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MAM、HER2、UBE2C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江华 王海峰 +1 位作者 张克俭 贾国洪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人乳腺珠蛋白(hMAM)、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泛素结合酶2C(UBE2C)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 目的:探究血清人乳腺珠蛋白(hMAM)、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泛素结合酶2C(UBE2C)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40)和非转移组(n=50),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AM、HER2、UBE2C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Pearson法分析hMAM、HER2、UBE2C与肿瘤标志物血清白蛋白19(CK19)、癌胚抗原(CEA)及三者间相关性。结果:转移组T_(3)+T_(4)期患者及肿瘤直径>3 cm患者占比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与非转移组相比,转移组血清hMAM、HER2、UBE2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EA、hMAM、HER2、UBE2C水平升高均为影响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MAM、HER2、UBE2C预测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821、0.815、0.819,三者联合的AUC为0.914,显著高于hMAM(Z=2.070,P=0.038)、HER2(Z=2.072,P=0.038)、UBE2C(Z=1.987,P=0.047)单独诊断。hMAM、HER2、UBE2C与肿瘤检测标志物均呈正相关(P<0.05),且三者之间也均互为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hMAM、HER2、UBE2C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辅助预测价值,可能作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珠蛋白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泛素结合酶E2C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人乳腺珠蛋白mRNA FQ-PCR方法用于乳腺癌微小转移的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国球 张臣 +2 位作者 孙宏伟 赵成桂 芦惠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克隆人乳腺珠蛋白(hum an m amm aglob in,hM aM)基因,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外周血hM aM mRNA的表达作为乳腺癌血行微小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设计特异引物,用RT-PCR方法从乳腺癌组织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利用T/A克隆将PCR产物... 目的克隆人乳腺珠蛋白(hum an m amm aglob in,hM aM)基因,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外周血hM aM mRNA的表达作为乳腺癌血行微小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设计特异引物,用RT-PCR方法从乳腺癌组织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利用T/A克隆将PCR产物插入pMD-18T载体;优化扩增条件,以pMD/M质粒制备标准曲线,建立FQ-PCR方法,对乳腺癌不同分期的患者(n=28),乳腺良性疾病患者(n=15),其他肿瘤患者(n=33)的外周血进行检测。结果成功获得hM aM基因并完成克隆,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一致;建立了FQ-PCR检测hM aM mRNA方法;28例乳腺癌病人中9例(32.1%)阳性(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例),hM aM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期无关(χ2=0.5936;P>0.05);乳腺良性疾病组,其他肿瘤病人组及对照组外周血中均未检出hM aM mRNA。结论hM aM mRNA是乳腺癌特异性标志物,其外周血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血行微小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珠蛋白 荧光定量PCR 微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中hM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敏 顾胤杰 +1 位作者 张建新 庞利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人乳腺珠蛋白(hM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表达,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各10例作为对照。结果78例标本全部确认转录为cDNA,hMAM mRN...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人乳腺珠蛋白(hM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表达,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各10例作为对照。结果78例标本全部确认转录为cDNA,hMAM mRN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的阳性表达率为34.5%,乳腺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均无阳性表达;乳腺癌中hMAM 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腋淋巴结状况及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hMAM mRNA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可作为标志物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并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乳腺珠蛋白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珠蛋白基因亚型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秀娜 潘自铁 +3 位作者 王仙园 周娟 赵力军 胡川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克隆人乳珠蛋白(hMAM)编码全长cDNA,原核表达并纯化蛋白产物,为后期研制乳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自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株MD-MB453提取总RNA,通过RT-PCR克隆hMAM cD-NA,构建pQE40-hMAM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 目的:克隆人乳珠蛋白(hMAM)编码全长cDNA,原核表达并纯化蛋白产物,为后期研制乳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自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株MD-MB453提取总RNA,通过RT-PCR克隆hMAM cD-NA,构建pQE40-hMAM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利用镍-亚硝胺乙酸组氨酸(N i-NTA-H is)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株中发现两种hMAM cDNA亚型,即hMAM和hMAM(Isoform),长度分别为279和270 bp,两者相差9个连续碱基,其翻译产物相差3个连续氨基酸残基;表达的融合蛋白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得到纯度为97%的目的蛋白。结论:获得hMAM cDNA并发现一个新的hMAM突变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乳腺珠蛋白 原核表达系统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珠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秀娜 王仙园 +3 位作者 周娟 潘自铁 赵力军 胡川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1期7-9,44,共4页
