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05年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 被引量:270
1
作者 贺伟 布仁仓 +1 位作者 熊在平 胡远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9-531,共13页
利用东北地区96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东北地区近45年来的气候变化和突变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45年来,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 利用东北地区96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东北地区近45年来的气候变化和突变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45年来,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在2.45—5.72℃之间,年均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8℃/10 a(P<0.01),1988—1989年间发生了由低温到高温的突变;东北地区四季平均气温均呈现增高的趋势,其中冬季气温增幅最大,气候倾向率达到0.53℃/10 a,夏季气温增幅最小,0.24℃/10 a。东北地区年均温和季节均温年代际变化亦呈现明显的增暖趋势,年均温,春季均温和冬季均温均在1981—1990年开始变暖,夏季均温和秋季均温在1991—2000年开始变暖。东北地区气温增暖幅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大兴安岭北部和小兴安岭地区是增温最明显的地区,增暖幅度较小的地区为辽河平原,辽东半岛和长白山南部地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在430.40—678.72 mm之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整体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71 mm/10 a(P>0.05),1981—1990年为降水最多的年代,1982—1983年间发生了降水量由少到多的突变。四季降水量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现增多的趋势,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降水量减少较明显的地区为辽东半岛和长白山南段,降水量增多较明显的地区为大兴安岭北部和松嫩平原。Morlet小波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11 a的强显著周期,此外还有24 a和6 a尺度的变化周期;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存在16 a的强显著周期和6 a的小尺度变化周期。通过以上分析,近45 a东北地区总体气候呈现明显暖干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突变检测 小波分析 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1961年~2011年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易浪 任志远 +1 位作者 崔宇 任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2-600,共9页
利用陕西省20个气象站台1961年~2011年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近51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突变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近51a来,陕西省年均温... 利用陕西省20个气象站台1961年~2011年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近51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突变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近51a来,陕西省年均温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203℃/10a,在1988年~1989年左右发生了由低温到高温的气温突变;其年均温的增长率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趋势,增温幅度表现为南北强、中间弱的特点.陕西省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其变化速率为-13.491 mm/10a,在1985年年降水量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年降水量的下降速率呈现出由南往北逐渐增加的趋势.Morlet小波分析表明,陕西省年均温存在24a左右的强显著周期,此外还有9 a和4 a的小尺度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24 a左右的强显著周期,还有8 a和3 a的小尺度的变化周期.通过以上分析,近51a陕西省总体气候呈现明显的暖干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突变检测 小波分析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近60年降水量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邢贞相 闫丹丹 +2 位作者 刘美鑫 付强 李映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7-344,共8页
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和时态GIS对三江平原1952—2012年间的61 a降水量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5个主要行政区的降水量序列在时间整体上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在时间序列内部存在不同突变趋... 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和时态GIS对三江平原1952—2012年间的61 a降水量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5个主要行政区的降水量序列在时间整体上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在时间序列内部存在不同突变趋势,存在以28、22、15、6 a 4个时段为主周期的波动状态;整个三江平原降水量序列在时间整体上变化趋势也不明显,但在时间序列内部表现出突变趋势,即1955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至1979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到1997年又呈下降趋势,存在与各行政分区主周期相同的波动状态。空间上,三江平原降水量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即1952—1954年从北到南呈现中间多两端少的变化趋势,而1955—1978年从北到南呈现两端多中间少的变化趋势,1979—2012年也呈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变化趋势。5个主要行政区及三江平原1952—1954年和1997—2012年两个时段内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均少于1955—1996年间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降水量时空变异 趋势分析法 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 时态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的显著性检验以及温度场和降水场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1
4
作者 宋燕 季劲钧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5,共9页
