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_3O_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heating effects under radiofrequency capacitive field
1
作者 李旭红 冯志明 +3 位作者 欧阳伟炜 谢小雪 廖遇平 唐劲天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185-1189,共5页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varying from 10 to 426 nm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Heating effects of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under radiofrequency capacitive field(RCF) with frequency of 27....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varying from 10 to 426 nm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Heating effects of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under radiofrequency capacitive field(RCF) with frequency of 27.12 MHz and power of 60-150 W were investigated.When the power of RCF is lower than 90 W,temperatures of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75-150 mg/mL) can be raised and maximal temperatures are all lower than 50 ℃.When the power of RCF is 90-150 W,temperatures of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can be quickly raised and are all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 saline and distilled water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Temperature of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can even reach 70.2 ℃ under 150 W RCF.Heating effects of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re related to RCF power,particle size and particle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radiofrequency capacitive field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heating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ing system of high polymers' pyromagnetic effect
2
作者 张永忠 罗迎社 +3 位作者 粟建新 马敏伟 杨占宇 张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229-233,共5页
The measurement system is the main equipment of the proje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experiment system,a sensor array is designed,and used to continually acquire the global magnetic field.A scientific scheme is ... The measurement system is the main equipment of the proje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experiment system,a sensor array is designed,and used to continually acquire the global magnetic field.A scientific scheme is developed to get the signal processing an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for nondirective weak magnetic field.The software of sampling control system is given,which is complied using C language in Labwindows/CVI.Taking computer as main engine,the system can acquire the nondirective weak magnetic field automatically and continuously use the sensor array,the change of magnetic field can be shown in real-time and intui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omagnetic effect high POLYMER GLOBAL magnetic field SENSOR ARR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偏置磁场变化的磁致伸缩逆效应能量平均磁滞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文美 房昱同 +2 位作者 刘雨欣 郭萍萍 冯晓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40-2851,共12页
