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for "Symposium on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8"
1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Symposium on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8",sponsored by China Ordnance Society and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d undertaken by Management and Economy College,Beijing Institute of Tec... "Symposium on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8",sponsored by China Ordnance Society and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nd undertaken by Management and Economy College,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ill be held i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the last ten-day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posium on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8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f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ed Technology of E-Business and Its Practice
2
作者 LIN Qing-yang, ZHOU Sun, JI Guo-li, ZHANG Xiao-bo, SU Qin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93-294,共2页
With the evolution of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 are t wo different system architecture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suc h as MIS and Business Software. Along with its extension, the traditional applic a... With the evolution of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 are t wo different system architecture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suc h as MIS and Business Software. Along with its extension, the traditional applic ation system transforms from file-based structure to C/S and then CSS model. At the same time, following the prevalence of Internet/Intranet, Web application s ystem based on browser comes into being. In early time, Web application only pro vided functions of looking over or querying static data on browser.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Intranet widely, it’s expected that more and more trad itional applications can be performed on browser, or even E-Business trades and other complicated application systems such as MIS, ERP and CRM and so on. In or der to satisfy both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and Web application, reduce the cost of developing system repeatedly, increase the repeated use of application syste m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functions of OOA/OOD sufficiently, a new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tructure (system solution based on repeated components) comes for th. In this article, this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tructure will be discuss ed in detail. Firstly,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and Web application sys tem will be talked over, especial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w o architectures. Secondly, the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ystem solution based o n repeated components) will be described particular. Several prevalent technolog y of component, such as COM+, CORBA and EJB, will also be illustrate d in this part. Thirdly, the practice of the technology of repeated component wi ll be discussed by analysing and design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ience & Te chnology Articles. Lastly, the latest distributed techonlogy of E-business(Web service based on xml/soap)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end, Based on summing-up o f the distributed technology of E-Business, the future distributed tenchnology of E-Business will be ex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architecture structure distributed techno logy of component science & technology articles management Web ser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模式与决策机制探析
3
作者 韩海波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4,共8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决策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对比...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决策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各类科技计划组织模式的特点和发展变化,并探讨了各类模式决策因素的作用机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向多元化、协同化的转变过程反映了科技创新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不同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是由需求侧和供给侧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现,并以典型案例对比分析说明了上述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计划 项目 管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对粮食生态效率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基于财政支农力度与规模的双重视角分析
4
作者 刘威 路依晨 +1 位作者 陈佳梦 袁丽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1-1453,共13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而财政支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2012—2021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基于财政支农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两个视角,实证分析财政支农力度与支农规模对粮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财政支农对...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而财政支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2012—2021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基于财政支农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两个视角,实证分析财政支农力度与支农规模对粮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财政支农对粮食生态效率产生双重影响,即财政支农力度对粮食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财政支农规模对粮食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财政支农力度对粮食生态效率产生的正向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产销平衡区>主产区>主销区,财政支农规模对不同地区的粮食生态效率均产生负向影响,但仅有主产区影响较为显著;3)农业科技创新、农地经营规模和农户收入是财政支农赋能粮食生态效率的重要渠道。为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对粮食生态效率提升的引导作用,应加大生态补贴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针对不同粮食功能区,推行差异化财政支农策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升粮食生态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财政支农 粮食生态效率 农业科技创新 农地经营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实现路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颁布实施笔谈 被引量:1