用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两次全球性气候突然变暖现象,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其进行突变检验。分析表明,温度场和降水场的经验正交分解函数的主分量(EOF1),能够很好地表征相应变量年代际时间... 用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两次全球性气候突然变暖现象,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其进行突变检验。分析表明,温度场和降水场的经验正交分解函数的主分量(EOF1),能够很好地表征相应变量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突变空间分布型的主要特征,因而用温度资料的EOF1讨论了两次突然变暖的全球空间和时间分布特点。在全球两次突然变暖的同时也发生了相应的降水空间分布型突变。对比分析表明,两次变暖事件的基本特征并不相同,说明引起两次突变的物理机制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经验正交函数 年代际 突变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观台站年降水序列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石萍 张运鑫 田水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8,72,共4页
为了揭示邯郸市降水量变化的特点,选取邯郸市观台站1949—2000年降水量时间序列资料,并将其转化为降水量离均系数时间序列,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3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 为了揭示邯郸市降水量变化的特点,选取邯郸市观台站1949—2000年降水量时间序列资料,并将其转化为降水量离均系数时间序列,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3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70年代中期以后,观台站降水量呈显著减小趋势。在此基础上,又利用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两种方法对该站年降水量离均系数时间序列的突变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观台站年降水量序列在1976年发生显著减小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气候突变 mann-kendall检验 滑动t检验 邯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苏晓慧 张晓华 田世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
基于黄河上游4个水文站点1950—2009年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上游来水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突变特点和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60 a来... 基于黄河上游4个水文站点1950—2009年实测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上游来水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突变特点和变化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60 a来,黄河上游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头道拐站年径流量减幅最大,下河沿站年输沙量减幅最大;②径流量和输沙量序列均存在显著突变,但突变时间存在差异性,且输沙量的敏感性更强;③黄河上游水沙序列存在多时间尺度变化,但变化尺度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输沙量 径流量 宁蒙河段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方法在水文关键要素一致性检验中的比较 被引量:47
7
作者 管晓祥 张建云 +2 位作者 鞠琴 王国庆 关铁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51-56,共6页
以武隆站的水文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分析了不同的一致性检验方法的特点、适用性以及不足等。结果表明:就趋势性检验方法而言,其过程线法、滑动平均法以及线性拟合法可直接显示序列过程走势,也可通过目估法判断序列走势,但是该方法依赖经验... 以武隆站的水文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分析了不同的一致性检验方法的特点、适用性以及不足等。结果表明:就趋势性检验方法而言,其过程线法、滑动平均法以及线性拟合法可直接显示序列过程走势,也可通过目估法判断序列走势,但是该方法依赖经验性,不能给出趋势的显著性程度;而作为非参数检验的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能确定一定置信水平下的趋势显著性水平;就突变点检验方法而言,双累积曲线法、有序聚类法和M-K突变检验法的结果直观,但双累积曲线一致性关系较为模糊,需配合其他方法一起诊断,有序聚类法计算简单但是检验结果不易评价显著性,均值差异T检验法和M-K突变点检验法可以确定多个突变点;总体而言,M-K检验方法最优,原理清晰,结果直观,便于识别,能检验趋势性和突变性,并可以给出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检验结果的显著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要素 一致性检验方法 趋势性检验方法 突变点检验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2年榆中县气温突变及周期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潘舟艳 闫丽娟 +1 位作者 李广 聂志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74-1382,共9页
利用榆中县1971-2012年的日平均气温,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榆中县42年来的温度变化和突变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42年来,榆中县年平均气温变化在5.73~8.04℃,年平均气温呈现升高趋势,... 利用榆中县1971-2012年的日平均气温,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榆中县42年来的温度变化和突变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42年来,榆中县年平均气温变化在5.73~8.04℃,年平均气温呈现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10a^(-1),并且榆中县年平均气温突变出现在1995―1996年;榆中县四季平均气温表现为相同趋势,其中冬季的气候倾向率达到0.28℃·10a^(-1),增幅最明显;春季次之,为0.25℃·10a^(-1)。28a时间尺度是榆中年平均气温的第一主周期,同时还有14和6a时间尺度变化周期。榆中县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呈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突变检测 小波分析 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河川径流序列突变检验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媛 李常斌 +3 位作者 王刘明 武磊 魏健美 谢旭红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47,共10页
水文序列变异的诊断方法众多,各种方法所得突变结果不尽相同。为避免单种方法检测的不确定性,通过研究比较6种常用突变检验方法,以黄河上游三条代表性河流的河川径流序列变异为案例,对上述方法的基本原理、假设条件和成果合理性进行实... 水文序列变异的诊断方法众多,各种方法所得突变结果不尽相同。为避免单种方法检测的不确定性,通过研究比较6种常用突变检验方法,以黄河上游三条代表性河流的河川径流序列变异为案例,对上述方法的基本原理、假设条件和成果合理性进行实证性对比研究,基于此提出突变检验的建议方案。曲线直观类方法适于突变时间范围的勾勒,变异年份须借助统计方法检验;参数统计法与非参数秩检验法各有优点,为避免同类方法的重复,建议各选其一用于突变检测和成果对比;宜严格控制显著性水平检验,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检测结果较一致才能议为可信的突变结果。实证研究表明,黄河上游黑河和白河径流序列(1985—2015年)的突变均发生在1993年,洮河径流序列(1956—2015年)的突变年份发生在1991年。研究属多种方法应用于水文序列突变检验的有效范例,可为突变检验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方法的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径流序列 检验方法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16年沣河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欧阳卫 王筱 周维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123,共6页
