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增长均衡与非均衡的转换机制——基于Markov机制转换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力臻 张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共9页
通过使用三状态三阶滞后的Markov机制转换自回归模型,笔者分析了1991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我国季度GDP增长的非线性特征,以及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机制问题。研究发现:1991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的中国季度GDP增长可以分为低增长... 通过使用三状态三阶滞后的Markov机制转换自回归模型,笔者分析了1991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我国季度GDP增长的非线性特征,以及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机制问题。研究发现:1991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的中国季度GDP增长可以分为低增长状态、高增长状态和均衡增长状态三种情况;处于低增长状态和均衡增长状态的季度GDP增长率具有振荡收敛于其平均增长率的趋势,而处于高增长状态的季度GDP增长率具有振荡远离其平均增长率的趋势;低增长状态的平均持续期大约为46个季度,高增长状态的平均持续期为1个季度,均衡增长状态的平均持续期大约为3个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均衡 非均衡 转换机制 markov机制转换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算法的异方差性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估计
2
作者 唐晓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3,共3页
文章将EM算法引入到对异方差性Markov机制转换模型未知参数的估计,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我国股票收益率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拟合了我国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特征。该方法为金融波动问题的未知参数估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异方差 markov机制转换模型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中国拆船市场周期波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翀 真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69,84,共6页
为促进中国拆船业的发展,运用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我国拆船市场的周期波动特征.根据我国拆船市场1996年1月至2013年8月的数据,建立三状态、无滞后、异方差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对拆船市场的周期波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 为促进中国拆船业的发展,运用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我国拆船市场的周期波动特征.根据我国拆船市场1996年1月至2013年8月的数据,建立三状态、无滞后、异方差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对拆船市场的周期波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我国拆船市场的周期波动特征,并且识别出拆船市场周期波动的3种变化机制以及各个机制的平均持续时间.根据模型结果可以得到3种机制下每4个月拆解量平均增长率以及各个机制的平均持续时间,并得到我国拆船市场的周期波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机制转换模型 三状态markov模型 异方差 拆船市场 周期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霞 马云倩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基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欧元以及英镑汇率的动态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在残差项t分布假定下能很好地拟合人民币兑美元、欧元以及日元汇率行为,但在残差项正态分布假定下能... 基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欧元以及英镑汇率的动态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在残差项t分布假定下能很好地拟合人民币兑美元、欧元以及日元汇率行为,但在残差项正态分布假定下能更好地拟合人民币兑英镑汇率数据的动态行为。人民币兑各货币汇率动态特征各不相同,汇率波动程度与状态持续期密切相关。由此可知,持续期较长或较短对应的波动程度较高,而持续期长度处于中等水平则对应的波动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markov机制转换模型 残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利率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玉华 惠晓峰 李敦亮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9-187,195,共10页
本文应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2002年1月份到2011年12月份我国与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有效汇率指数、综合利差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汇率对利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转移动态特征。分国别看,四... 本文应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2002年1月份到2011年12月份我国与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有效汇率指数、综合利差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汇率对利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转移动态特征。分国别看,四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上期利差均是影响本期利差的重要因素;在短期内汇率对利率影响较大。因此,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应该主动、逐步、稳定进行,防止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急剧扩大导致利率的过度波动。其次,逐步有序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加强与汇率市场化的配合,构建高效的汇率-利率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学 协调机制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汇率 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BOR市场风险溢价动态特性的机制转换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宝臣 苏云鹏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7,共7页
针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动态特性中存在的机制转换及波动聚集现象,分别将机制转换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GARCH)效应引入CIR模型,构建了带机制转换的CIR模型(R... 针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动态特性中存在的机制转换及波动聚集现象,分别将机制转换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GARCH)效应引入CIR模型,构建了带机制转换的CIR模型(RSCIR)以及带机制转换和GARCH效应的CIR模型(RSCIR-GARCH),并基于SHIBOR利率数据对CIR模型、RSCIR模型及RSCIR-GARCH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机制转换和GARCH设定的引入大幅提高了模型的数据拟合优度,并消除了利率波动中的ARCH效应.基于RSClR-GARCH模型对SHIBOR市场的风险溢价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发现SHIBOR市场利率波动显著存在高利率高波动以及低利率低波动两个机制,相应的风险溢价的动态特性也发生了机制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风险溢价 机制转换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 Cox-Ingersoll-Ross模型 Kim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美股票价格波动机制转换特征与拐点识别的对比分析
7
作者 唐晓彬 何勤英 +1 位作者 刘金全 郑涛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3,60,共5页
本文通过使用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比分析中美两国股票价格指数数据的时间序列,结果显示该模型识别出了两国股票价格指数波动的机制转换状态以及波动的拐点,分析得出三点结论:我国股市不仅下跌幅度大,下跌时间也往往更长;我... 本文通过使用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比分析中美两国股票价格指数数据的时间序列,结果显示该模型识别出了两国股票价格指数波动的机制转换状态以及波动的拐点,分析得出三点结论:我国股市不仅下跌幅度大,下跌时间也往往更长;我国股市在波动幅度上显示出更大的波动性和易变性;同时,我国股票价格波动的周期明显比美国股票价格波动周期长,体现出了我国股票市场成熟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波动 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 拐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向华 柳恩普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8期97-103,共7页
