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ntigenic Relation of vIL-8 Encoded by Marek's Disease Virus and Chicken IL-8(cIL8)
1
作者 GAO Wei QIN Ai-jian JIN Wen-jie SHAO Hong-xia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57-61,共5页
Interleukin-8 homolog (vIL-8) is a chemokine encoded by the genome of Marek's disease virus. Chicken IL-8 (cIL8) is an important chemokine of chickens which plays a role in antiviral activity. To explore the relat... Interleukin-8 homolog (vIL-8) is a chemokine encoded by the genome of Marek's disease virus. Chicken IL-8 (cIL8) is an important chemokine of chickens which plays a role in antiviral activit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8 and cIL8 can help to discern the function of vIL-8. In this study,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vIL-8 and cIL8 were aligned. The cIL8 gene was expressed in E. coli and the cIL8 fusion protein was obtained, after induction with IPTG. The protein was separated by SDS-PAGE and the band of interest was excised and minced for mouse immunization. An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was used to detect vIL-8 expression in insect cel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vIL-8 and cIL8 were typical CXC chemokines in structure, and they had similar key amino acids, known to be important for receptor binding. The result of the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showed that the mouse anti-cIL8 serum could react with vIL-8 expressed by insect cells. Therefore, vIL-8 shares common antigenic determinants with cIL8, and they may have a common receptor. This feature of vIL-8 suggests that it may participate in the immune evasion of the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VIL-8 共同抗原 白细胞介素-8 编码 sDs-PAGE 病毒基因组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ecular Comparisons of Marek's disease virus strains of different pathotypes for their gI,gE,pp38 and meq genes
2
作者 CUIZhi-zhong WEIPin +1 位作者 DINGJia-bo ZHUSu-juan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Five to ten serotyqe I Marek’s disease virus (MDV1) strains of different pathotypes were compared for their DNA sequences of gI, gE, pp38 and meq genes. The reference strains were vMDV GA and JM, vvMDV RB1B and Md11(... Five to ten serotyqe I Marek’s disease virus (MDV1) strains of different pathotypes were compared for their DNA sequences of gI, gE, pp38 and meq genes. The reference strains were vMDV GA and JM, vvMDV RB1B and Md11(p16), vv+MDV strains 648A and 584A,vaccine strain CVI988/Rispens; Chinese strains were: v MDV strain N, vvMDV strain G2, vaccine strain 814. Only random aa changes were found in 12 positions within gE of 497 aa among 10 analyzed strains and in 10 positions within gI of 355 aa among 5 strains.