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阵内镜超声对胆总管微结石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陈刚 张卫平 +4 位作者 鲍峻峻 李杨 梅俏 许建明 洪汝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线阵内镜超声(EUS)对胆总管微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医院就诊并经EUS诊断为胆总管微结石和胆泥患者资料,从中筛选出住院期间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的患者共85例。以治疗性ERCP/内镜... 目的探讨线阵内镜超声(EUS)对胆总管微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医院就诊并经EUS诊断为胆总管微结石和胆泥患者资料,从中筛选出住院期间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的患者共85例。以治疗性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结果为金标准。将EUS、MRCP及诊断性ERCP结果(EUS组、MRCP组和诊断性ERCP组)分别与金标准相比较,计算3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85例患者中EUS组阳性共63例,假阳性5例;阴性共22例,假阴性1例。MRCP组阳性共49例,假阳性4例;阴性共36例,假阴性14例;诊断性ERCP组阳性共59例,假阳性10例;阴性共26例,假阴性10例。EUS组诊断胆总管微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8.3%、80.8%、92.1%、95.4%和92.9%;MRCP组为76.3%、84.6%、91.8%、61.1%和78.8%;诊断性ERCP组为83.1%、61.5%、83.1%、61.5%和76.5%。EUS诊断胆总管微结石准确度高于MRCP组(χ^(2)=6.986,P<0.05)和诊断性ERCP组(χ^(2)=8.900,P<0.05)。EUS组、MRCP组和诊断性ERCP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95、0.804、0.723,95%CI分别为(0.802~0.988,P<0.001)、(0.702~0.907,P<0.001)和(0.598~0.848,P=0.001)。结论在诊断胆总管微结石方面,EU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治疗性ERCP术前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微结石 胆泥 内镜超声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屏气三维压缩感知与梯度自旋回波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李雅楠 樊钢练 +5 位作者 黎星 程燕南 王欢 张雪艳 梁张瑞 郭建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 比较单次屏气压缩感知(3D BH-CS-MRCP)、梯度自旋回波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3D BH-GRASE-MRCP)与常规三维呼吸触发磁共振胆管成像(3D RT-MRCP)的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12月进行3D BH-GRASE-MRCP、3D BH... 目的 比较单次屏气压缩感知(3D BH-CS-MRCP)、梯度自旋回波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3D BH-GRASE-MRCP)与常规三维呼吸触发磁共振胆管成像(3D RT-MRCP)的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12月进行3D BH-GRASE-MRCP、3D BH-CS-MRCP和3D RT-MRCP三组序列扫描的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14±15.19)岁。由2名放射科医师按5分制评分对胰胆管可见性、运动伪影、背景抑制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计算3个胆管段(胆总管、左、右肝管)的相对对比度,并记录3个序列的采集时间。采用Friedman检验和事后检验比较三组采集时间、定性和定量结果。结果 两组屏气序列的采集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3D RT-MRCP(P<0.001)。三组在整体图像质量、运动伪影、胆总管及肝内胆管一级分支上均无统计学差异。3D RT-MRCP和BH-CS-MRCP的相对对比度、肝内胆管二级分支可见性和背景抑制评分均显著高于BH-GRASE-MRCP(P<0.01)。3D RT-MRCP的胰管近段、中段及远段可见性评分均显著优于BH-GRASE-MRCP(P=0.002、0.043、0.001),而BH-GRASE-MRCP的胆囊及胆囊管可见性评分高于3D RT-MRCP(P=0.036)。除胰管(中、远段)显示评分外,3D RT-MRCP与BH-CS-MRCP其他图像评价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次屏气下3D MRCP联合GRASE和CS技术可在不降低整体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显著缩短采集时间。与BH-GRASE-MRCP相比,BH-CS-MRCP在胆管可见性和背景抑制方面显示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压缩感知 梯度自旋回波序列 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与ERCP、PTC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于宝 胡道予 +3 位作者 夏黎明 王承缘 李震 邹明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38-339,367,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2例临床怀疑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资料 (包括薄层或增强扫描 ) ...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2例临床怀疑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资料 (包括薄层或增强扫描 ) ,并与 18例ERCP、9例PTC比较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胆管梗阻诊断准确率为 90 .5 % ,ERCP为 88.9% ,PTC为 88.9%。结论 :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胆管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p ERCP PTC 诊断 胆道梗阻性疾病 胆胰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文政 彭光春 +5 位作者 汤恢焕 陈登明 刘凡 王润文 贾高志 聂吉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怀疑胆胰系病变者行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及常规MRI,对服用对比剂前后MRCP图像质量、服药前MRCP与综合服药前、后MRCP诊断准确率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服用对...  目的 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怀疑胆胰系病变者行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MRCP及常规MRI,对服用对比剂前后MRCP图像质量、服药前MRCP与综合服药前、后MRCP诊断准确率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服用对比剂后MRCP图像质量明显提高(P<0.001);结合常规MRI,综合服药前、后MRCP对胆胰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均较服药前MRCP高(P<0.05)。