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pace Utility System of China's Manned Space Flight Program
1
作者 Gu Yidong Guo Jiong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8-391,共4页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China's Manned Space Flight Program and concludes the experiments done since 2008,namely,a small satellite and a material science experiment.An outlook of future Chin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China's Manned Space Flight Program and concludes the experiments done since 2008,namely,a small satellite and a material science experiment.An outlook of future Chinese Space Station is also described at the 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计划 空间站 飞行方案 中国 科学实验 小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eX 公司星舰航天器载人深空探测任务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毓 王平 +2 位作者 侯振东 彭超然 余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10-I0015,共6页
针对星舰航天器载人深空探测任务,概述了系统基本情况,介绍了SpaceX公司针对该系统支持载人月球、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初步方案,分别对星舰航天器飞行期间和星表停留期间的能力及性能需求进行分析,考虑实际工程情况估算了任务规模并总结... 针对星舰航天器载人深空探测任务,概述了系统基本情况,介绍了SpaceX公司针对该系统支持载人月球、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初步方案,分别对星舰航天器飞行期间和星表停留期间的能力及性能需求进行分析,考虑实际工程情况估算了任务规模并总结了关键技术,最后针对载人深空探测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可为后续工程规划及方案论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航天器 载人月球探测 载人火星探测 星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轨道载人飞行发展研究
3
作者 王硕 包文龙 +3 位作者 贾贺 刘康 王臻 高树义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二十一世纪,商业航天是世界航天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亚轨道载人飞行作为载人航天的商业外延,体现出低成本、高可靠和便捷性好的特点,是商业航天追逐的热门赛道。文章对国际上亚轨道载人飞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从可行性、用户需... 二十一世纪,商业航天是世界航天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亚轨道载人飞行作为载人航天的商业外延,体现出低成本、高可靠和便捷性好的特点,是商业航天追逐的热门赛道。文章对国际上亚轨道载人飞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从可行性、用户需求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三种亚轨道载人飞行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载人飞船方案是亚轨道载人飞行最合适的发展方向;载人飞船后续发展需重点突破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逃逸救生技术及无损回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轨道载人飞行 高空气球 空天飞机 载人飞船 分析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月球探测混合云架构体系仿真系统研究
4
作者 赵毓 王慎泉 +3 位作者 王平 黄震 周克亮 张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4,共14页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工程任务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云架构的体系仿真系统,实现了辅助设计、方案验证和协助任务等功能应用。分别从任务设计和应用模式角度分析了体系仿真系统功能需求;根据需求给出体系仿真系统总体架构,采用仿真平台和...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工程任务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云架构的体系仿真系统,实现了辅助设计、方案验证和协助任务等功能应用。分别从任务设计和应用模式角度分析了体系仿真系统功能需求;根据需求给出体系仿真系统总体架构,采用仿真平台和仿真支持库统筹建设的方式,完成了系统开发与集成;提出了针对体系仿真系统建设涉及的体系建模、任务规划、推演展示、效能评估和系统联动与扩展关键技术实现方案;应用该系统实现了对典型载人月面活动场景的仿真,得到了关键参数模拟推演结果,验证了体系仿真系统各项功能有效性和正确性;最后给出了思考和展望。该体系仿真系统可支撑未来载人月球探测相关任务开展发展论证和综合评估验证,能够为同类系统开发提供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月球探测任务 体系 仿真系统 混合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载人航天飞行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董海胜 赵伟 +4 位作者 臧鹏 于燕波 曹平 何春江 陈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0-285,共6页
长期载人航天飞行过程中,乘组航天员处于微重力、噪声、振动及狭小密闭空间等特因环境下,机体发生生理适应性变化。航天特因环境下航天员营养保障研究是人类探索太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且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其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文... 长期载人航天飞行过程中,乘组航天员处于微重力、噪声、振动及狭小密闭空间等特因环境下,机体发生生理适应性变化。航天特因环境下航天员营养保障研究是人类探索太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且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其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文介绍了美俄等国家在空间站、载人登月及载人火星探测等长期载人航天飞行活动中航天营养保障领域的研究现状。相比中短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长期载人航天飞行中航天员的营养保障对营养均衡、循环利用、保健功能及感官接受性等方面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营养 航天食品 载人航天飞行 空间站 载人登月 载人火星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载人星际航行的空间低代谢调节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戴钟铨 李莹辉 +4 位作者 杨超 张洪玉 吴峰 王海龙 王林杰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9-275,共7页