以沣河流域内秦渡镇水文站1956-2016年实测径流数据为基础,分析年内变化特征;用M-K方法对沣河年际、丰水期、枯水期3个时期的径流量进行了突变分析,再用滑动t检验突变点的可信度。结果表明:沣河年径流量在1956-2016年中整体呈减少趋势,... 以沣河流域内秦渡镇水文站1956-2016年实测径流数据为基础,分析年内变化特征;用M-K方法对沣河年际、丰水期、枯水期3个时期的径流量进行了突变分析,再用滑动t检验突变点的可信度。结果表明:沣河年径流量在1956-2016年中整体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175.71×10^(4) m ^(3)/a;径流年内分配在20世纪70、80年代较为集中,主要在7-9月,全年占比达43.87%,2006年以后年内分配较为均匀;沣河年径流量在1982年发生突变;丰水期在1977和1985年各发生1次突变,其中1977年的丰水期径流量全年占比从15.2%增加至64.4%;枯水期在2001年发生1次突变。研究结果可以为沣东、沣西新城的防洪和海绵城市建设以及陕西省斗门水库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M-K法 滑动t检验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沣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8年荆州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华东 邓艳君 +2 位作者 费强 杨青青 刘诗慧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66-71,共6页
为研究荆州市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利用荆州市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8年日平均气温、逐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K突变检验法分析了荆州市主要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荆州市增温趋势... 为研究荆州市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利用荆州市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8年日平均气温、逐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K突变检验法分析了荆州市主要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荆州市增温趋势非常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为显著;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年际间波动较大;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荆州市增温主要在2—5月和9—12月;7月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降水量减少主要集中在秋季;夏季日照时数明显减少是荆州市光照变差的主要原因。荆州市各站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仅松滋站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与荆州市整体变化趋势相反。随着气候变暖,荆州市热量资源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要素 变化特征 突变检验 荆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5年洞庭湖水资源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幸仪 伍佑伦 +1 位作者 盛东 何怀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57-62,共6页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受下垫面变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的影响,洞庭湖流量、水位呈现新的变化趋势,研究洞庭湖水资源演变特征可为洞庭湖保护提供依据。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洞庭湖...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受下垫面变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的影响,洞庭湖流量、水位呈现新的变化趋势,研究洞庭湖水资源演变特征可为洞庭湖保护提供依据。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洞庭湖出口控制水文站城陵矶(七里山)及长江干流水文站枝城站、螺山站的1960-2015年流量、水位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上游长江枝城站在2000年以前径流量变化不大,但从2001年起呈现下降的趋势,水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洞庭湖出口城陵矶(七里山)站整体径流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平均水位呈现上升的趋势,洞庭湖下游长江螺山站径流量整体上变化不显著,平均水位则呈现上升的趋势;三峡枢纽运行后,3个水文站汛期(4-10月)的径流量和水位均呈现下降趋势,枯水期(1-3月)则出现水位上升趋势;长江上水利工程尤其是三峡工程的修建,对洞庭湖水资源的调节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演变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 径流量 水位 年际变化 年内变化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13年宝鸡地区能见度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13
作者 李改萍 周旗 翟雅倩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94-99,共6页
选取1981~2013年位于宝鸡各县区的11个地面气象台站人工观测的大气水平能见度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以及小波分析法对能见度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变化趋势和突变。结果表明:扶风县、凤翔县、陇县、岐山县... 选取1981~2013年位于宝鸡各县区的11个地面气象台站人工观测的大气水平能见度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以及小波分析法对能见度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变化趋势和突变。结果表明:扶风县、凤翔县、陇县、岐山县和千阳县站点观测能见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他站点的整体呈上升趋势;能见度最大和最小变率分别出现在陈仓和凤翔站点,分别为2.46和0.085km/lO年。能见度增加的县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秦岭、渭河谷地和东北方向的麟游,年均能见度降低的县区形成了东南一西北走向的带状。宝鸡市年均能见度呈上升趋势,变率为5.11km/10年,2011~2013年该市平均能见度为17.65km。低能见度(2.0~9.9km)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较好能见度(20.0~39.9km)的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宝鸡市年均能见度存在多时间尺度,其年、四季主中心周期在24~28年范围内波动,且都为两次准周期震荡,各次周期相差较大。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结果表明通过显著性检验的5个站点除陈仓区外,其余各站点均出现突变,且突变类型为多个类型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变化趋势 突变 mann-kendall方法 滑动t检验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