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found between virus pathotypes and aa changes of both glycoproteins. The aa changes happened in 14 positions within meq of 339 aa among 5 compared strains. But a proline deletion at aa #194 in a proline-rich domain of meq were shared by two vaccine strains CVI988/Rispens and 814, the latter was a non-pathogenic vaccine strain of serotype 1 isolated in 1983 in China. In another hand, vv+MDV strains 648A demonstrated 5 unique aa changes and 4 of them also located in the proline-rich region. The pp38 was very conservative among sequenced 10 strains, there were only two positions at #107 and #109 with aa altered in its 290 aa. All tested MDV1 strains had glutamine at #107, instead, only vaccine CVI988 had arginine at the position and lost its epitope reactive with Mab H19, to which all other tested MDV1 strains were positive. However, CVI988 and vMDV GA shared a Mab T65-recognized epitope when there was glycine at aa#109. It was glutamic acid at aa#109 in all other MDV1 strains which were not reactive with Mab T65. It seems like that there is 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hotypes and sequences of pp38 and meq, but more strains need to be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病毒学 MDV1 发病机理 分子机理 gⅠ基因 GE基因 PP38基因 MEQ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病病毒MDLV21株对SPF鸡的致病性与免疫保护
3
作者 安子齐 赵亚楠 +4 位作者 王淑雯 徐敏丽 崔宁 许传田 苏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了研究缺失RLORF6、Meq基因的鸡马立克病病毒(MDV)MDLV21株对SPF鸡的致病性与免疫保护效果。通过接种SPF鸡,比较MDLV21株对鸡的体重、免疫器官指数、灭活疫苗诱导抗体水平的影响并统计死亡率和肿瘤率;通过攻毒保护试验,统计分析MDLV2... 为了研究缺失RLORF6、Meq基因的鸡马立克病病毒(MDV)MDLV21株对SPF鸡的致病性与免疫保护效果。通过接种SPF鸡,比较MDLV21株对鸡的体重、免疫器官指数、灭活疫苗诱导抗体水平的影响并统计死亡率和肿瘤率;通过攻毒保护试验,统计分析MDLV21株与CVI988/Rispens株对MDV超强毒株Md5的免疫保护指数。结果显示:MDLV21株接种SPF鸡的体重、胸腺和法氏囊免疫器官指数均与对照组SPF鸡差异不显著;接种鸡与对照组鸡的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滴度相似。MDLV21株接种鸡在整个周期没有死亡以及肿瘤发生,脾脏、肝脏组织切片显示细胞结构正常。MDLV21株、CVI988/Rispens株对感染Md5的SPF鸡分别提供90%、70%的免疫保护。综上,MDV MDLV21株对SPF鸡没有致病性,对MDV Md5株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本研究可为MD的防控提供1株新的生物安全性、免疫效果良好的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病毒 RLORF6基因 MEQ基因 缺失株 致病性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REV-LTR基因的MDV活疫苗与亲本CVI988/Rispens株的免疫效力比较
4
作者 张秀梅 宋翠萍 +6 位作者 谭磊 孙英杰 刘炜玮 廖瑛 丁铲 仇旭升 罗廷荣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整合进CVI988/Rispens疫苗株基因组中所构建成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株(r MDV-LTR株),具有较高的增殖效率。为比较r MDV-LTR株与亲本CVI988/Rispens株的免疫效力差...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整合进CVI988/Rispens疫苗株基因组中所构建成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株(r MDV-LTR株),具有较高的增殖效率。为比较r MDV-LTR株与亲本CVI988/Rispens株的免疫效力差异,开展了对这两种疫苗的比较试验。试验将这两种疫苗分别按照三个不同剂量经颈背部皮下接种1日龄SPF鸡。接种后第7 d,攻毒马立克氏病强毒株rMd5,连续观察60 d后进行剖检。临床病理观察结果发现,以不低于250 PFU/羽剂量的rMDV-LTR株或CVI988/Rispens株免疫SPF雏鸡都可以提供大于80%的免疫保护效率;以125 PFU/羽剂量的两种疫苗虽均不能提供大于80%的免疫保护效力,但rMDV-LTR株免疫组试验鸡未出现死亡,仅有2只鸡出现消瘦,剖解脏器无肿瘤,而CVI988/Rispens株免疫组鸡出现2只死亡,其中1只剖解后检出肿瘤。rMDV-LTR株和CVI988/Rispens株免疫组的免疫保护指数分别为77.78%和66.67%。由实验结果可见,在较小免疫剂量下,rMDV-LTR株免疫保护率高于亲本CVI988/Rispens疫苗株。说明重组毒rMDV-LTR疫苗株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新型MD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重组病毒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攻毒保护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禽白血病病毒和马立克病病毒混合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5
