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Progress of Magnetically-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echnology 被引量:127
1
作者 赵争鸣 张艺明 陈凯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I0001-I0022,21,共22页
近些年,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中等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自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7年发表其研究成果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就成为了研究热点问题。该文在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 近些年,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中等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自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7年发表其研究成果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就成为了研究热点问题。该文在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主要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概括论述。首先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了目前运用于分析该技术的主要理论;接着对该技术目前的传输水平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分类阐释,主要分为传输特性、新材料的应用、干扰问题和实际应用,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最后在当前研究热点问题的基础之上,对该技术有待研究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技术 电力传输 耦合共振 无线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WPT 传输功率 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R-WPT系统输出功率优化控制研究
2
作者 万小波 周子梦 +1 位作者 刘宝泉 娄建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7,共9页
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传输距离的变化会导致线圈间的互感发生变化,进而使系统的反射阻抗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系统无法以最大输出功率输出。因此,提出了利用反射阻抗理论的两种功率优化控制策略,即在发射端通过移相控制优化... 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传输距离的变化会导致线圈间的互感发生变化,进而使系统的反射阻抗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系统无法以最大输出功率输出。因此,提出了利用反射阻抗理论的两种功率优化控制策略,即在发射端通过移相控制优化功率和在接收端添加DC/DC变换控制优化功率。首先,研究了反射阻抗与输出功率的关系,并阐明了两种功率优化控制策略的原理;然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研究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传输距离在5 cm、25 cm时,通过调节移相角或DC/DC变换,传输功率分别至少增加了1.17 W、0.19 W;实验与仿真之间输出功率的最大误差不超过3%,证明了这两种利用反射阻抗理论的优化控制策略均能有效实现输出功率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 反射阻抗 功率优化 移相控制 DC/DC变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波 王汉卿 +1 位作者 李江南 李锐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为了适应多频多负载无线供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基于互感理论和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单发射双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其次,通过分析脉宽调制对系统无线电能传输... 为了适应多频多负载无线供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基于互感理论和耦合模理论,建立了单发射双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其次,通过分析脉宽调制对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极性控制的多频复合脉宽调制策略;然后,针对单发射双接收磁耦合多频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圆角矩形的同轴异侧单发射双接收平面螺旋形磁耦合线圈及相应的高频控制电路和谐振补偿电路;最后,搭建系统样机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多个磁耦合谐振频率无线电能的有效传输,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单发射多接收 脉宽调制 磁耦合多频谐振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磁耦合谐振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
4
作者 李若琼 翁源 李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磁耦合谐振双向无线电能传输(BD-WPT)系统的参数多,导致系统影响程度不一致和参数配置困难,为此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提出分数阶磁耦合谐振BD-WPT系统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在分析系统传输特性和线圈参... 磁耦合谐振双向无线电能传输(BD-WPT)系统的参数多,导致系统影响程度不一致和参数配置困难,为此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提出分数阶磁耦合谐振BD-WPT系统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在分析系统传输特性和线圈参数解析式的基础上,采用GRA进行系统各个参数的影响评估,确定了5个核心参数.为了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和线圈功率密度,采用MOPSO算法优化系统参数,结果表明通过GRA有选择性地优化核心参数,可使算法输出的解集优于未采用GRA的解集.结合电动汽车实际需求,选取最优解用于BD-WPT系统的设计参考.仿真结果显示,相校于国标参数对称系统,BD-WPT系数的传输效率提高了4.5个百分点,线圈功率密度提高了0.42 k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无线电能传输(BD-WPT) 磁耦合谐振 灰色关联度分析(GRA) 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理论的MCR-WPT系统频率分裂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跃 廖志娟 +2 位作者 叶兆虹 唐春森 王佩月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140-3148,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频率分裂现象的物理原理,并建立一套使得系统工作在最大传输功率状态的工作准则,提出了一套建模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MCR-WPT系统进行了时域建模,并通过矩阵计算... 为了进一步揭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频率分裂现象的物理原理,并建立一套使得系统工作在最大传输功率状态的工作准则,提出了一套建模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MCR-WPT系统进行了时域建模,并通过矩阵计算得到了传输功率的解析表达式。然后基于振动理论,分析了传输功率的频率分裂现象,阐述并推导了系统的几个关键参数:系统固有频率、电路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接着深入分析了系统固有频率和电路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频率分裂及系统共振的物理原理。