文章利用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数据研究股市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构建非流动性指标,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有较强的相关性;然后构建机制转换条件异方差模型,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体制转换特性与宏观... 文章利用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数据研究股市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构建非流动性指标,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有较强的相关性;然后构建机制转换条件异方差模型,发现股票市场流动性体制转换特性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最后构建股市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小板股票市场流动性能很好地预测宏观经济的波动,但主板市场预测宏观经济景气度时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市流动性 宏观经济 机制转换条件异方差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多机制非线性金融状况指数分析
9
作者 周德才 刘琪 +1 位作者 朱志亮 刘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1-155,共5页
文章构建了多机制逻辑平滑转换自回归(MR-LSTAR)模型和FCI的多机制平滑转换编制公式,基于构建的模型和公式,选择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股价和房价1998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月度数据,实证测度了我国3机制非线性金融状况指数(3R-NFCI... 文章构建了多机制逻辑平滑转换自回归(MR-LSTAR)模型和FCI的多机制平滑转换编制公式,基于构建的模型和公式,选择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股价和房价1998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月度数据,实证测度了我国3机制非线性金融状况指数(3R-NFCI),同时与2机制非线性FCI(2R-NFCI)和1机制线性FCI(1R-FCI)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R-NFCI是经济增长更好的先行、相关和预测指标,同时我国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具有非对称特征,传导机制具有多机制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状况指数 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 国内生产总值 资产价格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I对我国通胀的预测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封思贤 谢启超 张文正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70,共10页
对通胀趋势进行预测是治理通胀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构建了我国的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从多个角度评估了FCI对我国通胀水平的总体预测效果,随后应用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将我国通胀状态的转换概率内生化,并对不同状态下... 对通胀趋势进行预测是治理通胀的关键。本文首先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构建了我国的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从多个角度评估了FCI对我国通胀水平的总体预测效果,随后应用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将我国通胀状态的转换概率内生化,并对不同状态下的FCI通胀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金融状况指数是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先行指标,能有效预测未来半年内的通胀趋势;在模拟和预测我国通胀率运行趋势方面,Markov机制转换模型优于线性AR(2)模型;高通胀状态下FCI的通胀预测能力强于低通胀状态;低通胀状态下FCI对短期通胀的预测效果优于中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状况指数 通胀预测 广义脉冲 markov机制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被引量:64
11
作者 樊新生 李小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3,共4页
以ArcViewGIS3 2软件为分析工具,将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分析河南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从经济要素投入、经济结构转换角度分析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20世纪80... 以ArcViewGIS3 2软件为分析工具,将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分析河南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从经济要素投入、经济结构转换角度分析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20世纪80和90年代豫西北、豫中地区经济相继崛起,形成强大的经济中心,而其它地区相对落后,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形成了明显的中心—外围模式;2)1980年以来,工业化作为主导力量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空间差异及其空间变化是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的直接动力;3)河南省的经济空间结构、工业化程度空间差异与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这与河南省资源导向型的工业化模式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河南省 演变分析 20世纪80年代 ARCVIEW 县域经济发展 回归分析模型 结构演化 空间差异 1980年 工业化进程 分析工具 图形数据 经济要素 动力机制 角度分析 结构转换 90年代 地区经济 经济中心 结构形成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颖 唐晓彬 武一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6-117,共2页
文章对我国1952~2009年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发现二机制状态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对于刻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比较适合,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改革... 文章对我国1952~2009年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发现二机制状态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对于刻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比较适合,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波动十分明显,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markov机制转换模型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与非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晓彬 向蓉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129,共3页
文章利用多变量动态的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2季度的宏观经验数据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与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协动性特征显著但非对称性... 文章利用多变量动态的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2季度的宏观经验数据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与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协动性特征显著但非对称性特征不明显,进而揭示出了此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与运行规律,从而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协动性 非对称性 多变量动态markov机制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储蓄增长波动周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包晓钟 姜德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38-142,共5页
文章通过建立Markov储蓄存款模型,使用1952-2018年的数据,验证了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周期变化特征与定期存款保持高度一致,长期处于扩张状态,很少发生周期转换。同时,活期存款增长周期... 文章通过建立Markov储蓄存款模型,使用1952-2018年的数据,验证了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周期变化特征与定期存款保持高度一致,长期处于扩张状态,很少发生周期转换。同时,活期存款增长周期波动频率较高,将为储蓄存款带来不确定性影响,国家金融管理当局应当把活期存款纳入风险管控重点,以保障居民储蓄存款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存款 markov模型 机制转换 平滑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