作者 李迎晓 尹磊 +4 位作者 赵瑜 董建国 何书海 曲哲会 焦凤超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4-854,共11页
[目的]了解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与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混合感染及其遗传进化情况。[方法]对送检的疑似ALV与MDV混合感染的病鸡进行病理解剖,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 [目的]了解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与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混合感染及其遗传进化情况。[方法]对送检的疑似ALV与MDV混合感染的病鸡进行病理解剖,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J亚群ALV(ALV-J)gp85基因与MDV meq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使用MegAlign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对以及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利用Mega 11.0软件构建gp85、meq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结果]送检发病鸡腺胃、脾脏肿大,肝脏出现弥漫性肿大并伴有灰白色结节。ALV-J gp85与MDV 132-bpr基因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分别获得545、317 bp目的条带。测序比对结果显示,扩增序列分别与ALV-J分离株GX12NN04 gp85基因(登录号:KT598488)和MDV-1型分离株YLO40920 meq基因(登录号:DQ174459)高度相似,相似性分别为94.6%和99.9%,初步确定分离株为ALV-J和MDV,并分别命名为HN23XY01-ALV、HN23XY01-MDV。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N23XY01-ALV gp85基因与13株ALV-J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2.1%~94.6%;HN23XY01-MDV meq基因与14株MD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3%~99.9%。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N23XY01-ALV gp85与13株ALV-J参考毒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7.4%~91.4%,HN23XY01-MDV与14株MDV参考毒株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7.9%~99.7%。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HN23XY01-ALV与ALV-J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HN23XY01-MDV与广西分离株GXY2、YLO40920、GX20NN2和河南分离株HNSC105处于同一个分支,与疫苗株CVI988、814和CU-2亲缘关系较远。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结果显示,HN23XY01-ALV存在D(E)65Y、Q(K/R)75L、A(T)76S、R(T)119K、T(M/A)219K氨基酸位点突变;HN23XY01-MDV存在K77E、D80Y、T139A、P176R和P217A氨基酸位点突变,且含有疫苗株所缺失的第193位脯氨酸,与MDV-1型强毒株的特征相符合。[结论]本研究从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群中检测到ALV-J与MDV混合感染,结果为当地土鸡ALV-J与MDV协同致病机制研究以及混合感染的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ALV) 马立克病病毒(MDV) GP85基因 MEQ基因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与马立克氏病病毒共感染SPF鸡群免疫抑制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明 崔治中 +2 位作者 苏帅 张恒 王鑫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 or CA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 s dis-ease virus,MDV)人工单一和共同感染1日龄的SPF鸡,感染后分别于14、21、28、35日龄检测鸡体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检测鸡群疫苗免疫3周后...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 or CA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 s dis-ease virus,MDV)人工单一和共同感染1日龄的SPF鸡,感染后分别于14、21、28、35日龄检测鸡体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检测鸡群疫苗免疫3周后的抗体反应,以探讨CAV与MDV共感染对鸡体的免疫抑制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血液分析方面,CAV与MDV共感染组较病毒单一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共感染不仅加重了鸡群贫血现象,而且延长了贫血的病理症状;而在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5/H9疫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疫苗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疫苗免疫后3周的抗体检测中,CAV与MDV共感染组较其它各实验组差异极显著,抗体滴度大大低于其它实验组;此外,CAV与MDV共感染组,鸡体生长状况明显差于实验各组,有6只鸡只死亡(6/25),比病毒单一感染时的死亡率大大增加。