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无线电能传输 振动理论 频率分裂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R-WPT系统负载特性分析及线圈参数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范兴明 贾二炬 张鑫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中,系统电气参数的变化会对传输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线圈作为该技术的核心部件,其参数的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何兼顾系统的功率和效率... 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中,系统电气参数的变化会对传输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线圈作为该技术的核心部件,其参数的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何兼顾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对线圈参数进行合理的设计一直是该技术的难题。为此,文中基于等效电路理论建模,着重研究了系统的负载特性,结果表明: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不存在最佳负载使系统的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同时达到最大。利用MATLAB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其次,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线圈的匝数、平均半径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普通负载状态下,系统的输出功率随着线圈匝数和平均半径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以60 W负载灯泡为例对线圈参数进行设计,在传输距离为0.5 m时,传输效率可达到94%。理论计算结果证明了参数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无线能量传输 电气参数 传输性能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MCR-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苏玉刚 阳剑 +2 位作者 戴欣 刘家鸣 侯信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62-169,共8页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精度低、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双LCC型MCR-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将MCR-WPT系统的负载...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精度低、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双LCC型MCR-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将MCR-WPT系统的负载与互感识别问题等效为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问题,进而转化为深度学习非线性拟合问题,并给出模型的训练方法,最后得到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MCR-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模型。通过离线方式训练负载与互感识别模型,并将训练完成的识别模型导入微型控制器,只需要采集系统输入电流值和传输距离就能够实现负载与互感在线同时识别,识别速度快、精度高,有利于系统的实时控制,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有利于工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神经网络 互感识别 负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R-WPT发射/接收线圈性能仿真建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范兴明 高琳琳 +2 位作者 苏斌华 唐福鸿 张鑫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51-2157,共7页
以两线圈等效电路模型为研究对象,重点考虑谐振线圈中通过的高频电流会受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的影响,致使导体的有效截面积减小,增大线圈的高频损耗。为了掌握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对系统传输的具体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线圈参数... 以两线圈等效电路模型为研究对象,重点考虑谐振线圈中通过的高频电流会受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的影响,致使导体的有效截面积减小,增大线圈的高频损耗。为了掌握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对系统传输的具体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线圈参数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利用Maxwell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圆形导线横截面模型在不同频率情况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各自产生的损耗随绕组厚度和频率的变化趋势,由此提出可用铜管来代替相同外径圆形实心导线,以提高材料的实际利用效率。通过理论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铜管替代实心导线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线圈中导线有效截面利用率的可行性,此方法可减小导线在高频电流条件下产生的电阻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 趋肤效应 邻近效应 效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转动多负载MCR-WPT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旭玲 许欣慰 +2 位作者 刘成 田婷 董硕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35,共7页
目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ce-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发射多负载静止和单发射单负载转动2种形式。通过对单发射低速转动多负载状态下的系统进行研究,建立单发射多负载... 目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ce-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发射多负载静止和单发射单负载转动2种形式。通过对单发射低速转动多负载状态下的系统进行研究,建立单发射多负载系统并进行理论分析,使用COMSOL对静止状态下多负载接收线圈进行仿真,设置静止状态与旋转状态作对比实验,分析接收端转动对MCR-WPT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探讨低速旋转状态下系统传输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速转动三负载时,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功率输出,单个负载的传输效率可以达到23.260%,总传输效率达到69.768%,低速转动对传输效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低速 转动 多负载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线方程的MCR-WPT系统线圈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昕 何小斌 +1 位作者 蓝建宇 邹小雨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2,共8页
