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旦次临界装置物理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振华 荣春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48-51,共4页
次临界装置安全、简单、操作方便,能完成大量的物理实验,适用于教学、培训和实验研究,但其具有不同于临界装置的特点。按照中-约次临界装置合同要求,针对该装置具体特点和实验研究需要进行了物理设计,确定了该装置主要物理参数,如优化... 次临界装置安全、简单、操作方便,能完成大量的物理实验,适用于教学、培训和实验研究,但其具有不同于临界装置的特点。按照中-约次临界装置合同要求,针对该装置具体特点和实验研究需要进行了物理设计,确定了该装置主要物理参数,如优化的燃料棒尺寸、最佳慢化栅距、优化的堆芯布置方案等。在约旦科技大学完成的实验表明,设计结果与装置实际状况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装置 物理设计 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驱动次临界堆概念设计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吴宜灿 柯严 +25 位作者 郑善良 汪卫华 储德林 黄群英 刘晓平 许德政 王红艳 黄德所 朱晓翔 高纯静 李静惊 陈义学 吴斌 汪太平 柏云清 章毛连 刘松林 罗月童 刘萍 李春京 李强 童莉莉 翁晓毅 吴磊 王祥科 FDS课题组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80,共9页
在深入分析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实现核废料嬗变、可裂变重金属核燃料和氚核燃料增殖、产能等多种功能的次临界反应堆概念。概念有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参数适量外推的等离子体物理和技术水平的聚变堆芯、高压He气/液态L... 在深入分析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实现核废料嬗变、可裂变重金属核燃料和氚核燃料增殖、产能等多种功能的次临界反应堆概念。概念有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参数适量外推的等离子体物理和技术水平的聚变堆芯、高压He气/液态LiPb双冷却系统嬗变包层。介绍了系统基本概况和参考结构形式,阐述了系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包层中子物理学和包层热工水力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工程约束限制条件,指出系统相关的安全和潜在环境影响问题,给出典型的参考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堆 临界 概念设计 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参数设计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明星1#实验装置ks、keff和φ^*的模拟计算
3
作者 郭广水 于涛 夏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用MCNP程序对启明星1#实验装置(Venus 1#)的ks、keff和φ*进行模拟计算。在装置的源区、快区、反射层、屏蔽层已定条件下,逐层增加热区燃料元件,每增加1层,对ks、keff和φ*进行1次计算,共增加了13层,最终得到keff为0.962 46,满足了Venus... 用MCNP程序对启明星1#实验装置(Venus 1#)的ks、keff和φ*进行模拟计算。在装置的源区、快区、反射层、屏蔽层已定条件下,逐层增加热区燃料元件,每增加1层,对ks、keff和φ*进行1次计算,共增加了13层,最终得到keff为0.962 46,满足了Venus 1#的设计要求。元件层数增加,φ*先增后降,当增至12层时,φ*又明显增大。外源位置和能量对φ*有影响,外源在轴向离中心越近、能量越高,φ*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明星1#实验装置 MCNP程序 有源临界中子有效增殖因子 有效增殖系数 外源中子平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堆物理实验中的源倍增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史永谦 朱庆福 +1 位作者 夏普 李义国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9,13,共7页
