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地幔对流模式下俯冲带的热结构
被引量:
17
1
作者
臧绍先
宁杰远
+1 位作者
陈玉文
周丽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8-455,共8页
根据准动力学计算方案,通过采用等效热源和等效热传导系数的方法,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俯冲角度,而俯冲速度为8cm/a、年龄为100Ma的俯冲带在稳定俯冲状态的热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俯冲带在接近670km间断面的最低温度可...
根据准动力学计算方案,通过采用等效热源和等效热传导系数的方法,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俯冲角度,而俯冲速度为8cm/a、年龄为100Ma的俯冲带在稳定俯冲状态的热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俯冲带在接近670km间断面的最低温度可达到1100℃.全地幔对流模式热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670km间断面以下可存在最低温度达1000℃的低温区,相应于有0.7%—3.0%的P波低速异常存在.双层地幔对流模式表明,在670km间断面以上可有与周围地幔相差约400℃的水平舌状低温区存在,相应于0.5%—1.4%的P波低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对流模式
俯冲带
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海沟俯冲带热结构与深源地震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晨
张双喜
+1 位作者
E.Carminati
高冰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08-3217,共10页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全地幔对流模式和双层地幔对流模式下日本海沟俯冲带热结构、浮力及P波速度异常分布,基于亚稳态橄榄石相变模型推测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范围,同时分析了热传导系数、热膨胀系数和热源对俯冲带热结构的影响,...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全地幔对流模式和双层地幔对流模式下日本海沟俯冲带热结构、浮力及P波速度异常分布,基于亚稳态橄榄石相变模型推测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范围,同时分析了热传导系数、热膨胀系数和热源对俯冲带热结构的影响,以及俯冲带所受浮力与俯冲带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层地幔对流模式下模拟的P波速度异常分布与层析成像结果更为相符,也与深源地震的分布有较好的相关性.板块内部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范围随热传导系数和热膨胀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同时忽略相变潜热和剪切生热的影响也会造成模型所预测的亚稳态橄榄石范围偏大.俯冲带所受负浮力在400km深度附近达到最大值,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使负浮力逐渐减小,甚至在板块内部产生正浮力,不利于俯冲带穿透660km相变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海沟俯冲带
地幔对流模式
热结构
负浮力
波速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地幔对流模式下俯冲带的热结构
被引量:
17
1
作者
臧绍先
宁杰远
陈玉文
周丽梅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8-45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根据准动力学计算方案,通过采用等效热源和等效热传导系数的方法,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俯冲角度,而俯冲速度为8cm/a、年龄为100Ma的俯冲带在稳定俯冲状态的热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俯冲带在接近670km间断面的最低温度可达到1100℃.全地幔对流模式热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670km间断面以下可存在最低温度达1000℃的低温区,相应于有0.7%—3.0%的P波低速异常存在.双层地幔对流模式表明,在670km间断面以上可有与周围地幔相差约400℃的水平舌状低温区存在,相应于0.5%—1.4%的P波低速异常.
关键词
地幔对流模式
俯冲带
热结构
Keywords
Mantle convection model,Subduction zone, Thermal structure.Discontinuity.
分类号
P542.5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海沟俯冲带热结构与深源地震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晨
张双喜
E.Carminati
高冰玉
机构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08-3217,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733303)
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国家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项目(11-02-09)资助
文摘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全地幔对流模式和双层地幔对流模式下日本海沟俯冲带热结构、浮力及P波速度异常分布,基于亚稳态橄榄石相变模型推测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范围,同时分析了热传导系数、热膨胀系数和热源对俯冲带热结构的影响,以及俯冲带所受浮力与俯冲带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层地幔对流模式下模拟的P波速度异常分布与层析成像结果更为相符,也与深源地震的分布有较好的相关性.板块内部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范围随热传导系数和热膨胀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同时忽略相变潜热和剪切生热的影响也会造成模型所预测的亚稳态橄榄石范围偏大.俯冲带所受负浮力在400km深度附近达到最大值,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使负浮力逐渐减小,甚至在板块内部产生正浮力,不利于俯冲带穿透660km相变界面.
关键词
日本海沟俯冲带
地幔对流模式
热结构
负浮力
波速异常
Keywords
Japan Trench subduction zone
Mantle convection models
Thermal structure
Negative buoyancy
P-wave velocity anomalies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地幔对流模式下俯冲带的热结构
臧绍先
宁杰远
陈玉文
周丽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海沟俯冲带热结构与深源地震
张晨
张双喜
E.Carminati
高冰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