实践检验,为全球化进程所印证,为风云变迁的近代中国史生动呼应。世界历史的衍生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演化和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规律。这一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可能有时会缓和...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历经实践检验,为全球化进程所印证,为风云变迁的近代中国史生动呼应。世界历史的衍生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演化和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规律。这一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可能有时会缓和但最终不可消除的矛盾和斗争,导致资本主义在全球终将陷入困境,世界历史和全球化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类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主义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气勘探理论和实践历史的思考 被引量:9
19
作者 甘克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年第2期72-84,共1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1992年后,油气生产已不能满足消费的增长,国内资源潜力能否具备恢复自给的条件?青藏地区和南方海相层序是否前景巨大?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形势,考虑国内勘探人员在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观念和世界现代勘探实践取得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1992年后,油气生产已不能满足消费的增长,国内资源潜力能否具备恢复自给的条件?青藏地区和南方海相层序是否前景巨大?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形势,考虑国内勘探人员在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观念和世界现代勘探实践取得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异,提议应与国际接轨,并区分学术思想讨论和部署决策责任,强调讲究经济效益,充分重视实际资料和各种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观点,在深化国内勘探的同时,面向世界勘探市场,前途仍然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勘探 勘探历史 勘探理论 资源评价 南方海相层序 油气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亚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660-663,共4页
19世纪中期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兴起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波浪潮时 ,马克思就敏锐提出和运用“世界历史”的理论和方法 ,从哲学本体论上批判性地反思和审察了全球化在物质实践、认知视野、人的本质和社会存在等诸方面所引发的历史性... 19世纪中期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兴起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波浪潮时 ,马克思就敏锐提出和运用“世界历史”的理论和方法 ,从哲学本体论上批判性地反思和审察了全球化在物质实践、认知视野、人的本质和社会存在等诸方面所引发的历史性变革及其发展走势 ,这对于我们今天深刻地认识和积极地应对 2 1世纪在更高层次上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