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2篇文章
< 1 2 2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卫星Markov时变信道的建模与仿真
1
作者 张秀再 郭业才 +1 位作者 杨昌军 赵益波 《信息技术》 2017年第9期49-53,57,共6页
天气变化的随机过程决定了气象卫星信道的Markov时变特性。根据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上空的云类型统计结果,给出了晴空、多云和阴雨天气时气象卫星信道三种状态的稳态概率分布和信道状态转移矩阵,并提出了气象卫星Markov时变信道仿真模型... 天气变化的随机过程决定了气象卫星信道的Markov时变特性。根据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上空的云类型统计结果,给出了晴空、多云和阴雨天气时气象卫星信道三种状态的稳态概率分布和信道状态转移矩阵,并提出了气象卫星Markov时变信道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对理论模型和仿真模型的包络概率密度分布和误码率曲线进行了对比,两种曲线符合程度较好,说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可以描述气象卫星时变信道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markov时变信道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信道下光通信编码方案设计与分析研究
2
作者 胡珺珺 霍佳璐 王宝珠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2,共6页
为推动光通信技术在复杂多变的信道环境中降低码间干扰和信道失真,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设计时变信道下光通信编码方案。构建考虑多径效应、非线性失真、信号衰减及噪声等因素的时变光通信信道模型,并引入直接序列扩频(DSSS)... 为推动光通信技术在复杂多变的信道环境中降低码间干扰和信道失真,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设计时变信道下光通信编码方案。构建考虑多径效应、非线性失真、信号衰减及噪声等因素的时变光通信信道模型,并引入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和参数化时反矩阵(PTRM)技术减轻码间干扰和信道失真;在光通信的发送端,利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技术设计了光通信编码方案,通过构建稀疏校验矩阵,并利用行列置换算法(RU算法)将校验矩阵转换为近似下三角形式,生成LDPC编码码字向量;在接收端采用软判决译码方法,通过精细的多电平量化处理和迭代算法,逐步逼近并确定发送码字。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波动和信噪比条件下,该编码方案均能够显著降低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信道 OFDM 时频分解技术 LDPC编码 RU算法 软判决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去噪与复数LSTM的时变信道预测算法
3
作者 陈永 蒋丰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0,共12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高速场景下通信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其中获取到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高速场景下,现有信道预测算法未考虑噪声影响及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高速场景下通信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其中获取到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对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高速场景下,现有信道预测算法未考虑噪声影响及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注意力去噪与复数卷积LSTM的时变信道预测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通道注意力信道去噪网络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去噪处理,降低了噪声对信道状态信息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基于复数卷积层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信道预测模型,对去噪后历史时刻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且对未来时刻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预测;改进后的LSTM预测模型增强了对信道时序特征的提取能力,提高了信道预测的精度。最后,结合Adam优化器对未来时刻信道状态信息进行预测输出。仿真结果表明:与对比算法相比,所提基于注意力去噪与复数卷积LSTM的时变信道预测算法对信道状态信息的预测精度更高,能够适用于高速移动场景下的时变信道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信道预测 高速场景 通道注意力去噪 复数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快时变信道下OTFS系统的信号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邵加亮 李汀 解培中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0期155-162,共8页
OTFS调制可以有效解决无线信道的快速时变特性给信号检测带来的巨大挑战,可以为高速移动设备提供可靠的无线通信。针对最大似然算法直接应用于OTFS系统进行信号检测时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并行干扰消除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在延时... OTFS调制可以有效解决无线信道的快速时变特性给信号检测带来的巨大挑战,可以为高速移动设备提供可靠的无线通信。针对最大似然算法直接应用于OTFS系统进行信号检测时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并行干扰消除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在延时多普勒域,信道呈现正交、稀疏、可分离特性,发送信号和信道信息呈现出二维卷积的形式。基于此性质同时利用已检测信号,在检测阶段去除已检测信号形成的干扰,降低最大似然算法的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在发送端插入零值使得接收信号在延时方向实现多径分离,进一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OTFS系统中能够实现高准确率的信号检测,可以有效对抗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快时变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FS 时变信道 并行干扰消除 最大似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GPP信道模型框架的低轨卫星时变信道仿真方法
5
作者 熊正 田磊 +4 位作者 张建华 唐盼 黄磊 夏亮 姜涛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53,共8页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具有高动态、广覆盖、大带宽的特点,是未来6G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轨卫星宽带信道模型在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中至关重要。为了解低轨卫星高速移动引起的信道参数时变特性,基于3GPP信道标准的几何...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具有高动态、广覆盖、大带宽的特点,是未来6G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轨卫星宽带信道模型在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中至关重要。为了解低轨卫星高速移动引起的信道参数时变特性,基于3GPP信道标准的几何随机统计建模框架,提出了一种低轨卫星时变信道仿真方法,通过引入信道参数的空间一致性和簇生灭过程,刻画了不同仰角范围之间的过渡现象,支持低轨卫星连续移动下时变信道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固定仰角范围内,簇角度和时延等小尺度信道参数随着低轨卫星仰角的连续变化而平稳变化;在不同仰角范围之间过渡时,呈现出簇生灭现象。该方法具有3GPP标准信道模型的优点,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精确描述低轨卫星信道的时变特性,支持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 几何随机统计建模 时变信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滤波的MIMO-OFDM时变信道半盲估计 被引量:12