结论 口服枸橼酸铁铵能明显提高 MRCP的成像质量;综合服药前、后MRCP对诊断胆胰系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枸橼酸铁铵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时联合应用MR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焦馗 全显跃 +2 位作者 温志波 朱杏莉 刘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 评价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在MRCP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补充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胰胆管疾病病例的MRI表现,由两名有MR诊断经验的影像医生在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分为MRCP、MRCP与MR平扫结合、MRCP结合MR平扫及动态增强三... 目的 评价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在MRCP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补充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胰胆管疾病病例的MRI表现,由两名有MR诊断经验的影像医生在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分为MRCP、MRCP与MR平扫结合、MRCP结合MR平扫及动态增强三步阅片,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对照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第一、二步骤间定性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提高17.2%、14.7%及20%,差异显著(χ2=6.02,P<0.05),而第二、三步骤间差异不显著(χ2=1.74,P>0.05),但诊断准确率及确认度三步骤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MRCP应与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相结合,MR平扫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必要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增强 胰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枸橼酸铁铵抑制3D-MRCP图像中胃肠信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立娜 徐克 +4 位作者 任克 孙文阁 戚喜勋 金安玉 李延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62-764,共3页
目的 评价使用枸橼酸铁铵后 3D MRCP图像的改善程度。方法 本组共收集MRCP病人 3 0例。在服用枸橼酸铁铵前、后以相同的采集参数对其行 3D MRCP成像。图像评价从胃肠信号消除情况和图像质量改善情况两方面进行。结果 使用造影剂后胃... 目的 评价使用枸橼酸铁铵后 3D MRCP图像的改善程度。方法 本组共收集MRCP病人 3 0例。在服用枸橼酸铁铵前、后以相同的采集参数对其行 3D MRCP成像。图像评价从胃肠信号消除情况和图像质量改善情况两方面进行。结果 使用造影剂后胃部的对比信噪比由 7.0 64± 3 .85 3降至 1.0 41± 0 .45 9,十二指肠则由 5 .494± 3 .916降至 1.93 1± 2 .3 17,两者的P值均小于 0 .0 0 1;MRCP的图像质量由造影前的 2 .83 3± 2 .0 5 2增至 9.13 3± 2 .0 3 0 ,P <0 .0 0 1。结论 使用枸橼酸铁铵几乎可完全消除 3D MRCP图像中的胃肠信号 ,明显改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cp 枸橼酸 胃肠 初步研究 胃部 造影 服用 信号 图像质量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性胃肠道造影剂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梁宗辉 冯晓源 +2 位作者 黎元 龚美玲 蒋胜洪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16-319,共4页
目的:研究阴性胃肠道造影剂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中的应用效果。材料和方法: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硫酸钡溶液和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在MRCP中对胃肠道液体信号的影响:共45例受检者,每例均行不同TE时间下的常规MR... 目的:研究阴性胃肠道造影剂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中的应用效果。材料和方法: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硫酸钡溶液和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在MRCP中对胃肠道液体信号的影响:共45例受检者,每例均行不同TE时间下的常规MRCP(MIP)及单次激发成像(Single-Shot)检查。检查前,15例口服硫酸钡溶液,15例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15例未口服造影剂作为对照。结果:50%W/V硫酸钡溶液、12%V/V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溶液在各组中对胃肠道液体信号的抑制效果理想。在采用长TE时间的情况下,钡剂及铁剂溶液的信号低于采用短TE时间。结论:应用阴性胃肠道造影剂能够消除或明显抑制胃肠道内液体的高信号,提高MRCP的图象质量。铁剂优于钡剂,特别是在单次激发成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胃肠道阴性造影剂 硫酸钡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的MRCP表现(附4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8
作者 封海龙 李彩英 殷小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总结梗阻性黄疸的MRCP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4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表现。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25例,其中肝门胆管癌6例,胆囊癌2例,胆总管腺癌4例,胰头癌、十二指肠腺癌各3例,胰头转移瘤7例。... 目的总结梗阻性黄疸的MRCP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4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表现。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25例,其中肝门胆管癌6例,胆囊癌2例,胆总管腺癌4例,胰头癌、十二指肠腺癌各3例,胰头转移瘤7例。良性梗阻性黄疸22例,其中炎性梗阻3例,胆囊或胆总管结石伴炎症13例,术后瘢痕、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息肉各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典型MRCP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藤蔓"征,胆管突然截断,断端圆钝形态不规则,呈偏心性或向心性狭窄或充盈缺损。良性梗阻性黄疸的MRCP表现为肝内胆管呈"枯树枝"征,胆总管逐渐变窄或其内形态规则的充盈缺损,断端锐利、平直或倒杯口状或圆锥状。结论MRCP是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 黄疸 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MRCP诊断 被引量:7