5
作者 温涛 田晓晖 +2 位作者 龚斌磊 李谷成 郑宏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307,308,共22页
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一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纲领性文件在农业农村领域将发挥管全局、管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将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注入强大动力。为结合... 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一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纲领性文件在农业农村领域将发挥管全局、管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将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注入强大动力。为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该规划,本刊组织了本期笔谈。温涛提出,要从核心地位、战略力量、人才培养、政策机制、数字赋能、服务体系及制度优化七个方面,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具体七大实现路径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围绕农业全创新链,布局拔尖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制定激励性农业科技政策,强化产学研有机结合;形成多部门配合联动,建设数字技术赋能机制;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成果转化落地;优化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增强多方共赢效应。田晓晖提出,要以农业与农村绿色转型为抓手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应着力优化科技投入效能,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法律监督功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系统性打通农业绿色发展向农业强国建设动能转化的传导路径,具体四大实现路径为: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化生态综合补偿,完善多元化补偿机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制度;城乡互通共享、分区精准施策,助推绿色均衡发展。龚斌磊提出,从学理逻辑上,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始终将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供给作为落脚点,将农业的增长驱动力建立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升上;从实践道路上,农业强国建设需要直接抓好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建设,即构建形成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科技引领、要素保障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形成主体多元、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树立“跳出农业看农业”的观念,向二三产业要配套,向城乡融合要红利,向乡村建设要环境,向对外开放要机遇,构建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生态,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李谷成、郑宏运提出,要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农业强国建设赋能,具体四大实现路径为:构建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体系,为科技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供人力资本支撑;推动农业生产资料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强化优质生物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释放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潜力提供生物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供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与农村绿色转型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发达国家颠覆性技术资助计划管理实践经验及启示——基于项目生命周期视角
6
作者 黄颖 傅慧 +3 位作者 张慧 商雨萱 邸月宝 张琳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188,共11页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相应科研资助机制和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以推动颠覆性创新,进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法,梳理了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法...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相应科研资助机制和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以推动颠覆性创新,进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法,梳理了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法国、澳大利亚与欧盟的代表性颠覆性技术资助计划的管理实践,基于项目生命周期视角,系统梳理颠覆性资助计划在项目申请、立项、运行与结项四个阶段的做法,提炼总结颠覆性技术资助的共性特征,通过借鉴典型发达国家颠覆性技术资助计划在资助管理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相关机构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资助与管理体系提供以下启示与建议:设立专门的资助计划,构建科学公正的遴选机制,推行项目经理人制度,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期通过多方面举措促进中国颠覆性技术培育,催生颠覆性技术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资助管理 科学基金 项目生命周期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方为红 刘灵敏 +2 位作者 徐知渊 盛梦寒 柯福艳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94-800,共7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山区这一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本研究以浙江省山区淳安县为例,通过会议座谈与个别访谈,系统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山区这一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本研究以浙江省山区淳安县为例,通过会议座谈与个别访谈,系统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淳安县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紧缺、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以及乡村一线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优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高能级科技平台载体建设以及提升乡村劳动者素质等对策建议,旨在为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人才 山区农业 人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5年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庆日 于潇 +3 位作者 陈美景 仲济香 郎海鸥 张冰松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共12页
研究目的:总结202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土地资... 研究目的:总结202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4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构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土地资源配置新质化、国土空间规划“数治化”、土地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治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法治化、土地流转行为及效应、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土地产权不平等成因、弱势群体的土地权益保障、土地资源协同管理路径、可持续空间规划方法、农地整理与配置优化、退化土地生态恢复等问题。研究结论: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等科技需求,2025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耕地资源高水平保护与质量提升、土地要素配置与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与空间治理、国土空间整治修复与绿色低碳发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 土地经济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土地工程与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应急管理学构建刍议
9
作者 向立文 殷芬芬 朱兰兰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