综上研究证明,CAV与MDV共感染在免疫抑制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共感染 免疫抑制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CVI988/Rispens株糖蛋白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免疫保护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大新 刘秀梵 +8 位作者 吴长新 吴艳涛 文其乙 高崧 张如宽 吴晓丰 邢力 朱爱华 詹爱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用鸡痘病毒载体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糖蛋白B(gB)基因构建成重组鸡痘病毒 (rF PV)。以MDVGA或Md5和RBIB混合攻毒 ,在不同品种的鸡中评价rFPV -gB/R单价苗和与火鸡疱疹病毒 (HVT)组成的二价苗的免疫保护效力。试验结果表明 ,MDV疫苗... 用鸡痘病毒载体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糖蛋白B(gB)基因构建成重组鸡痘病毒 (rF PV)。以MDVGA或Md5和RBIB混合攻毒 ,在不同品种的鸡中评价rFPV -gB/R单价苗和与火鸡疱疹病毒 (HVT)组成的二价苗的免疫保护效力。试验结果表明 ,MDV疫苗和FPV母源抗体阴性的SPF鸡和母源抗体阳性的商品鸡中 ,rFDV - gB/R均能提供免疫保护作用 ,且其中一种商品蛋鸡中rFPV - gB/R与HVT液氮苗或HVT冻干苗结合使用 ,均有显著的免疫协同保护作用。免疫学研究指出 ,rFPV -gB/R与常规疫苗一样 ,可显著地降低疫苗免疫攻毒鸡的病毒血症和羽囊排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鸡痘病毒 糖蛋白B基因 马立克氏病毒 疫苗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氏病病毒超强毒UL49基因siRNA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缪德年 王秀花 +4 位作者 封江南 姚惠娟 吴琼杉 樊生超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以马立克氏病病毒超强毒(RB1B株)UL49为靶基因,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UL49基因特异的siRNA,再定向克隆至pSilencerTM2.1U6neovector载体中构建siRNA表达重组体,转化DH5α菌株,提取质粒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证实为所需序列。以上结果表... 以马立克氏病病毒超强毒(RB1B株)UL49为靶基因,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UL49基因特异的siRNA,再定向克隆至pSilencerTM2.1U6neovector载体中构建siRNA表达重组体,转化DH5α菌株,提取质粒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证实为所需序列。以上结果表明,针对马立克氏病超强毒UL49基因的siRNA表达质粒已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RB1B株 UL49基因 sIRNA 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 Western Blot 法鉴定感染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马立克氏病毒抗原 被引量:3
9
作者 秦爱建 崔治中 TannockAGreg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4-529,共6页
马立克氏病毒是鸡的一种高度致肿瘤性疱疹病毒,主要以淋巴瘤为特征,有关该病毒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澳大利亚分离的MDV致病毒株MPF57感染1日龄SPF雏鸡,并在感染后4周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MDV特异性抗原... 马立克氏病毒是鸡的一种高度致肿瘤性疱疹病毒,主要以淋巴瘤为特征,有关该病毒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澳大利亚分离的MDV致病毒株MPF57感染1日龄SPF雏鸡,并在感染后4周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MDV特异性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临床上呈急性感染并伴有明显症状的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MDV抗原分子量主要为28、73、60和49kDa;而无明显症状的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MDV抗原分子量主要为73kDa。试验证明,Westernblot是一种较好的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可以检测到荧光抗体方法检测不到的淋巴细胞中的MDV特异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毒 抗原 淋巴细胞 免疫印迹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焦利红 葛金英 +2 位作者 王琪 马文芝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4-337,共4页