针对未来长期载人深空探测的飞行载荷、人体生存技术等问题,介绍了空间低代谢调节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中的可用性及应用前景;综述了休眠与禁食低代谢的特点、未来应用模式与其在解决载人星际航行生命保障载荷和航天医学问... 针对未来长期载人深空探测的飞行载荷、人体生存技术等问题,介绍了空间低代谢调节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中的可用性及应用前景;综述了休眠与禁食低代谢的特点、未来应用模式与其在解决载人星际航行生命保障载荷和航天医学问题对抗防护中的作用及局限性。休眠和禁食是具有应用前景的低代谢调节技术,但亟待突破诱导休眠及其生理保护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低代谢 人体生存技术 星际飞行 深空探测 休眠 禁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载人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发展 被引量:7
7
作者 于新刚 孟繁孔 +8 位作者 韩海鹰 范宇峰 杨素君 曹剑峰 赵亮 黄磊 郑红阳 黄家荣 范含林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165,共10页
载人航天工程推动了我国航天器热控技术的长足发展,载人航天热控系统研制过程中建立了以单相流体回路和通风为核心的主动热控体系。文章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过程中单相流体回路技术、对流通风技术、信息与控制技术、热设计验证技... 载人航天工程推动了我国航天器热控技术的长足发展,载人航天热控系统研制过程中建立了以单相流体回路和通风为核心的主动热控体系。文章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过程中单相流体回路技术、对流通风技术、信息与控制技术、热设计验证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成果,展望了后续载人月球探测在内的任务对热控系统的需求,建议发展空间热泵技术,以提升在恶劣外部环境下航天器的热排散能力;发展泵驱两相流体回路技术,提升主动热控系统的热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热控 流体回路 通风 热分析 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备份氧氧烛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兴明 毛胜华 +2 位作者 胡晓 张毅 毛龙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需要备份氧源,氯酸钠氧烛是空间站理想的备份氧源。以空间站为应用背景,开展了氯酸钠氧烛的试验研究,所研制的氧烛的供氧性能、氧气质量能够满足空间站备份氧源的基本要求,可作为我国空间站的备选方案。
关键词 载人航天 空间站 氧烛 氯酸盐 备份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能量代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振中 吴大蔚 +5 位作者 陶靖 费锦学 刘伟波 何新星 张程 李莹辉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5期655-662,共8页
概述了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和心率法等目前主要的航天能量代谢测量方法,分析了航天环境对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和日代谢总量的影响,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和我国载人航天能量代谢设计参数的标准及相关内容。在这些基础上根据中国长期载人... 概述了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和心率法等目前主要的航天能量代谢测量方法,分析了航天环境对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和日代谢总量的影响,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和我国载人航天能量代谢设计参数的标准及相关内容。在这些基础上根据中国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的需求,提出了今后能量代谢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微重力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空间天文领域发展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九星 张伟 李绪志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5期670-679,共10页
在分析载人航天空间天文领域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讨论并综述了礼炮号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和平号空间站、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以及阿波罗月球探测等航天工程开展的空间天文项目。介绍了我国神舟二号首次空间天文探测和天宫二号... 在分析载人航天空间天文领域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讨论并综述了礼炮号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和平号空间站、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以及阿波罗月球探测等航天工程开展的空间天文项目。介绍了我国神舟二号首次空间天文探测和天宫二号伽玛暴偏振探测仪,总结分析了载人航天空间天文在轨服务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载人航天飞行器非常适合开展空间天文多波段观测,我国未来应充分利用载人空间站等平台的综合优势,开展先进的大规模空间天文前沿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空间天文 望远镜 空间站 空间实验室 航天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研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文龙 赵政社 +1 位作者 混平 耿直 《火箭推进》 CAS 2011年第3期52-59,共8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应变参数测试原理和需求,研制了应变数据采集系统。