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magnetically-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中,线圈作为能量中转的关键环节,其参数的设计决定了系统的传输效率,但目前仍然没有成熟完善的线圈设计方法。将平面螺旋线圈作为研究对... 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magnetically-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中,线圈作为能量中转的关键环节,其参数的设计决定了系统的传输效率,但目前仍然没有成熟完善的线圈设计方法。将平面螺旋线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阿基米德螺线方程,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耦合线圈互感、自感、电阻与线圈几何参数的关系,得到了较为精确的计算方法。通过COMSOL进行仿真验证,在线圈匝间距较小时,各电量计算误差在5%以内。针对给定的限定条件,以线圈传输效率作为优化目标,通过Matlab求解出最优的线圈参数。最后,绕制实际的线圈并由实验测得其最大传输效率超过95%,证明了线圈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wpt 阿基米德螺线方程 平面螺旋线圈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R-WPT系统传输特性研究及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念波 杨健 金湘亮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22期109-114,共6页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参数特性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系统各参数变化对传输效率产生的影响以及传输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效率优化。利用电路耦合理论,建立两种拓扑结构的系统等效电路模型,使...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参数特性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系统各参数变化对传输效率产生的影响以及传输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进行效率优化。利用电路耦合理论,建立两种拓扑结构的系统等效电路模型,使用Matlab对系统的功率和效率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引入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传输效率进行优化,并借助Multisim搭建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MCR-WPT系统的最高传输效率分别可达到94.7%和93.3%,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可为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式 无线电能传输 传输特性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等效电路模型 传输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
12
作者 常雨芳 尹帅帅 +1 位作者 黄文聪 李飞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针对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中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方法。该方法根据共振原理构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模型,通过反射系数描述阻抗匹配状态,获取最佳负载阻抗;采用混沌优化算法优化... 针对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中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方法。该方法根据共振原理构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模型,通过反射系数描述阻抗匹配状态,获取最佳负载阻抗;采用混沌优化算法优化电机线圈损耗率,实现多自由度电机无线电能传输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后,多自由度电机的电能输出功率达到了893 W,传输效率提升了0.10以上,提高了电能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方法有效,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多自由度电机 无线电能传输 阻抗匹配 最佳负载阻抗 混沌算法 反射系数 线圈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制无线电能传输线圈的设计与优化
13
作者 邓先明 徐韶卿 赵文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7,共8页
为更好地适应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需求,设计一种具有较高平面偏移容忍度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结构。该结构的接收端采用印制电路板制作,并在不增加敷铜面的基础上集成平面螺线管结构,在保证线圈制作精度及结构稳定的基础上,提高磁耦... 为更好地适应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需求,设计一种具有较高平面偏移容忍度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结构。该结构的接收端采用印制电路板制作,并在不增加敷铜面的基础上集成平面螺线管结构,在保证线圈制作精度及结构稳定的基础上,提高磁耦合机构的抗偏移性能。依据互感原理建立基于LCC-S谐振网络的系统数学模型。根据磁耦合机构互感波动及系统效率优化线圈尺寸参数。依据优化结果制作磁耦合机构及传输系统样机。磁耦合机构互感参数测量及系统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在一定平面偏移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抗偏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 抗偏移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级式可扩展多模块并联架构的低压大电流高距径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豪杰 刘福鑫 +1 位作者 陈旭玲 金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4-1152,I0024,共10页
在低压大电流高距径比磁谐振式无线供电场合,由于传输线圈间的耦合系数很小,因此功率器件和谐振元件的电流很大,导致系统损耗大,难以优化设计。为此,文中提出一种三级式可扩展多模块并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架构,利用基波分析法对双模块并... 在低压大电流高距径比磁谐振式无线供电场合,由于传输线圈间的耦合系数很小,因此功率器件和谐振元件的电流很大,导致系统损耗大,难以优化设计。为此,文中提出一种三级式可扩展多模块并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架构,利用基波分析法对双模块并联系统建模并分析其传输特性。为提升系统效率,对比3种输出级结构及其控制策略并遴选出一种最优拓扑。进一步地,提出线圈级具体参数设计方法以减小电压电流应力并实现输入级软开关。最后搭建一台距径比为1(30 cm/30 cm)的1 kW原理样机验证理论分析,对比3种不同输出级拓扑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最高效率可达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 多模块并联 高距径比 低压 大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传输距离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延杰 李峰 +3 位作者 周思齐 马晓磊 冯建勇 霍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16,共12页
针对无线充电系统原边线圈嵌入路面结构后耦合线圈之间的距离增大、耦合程度减弱的问题,对线圈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大传输距离下无线电能的传输。通过电磁有限元仿真对线圈的内径、外径和匝数进行优化,提出以耦合系数为优化目标的线圈... 针对无线充电系统原边线圈嵌入路面结构后耦合线圈之间的距离增大、耦合程度减弱的问题,对线圈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大传输距离下无线电能的传输。通过电磁有限元仿真对线圈的内径、外径和匝数进行优化,提出以耦合系数为优化目标的线圈结构参数优化流程,同时,在Simulink中搭建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仿真平台,对采用优化后线圈结构的无线充电系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线圈内径增大,耦合系数先增大,达到峰值后迅速减小;随着线圈外径增大,耦合系数逐渐增大;在不同外径下,线圈的最优匝数均为9匝;3个参数中,增大外径是提高线圈耦合程度最有效的方式;最终优化后线圈的参数为外径480 mm、内径210 mm、匝数9匝,可以实现300 mm距离的电能传输,系统输出功率保持在2.96~3.70 kW,传输效率达到86.54%,横向容许偏移距离可达6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充电系统 电动汽车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 耦合线圈 大传输距离 磁耦合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金龙 高楚珊 唐小波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24,共6页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各项参数变化对传输效率的影响及传输效率不高的问题。