为构建以新城疫病毒(NDV)为活毒载体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基因的重组病毒,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以IBV的Massachusetts41株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得到IBV S基因(3534bp),将其插入到NDV感染性克隆pBRN-FL中,构建了含有IBV ... 为构建以新城疫病毒(NDV)为活毒载体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基因的重组病毒,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以IBV的Massachusetts41株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得到IBV S基因(3534bp),将其插入到NDV感染性克隆pBRN-FL中,构建了含有IBV S基因的重组NDV cDNA克隆pBRN-FL-IBVS。利用磷酸钙转染法,在辅助质粒pBS-NP、pBS-P和pBS-L的共同作用下,将pBRN-FL-IBVS转染表达T7聚合酶重组痘病毒感染的BSR细胞,救获重组NDV(rL-IBVS)。采用RT-PCR检测接种重组病毒的鸡胚尿囊液,结果表明rL-IBVS中含有相应外源基因。IFA试验表明,rL-IBVS可与鸡抗IBV的高免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S蛋白在感染的BSR细胞中得到表达。其鸡胚平均致死时间、脑内致病指数和静脉内致病指数等指标显示rL-IBVS保持了亲本疫苗株高滴度的鸡胚生长特性和低致病力特性。本研究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了表达IBV S蛋白的重组NDV,为进一步研制IBV和NDV的重组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S区基因缺失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鹏 张大可 +6 位作者 周莉 董培玲 李秀惠 姚勤伟 王淑珍 丁惠国 曾长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 DNA全序列,分析S区基因缺失模式、频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慢性HBV感染者59例,其中HBV携带7例,慢性肝炎31例,肝硬化10例,重型肝炎6例,原发性肝癌5例。结果25.4%(15/59)慢性HBV感染者有S区基因缺失...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 DNA全序列,分析S区基因缺失模式、频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慢性HBV感染者59例,其中HBV携带7例,慢性肝炎31例,肝硬化10例,重型肝炎6例,原发性肝癌5例。结果25.4%(15/59)慢性HBV感染者有S区基因缺失,未发现S基因缺失。Pre-S基因缺失均见于C基因型患者。Pre-S基因缺失患者中,20%(3/15)HBsAg、抗HBs共存,与无S区缺失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reS基因缺失与病程(偏相关系数0.28,P=0.049)、抗病毒治疗(偏相关系数-0.451,P=0.036)有密切关系。结论Pre-S基因缺失在基因C型、严重肝病及活动性HBV复制患者多见,可能与病程长及抗病毒治疗有关。Pre-S基因缺失可导致HBV免疫逃避或免疫治疗失败,可能是肝脏疾病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s基因缺失 慢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病病毒对鸡NRAMP1和TNFSF13B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玲 张娇 +2 位作者 刘宁 董忠典 王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79-1683,共5页
旨在探究马立克病毒(MDV)感染后,不同鸡体内NRAMP1和TNFSF13B基因的转录差异;比较不同鸡种对MDV的抗病性差异。选取山东省优良地方鸡种济宁百日鸡、汶上芦花鸡、寿光鸡作为研究对象,以SPF白来航鸡为对照。随机抽取100枚受精卵,在同一孵... 旨在探究马立克病毒(MDV)感染后,不同鸡体内NRAMP1和TNFSF13B基因的转录差异;比较不同鸡种对MDV的抗病性差异。选取山东省优良地方鸡种济宁百日鸡、汶上芦花鸡、寿光鸡作为研究对象,以SPF白来航鸡为对照。随机抽取100枚受精卵,在同一孵化箱内同时进行孵化、育雏和马立克病毒的人工攻毒,攻毒后7~90d,选取染病且存活的鸡,采集肝、脾等组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在7日龄攻毒后90d的脾组织中,汶上芦花鸡与寿光鸡和SPF鸡NRAMP1基因的mRNA转录量差异显著(P<0.05);在7日龄攻毒的肝组织中,济宁百日鸡的TNFSF13B基因mRNA的转录量显著高于其余3个鸡种(P<0.05)。结果提示:NRAMP1作为家禽抗马立克病的候选基因,在感染了马立克病毒90d后,转录量显著上调,可能是其增强鸡对MDV的抵抗力的重要因素;TNFSF13B作为肿瘤相关抑制基因,在济宁百日鸡中的转录量最高,济宁百日鸡作为肿瘤发生率最高的鸡种,在最后存活的抗性鸡中转录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性 马立克病毒 NRAMP1基因 TNFsF13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V对雏鸡血浆MDA含量与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定忠 王正朝 +2 位作者 蔡治华 张训海 石放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5期20-22,共3页