磁致伸缩器件的输出特性通常表现出对偏置条件很强的依赖性,现有的磁致伸缩本构模型难以直接表征偏置磁场动态变化时材料的磁化过程,为了指导磁致伸缩材料在应力激励下的应用,建立能够反映偏置磁场变化的磁致伸缩逆效应磁滞模型具有重... 磁致伸缩器件的输出特性通常表现出对偏置条件很强的依赖性,现有的磁致伸缩本构模型难以直接表征偏置磁场动态变化时材料的磁化过程,为了指导磁致伸缩材料在应力激励下的应用,建立能够反映偏置磁场变化的磁致伸缩逆效应磁滞模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基于自由能理论引入材料钉扎系数,得到应力依赖的不可逆磁滞分量Mirr和λirr,建立考虑磁滞行为的磁致伸缩材料逆效应本构模型;其次基于磁路等效理论引入偏置磁场与磁阻的非线性相关项,将模型拓展为计及偏置磁场变化的能量平均磁滞模型;最后基于实验数据,采用引入非线性自适应步长因子的改进布谷鸟灰狼算法提取模型参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描述磁致伸缩材料在恒定以及非恒定偏置磁场条件下的磁通密度-应力响应和应变-应力响应,为磁致伸缩逆效应在力磁传感与能量收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逆效应 偏置磁场 能量平均磁滞模型 磁路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共轴驱动永磁球型关节设计及扰动抑制
4
作者 张永顺 刘志军 +1 位作者 刘振虎 王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针对当前永磁球型关节普遍存在电磁驱动结构复杂,耦合磁场建模困难,磁矩奇异性,抵抗外界扰动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永磁体转子轴线始终趋于磁场旋转轴线的旋转定轴效应,研制了一种以内置全悬浮永磁体转子的万向随动机构为主体的永磁柔性... 针对当前永磁球型关节普遍存在电磁驱动结构复杂,耦合磁场建模困难,磁矩奇异性,抵抗外界扰动能力不足等问题,依据永磁体转子轴线始终趋于磁场旋转轴线的旋转定轴效应,研制了一种以内置全悬浮永磁体转子的万向随动机构为主体的永磁柔性直驱球型关节。球型关节的定子由两组鞍形线圈和一组亥姆线圈三轴正交嵌套而成。为解决磁矩控制变量冗余问题,采用磁场旋转轴线侧摆、俯仰角为独立控制变量的三相电流公式叠加空间万向旋转磁场,实现磁场内同步旋转永磁体转子侧摆、俯仰磁矩解耦和在空间万向磁场旋转轴线导引下的永磁球型关节侧摆、俯仰两自由度运动。进而,用Lyapunov函数证明系统稳定性,采用基于模糊算法优化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抑制抖振和降低输出端轨迹误差。模拟结果验证了模糊优化滑模控制器的有效性。相比未模糊优化滑模控制方法,存在外界扰动时,优化模糊控制器通过切换增益进行自适应调整,能有效抑制系统控制输入产生的抖振,并提高轨迹跟踪速度,降低跟踪误差。仿真和试验表明,球型关节电磁结构简单,磁场解析建模便利,电流输入变量与磁矩输出变量一一对应,抗干扰能力和抖振抑制效果良好,实现了球型关节期望轨迹的快速跟踪,动态跟踪性能良好,改善了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柔性球型关节 旋转共轴效应 空间万向旋转磁场 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静电场处理对蝴蝶兰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丽芳 邹诗晴 +2 位作者 彭东辉 胡嘉淼 林少玲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7,共8页
为探讨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处理对蝴蝶兰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该研究以蝴蝶兰切花品种“天堂鸟”为试验对象,探究了低压静电场处理对蝴蝶兰切花瓶插期间观赏品质、理化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通过低场... 为探讨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处理对蝴蝶兰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该研究以蝴蝶兰切花品种“天堂鸟”为试验对象,探究了低压静电场处理对蝴蝶兰切花瓶插期间观赏品质、理化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通过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分析蝴蝶兰切花的水分迁移和水分流失情况。结果表明:瓶插第28天时,与对照组相比,低压静电场组的蝴蝶兰切花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形态,其鲜质量和花径分别显著(P<0.05)提高4.88%、4.98%,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0.75、4.09 mg/g,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分别显著(P<0.05)降低了31.53%、21.96 nmol/g,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峰值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19.58、20.77、20.21 U/g,同时,结果表明低压静电场处理延缓了蝴蝶兰切花的水分迁移和水分流失现象。综上,低压静电场处理延缓了蝴蝶兰切花的品质劣变,该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切花的保鲜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理化性质 品质控制 蝴蝶兰切花 低压静电场 低场核磁共振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ermNet和MagNet的水轮发电机端部电磁、温度场仿真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海军 王宁 +1 位作者 杨仕友 李玉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16-121,共6页