对系统的硬件集成方式、软件开发策略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系统集成中的难点、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突破。调试与试验验证结果证明,系统稳定可靠、满足研制...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应变参数测试原理和需求,研制了应变数据采集系统。对系统的硬件集成方式、软件开发策略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系统集成中的难点、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突破。调试与试验验证结果证明,系统稳定可靠、满足研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运载火箭 液体火箭发动机 推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舱内辐射剂量监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玉雄 马亚莉 +2 位作者 杨生胜 田恺 曹洲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0年第2期210-214,133,共5页
文章介绍了美国、苏联/俄罗斯载人航天器舱内辐射剂量监测技术及部分监测结果,分析了我国"神舟3号"和"神舟4号"飞船返回舱内的辐射剂量探测技术及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载人航天器的辐射剂量探测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空间辐射 载人航天 辐射剂量 吸收剂量 剂量测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导航在载人火星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伟 李治泽 +2 位作者 李连升 王奕迪 宋敏章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3-619,共7页
针对火星探测存在由于地、火距离远而导致的与地面测控系统通信时延,以及飞行过程中由于航天器处于太阳背面导致的与地面测控系统存在30 d左右通信中断(日凌干扰)等问题,相较于其他常用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X射线脉冲星导航不需要额外的... 针对火星探测存在由于地、火距离远而导致的与地面测控系统通信时延,以及飞行过程中由于航天器处于太阳背面导致的与地面测控系统存在30 d左右通信中断(日凌干扰)等问题,相较于其他常用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X射线脉冲星导航不需要额外的通信服务网络,导航过程不易受干扰,且具有自主性强,系统简单,导航误差不随时间累积,导航精度也不受飞行距离限制等优势,可为载人火星探测器自主导航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在分析载人火星探测自主导航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阐述了脉冲星导航的应用优势,设计了涵盖X射线脉冲星导航终端及星载计算平台的载人探火系统初步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探测器序贯观测的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方法。基于现有的空间观测数据分析了导航系统的可观测性,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导航性能。研究表明:火星轨道探测器基于单探测器序贯观测脉冲星的仿真导航精度可以达到20 km左右,可以作为一种保底的自主导航手段,为未来中国载人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 自主导航 火星探测 载人航天 序贯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船-服热真空联合试验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庞贺伟 陈金明 李春扬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7年第5期303-,300-302,共4页
人-船-服热真空联合试验对于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和飞行任务的成功非常重要。航天员可通过试验熟悉空间环境、增强心理承受力,通过试验还可暴露出载人飞船在设计、研制和制造过程中的缺陷。而试验的成功则与完善的地面试验设施、正确的试... 人-船-服热真空联合试验对于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和飞行任务的成功非常重要。航天员可通过试验熟悉空间环境、增强心理承受力,通过试验还可暴露出载人飞船在设计、研制和制造过程中的缺陷。而试验的成功则与完善的地面试验设施、正确的试验技术、详细的试验大纲、合理的技术规范和试验程序密切相关。文章主要介绍了在KM6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中进行的人-船-服热真空联合试验,包括3个试验方案、潜在的安全问题的分析及相关对策、安全系统的介绍,详细介绍了设备的主要技术规范和10个主要的分系统:真空容器、液氮分系统、气氮分系统、复压分系统、环境控制分系统、热流模拟分系统、通讯控制分系统和消防分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真空试验 人-船-服 载人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载人航天应用成果管理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九星 张伟 +2 位作者 李绪志 王翀 覃帮勇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6-546,共11页
应用成果管理是载人航天工程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产出和推广的必要步骤,对高效促进成果产出和转移转化,以及充分发挥载人航天工程的综合应用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载人航天应用成果的特点和分类,以及调查国... 应用成果管理是载人航天工程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空间科学与应用成果产出和推广的必要步骤,对高效促进成果产出和转移转化,以及充分发挥载人航天工程的综合应用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载人航天应用成果的特点和分类,以及调查国外主要航天机构成果管理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国际空间站针对应用成果在收集、归档、发布、共享、推广和成果使用等方面的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了国际空间站应用成果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成果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针对中国空间站应用发展阶段大规模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进行高效率和高标准成果管理的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应用成果 成果管理 空间科学与应用 空间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氢化物热泵及其在载人航天生保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贵平 余敏贤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7-183,共7页