重大突发事件使各级各类馆藏档案面临着严峻风险与挑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建构,提升档案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时代课题。本文从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提出档案应急管理学构建的意义,从时代要求、实践工作、理论研究与应急教育等维... 重大突发事件使各级各类馆藏档案面临着严峻风险与挑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建构,提升档案应急管理能力成为时代课题。本文从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提出档案应急管理学构建的意义,从时代要求、实践工作、理论研究与应急教育等维度提出档案应急管理学构建的依据,并指出档案应急管理学的构建需要重点界定档案应急管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档案应急管理学 突发事件 风险管理 管理技术 管理机制 应急响应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模型构建
10
作者 田水承 王清焱 +3 位作者 李红霞 田方圆 宁世强 冯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深化安全管理研究,提升个体与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科学的发展。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科学,分析了神经安全管理学提出的必要性与突破口,并阐明神经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及内涵。从学科建设、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框架... 为深化安全管理研究,提升个体与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科学的发展。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科学,分析了神经安全管理学提出的必要性与突破口,并阐明神经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及内涵。从学科建设、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框架、研究内容深入探究神经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而,以人的认知神经机制为核心,构建“刺激-状态-行为”系统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神经安全管理学由安全科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管理科学4个核心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工效学等边缘学科组成;核心研究主体为行为人,聚焦于个体与人、物、信息、环境等之间的神经交互过程;“刺激-状态-行为”系统理论模型揭示了外部刺激因素通过影响作业人员的不安全状态,引发行为变化的全过程。综上,神经安全管理学的研究为理解作业人员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填补了传统安全管理理论在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方面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神经安全管理学 学科建设 理论基础 “刺激-状态-行为”系统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推进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11
作者 钟泽波 姜龙 +2 位作者 马晓丽 吴柯骏 杨松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建设项目档案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走向,分析建设项目档案在收集、管理、验收、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以下... 建设项目档案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走向,分析建设项目档案在收集、管理、验收、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建设公司)为例,对细化归档范围、加强过程管控、智能辅助验收、档案资源共享利用等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推进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档案 企业发展 “十五五”规划 共享利用 数字化转型 质量管理 信息技术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医学科技伦理管理认知现状及改善建议——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5所三级医院的调查
12
作者 张怡 何佳洁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5所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医学科技伦理管理认知水平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医学科技伦理管理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增强其医学科技伦理管理意识,提升临床研究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并验证的《医务人员医学...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5所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医学科技伦理管理认知水平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医学科技伦理管理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增强其医学科技伦理管理意识,提升临床研究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并验证的《医务人员医学科技伦理管理认知问卷》,选择宁夏5个城市共5家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36份,其中医务人员医学科技伦理管理认知总平均分为(61.58±12.96)分,伦理制度认知、伦理委员会认知、伦理教育培训认知、伦理管理信息化认知得分分别为(14.18±2.84)分、(24.19±5.47)分、(15.07±4.00)分、(8.14±4.4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城市、学历、职称、是否评估过医院伦理制度的执行、是否参与过医院伦理审查工作、是否组织或参与过医院伦理培训均是医务人员医学科技伦理管理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其51.00%的变异(P<0.05)。医务人员认为伦理制度宣传不到位、伦理审查程序和流程不透明、伦理培训时间和工作任务冲突以及没有专门的伦理审查信息平台是医学科技伦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宁夏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医学科技伦理管理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其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应加强伦理制度宣传与培训,完善其执行和监督机制;规范伦理审查程序和流程,建设伦理审查信息平台;加大伦理教育投入,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等,以增强医务人员医学科技伦理管理意识,提高临床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医护人员 医学科技伦理管理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林草科技期刊栏目策划的思考——以《森林防火》为例
13
作者 张建辉 余珊 +1 位作者 王滔 陈磊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2,共4页
林草科技期刊作为传播林草领域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行业动态的重要平台,其栏目策划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行业影响力和读者吸引力。以《森林防火》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林草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森林防火领域的学... 林草科技期刊作为传播林草领域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行业动态的重要平台,其栏目策划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行业影响力和读者吸引力。以《森林防火》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林草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现状与问题,结合森林防火领域的学科特点和行业需求,探讨栏目策划的基本原则、优化路径及创新策略,旨在为提升林草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科技期刊 栏目策划 《森林防火》 期刊质量 行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技计划合同法律性质的应然定位
14
作者 祁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05,共15页
国家科技计划合同乃是项目实施、管理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准确识别其法律性质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明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改革的法治进路。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并未回应国家科技计划合同的法律性质,其理论上存在着委托... 国家科技计划合同乃是项目实施、管理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准确识别其法律性质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明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改革的法治进路。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并未回应国家科技计划合同的法律性质,其理论上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说、私法契约说、行政公法行为说、双阶合同说等多种观点。国家科技计划合同是行政私法理论下的产物,它兼具强制性与合意性、公益性与私益性、行政性与契约性等多重属性,本质上是行政合同公私属性融合的具象化表现,将其定性为行政合同符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并且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亦不存在制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计划合同 行政合同 民事合同 双阶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15