应用有限元仿真软件MagNet和ThermNet对某一100MW水轮发电机端部电磁、温度耦合场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三维建模、三维复杂导体剖分中的"大尺度差别"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MagNet和ThermNet商用软件的具体实施步骤和... 应用有限元仿真软件MagNet和ThermNet对某一100MW水轮发电机端部电磁、温度耦合场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三维建模、三维复杂导体剖分中的"大尺度差别"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MagNet和ThermNet商用软件的具体实施步骤和过程。最后,给出了模型样机涡流场、温度场的数值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部电磁场 涡流损耗 趋肤效应 mag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致食品中微生物失活研究进展
7
作者 肖瑾 杨哪 +2 位作者 郑盼茜 徐学明 杨瑞金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1,共8页
作为新型非热杀菌技术,磁场因其强穿透性、绿色安全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振荡磁场能在保持食品营养特性的同时有效杀灭微生物并延长其保质期,恒稳磁场在抑制食品微生物生长方面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但不同类型磁场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抑... 作为新型非热杀菌技术,磁场因其强穿透性、绿色安全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振荡磁场能在保持食品营养特性的同时有效杀灭微生物并延长其保质期,恒稳磁场在抑制食品微生物生长方面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但不同类型磁场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抑制及失活作用机制尚未有系统的阐述与分析。文章综述了磁场致死和抑制食品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作用机制以及应用情况,并就其所面临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微生物失活 生物磁效应 窗口效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效应下分子发光行为的研究──Ⅲ.痕量蒽、苝同时MFE共振同步荧光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勇 黄贤智 +3 位作者 许金钩 周炜 时宁 陈国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26,共4页
本文建立了痕量蒽、的同时磁场效应(MFE)共振同步荧光分析方法。该法能有效地抑制同步扫描过程中散射光的波动而使在低试样浓度下测定蒽、的灵敏度提高。蒽和的检测限分别为0.14和0.027ng/ml。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6%。
关键词 磁场效应 同步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磁效应对SmFe2/PZT多铁异质结构动态磁机特性及磁场传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帅 张吉涛 +5 位作者 许志强 王晓雷 郑晓婉 杨倩 曹玲芝 袁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分析和测试了超磁致伸缩材料剩磁效应对动态磁机特性以及磁场传感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偏置功能的SmFe_2/PZT多铁异质结构。利用负超磁致伸缩材料SmFe_2兼有明显铁磁性和磁致伸缩性双重特型,在材料磁滞和剩磁的作用下其压磁系数... 分析和测试了超磁致伸缩材料剩磁效应对动态磁机特性以及磁场传感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偏置功能的SmFe_2/PZT多铁异质结构。利用负超磁致伸缩材料SmFe_2兼有明显铁磁性和磁致伸缩性双重特型,在材料磁滞和剩磁的作用下其压磁系数、杨氏模量及品质因数等反映动态磁机特性的参数都表现出滞回特性,并从微磁学180°畴璧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各个参数滞回特性产生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仅依靠材料剩磁的作用下,SmFe_2/PZT异质结构在反谐振频率点120 kHz和非反谐振频率点1 kHz的灵敏度分别为0.86 V·Oe^(-1)和1.2 mV·Oe^(-1),且磁电电压输出与施加激励电流之间呈近似线性变化关系,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所提出的SmFe_2/PZT多铁异质结构摆脱了传统磁电传感器对外加永磁体作为偏置磁场的束缚,减小了封装磁传感器件的体积,有利于实现器件的微型化,并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传感 动态磁机特性 多铁异质结构 剩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磁热处理对Fe基非晶/纳米晶合金高频软磁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肖贵华 杨元政 +2 位作者 陈脉 徐佳 王国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
