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淑娟 隋玉正 +2 位作者 李玉文 孙志虎 王凤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利用帽儿山实验林场 1999年航测照片及 1999年调查材料绘制而成的 1:10 0 0 0的林相图 ,1:10 0 0 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1999)和实地调查资料 ,在ARC INFO及其它统计软件支持下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帽儿山林场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多... 利用帽儿山实验林场 1999年航测照片及 1999年调查材料绘制而成的 1:10 0 0 0的林相图 ,1:10 0 0 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1999)和实地调查资料 ,在ARC INFO及其它统计软件支持下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帽儿山林场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选取的景观空间格局度量指标包括 :斑块数量、斑块大小、斑块密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结果表明 :帽儿山实验林场的森林景观以软阔叶林为主 ,以其很强的萌蘖能力在各景观中占绝对优势 ;在帽儿山各森林景观斑块中 ,天然次生林各景观斑块平均面积大于人工林各景观斑块平均面积 ;人工林各景观类型斑块密度指数高于天然次生林各景观类型斑块密度指数 ;天然林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最高 ,其景观异质性程度也最高 ,但景观优势度小 ,各景观要素对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及其变化的控制作用较弱 ,人工林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帽儿山地区 景观格局 景观多样性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优势度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森林经营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克尊 林代斌 胡润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 4 3年森林经营的实践、四次森林资源清查及 10 0余块样地的复查数据 ,系统分析了森林经营生态环境建设效果 ,提出了森林经营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 东北林业大学 实验林场 森林经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立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非非 齐婉婉 +3 位作者 陈玮 崔璀 姜鑫 王佳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345-348,共4页
在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的立法现状和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从立法角度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场改革的新思路与措施,进而提出改革的建议,为国有林场的改革提供理论和法律支撑。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国有林场 管理体制机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牛粪与作物秸秆在黑龙江垦区农田防护林下栽培双孢蘑菇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立宾 郑安波 +1 位作者 杨艳华 郭盈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采用牛粪与不同的农作物秸秆在黑龙江垦区农田防护林下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结果表明:和牛粪与稻草、小麦秸秆相比,牛粪与豆秸、玉米秸和玉米芯配方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以及经济效益;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应因地制宜利... 采用牛粪与不同的农作物秸秆在黑龙江垦区农田防护林下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结果表明:和牛粪与稻草、小麦秸秆相比,牛粪与豆秸、玉米秸和玉米芯配方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以及经济效益;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应因地制宜利用农牧业废弃物在闲置的农田防护林下进行双孢蘑菇生产,从而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黑龙江垦区 双孢蘑菇 栽培 农牧业废弃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下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的幼苗更新 被引量:6
5
作者 Salahuddin 董慧 +1 位作者 及利 杨立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3,共6页
落叶松幼苗在其人工林内难以更新。为探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是否具有在落叶松人工林内成功定植并替代落叶松更新的潜力,采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在不同落叶松人工林(样地Ⅰ:1 300株·hm^(-2)的平地,样地Ⅱ,660株·hm^(... 落叶松幼苗在其人工林内难以更新。为探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是否具有在落叶松人工林内成功定植并替代落叶松更新的潜力,采用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在不同落叶松人工林(样地Ⅰ:1 300株·hm^(-2)的平地,样地Ⅱ,660株·hm^(-2)的平地;样地Ⅲ,330株·hm^(-2)的平地;样地Ⅳ,660株·hm^(-2)的坡地)下进行人工更新。结果表明:1)样地Ⅰ和样地Ⅱ更适宜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的存活,且同一样地内,红皮云杉幼苗的成活率均高于青海云杉的;2)同一样地内,红皮云杉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均高于青海云杉的,并且在样地Ⅰ和样地Ⅱ红皮云杉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青海云杉的;3)在不同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的1级根均有较好的外生菌根侵染;4)红皮云杉幼苗的1级根直径受环境影响较大,而青海云杉幼苗的1级根皮层厚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同一样地内,2种云杉幼苗的1级根解剖结构除在样地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外,在其它样地基本无显著差异。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幼苗均适宜在落叶松人工林内存活,但相对高密度的林分更适宜云杉幼苗的生长,且红皮云杉比青海云杉更具生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红皮云杉 青海云杉 幼苗更新 幼苗成活率 菌根侵染 地上生物量 根系解剖结构 黑龙江帽儿山实验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