9
作者 周莺 李玉华 +1 位作者 徐彬 朱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0期856-858,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方法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诊断。方法 对23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应用MRCP方法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15岁8个月,最小年龄5个月。用T2加权... 目的 探讨利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方法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诊断。方法 对23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应用MRCP方法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15岁8个月,最小年龄5个月。用T2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并应用MIP重建技术作MRCP检查,分析其扩张胆管的部位及程度,并应用Todani分型法进行分型。结果 23例用MRCP方法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进行分型的病例,其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其中,Ⅰ型10例,Ⅱ型1例,ⅣA型11例,Ⅴ型1例。结论 MRCP检查胰胆管影像学诊断技术具有无创伤性、无需造影剂、快速简便的优点,是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mrcp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分型 年龄 检查结果 手术结果 病例 利用 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MRCP诊断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宏 穆学涛 +1 位作者 钟心 董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表现。方法对2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有临床症状或生化异常疑胆道并发症的患者行MRCP检查,分析其MRCP表现。所有病人均经直接胆道造影、术后病理或随诊观察确诊。结果胆道并发症...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表现。方法对2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有临床症状或生化异常疑胆道并发症的患者行MRCP检查,分析其MRCP表现。所有病人均经直接胆道造影、术后病理或随诊观察确诊。结果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61.9%(13/21)。其中吻合口狭窄7例,非吻合口狭窄2例,胆道结石2例,胆道淤泥1例,供体-受体胆总管不匹配1例。结论MRCP可以明确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对肝移植术后胆系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 并发症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诊断胆胰系疾病的价值评价及ROC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梅 郭启勇 +2 位作者 孙翀鹏 马春梅 陈胜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通过ROC分析,以及按病变部位、性质进行的亚组分析来评价US、CT和MRCP对胆胰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并简要介绍ROC的原理和应用。方法:收集疑胆胰系疾患接受MRCP检查患者105例,其中同时做US检查者65例。另有同期CT资料59例,其中同时做U... 目的:通过ROC分析,以及按病变部位、性质进行的亚组分析来评价US、CT和MRCP对胆胰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并简要介绍ROC的原理和应用。方法:收集疑胆胰系疾患接受MRCP检查患者105例,其中同时做US检查者65例。另有同期CT资料59例,其中同时做US检查者31例。每诊断一处病变计作一次诊断过程。病理检查、术中所见或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盲法与金标准对比,计算出各诊断方法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ROC分析其诊断效能。同时按病变部位、性质分别计算MRCP、US及C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似然比等指标,进行比较显著性检验统计。结果:ROC分析显示,MRCP的曲线最靠近左上角,US次之,CT在最下面,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985,0.981,0.901,均>0.9,MRCP与CT间离均差(Z)为0.75,双侧P>0.25。MRCP、US和CT诊断胆胰系恶性占位、结石的敏感度分别为100%、83%、82%;92%、71%、76%。经检验,MRCP与US和CT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胆总管结石3种方法差异较显著,敏感度分别为92%、39%、62%,经检验MRCP与US有显著性差别(χ2=17.412,P<0.001)。结论:ROC曲线分析是比较、评价2种或2种以上影像诊断方法效能差异性的客观标准。MRCP在诊断恶性胆道梗阻、胆道结石病变中较CT和US具有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MRCP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友 胡道予 +3 位作者 邵剑波 李震 夏黎明 王承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22-423,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对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重T2 加权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厚层投射直接成像技术做MRCP检查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 2 6例。分析扩张胆管的部位及程度 ,并根据Todani分型 ,同...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对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重T2 加权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厚层投射直接成像技术做MRCP检查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 2 6例。分析扩张胆管的部位及程度 ,并根据Todani分型 ,同时观察胰胆管结合部及胆系内的信号变化。结果 MRCP对肝内外胆管显示良好。检出率及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5 % ,并可做出分型。其中Ⅰ型 16例 ,Ⅳ型 7例 ,Ⅴ型 3例。 6例胰胆管连接异常。 结论 MR CP作为一种快速简便 ,无创伤性的胰胆管影像学检查技术 ,是诊断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造影术 胆管囊性扩张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结合MRI对不同病理类型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殷信道 王利伟 +4 位作者 卢玲铨 张林 张太生 吴前芝 顾建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24-626,共3页