为探讨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雏鸡马立克病(M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雏鸡在人工攻毒后血浆MDA含量与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攻毒组接种马立克病病毒(MDV)后第14天,血浆中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 为探讨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雏鸡马立克病(M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雏鸡在人工攻毒后血浆MDA含量与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攻毒组接种马立克病病毒(MDV)后第14天,血浆中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和第28天高于对照组,第56天时基本接近;血浆中SOD活性在第7天时对照组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第14天和第28天高于攻毒组,但差异不显著。表明雏鸡在感染MDV后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对雏鸡MD的发病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马立克病病毒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B-1培养物上清液对体内MDV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伟 杨建德 +3 位作者 马云燕 白侠 宋显梅 徐宜为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MSB-1)培养物上清液对体内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上清液对体内MDV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相反,可增加MD的发病率。另外,试验中发现,6日龄鸡对MDV的易感性... 研究了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MSB-1)培养物上清液对体内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上清液对体内MDV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相反,可增加MD的发病率。另外,试验中发现,6日龄鸡对MDV的易感性明显高于1日龄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培养物上清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鸡MDV、ALV和CIAV多重感染的临床发病观察与分析
15
作者 陈鑫 刘林敏 +2 位作者 高鑫 韦天超 黄腾 《家禽科学》 2025年第3期27-34,I0007,共9页
现场解剖来自广西某养殖场一批110日龄疑似患肿瘤病的三黄鸡,选取肝脏、心脏、脾脏、小肠、腺胃等剖检病变明显的内脏组织用于病理学观察,并通过PCR检测病鸡样品所含的MDV、ALV、REV和CIAV等当地流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特异基因片段。病... 现场解剖来自广西某养殖场一批110日龄疑似患肿瘤病的三黄鸡,选取肝脏、心脏、脾脏、小肠、腺胃等剖检病变明显的内脏组织用于病理学观察,并通过PCR检测病鸡样品所含的MDV、ALV、REV和CIAV等当地流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特异基因片段。病鸡肝脏、腺胃和小肠存在大量肿瘤细胞增殖、浸润;肝脏血管周围有多种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索受压萎缩;脾脏淤血,弥漫性实质细胞凋亡,呈空泡状,并可见大量异嗜性细胞浸润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心脏发生心肌炎,心肌纤维坏死,细胞溶解并伴大量炎细胞浸润。个别病鸡检出MDV或CIAV单一感染,而MDV、ALV和CIAV三种病毒共感染的检出率最高,达63.88%,所有样品均未检测出REV。以上结果表明,这批临近上市的三黄鸡群发生临床肿瘤病主要是由MDV、ALV和CIAV共感染所致,尤其是ALV-K亚群感染占比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鸡 马立克病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共感染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C-MSB1培养基上清液中DNA活性的定性研究
16
作者 李建伟 马云燕 +3 位作者 白侠 李曦 徐宜为 刘宝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79-381,共3页
将 M D C C M S B1 48 小时培养物 1000r/m in 离心的上清液分别用 R N A 酶、 D N A 酶和蛋白酶 K 处理后,进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只有 D N A 酶处理后的上清液失去了体外抑制 M D V“81... 将 M D C C M S B1 48 小时培养物 1000r/m in 离心的上清液分别用 R N A 酶、 D N A 酶和蛋白酶 K 处理后,进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只有 D N A 酶处理后的上清液失去了体外抑制 M D V“814”增殖的作用。将该上清液 10000r/m in 离心所得的沉淀分别用上述酶处理后进行体内试验。结果表明,只有 D N A 酶处理的样品失去了体内促进 M D V 京1 株致瘤的作用。同时,电泳分析结果证明,该上清液中确实存在 D N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CC-MsB1 培养物上清液 MDV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CVI988/Rispens毒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7
作者 周蛟 周煜 +4 位作者 林健 王菁 李秋菊 赵蕾 彭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共4页