在420~460℃对经氮气退火后的纳米晶磁芯进行二次横磁退火,外加磁场强度为800 Gs。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精密磁性元件测试仪和软磁交流设备测量带材的晶相结构、磁芯的电感L和磁损耗Ps等数据。研究表明,Fe基纳米晶合金在二次横磁退火... 在420~460℃对经氮气退火后的纳米晶磁芯进行二次横磁退火,外加磁场强度为800 Gs。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精密磁性元件测试仪和软磁交流设备测量带材的晶相结构、磁芯的电感L和磁损耗Ps等数据。研究表明,Fe基纳米晶合金在二次横磁退火后可以优化高频软磁性能。当频率为100 kHz时,只经过550℃氮气保护退火的磁芯,其有效磁导率μ_(e)、矫顽力H_(c)和磁损耗P_(s)分别为24.2 k、1.20 A/m、6.1 W/kg(最大磁感应强度B_(m)=0.1 T条件下);而经过440℃二次横向磁场退火后,有效磁导率μ_(e)提高到31.5 k,矫顽力H_(c)降低到0.96 A/m,磁损耗Ps降低到4.9 W/kg(B_(m)=0.1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磁热处理 高频 有效磁导率 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驱六足微米机器人及其粒子微操控应用
11
作者 王富焱 牟方志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01-8007,共7页
发展了一种可用于粒子微操控的磁驱六足微米机器人。这种微米机器人可以通过溶剂热法简易制备,采用SEM、亥姆霍兹线圈磁控系统和数值模拟等对六足微米机器人进行了结构与运动性能分析,探究了粒子微操控机理和能力。结果表明:六足微米机... 发展了一种可用于粒子微操控的磁驱六足微米机器人。这种微米机器人可以通过溶剂热法简易制备,采用SEM、亥姆霍兹线圈磁控系统和数值模拟等对六足微米机器人进行了结构与运动性能分析,探究了粒子微操控机理和能力。结果表明:六足微米机器人尺寸在5μm左右,通过控制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加入能够实现对其尺寸和二级枝晶的合成调控。六足微米机器人具备良好的磁响应性能,能够在较低场强的磁场驱动下保证在90 Hz及以下的交变磁场频率参数范围内,实现与控制设备的同步响应,并表现出在高粘溶液中的运动适应性和高效性。利用涡旋效应和尾流效应,六足微米机器人可通过旋转频率调整来控制周围流场的强度和稳态,实现了对聚苯乙烯微球的可控捕获、运输及卸载。该六足微米机器人提供了一种在微米尺度上进行粒子精准微操控的新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机器人 粒子微操控 涡旋效应 尾流效应 磁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调制理论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偏心不平衡磁拉力分析及其补偿
12
作者 王锁 王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6-1757,共12页
心室辅助系统、心脏泵对其薄片电机的悬浮性能要求较高,不平衡磁拉力对薄片电机的悬浮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已有研究忽略了定子的开槽对不平衡磁拉力的影响,模型精确度较低,补偿效果一般。该文利用气隙磁导比来衡量定子开槽对气隙的影响,... 心室辅助系统、心脏泵对其薄片电机的悬浮性能要求较高,不平衡磁拉力对薄片电机的悬浮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已有研究忽略了定子的开槽对不平衡磁拉力的影响,模型精确度较低,补偿效果一般。该文利用气隙磁导比来衡量定子开槽对气隙的影响,与传统的不平衡磁拉力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开槽影响的电机偏心气隙磁场解析式,从磁场调制的角度分析偏心时不平衡磁拉力的产生机理,并计算开槽影响的电机偏心不平衡磁拉力。最后通过补偿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电机 偏心不平衡磁拉力 磁场调制效应 不平衡磁拉力产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挺水植物菰生理性状、基质酶活性及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郭凤倩 赵兴杰 +3 位作者 刘云根 杨思林 徐超 文明发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598,共9页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分别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VFCW系统)和磁场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M-VFCW系统),通过测定湿地系统进出水理化指标、挺水植物菰(Zizania latifolia)生理指标及基质酶活性,探究磁场对人工湿地净化...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分别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VFCW系统)和磁场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M-VFCW系统),通过测定湿地系统进出水理化指标、挺水植物菰(Zizania latifolia)生理指标及基质酶活性,探究磁场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植物及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磁场能提高人工湿地对总磷(TP)、铵氮(NH_(4)^(+)-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50.70%、91.16%、59.48%,且对NH_(4)^(+)-N的去除效果最为显著,提升了46.89%。②磁场的施加有利于植物生长,相较于VFCW系统,M-VFCW系统菰的净光合速率(Pn)、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35%、8.55%、9.92%,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③M-VFCW系统上层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VFCW系统(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与TP、NH_(4)^(+)-N及COD去除率均存在极强的相关性,表明这两种酶在人工湿地对氮磷有机物的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适度的磁场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基质酶活性,从而提升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可为磁场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磁场强化 净化效果 挺水植物 基质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界磁场和天线构型对射频等离子体微放电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张金恒 苌磊 +2 位作者 杨鑫 周海山 罗广南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利用HELIC程序,研究了磁场和天线构型对射频微放电的影响。