6
作者 景源 殷福亮 曾硕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75,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MIMO-OFDM时变信道半盲估计方法。首先,对粒子滤波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对采样粒子分布进行局部优化调整,提出一种局部优化粒子滤波算法。然后,将该粒子滤波算法用于MIMO-OFDM时变信道估计。由于该信道估计过程在频...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MIMO-OFDM时变信道半盲估计方法。首先,对粒子滤波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对采样粒子分布进行局部优化调整,提出一种局部优化粒子滤波算法。然后,将该粒子滤波算法用于MIMO-OFDM时变信道估计。由于该信道估计过程在频域进行,因而无需已知(或估计)多径信道长度。与现有时变信道半盲估计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估计误差低、对非高斯噪声顽健性强等特点,从而有效改善了接收端的符号检测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OFDM 时变信道估计 粒子滤波 序贯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上行多用户SC-FDMA系统中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杨丽花 杨龙祥 朱洪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98,共8页
针对高速移动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long term evolution)上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换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在所定义的变换域... 针对高速移动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long term evolution)上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换域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在所定义的变换域中,基于两块导频符号的信道参数估计,提出利用基于判决导向的非线性内插方法来估计数据符号的信道参数。为了便于SC-FDMA系统均衡,推导给出了变换域信道与频域信道的转换表达式,利用该式可以直接将变换域信道参数估计转化为频域信道响应。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的性能远远优于传统方法的估计性能,且具有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D-LTE SC-FDMA 时变信道估计 变换域 非线性内插 判决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拟合的OFDM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段鹏 何明一 +1 位作者 田野 薛敏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利用周期伪随机(PN)序列频域能量集中在某些点上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拟合的时变信道估计算法。该方法利用周期性PN序列的自相关特性,降低噪声和未知数据对导频的干扰;同时利用其周期性,实现对信道变化趋势的多点拟合;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周期伪随机(PN)序列频域能量集中在某些点上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拟合的时变信道估计算法。该方法利用周期性PN序列的自相关特性,降低噪声和未知数据对导频的干扰;同时利用其周期性,实现对信道变化趋势的多点拟合;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信道时间平均值对估计参数进行修正,以进一步提高估计精确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优的误码率(BER)和均方误差(MSE)性能,尤其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性能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信道估计 时变信道:PN序列 数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时变信道环境的盲源分离算法 被引量:7
9
作者 付卫红 史凡 刘乃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2-515,共4页
针对时变信道环境下的盲源分离问题,在现有实时盲分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适用于时变信道环境的实时盲源分离算法——基于优选函数EASI盲分离算法(EASI-function)和基于选优函数的峭度变步长盲分离算法(EASI-function-KVS)。EASI-fu... 针对时变信道环境下的盲源分离问题,在现有实时盲分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适用于时变信道环境的实时盲源分离算法——基于优选函数EASI盲分离算法(EASI-function)和基于选优函数的峭度变步长盲分离算法(EASI-function-KVS)。EASI-function算法在信号分离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估计函数,从而使得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稳态性能两方面获得一个折中。EASI-function-KVS算法则在EASI-function的基础上,利用峭度变步长的思想,自适应地调整迭代步长大小,进一步改善分离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算法能有效地跟踪信道变化,并且在性能方面比传统的EASI算法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盲源分离 信号处理 时变信道 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粒子滤波的OFDM时变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穆晓敏 曹丽果 陆彦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87,9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OFDM时变信道和模型参数的联合估计方法.该方法将时变信道建成一个动态时变参数AR模型,在传统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核平滑收缩技术动态估计模型参数,进而估计信道状态,最终实现了状态方程参数和信道状态...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OFDM时变信道和模型参数的联合估计方法.该方法将时变信道建成一个动态时变参数AR模型,在传统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核平滑收缩技术动态估计模型参数,进而估计信道状态,最终实现了状态方程参数和信道状态的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采用常系数AR模型的信道估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估计精度和系统性能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信道 动态估计 粒子滤波 核平滑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判决和导频跟踪的OFDM系统快时变信道估计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晖 陈晓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1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判决的OFDM系统的快时变信道估计方法。