目的:研究MRI、MRCP对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类型对照。方法:46例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分析不同部位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MRI、MRCP表现与病理类型对照。结果:46例患者,4... 目的:研究MRI、MRCP对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类型对照。方法:46例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分析不同部位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MRI、MRCP表现与病理类型对照。结果:46例患者,4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病理均为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MRCP肝门"空虚征"、肝内胆管枯树枝状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7例,病理为胆管癌6例,胆囊癌4例;16例胆总管中段截断,近段胆管、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稍高信号6例,病理为胆管癌9例、胆囊癌3例、胰头癌2例、十二指肠腺癌2例;16例胆管末段截断或狭窄,T2WI稍高信号8例,病理改变为胰头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4例、胆管癌3例、壶腹癌5例。结论: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有不同的MRI和MRCP表现,反映其病理类型。常规MRI和MRCP联合应用有利于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消化系统肿瘤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屏气MRCP对于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附60例ERCP与MRCP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靳二虎 马大庆 +3 位作者 梁宇婷 张艺 张忠嘉 李铁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909-912,共4页
目的:研究非屏气MRCP技术显示胆道病变的能力。方法:6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了前瞻性MRCP和ERCP检查。分析MRCP图像胆胰管显示情况,有无充盈缺损及梗阻,作出定性诊断,并与ERCP比较。结果:MRCP和E... 目的:研究非屏气MRCP技术显示胆道病变的能力。方法:6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了前瞻性MRCP和ERCP检查。分析MRCP图像胆胰管显示情况,有无充盈缺损及梗阻,作出定性诊断,并与ERCP比较。结果:MRCP和ERCP分别显示了100%和88%的胆管结石。对肿瘤及其它胆道梗阻病变,MRCP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的作用与ERCP基本一致。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MRCP为85%,ERCP为88%。结论:非屏气MRCP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胰腺疾病 胆管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伴胰管扩张MRCP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新彤 靳二虎 +2 位作者 张洁 刘朋 闫媛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伴胰管扩张的MRCP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确诊为AP的51例患者的临床和MRCP表现,比较胰管扩张AP病例(A组)与胰管正常AP病例(B组)的影像学表现差异。MRCP观察项目包括胰管和胆总管(CBD)直径、胰管形态、有无胰胆...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伴胰管扩张的MRCP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确诊为AP的51例患者的临床和MRCP表现,比较胰管扩张AP病例(A组)与胰管正常AP病例(B组)的影像学表现差异。MRCP观察项目包括胰管和胆总管(CBD)直径、胰管形态、有无胰胆管结石及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观察项目包括病程及是否为复发(ARP)。结果 A组21例AP有胰管扩张[胰管直径(0.51±0.12)cm],其中17例胰管边缘光滑,4例粗细不均;B组30例AP胰管正常[胰管直径(0.22±0.02)cm]。A组3例伴假性囊肿,B组未见(P<0.05)。A、B两组CBD直径分别为[(0.98±0.44)cm、(0.70±0.25)cm,P<0.01]。A组11例、B组3例见双管征(P<0.01)。A组12例、B组仅6例ARP(P<0.01)。A组平均治疗天数为(24.43±10.63)天,B组为(15.03±5.45)天(P<0.001)。结论胰管扩张与非扩张AP的MRCP表现及临床病程存在一定差异,认识这些表现有助于做出正确影像学诊断和合理的临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管扩张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结合常规MRI诊断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殷信道 王利伟 +4 位作者 卢玲铨 张林 张太生 吴前芝 顾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70-1672,共3页
目的研究MRCP结合MRI对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分析不同部位胆管梗阻恶性肿瘤的MRI、MRCP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46例患者,4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 目的研究MRCP结合MRI对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分析不同部位胆管梗阻恶性肿瘤的MRI、MRCP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46例患者,4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病理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MRCP肝门"空虚征"、肝内胆管枯树枝状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7例,病理诊断胆管癌6例,胆囊癌4例;32例胆总管截断或狭窄,近段胆管、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稍高信号14例,病理诊断胆管癌12例、胆囊癌3例、胰头癌6例、壶腹癌5例、十二指肠腺癌及乳头腺癌6例。