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为目标,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频率、电阻、线圈互感等参数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引入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系统工作频...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各项参数变化对传输效率的影响及传输效率不高的问题。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为目标,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频率、电阻、线圈互感等参数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引入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对系统工作频率、线圈匝数、线圈半径、线圈间距离以及负载阻值进行参数优化。最后在Python软件中对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系统参数对应的一组最优解使得系统的最高传输效率可达94.27%。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地优化系统参数从而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参数优化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lbach效应的磁屏蔽无线输电耦合机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强 李建贵 +3 位作者 王隆扬 陈晨 朱郭福 刘珊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2-359,共8页
针对主动磁屏蔽需要设置额外激励源、被动磁屏蔽所采用的磁屏蔽材料价格昂贵等问题,在传统DD线圈结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albach效应的磁屏蔽无线输电耦合机构。首先,提出了具有磁屏蔽效应的无线输电耦合机构拓扑,基于耦合机构等... 针对主动磁屏蔽需要设置额外激励源、被动磁屏蔽所采用的磁屏蔽材料价格昂贵等问题,在传统DD线圈结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albach效应的磁屏蔽无线输电耦合机构。首先,提出了具有磁屏蔽效应的无线输电耦合机构拓扑,基于耦合机构等效磁路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其产生磁屏蔽效应的原理;其次,采用微元法推导了耦合机构在空间中任意平面的磁场强度表达式;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耦合机构的无线输电性能及磁屏蔽效果。结果表明,Halbach效应线圈在保证输电效率与DD线圈基本一致的同时,能有效削弱耦合机构外的磁场强度,提高磁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输电 磁屏蔽 Halbach效应 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离通道的同步无线能量信息传输系统优化
18
作者 史海睿 张立炎 +1 位作者 陈启宏 李昶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9,共10页
针对单通道能量信息并行传输系统信息传输速率较低、能量传输损耗大、系统设计方法复杂等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互感耦合理论,设计了一种利用新型的多线圈磁耦合机构实现能量传输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分离设计的新方案。多线... 针对单通道能量信息并行传输系统信息传输速率较低、能量传输损耗大、系统设计方法复杂等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互感耦合理论,设计了一种利用新型的多线圈磁耦合机构实现能量传输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分离设计的新方案。多线圈磁耦合机构作为电能和信息传输的通道,可以传输不同频率、不同幅值的电能和信号。数字信息经幅移键控调制后加载到信息传输回路中,在不影响能量传输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实时、双向、高速率传输。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所设计的磁耦合机构进行磁场特性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分析能量传输系统的关键电气参数变化,以及电能传输对信息传输的干扰,确定所提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在能量传输频率100 kHz、正向信息载波频率1381 MHz、反向信息载波频率1923 MHz的情况下,实现了能量传输效率8935%、正向信息传输速率4289 kbps、反向信息传输速率5999 kbps的能量信息并行双向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能量信息并行传输 磁心结构 磁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三线圈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19
作者 高鹏飞 田晓盈 +2 位作者 杨志梁 高浩睿 王培祎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5,共7页
具有中继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更远,在煤矿井下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但是,井下的实际环境对线圈的尺寸要求较高,适合使用非对称线圈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基于此,提出一种非对称三线圈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并结合收发线圈... 具有中继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更远,在煤矿井下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但是,井下的实际环境对线圈的尺寸要求较高,适合使用非对称线圈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基于此,提出一种非对称三线圈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并结合收发线圈半径、传输距离等参数对中继线圈位置、半径等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了在不同中继线圈位置、传输距离及收发线圈半径的情况下中继线圈半径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上述不同参数时,随着中继线圈半径的增加传输效率先增加后减小,这一规律与距离及收发线圈半径无关,但是在不同参数下最优传输效率对应的中继线圈半径不同。最后,设计了一种非对称三线圈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试验平台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无线电能传输 非对称线圈 中继线圈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输电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12
20
作者 程时杰 陈小良 +2 位作者 王军华 文劲宇 黎静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8-84,共17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输电技术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首先介绍了无线输电技术的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对我国无线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我国发展电磁感应的短距离、磁共振的中距离、微波无线输...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输电技术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首先介绍了无线输电技术的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对我国无线输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我国发展电磁感应的短距离、磁共振的中距离、微波无线输电技术和飞秒激光长距离无线输电技术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最后针对无线输电技术在我国电力设备制造技术、输电网发展、配电网发展、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发展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输电技术 感应耦合 磁共振耦合 微波无线输电 飞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