采用了直接判决算法进行信道估计,并从中选择有效的估计结果,联合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跟踪。将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结果作为直接判决算法的初始值,利用传输信号直接判决的统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判决的OFDM系统的快时变信道估计方法。采用了直接判决算法进行信道估计,并从中选择有效的估计结果,联合导频信号进行信道跟踪。将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结果作为直接判决算法的初始值,利用传输信号直接判决的统计特性进行了信道估计,并利用改进的导频算法进一步地跟踪信道在时间上的变化。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估计算法适用于时变信道,比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和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效果都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时变信道 多普勒频移 直接判决 导频 训练序列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时变信道下OFDM系统的加窗信道估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解永生 汪明亮 周磊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7,54,共6页
受时变性影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频域信道矩阵是近似限带的.利用接收端窗函数可以增强信道的限带特性,但也导致信道无法采用线性模型进行表征.针对该问题,文中将窗函数与信道的时变性隔离开来,提出了加窗-线性信道模型.随后研究... 受时变性影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频域信道矩阵是近似限带的.利用接收端窗函数可以增强信道的限带特性,但也导致信道无法采用线性模型进行表征.针对该问题,文中将窗函数与信道的时变性隔离开来,提出了加窗-线性信道模型.随后研究了该模型下的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简化,降低了算法的计算量.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窗函数可以抑制信道矩阵的带外子载波间干扰;与传统OFDM系统的性能相比,文中算法的性能提升了约2.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子载波间干扰 线性时变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分布噪声下基于粒子滤波的多径时变信道盲均衡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楠 邱天爽 李景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2-99,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多径时变信道盲均衡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延迟抽样的盲均衡算法。新算法的贡献可总结为:推导出对称α稳定分布(SαS)噪声下对传输码元进行最大后验估计的盲贯序算法;对SαS分布噪声进行高...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多径时变信道盲均衡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延迟抽样的盲均衡算法。新算法的贡献可总结为:推导出对称α稳定分布(SαS)噪声下对传输码元进行最大后验估计的盲贯序算法;对SαS分布噪声进行高斯近似并递推出信道及噪声未知参数的联合后验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特别是在较强脉冲噪声情况下要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盲均衡 SaS粒子滤波 最大后验估计 多径时变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时变信道下非数据辅助误差矢量幅度的自适应调制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凡 曾孝平 +3 位作者 简鑫 周继华 阮定良 高乙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82,共10页
针对快时变信道下无线通信频谱利用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数据辅助的误差矢量幅度的自适应调制(NDA-EVM-AM,nondata-aided error vector magnitude based adaptive modulation)算法,选取NDA-EVM作为反映快时变信道变化的特征参量... 针对快时变信道下无线通信频谱利用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数据辅助的误差矢量幅度的自适应调制(NDA-EVM-AM,nondata-aided error vector magnitude based adaptive modulation)算法,选取NDA-EVM作为反映快时变信道变化的特征参量并给出不同调制阶数的统一计算模型,建立不同调制阶数NDA-EVM与误码率(BER)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设计MQAM(multilevel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调制阶数的快速调整机制。以高铁通信的快时变信道场景为例,数值仿真表明,相比DA-EVM(data-aided error vector magnitude)和信噪比估计,NDA-EVM估计具有最小均方根误差;NDA-EVM-AM算法可提高信道质量评估与调制阶数选择的准确性,相较于DA-EVM-AM(data-aided error vector magnitude based adaptive modulation)算法,调制阶数选择的正确率可提升7.9%,频谱利用率可提高0.53 bit·s^(-1)·Hz^(-1);相较于SNR-AM(signal to noise ratio based adaptive modulation)算法,调制阶数选择的正确率可提升15.7%,频谱利用率可提高0.82 bit·s^(-1)·Hz^(-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信道 自适应调制 非数据辅助 误差矢量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信道中自适应VR-HARQ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忠虎 沈连丰 +1 位作者 李文峰 徐智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0-694,共5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时变信道中可靠性与吞吐率这一对矛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预测的自适应冗余可变混合ARQ(VR-HARQ)方案.在该方案中,由于时变信道的慢衰落特性,时变信道被等效为有限状态的M arkov过程,每个M arkov状态对应信道的不同信噪... 为了更好地解决时变信道中可靠性与吞吐率这一对矛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预测的自适应冗余可变混合ARQ(VR-HARQ)方案.在该方案中,由于时变信道的慢衰落特性,时变信道被等效为有限状态的M arkov过程,每个M arkov状态对应信道的不同信噪比,同时,文章详细地描述了信道吞吐率与误码率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了每个M arkov状态的最佳编码方案,然后系统采用自适应线性预测算法,根据当前个时段的信道状态,估计下一个时段信道的信噪比以及其所对应的M arkov状态,最后根据吞吐率最大原则选择合适的纠错编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线性预测VR-HARQ方案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VR-HARQ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信道 VR-HARQ 自适应线性预测 吞吐率 差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信道下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的局部相关检验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丹 孙振江 +1 位作者 柳征 姜文利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2,共5页