在天线方位角模数m=0和m=1两类典型模式下,外界磁场总是通过影响射频电场的分布影响天线的功率沉积分布,其中m=1的半螺旋(half helix)天线在达到临界磁场(10mT)后,轴向上的功率... 利用HELIC程序,研究了磁场和天线构型对射频微放电的影响。在天线方位角模数m=0和m=1两类典型模式下,外界磁场总是通过影响射频电场的分布影响天线的功率沉积分布,其中m=1的半螺旋(half helix)天线在达到临界磁场(10mT)后,轴向上的功率沉积分布由单峰转变为双峰分布,且峰值主要分布在天线的两侧;而m=0的环形(loop)天线在外界磁场达到临界值(1mT)后,主要呈现为一个单峰分布,且峰值位于天线正下方。而对并排的两个loop(loop^(++))天线,发现其不同轴向位置处的临界磁场值不同(z=0mm处为1mT,z=±60mm处为9mT),但是其功率沉积和电磁波受外界磁场的影响与m=0的loop天线类似。在无外磁场条件下,loop^(++)天线的功率沉积相较于其他两种天线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磁场效应 射频等离子体 天线构型 功率沉积 电磁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线性零磁场的动脉血管扫描成像方法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丹 王雨忱 +2 位作者 李天兆 徐彬 吴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355,共13页
基于磁电耦合效应的血流检测及血管成像是实现心血管疾病早期诊疗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基于磁场与血流耦合电效应,设计一种用于动脉血管扫描成像的组合线圈结构,产生带有零磁场线(FFL)区域的线性梯度磁场;在此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激... 基于磁电耦合效应的血流检测及血管成像是实现心血管疾病早期诊疗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基于磁场与血流耦合电效应,设计一种用于动脉血管扫描成像的组合线圈结构,产生带有零磁场线(FFL)区域的线性梯度磁场;在此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激励电流驱动FFL实现成像区域双向扫描;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实现磁电耦合信号与血管信息的非线性映射,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零磁场的动脉血管扫描成像新方法。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基于线性零磁场的血管扫描成像方法进行建模,求解磁电耦合信号,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线性梯度磁场模式下的磁电耦合信号含有血管位置、半径等信息;CNN重建血管位置误差平均值为1.5694 mm,重建血管半径的方均误差(MSE)和相关系数(CC)平均值分别为0.0548和0.9870。研究结果可用于血管成像装置设计及后续相关临床应用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磁场与血流耦合电效应 零磁场线 线性梯度磁场 卷积神经网络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柱型轴向均匀磁场产生装置的法拉第磁致旋光仪及实验设计
16
作者 杨保东 薛朝 周海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39,共6页
该文改进了法拉第磁致旋光仪的轴向磁场产生装置,设计核心是将多个沿厚度方向充磁的圆柱形钕铁硼永磁铁对称地放置在待测样品周围,具有磁场空间分布稳定、轴向磁场均匀、大小灵活可调等优点。此外,提出采用“相位法”测量法拉第磁致旋光... 该文改进了法拉第磁致旋光仪的轴向磁场产生装置,设计核心是将多个沿厚度方向充磁的圆柱形钕铁硼永磁铁对称地放置在待测样品周围,具有磁场空间分布稳定、轴向磁场均匀、大小灵活可调等优点。此外,提出采用“相位法”测量法拉第磁致旋光角,通过与“消光法”比较表明,“相位法”能显著提高测量精度,测量误差小于0.5°。改进的磁场产生装置和测量方法也可用于法拉第反常色散滤光器等磁光旋转科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拉第磁光效应 均匀磁场 维尔德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液的薄壁零件铣削技术研究
17
作者 张永亮 陈向 +2 位作者 徐裕超 王可意 张帅帅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针对弱刚度、复杂形状的零件在切削夹紧过程中难夹持、易变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磁流变液(MRF)的变刚度柔性辅助支承方法,以获得理想的加工质量。利用磁流变效应的快速、可逆及可控等特性,通过结构设计和磁路仿真,研制了用于薄壁曲面零... 针对弱刚度、复杂形状的零件在切削夹紧过程中难夹持、易变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磁流变液(MRF)的变刚度柔性辅助支承方法,以获得理想的加工质量。