介绍了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该系统在载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统、特别是出舱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着重从系统体积、重量、物质消耗、再生时间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比较了水升华器、相变储热、金属氢化... 介绍了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该系统在载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统、特别是出舱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着重从系统体积、重量、物质消耗、再生时间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比较了水升华器、相变储热、金属氢化物热泵等几种冷源各自的优缺点,说明了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在载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统中应用的巨大潜力和需要研究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 载人航天 生命保障系统 储氢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中高温应急的医学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庞诚 陈景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37,共7页
载人航天中高温应急事件发生概率较高,应予以充分重视。首先应该克服某些消极认识和不适做法,并指出高温负荷对工效的影响,可转而续发其它事故或未能完成预定飞行计划等问题。文中根据航天实际,提出了若干与高温耐力有关的选训措施... 载人航天中高温应急事件发生概率较高,应予以充分重视。首先应该克服某些消极认识和不适做法,并指出高温负荷对工效的影响,可转而续发其它事故或未能完成预定飞行计划等问题。文中根据航天实际,提出了若干与高温耐力有关的选训措施和设想,侧重论述了最大氧摄取量(VO2max)与耐热能力的关系。认为可以采用心功能适应指数与VO2max的测定作为指标,选拔潜在耐热能力较高的航天员,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某些体能训练,进一步提高耐热能力,达到在万一发生情况时避免发生事故,圆满完成任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飞行 热应激 航天医学 热耐力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载人航天软件安全性的标准、方法及工具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仁见 董威 +1 位作者 董龙明 吴学光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3期65-71,共7页
调研与学习已有的标准、方法和工具,是保障载人航天软件安全性的必要途径。首先以DO-178B标准为例介绍了适用于我国载人航天软件研制的安全性标准;然后基于DO-178B标准的安全性要求,介绍了三种适用的软件安全性保障方法;最后总结介绍了... 调研与学习已有的标准、方法和工具,是保障载人航天软件安全性的必要途径。首先以DO-178B标准为例介绍了适用于我国载人航天软件研制的安全性标准;然后基于DO-178B标准的安全性要求,介绍了三种适用的软件安全性保障方法;最后总结介绍了一些采用不同技术手段增强软件安全性的工具。基于文中的调研结果及我国载人航天系统的研制现状,给出了一种建议的载人航天软件安全性保障框架,可对我国载人航天型号研制中软件安全性保障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软件安全性标准 软件开发方法 分析验证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箭星际航行:技术进展、轨道设计与综合优化 被引量:23
19
作者 高扬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1-1019,共29页
早在1963年,钱学森先生在他出版的专著《星际航行概论》中阐述了星际航行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电火箭技术在星际航行中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化学推进相比,高比冲电火箭或电推进技术有望为星际航行任务承载更多有效载荷以及实现更佳航行性能.与... 早在1963年,钱学森先生在他出版的专著《星际航行概论》中阐述了星际航行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电火箭技术在星际航行中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化学推进相比,高比冲电火箭或电推进技术有望为星际航行任务承载更多有效载荷以及实现更佳航行性能.与此同时,与电火箭技术应用相关的连续推力轨道分析与优化设计为航天轨道力学注入了新的研究内容,并指导着电火箭星际航行的未来发展.该文将依次介绍电火箭技术进展、连续推力轨道设计以及电火箭星际航行的综合优化问题,力图描述电火箭应用于星际航行的基本内容与实现途径以及应用于载人深空飞行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箭 电推进 星际航行 连续推力 轨道设计 综合优化 载人深空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USB测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嘉兴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3-747,共5页
总结了载人航天USB测控系统的综合化、高可靠性、高测轨精度、抗组合干扰、数字化、大动态控制、目标快速捕获、极化分集接收等关键技术,以及为解决这些关键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统一载波信号设计,“五合一”数字载波环,数字测速和测... 总结了载人航天USB测控系统的综合化、高可靠性、高测轨精度、抗组合干扰、数字化、大动态控制、目标快速捕获、极化分集接收等关键技术,以及为解决这些关键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统一载波信号设计,“五合一”数字载波环,数字测速和测距,随扫斜率判决,高线性调制/解调,FM极化合成跟踪等。经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践的验证,USB测控系统是成功的,其综合性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统一S频段测控系统(USB)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