辐射源个体识别是电子战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时变信道下波形已知的雷达个体分类问题,基于似然比检验提出一种稳健的局部相关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雷达波形中差异度较大的部分生成参考波形,构建假设检验模型进行信号分类,并通过比例因... 辐射源个体识别是电子战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时变信道下波形已知的雷达个体分类问题,基于似然比检验提出一种稳健的局部相关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雷达波形中差异度较大的部分生成参考波形,构建假设检验模型进行信号分类,并通过比例因子调节参考波形的差异显著性。仿真实验表明,随着参考波形差异显著性增强,本方法识别性能明显优于直接最大似然比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多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识别 特定辐射源识别 时变信道 最大似然检测 局部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信道下的被动时间反转扩频水声通信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跃海 曹秀岭 +1 位作者 吴燕艺 童峰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9-515,共7页
多通道被动时间反转可通过对信道多径进行时间、空间聚焦实现信道匹配,但低信噪比、时变特性造成的信道特性失配对时间反转处理的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在垂直阵接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码片级信道估计获取水声信道特性并进行周期性更新,并... 多通道被动时间反转可通过对信道多径进行时间、空间聚焦实现信道匹配,但低信噪比、时变特性造成的信道特性失配对时间反转处理的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在垂直阵接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码片级信道估计获取水声信道特性并进行周期性更新,并采用已判决码元产生的扩频码片作为信道估计训练序列,结合稀疏信道估计算法抑制零值抽头上的估计噪声,从而可有效改善时变、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被动时间反转处理的时、空多径聚焦效果,提高扩频通信性能。通过湖试实验比较了采用稀疏信道估计、传统信道估计算法的时反扩频接收机,以及经典直扩接收机的通信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可在低信噪比获得较好的性能,并有效抑制时变信道对时反扩频通信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信道 稀疏信道估计 被动时间反转 直接序列扩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加训练序列的低复杂度时变信道估计方案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纯全 窦高奇 +1 位作者 高俊 黄高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94-2199,共6页
与传统的时分/频分复用训练序列相比,采用叠加训练序列的传输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然而,叠加方案中训练序列与信息序列的相互干扰会造成系统性能的严重下降,如何有效消除信息干扰是提高信道估计性能的关键。该文针对时... 与传统的时分/频分复用训练序列相比,采用叠加训练序列的传输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然而,叠加方案中训练序列与信息序列的相互干扰会造成系统性能的严重下降,如何有效消除信息干扰是提高信道估计性能的关键。该文针对时变衰落信道,首先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一阶统计量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基扩展模型(BEM)构建时变信道,通过时域分块平均的方法来抑制信息序列干扰。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序列和训练序列经历相同信道衰落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WLS)的迭代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案。新方案利用Kalman滤波检测器代替确定性最大似然(DML)检测器,将检测符号序列看作附加的"训练序列"用于信道估计,从而可以显著提高信道估计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案可以有效消除信息序列干扰,且性能和计算复杂度均优于现有的同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叠加训练序列 时变信道 干扰消除 迭代信道估计与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稀疏模型的OFDM线性时变信道估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祖勋 胡健生 张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77-1382,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OFDM线性时变信道估计性能,利用信道抽头的时域稀疏特性和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联合稀疏模型的信道估计方法.首先,将线性时变信道模型下对连续多个符号周期的信道估计转换成一个联合稀疏重构模型;其次,采用基于测量矩阵互... 为了进一步提高OFDM线性时变信道估计性能,利用信道抽头的时域稀疏特性和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联合稀疏模型的信道估计方法.首先,将线性时变信道模型下对连续多个符号周期的信道估计转换成一个联合稀疏重构模型;其次,采用基于测量矩阵互相关性最小化的分组导频设计准则,在应对子载波干扰的同时,保证了稀疏重构算法的性能;最后,设计一种基于循环并行树的分组导频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线性时变信道估计方法和联合稀疏模型下的信道估计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所需导频数量少,信道估计性能更好,同时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稀疏 OFDM 线性时变信道 信道估计 导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时变信道估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蝶 杨绿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76-1382,共7页
该文对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时变信道估计进行了研究,采用分组导频对一个OFDM符号间隔内某些时刻的信道冲击响应值进行估计,提出一种利用低通插值估计一个符号间隔内其他时刻的信道值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文采用的低通插值方法所得到... 该文对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时变信道估计进行了研究,采用分组导频对一个OFDM符号间隔内某些时刻的信道冲击响应值进行估计,提出一种利用低通插值估计一个符号间隔内其他时刻的信道值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文采用的低通插值方法所得到的估计均方误差要小于用线性插值或直接用信道模型产生的系数进行插值所得到的估计均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频 时变信道 OFDM系统 低通 信道模型 间隔 估计 均方误差 系数 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