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麦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微循环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郝晶 孙岸弢 +2 位作者 赵伟 杜福泉 高明洁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95-3298,3303,共5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微循环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接...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微循环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检测2组化疗前后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状态及白细胞水平,统计2组化疗后缓解率。结果:化疗4个周期后,对照组全血CD3^+、CD4^+、NK及观察组CD8^+较化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全血CD8^+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CD3^+、CD4^+、NK及CD4^+/CD8^+较化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全血血浆黏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形态、管周状态、流态、综合积分较化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1~4周期后,对照组全血白细胞计数较化疗前逐渐降低,观察组较化疗前先降低后升高,且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64.52%vs 33.33%,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微循环状态,并能抑制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学疗法 参麦注射液 微循环 免疫 血液流变学 白细胞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腹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绍霞 朱霞 郭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1-652,共2页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腹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 1 2 0例化疗期间或化疗后 3d内出现中、重度腹痛者分为 2组。试验组用盐酸山莨菪碱、地塞米松、能量合剂双侧足三里注射 ,维生素B1 2 双侧血海穴注射 ;对照...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腹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 1 2 0例化疗期间或化疗后 3d内出现中、重度腹痛者分为 2组。试验组用盐酸山莨菪碱、地塞米松、能量合剂双侧足三里注射 ,维生素B1 2 双侧血海穴注射 ;对照组肌内注射哌替啶。分别观察 2组在注射结束、注射后 4h、2 4h、72h、96h时的止痛效果。结果 :在注射结束和注射后 2 4h、72h、96h ,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注射后 4h 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腹痛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羟基喜树碱冻干粉剂(拓僖)方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陈文晟 马磊 +3 位作者 金川 李志彪 李卫东 周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5-587,共3页
观察含羟基喜树碱冻干粉剂(拓僖)方案与含羟基喜树碱水剂方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含拓僖方案(A组)(拓僖+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顺铂)作为治疗大肠癌的化疗方案与同期含羟基喜树碱水剂方案(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 观察含羟基喜树碱冻干粉剂(拓僖)方案与含羟基喜树碱水剂方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含拓僖方案(A组)(拓僖+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顺铂)作为治疗大肠癌的化疗方案与同期含羟基喜树碱水剂方案(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顺铂)比较,其中含羟基喜树碱水剂方案分为两组剂量,第1组(B组)羟基喜树碱为10mg/d,第2组(C组)羟基喜树碱为16mg/d。观察各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含羟基喜树碱水剂方案16mg/d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拓僖可作为羟基喜树碱水剂的替代剂型应用于治疗大肠癌的联合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羟基喜树碱冻干粉剂(拓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