作者 李晓兵 李小雁 +3 位作者 姜广辉 王佩 黄庆旭 刘颖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共11页
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30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涵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综述了自然资源学科研究团队在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形成与演变机制、资源开发与利... 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30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涵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综述了自然资源学科研究团队在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形成与演变机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资源规划与管理等领域取得的突出贡献.梳理了学科发展面临队伍建设、科研转型、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挑战.亟须面向新时期自然资源学科发展的新要求,立足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在学科融合和集成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服务于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科学与技术 自然资源管理 回顾与展望 人才培养 3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精准评价模型研究———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彬 李旭红 应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评审专家是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工作的关键核心,其专业能力水平、诚信等方面因素对保证评审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为例,研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构建了一套覆盖客观和主观要素多个维度的评审专家智能评价模型,能... 评审专家是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工作的关键核心,其专业能力水平、诚信等方面因素对保证评审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为例,研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构建了一套覆盖客观和主观要素多个维度的评审专家智能评价模型,能够精准绘制专家全息画像,对优化现有专家评价模式以及实现专家精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科技计划项目 专家画像 智能评价 科研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治理范式下的人才评价:理论指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当前,以科技管理范式为应然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相对滞后于科技治理改革实然,导致人才评价实践中衍生诸多问题,亟需建立符合科技治理需要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但是,由于科技治理的理论内涵尚未厘清,对于人才评价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 当前,以科技管理范式为应然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相对滞后于科技治理改革实然,导致人才评价实践中衍生诸多问题,亟需建立符合科技治理需要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但是,由于科技治理的理论内涵尚未厘清,对于人才评价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为阐明科技治理时代的人才评价实践进路,本文首先从目标、行动、话语、组织、规范5个维度对科技治理的理论内涵进行解构。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科技治理时代的人才评价应将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作为评价目标、以网络结构重塑评价主客体关系、面向合作重构人才评价标准、以平等对话改良评价方式、在行动中规范人才评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治理 科技管理 人才评价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市科学:技术、计算、变革与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龙瀛 赵慧敏 张业成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共12页
技术发展推动了城市科学的进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推动城市科学进入新城市科学阶段。本文归纳总结了新城市科学的发展脉络,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并将以城市作为实验室的新城市科学归纳为以下3个维度:(1)新的城市科学方面,海量、高... 技术发展推动了城市科学的进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推动城市科学进入新城市科学阶段。本文归纳总结了新城市科学的发展脉络,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并将以城市作为实验室的新城市科学归纳为以下3个维度:(1)新的城市科学方面,海量、高密、高频的新数据,主动城市感知等新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新方法的发展促进了研究范式的转变;(2)新城市的科学方面,技术带来了城市本体,即个体日常活动、社会组织和城市空间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试图刻画这些变革的时空规律;(3)未来城市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将驱动未来城市的变革,城市科学家开始对未来城市空间原型进行推演并对其创造方式进行创新。城市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时代机遇,共同推进新城市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科学 第四次工业革命 颠覆性技术 城市规划 未来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庆波 徐永赞 朱鹏举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53,共11页
加强科技人才评价研究,有助于发挥“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综述了科技人才评价对象的研究现状,从专家定性评... 加强科技人才评价研究,有助于发挥“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综述了科技人才评价对象的研究现状,从专家定性评价法、定量指标评价法以及综合评价法3个方面对科技人才评价方法进行述评,重点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基于熵权的TOPSIS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科技人才评价常见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总结,展望了科技人才评价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形势与政策,提出今后应进一步细化评价对象分类研究,注重科技人才评价指标的价值导向和数字化技术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的深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与工程 科技人才 人才评价 评价对象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十五五”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劲 吴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7,共13页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十四五”规划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纳入科技强国的行动纲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亦对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进行了重点规划和部署。面向“十五五”,国家...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十四五”规划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纳入科技强国的行动纲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亦对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进行了重点规划和部署。面向“十五五”,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总体逻辑须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支撑、全局优化和创新引领作用展开。其中,战略支撑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局优化以如何构建体系化的创新生态为指向,创新引领则强调转变其赋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不可避免,“十五五”时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将面临诸多内外部挑战,包括创新主体的定位交叉重叠、缺少宏观统筹,以及科技创新体系的协同性不足。因此,“十五五”时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支撑、全局优化和创新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应以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生态的优化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为依托;从更加宏观的体系构建层面看,则需要以持之以恒的体制机制创新来克服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建设逻辑 内外部挑战 举措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