目的克隆乳腺珠蛋白(hum an m amm aglob in,hMAM)编码全长cDNA,原核表达并纯化蛋白产物,为后期研制乳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从而为早期发现乳腺癌提供科学的监测方法。方法自乳腺癌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克隆hMAM cDNA,构建pQ... 目的克隆乳腺珠蛋白(hum an m amm aglob in,hMAM)编码全长cDNA,原核表达并纯化蛋白产物,为后期研制乳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从而为早期发现乳腺癌提供科学的监测方法。方法自乳腺癌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克隆hMAM cDNA,构建pQE40-hMAM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利用镍-亚硝胺乙酸组氨酸(N i-NTA-H is)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表达的融合蛋白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得到纯度为97%的目的蛋白。结论成功地纯化出hMAM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乳腺珠蛋白 原核表达系统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AM融合HSP7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学活性测定
6
作者 赵矫 税青林 +2 位作者 田强 陈绍坤 周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3期13-15,共3页
目的构建融合人乳腺珠蛋白(hMAM)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MAM-HSP70,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法扩增hMAM基因,酶切测序分析后,与人HSP70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载体pcDNA... 目的构建融合人乳腺珠蛋白(hMAM)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MAM-HSP70,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法扩增hMAM基因,酶切测序分析后,与人HSP70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hMAM-HSP70,采用电穿孔法转染入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HSP70与hMAM基因,酶切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载体含有hMAM与人HSP70的融合基因,COS-7细胞中可检测到hMAM表达;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抗HSP70抗体。结论hMAM与人HSP70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此为进一步进行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珠蛋白 人热休克蛋白70 COS-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标记物GATA3在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中表达的敏感性分析
7
作者 曾文钦 杨宇琼 +1 位作者 卢善明 朱文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493-498,共6页
目的比较GATA3结合蛋白(GATA3)、特异性囊肿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和乳腺珠蛋白(MGB)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探讨GATA3在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 目的比较GATA3结合蛋白(GATA3)、特异性囊肿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和乳腺珠蛋白(MGB)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探讨GATA3在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4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替代多基因分子检测,把乳腺癌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A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B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C型);三阴(D型),每型各16例。使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TA3、GCDFP15和MGB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利用H-score评分(0~300):计算染色程度(0~3+)和染色范围(0%~100%),设定H-score评分得分界值≥50作为阳性结果评定3种抗体在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结果 GATA3在A型和B型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TA3在C型和D型的敏感性与其它两种抗体相比未显其优越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TA3在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表达程度不同:在A型和B型显示高表达;在C型和D型显示中、低表达;而GCDFP15和MGB在替代分子分型中表达程度无差异。GATA3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表达显示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26>0.75,而GCDFP15的Kappa值为0.492<0.75,MGB的Kappa值为0.593<0.75,显示一般的一致性。结论 GATA3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表达有很好的一致性,GATA3在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中敏感性有差异:GATA3在A型和B型显示高表达和高敏感,GATA3在C型显示中度表达和敏感,在三阴癌显示低表达和低敏感性。应重新评估GATA3在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尤其是三阴癌中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3结合蛋白 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特异性囊肿病液体蛋白15 乳腺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细胞与CIK细胞杀瘤活性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崔慧霞 李妍 +4 位作者 孟迪 史绪生 张佩 姜又红 张文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目的比较乳腺珠蛋白A(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细胞与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提纯单个核细胞,体外分离、诱导培养成树突状细胞(DC)、CTL和CIK细胞,用免疫磁珠法从CTL细胞中分选CD8^+CTL细胞;用表达乳... 目的比较乳腺珠蛋白A(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细胞与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提纯单个核细胞,体外分离、诱导培养成树突状细胞(DC)、CTL和CIK细胞,用免疫磁珠法从CTL细胞中分选CD8^+CTL细胞;用表达乳腺珠蛋白的重组腺病毒(Ad-MGBA)转染DC细胞后,经刺激制备MGBA抗原特异性CD8+CTL与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杀伤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 CD8^+CTL和CIK对表达MGBA抗原的乳腺癌MDA-MB-415细胞杀伤率分别是63.07%和48.35%(P <0.05);对不表达MGBA抗原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杀伤率是14.62%和29.29%(P<0.05)。结论抗原特异性CD8+CTL对表达该抗原的乳腺癌杀伤效果高于CIK细胞,而对不表达该抗原的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低于CIK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CD8+CTL CIK 乳腺珠蛋白A(MG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