给出了反应堆物理实验中临界测量和次临界度测量通常所采用的源倍增方法研究。首先从有源的扩散理论出发,导出了与以前不同的源倍增方法的公式。源倍增方法测量的参数实际是次临界系统在外源作用下的有源次临界中子倍增因子ks,而不是在... 给出了反应堆物理实验中临界测量和次临界度测量通常所采用的源倍增方法研究。首先从有源的扩散理论出发,导出了与以前不同的源倍增方法的公式。源倍增方法测量的参数实际是次临界系统在外源作用下的有源次临界中子倍增因子ks,而不是在这之前的中子有效倍增因子keff,然后研究了实验装置的临界质量,研究了ks与外源位置和能谱的关系,证明了导出的源倍增方法的理论是正确的。该方法可像过去那样用于反应堆物理实验中的临界外推测量,但不能用于次临界度测量。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有关源倍增方法测量的参数问题。最后讨论了ks和keff的差别和关系以及对临界外推测量和核临界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反应堆 倍增法 临界 KEFF 临界系统 临界安全 扩散理论 中子倍增 临界质量 实验装置 测量 有源 因子 外源 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明星Ⅱ号双堆芯零功率装置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庆福 周琦 +10 位作者 梁淑红 张巍 刘洋 夏兆东 杨历军 权艳慧 罗皇达 刘东海 王璠 吕牛 尹生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42-1849,共8页
启明星Ⅱ号是针对我国新型先进核能系统基础性研发及工程化设计验证而研制的双堆芯零功率装置。启明星Ⅱ号拥有两个堆芯,水堆堆芯侧重于开展热中子能谱环境下的原理性验证实验研究,铅堆堆芯侧重于重金属冷却的快中子反应堆及加速器驱动... 启明星Ⅱ号是针对我国新型先进核能系统基础性研发及工程化设计验证而研制的双堆芯零功率装置。启明星Ⅱ号拥有两个堆芯,水堆堆芯侧重于开展热中子能谱环境下的原理性验证实验研究,铅堆堆芯侧重于重金属冷却的快中子反应堆及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等先进核能系统的中子物理特性实验研究。启明星Ⅱ号通过一套仪控系统实现了两个堆芯的集成化控制和测量数据采集,每个堆芯均配备了多套非能动安全停堆系统,固有安全性强。在启明星Ⅱ号上获取了多种堆芯的基准性临界实验数据,可为我国轻水堆的技术创新、重金属冷却反应堆工程化设计及新型核能系统的集成研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明星Ⅱ号 零功率装置 铅冷反应堆 加速器驱动的临界系统 基准性临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C的瞬发中子衰减常数计算模块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铸伦 谢金森 +3 位作者 徐士坤 邓年彪 苑旭东 于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06-1914,共9页
瞬发中子基波衰减常数α可定量描述反应堆内中子随时间的变化,是计算绝对反应性所需的中子动力学参数之一,对次临界(特别是较深次临界)绝对反应性的精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开源程序OpenMC基础上,基于k-α迭代方法,以中子径迹长度... 瞬发中子基波衰减常数α可定量描述反应堆内中子随时间的变化,是计算绝对反应性所需的中子动力学参数之一,对次临界(特别是较深次临界)绝对反应性的精确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开源程序OpenMC基础上,基于k-α迭代方法,以中子径迹长度上的平均时间吸收权重修正作为k-α迭代参数因子,在输运过程中对瞬发、缓发中子分别考虑,开发了具有瞬发α本征值问题计算功能的OpenMC-PA模块。以Godiva衍生基准题和MUSE-4次临界实验装置为计算对象,对程序计算瞬发α本征值问题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块有优于MCNP4C的计算速度与计算范围,计算值与参考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5%。OpenMC-PA能满足次临界系统瞬发α本征值和中子动力学参数计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发α本征值 OpenMC Godiva衍生基准题 muse-4次临界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源法在ADS中子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庆福 史永谦 +3 位作者 李义国 夏普 郑伍钦 朱国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简要介绍了跳源法在ADS中子学研究中测量次临界度的原理、外源驱动的次临界中子学的实验装置、堆芯布置及中子源驱动系统。主要研究了252Cf中子源在堆芯不同轴向位置、模拟质子束管和散裂中子靶件处不同缓冲区材料对keff的影响。实验结... 简要介绍了跳源法在ADS中子学研究中测量次临界度的原理、外源驱动的次临界中子学的实验装置、堆芯布置及中子源驱动系统。主要研究了252Cf中子源在堆芯不同轴向位置、模拟质子束管和散裂中子靶件处不同缓冲区材料对keff的影响。实验结果与其它实验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源法 ADS 中子学研究 应用 临界 测量 临界中子学 实验装置 加速器驱动临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