利用磁流变效应的快速、可逆及可控等特性,通过结构设计和磁路仿真,研制了用于薄壁曲面零件加工的磁流变自适应柔性辅助支承装置;建立了以加工形变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对该装置支承单元的数量和位置分布进行优化设计;搭建了铣削试验平台,通过对铣削信号进行测试分析,验证布局优化和励磁电流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布局优化后的磁流变辅助支承装置随着电流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刚度,减小切削振动响应,改善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效应 磁场仿真 布局优化 铣削试验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黄兵 金亚美 +5 位作者 张令涛 吴石林 郑子涛 王婷 杨哪 徐学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6-316,共11页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和磁场生物学效应研究深入,磁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科学的各个领域。适宜的磁场参数如强度、频率、波形等对农产品原料可产生特异性的非热效应,主要通过影响水分子簇、细胞形态、大分子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等方式调节...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和磁场生物学效应研究深入,磁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科学的各个领域。适宜的磁场参数如强度、频率、波形等对农产品原料可产生特异性的非热效应,主要通过影响水分子簇、细胞形态、大分子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等方式调节生物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以及传质传热效率,因而相较于其他物理加工而言,其作用效果的显化更加缓慢。另一方面,相同的磁场参数针对不同处理对象也会展现不同的作用效果。磁场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中已得到一定的验证并应用,主要包括农产品的辅助贮藏、杀菌、发酵、提取等方面,本文综述了磁场生化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旨在为该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生物效应 农产品 贮藏 杀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交替极永磁同步电机气隙磁场调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亚 周庆林 +3 位作者 丁石川 杭俊 李伟 雷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9-2026,I0030,共9页
与传统V型永磁(V-shaped permanent magnet,VPM)结构相邻N和S极永磁体形成一对极磁场不同,V型交替极永磁(V-shaped consequent-pole permanent magnet,VCPM)结构永磁体与相邻铁心形成一对极磁场。为进一步探究VPM和VCPM电机磁场分布的... 与传统V型永磁(V-shaped permanent magnet,VPM)结构相邻N和S极永磁体形成一对极磁场不同,V型交替极永磁(V-shaped consequent-pole permanent magnet,VCPM)结构永磁体与相邻铁心形成一对极磁场。为进一步探究VPM和VCPM电机磁场分布的不同带来的转矩性能差异,首先通过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确认,并量化分析VPM和VCPM电机气隙磁密各次谐波转矩贡献,揭示两种电机主谐波与调制谐波转矩贡献的差异性,进而阐明VCPM电机转矩提升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显著增加的调制谐波贡献的转矩分量。然后,研究关键结构参数对VCPM电机气隙磁场调制效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加工一台VCPM样机并开展试验研究,验证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磁场调制效应 交替极 永磁同步电机 V型永磁 转矩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磁场阻尼效应的激光熔覆气孔缺陷抑制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勇 孟庆鑫 +4 位作者 王梁 邹朋津 刘云峰 张群莉 姚建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4,共11页
气孔作为激光增材制造主要的缺陷之一,严重影响其在动态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采用稳态磁场辅助激光熔覆的方法,以在不改变激光工艺条件下实现对气孔缺陷的抑制。为了明晰稳态磁场对气孔缺陷的抑制机制,基于稳态磁场下气孔输运多物理场模... 气孔作为激光增材制造主要的缺陷之一,严重影响其在动态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采用稳态磁场辅助激光熔覆的方法,以在不改变激光工艺条件下实现对气孔缺陷的抑制。为了明晰稳态磁场对气孔缺陷的抑制机制,基于稳态磁场下气孔输运多物理场模型及激光熔覆试验,研究不同磁场强度下熔池的流场分布、气孔输运轨迹、气孔分布及内部的元素分布等规律。模拟结果显示,外加稳态磁场在熔池内产生的感应洛伦兹力增加了流体的粘滞效应,降低了熔池内流体的流速。随着磁场强度从0 T增加到1.2 T,熔池表面最高流速从0.137 m/s降低到0.054 m/s。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磁场强度从0 T增加到1.2 T,涂层孔隙率从13.339%降低到7.768%。结合气孔运动轨迹及熔池元素分布规律,得出稳态磁场抑制气孔缺陷的主要原因为磁阻尼效应降低流体速度,抑制外界氧元素进入熔池与碳元素结合生成气孔,从而降低气孔的数量。研究结果可为磁场辅助激光熔覆、焊接及修复等过程中的气孔缺陷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气孔缺陷 稳态磁场 阻尼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