结论常规MRI和MRCP联合应用有利于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恶性肿瘤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曲面重组阴性法胆管成像与MRCP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礼同 李澄 +3 位作者 顾振 陈建 何玲 袁红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阴性法胆管成像与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癌(EHCC)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CP检查后,同期采用10mm...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阴性法胆管成像与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癌(EHCC)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CP检查后,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一次屏气下完成上腹部CT平扫及二期增强扫描,将门静脉期图像采用2.5mm层厚、1.25mm间距重叠50%重建,获得轴面源像(ASI),数据传输至诊断工作站,利用reformat重组软件,进行胆管多平面重组(MPR),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胆管图像,在MPR基础上,再沿胆管走行方向管腔中心划曲线,进行曲面重组(CPR),获得CPR胆管图像。结果CPR、MRCP成功率为100%;CPR、MRCP均对肝外胆管癌部位做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7%(32/33)和90.9%(30/33);对合并症的诊断率分别为100%和62.5%(10/16)。结论CPR、MRCP对肝外胆管癌均能明确定位;CPR对肝外胆管癌的定性诊断率高于MRCP,显示肝外胆管癌与扩张胆管的关系更直观;CPR对合并症的诊断率明显高于MRCP;CPR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曲面重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MRCP、3D-MRCP及2D-FIESTA序列诊断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涛 任转琴 +2 位作者 朱海林 苟晓光 李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69-1971,共3页
目的探讨2D-MRCP、3D-MRCP和2D-FIESTA在胆总管结石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0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胆总管结石的2D-MRCP、3D-MRCP和2D-FIESTA序列的MR表现。结果50例中2D-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44例(88.00%),检出结石54枚(54/68,79.41%... 目的探讨2D-MRCP、3D-MRCP和2D-FIESTA在胆总管结石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0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胆总管结石的2D-MRCP、3D-MRCP和2D-FIESTA序列的MR表现。结果50例中2D-MRCP发现胆总管结石44例(88.00%),检出结石54枚(54/68,79.41%);2D-MRCP结合3D-MRCP发现46例(92.00%),检出结石61枚(61/68,89.71%);2D-MRCP、3D-MRCP结合2D-FIESTA序列发现49例(98.00%),检出结石67枚(67/68,98.53%)。结论2D-MRCP、3D-MRCP结合2D-FIESTA序列对胆总管结石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成像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管解剖变异的MRCP诊断 被引量:21
19
作者 赵海 肖新兰 +1 位作者 查广盛 段早辉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管解剖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02年8月~2006年8月期间行MRCP检查的900例病例进行分析,对显示不清的胆囊管视为正常。所有病例经胆囊切除术(783例)或逆行胰胆管造影术(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管解剖变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02年8月~2006年8月期间行MRCP检查的900例病例进行分析,对显示不清的胆囊管视为正常。所有病例经胆囊切除术(783例)或逆行胰胆管造影术(117例)证实。结果:MRCP清晰显示胆囊管801例(89%),根据Taoureal胆囊管解剖变异分型标准:胆囊管变异53例,变异率为5.9%,其中胆囊管汇入左右肝管分叉处21例(2.3%),汇入右肝管10例(1.1%),与肝总管并行9例(1.0%),胆囊管低位插入8例(0.9%),旋前插入肝总管7例(0.8%),旋后插入肝总管3例(0.3%),过短1例(0.1%),囊状扩张1例(0.1%),合并胆囊分隔6例(0.7%),先天性胆总管囊肿6例(0.7%)。部分患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的变异。其中假阴性2例,显示不清2例。结论:MRCP能显示各种胆囊管解剖变异,术前了解这些变异有助于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胆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 变异 解剖 磁共振造影术 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中成像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16
20
作者 梁宗辉 冯晓源 +2 位作者 蒋胜洪 黎元 龚美玲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 :研究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时 ,应用胃肠道阴性对比剂 (葡萄糖酸亚铁糖浆 )后 ,不同成像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5 0例受检者口服 12 %V/V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后进行MRCP检查 ;采用GE 1.5TMRI扫描机 ,常规薄层MIP成像及厚层单次激... 目的 :研究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时 ,应用胃肠道阴性对比剂 (葡萄糖酸亚铁糖浆 )后 ,不同成像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5 0例受检者口服 12 %V/V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后进行MRCP检查 ;采用GE 1.5TMRI扫描机 ,常规薄层MIP成像及厚层单次激发成像 (Single Shot)、薄层单次激发MIP成像。结果 :随着TE时间的延长 ,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对胃肠道液体信号的抑制作用增强 ,使MRCP时胆胰管显影更加清晰 ,尤其在单次激发成像时 ;结合MIP与厚层单次激发图像可以得到更多信息。结论 :口服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后行MRCP检查 ,能够抑制胃肠道内液体信号 ,使胆胰管显影更加清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胃肠道 阴性对比剂 成像方法 m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