对荷兰农业渔业部提供的初代次 CVI988/ Rispens种毒 ,繁殖到 37代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定属血清 型 ,经接种雏鸡进行 6代毒力返强试验观察到 70日龄和对 1日龄雏鸡接种 4 5 0 0 0个蚀斑单位 ,观察到 12 0日龄均为安全。对 1日龄雏... 对荷兰农业渔业部提供的初代次 CVI988/ Rispens种毒 ,繁殖到 37代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定属血清 型 ,经接种雏鸡进行 6代毒力返强试验观察到 70日龄和对 1日龄雏鸡接种 4 5 0 0 0个蚀斑单位 ,观察到 12 0日龄均为安全。对 1日龄雏鸡接种免疫剂量的疫苗 ,于 4日龄产生病毒血症 ,7~ 14日龄达到高峰。用 37代毒繁殖生产的三批 CVI988/ Rispens疫苗 ,与国外 CVI988/ Rispens疫苗进行免疫效力比较 ,保护指数为 94 .5 %~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马立克氏病 CVI988/Rispens 血清型 病毒血症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U6启动子介导鸡马立克氏病病毒gI、gE基因特异siRNA的筛选及干扰活性鉴定
18
作者 全炎铭 崔红玉 +7 位作者 赵妍 赵晓岩 石星明 高宏博 闫帅 张晓艳 王玫 王云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5-339,共5页
为筛选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I、gE基因特异性siRNA,本研究以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DNA为模板,扩增禽源cU6-3启动子序列,并合成针对gI和gE基因各5个靶位点的10条shRNA序列。通过重叠PCR将cU6-3启动子与shRNA融合扩增制备shRNA表达盒,... 为筛选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I、gE基因特异性siRNA,本研究以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DNA为模板,扩增禽源cU6-3启动子序列,并合成针对gI和gE基因各5个靶位点的10条shRNA序列。通过重叠PCR将cU6-3启动子与shRNA融合扩增制备shRNA表达盒,将制备的shRNA表达盒分别与重组质粒pEGFP-gI或pEGFP-gE共转染CEF细胞,并根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评价siRNA抑制融合荧光蛋白表达的效率。结果表明,gI和gE基因的抑制效率为10%~80%。分别将其中抑制效率最高的一条shRNA插入pGEM-T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U6-shgI735和pcU6-shgE936,通过不同细胞系稳定干扰试验和抑制病毒复制试验评价其干扰活性。结果显示,pcU6-shgI735和pcU6-shgE936能够明显抑制融合蛋白的表达及MDV在CEF细胞中的增殖,并且禽源U6启动子构建的表达盒在禽源细胞(DF1)中的活性比在哺乳动物细胞(Vero、MDCK)的活性高1.21~1.45倍。本研究鉴定获得了gI和gE基因的特异性siRNA,筛选出能够抑制MDV复制的靶位点,为MDV基因的功能和抗MDV病毒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gI和gE基因 禽源U6启动子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和肝组织前S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19
作者 胡克勤 李方和 +1 位作者 喻植群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2-224,共3页
采用本室建立的标记抗生物素-生物素酶联免疫试验及间接酶免疫试验进行血清与肝组织前S蛋白检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前S_1和前S_2的检出率略高于血清标本;血清前S_1和前S_2的相对含量与同一患者肝内前S_1前S_2阳性细胞数有一定... 采用本室建立的标记抗生物素-生物素酶联免疫试验及间接酶免疫试验进行血清与肝组织前S蛋白检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前S_1和前S_2的检出率略高于血清标本;血清前S_1和前S_2的相对含量与同一患者肝内前S_1前S_2阳性细胞数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但与前S_1、前S_2表达方式及其肝脏病理变化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蛋白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乌骨鸡养殖场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控
20
作者 张登俊 程联进 +5 位作者 王宗柳 梁永兴 张昌发 沈荣菊 李根畅 杨福梅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45-49,共5页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性以及高致病率和致死率,在养鸡过程中时有发生,对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以及整个养鸡产业的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024年10月,云南省某自繁自养乌骨鸡养殖场...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性以及高致病率和致死率,在养鸡过程中时有发生,对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以及整个养鸡产业的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024年10月,云南省某自繁自养乌骨鸡养殖场内饲养的70~75日龄鸡群陆续出现食欲废绝、消化不良等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马立克氏病。之后根据诊断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该场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文章对该养殖场内马立克氏病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进行记录分析,以期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毒 荧光定量PCR 乌骨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