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离子掺杂MSi_2O_2N_2(M=Ca,Sr,Ba)基荧光粉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芳芳 宁青菊 +1 位作者 王邦卿 乔畅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18,25,共3页
概述了近年来MSi2O2N2(M=Ca,Sr,Ba)基荧光粉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稀土离子掺杂对MSi2O2N2(M=Ca,Sr,Ba)基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和发光强度的影响,综述了稀土离子的敏化作用和离子间能量传递机理,并对稀土离子掺杂MSi2O2N2(M=Ca,Sr,Ba)基荧光粉... 概述了近年来MSi2O2N2(M=Ca,Sr,Ba)基荧光粉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稀土离子掺杂对MSi2O2N2(M=Ca,Sr,Ba)基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和发光强度的影响,综述了稀土离子的敏化作用和离子间能量传递机理,并对稀土离子掺杂MSi2O2N2(M=Ca,Sr,Ba)基荧光粉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稀土离子 氮硅酸盐 msi2o2n2(m=ca Sr 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FED荧光粉MSi_2N_2O_2:Eu^(2+)(M=Sr,Ba)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灵利 倪海勇 张秋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1-564,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绿色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荧光粉MSi2N2O2:Eu2+(M=Sr,Ba),研究了该荧光粉在不同电压和电流密度下的发光特性。在电子束激发下,SrSi2N2O2:Eu2+的发射主峰位于541 nm,属于黄绿光发射;BaSi2N2O2:Eu2...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绿色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荧光粉MSi2N2O2:Eu2+(M=Sr,Ba),研究了该荧光粉在不同电压和电流密度下的发光特性。在电子束激发下,SrSi2N2O2:Eu2+的发射主峰位于541 nm,属于黄绿光发射;BaSi2N2O2:Eu2+的发射主峰位于492 nm,属于蓝绿光发射。BaSi2N2O2:Eu2+的电流饱和性能要比SrSi2N2O2:Eu2+好。但在相同电流密度的激发下,SrSi2N2O2:Eu2+的发光强度明显高于BaSi2N2O2:Eu2+,因此,SrSi2N2O2:Eu2+更适合应用于FED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D 荧光粉 msi2n2o2:Eu2+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氧化物阳离子~2MO^+(M=Ca,Sr,Ba)参与N_2O与CO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辉 冷艳丽 王永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530,共6页
本文采用UB3LYP/6-311G(2d)+SDD//CCSD(T)/6-311+G(2d)+SDD方法,计算研究了气相中碱土金属氧化物阳离子2 MO+(M=Ca,Sr,Ba)参与N2O(X1∑+)+CO(X1∑+)→N2(X1∑g+)+CO2(X1∑g+)的反应机理.通过计算亲氧性得到在三种氧化物阳离子中只有2 C... 本文采用UB3LYP/6-311G(2d)+SDD//CCSD(T)/6-311+G(2d)+SDD方法,计算研究了气相中碱土金属氧化物阳离子2 MO+(M=Ca,Sr,Ba)参与N2O(X1∑+)+CO(X1∑+)→N2(X1∑g+)+CO2(X1∑g+)的反应机理.通过计算亲氧性得到在三种氧化物阳离子中只有2 CaO+从N2O得到O原子并传递给CO的过程是热力学允许的.碱土金属氧化物阳离子2 MO+参与主题反应的机理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其一为2 MO+从N2O获取O原子生成2 MO2+,进而向CO提供O原子得到2 MO+和CO2,该过程为催化反应机理;其二为2 MO+先与N2O复合生成中间体IM1,之后IM1继续与CO复合生成中间体IM2′,经过一系列反应过程最终生成2 MO+,N2和CO2.通过对两种反应过程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因素分析得到,2 MO+(M=Ca,Sr,Ba)参与反应N2O(X1∑+)+CO(X1∑+)→N2(X1∑g+)+CO2(X1∑g+)的机理为后一路径,所得结果与实验观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mo+(m=ca+ Sr+ Ba+) n2o和Co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长余辉材料Y_2O_2S:Eu,Si,M(M=Mg,Ca,Sr,Ba)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新木 曾慧慧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Si,M(M=Mg,Ca,Sr,Ba),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热释光测量等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表明:Y2O2S:Eu,Si,M(M=Mg,Ca,Sr,Ba)长余辉材料的最大荧光发射和余辉发射峰完全一致都位于62...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Si,M(M=Mg,Ca,Sr,Ba),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热释光测量等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表明:Y2O2S:Eu,Si,M(M=Mg,Ca,Sr,Ba)长余辉材料的最大荧光发射和余辉发射峰完全一致都位于627nm,产生红光发射,是典型的Eu3+离子的5D0-7F2跃迁。激发停止后,能够产生较好的余辉性能。碱土金属离子能够增强其荧光发射峰强度并对余辉性能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以Mg2+最好,其次是B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材料 Y2o2S:Eu Si m(m=mg ca Sr Ba) 固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水泥基复合材料热电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伟华 廖晓 +2 位作者 季涛 张小影 张雄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0-773,共4页
为了提高水泥基材料的热电性能,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MnO_2粉末,并将其作为热电组分掺入到水泥浆中,研究了不同掺量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并着重探讨了其热电机理.结果表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Seebeck系数随着纳米MnO_2粉末掺... 为了提高水泥基材料的热电性能,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MnO_2粉末,并将其作为热电组分掺入到水泥浆中,研究了不同掺量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并着重探讨了其热电机理.结果表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Seebeck系数随着纳米MnO_2粉末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纳米MnO_2粉末掺量为水泥质量的5.0%时,水泥基材料的Seebeck系数高达3 300.0μV/℃,约为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30倍之多.研究结果在建筑工程领域余热回收及空调制冷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性能 水泥基材料 SEEBECK系数 纳米mno2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中~2Ca^+介入N_2O与CO,N_2O与H_2反应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晓鸣 张建辉 +1 位作者 冯国勇 王永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1-617,共7页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UB3LYP方法,在6-311+G(2d)和6-311+G(2d,p)的基组下,计算研究了气相中Ca^+离子介入N_2O(~1∑^+)和CO(~1∑^+)与N_2O(~1∑^+)和H_2(~1∑_g^+)反应的微观机理.报道了二重态势能面上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UB3LYP方法,在6-311+G(2d)和6-311+G(2d,p)的基组下,计算研究了气相中Ca^+离子介入N_2O(~1∑^+)和CO(~1∑^+)与N_2O(~1∑^+)和H_2(~1∑_g^+)反应的微观机理.报道了二重态势能面上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构型特征及能量,并用频率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参与N_2O和CO与N_2O和H_2的反应都分两步进行,其中Ca^+离子对反应N_2O(X^1∑^+)+CO(~1∑^+)生成N_2(X^1∑_g^+)+CO_2(~1∑_g^+)比较Fe^+,Ir^+,Pt^+等的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催化作用,而对反应N_2O(X^1∑^+)}H_2(~1∑_g^+)→N_2(~1∑_g^+)+H_2O(~1A_1)催化作用不是很好,N_2、CaOH^+和H是该反应的主要产物,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并通过对金属离子亲氧性(OA)的计算,从热力学方面进一步说明主题反应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ca+ n2o和Co n2o和H2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Eu^(2+)共掺Ca_3Si_2O_4N_2荧光粉的光学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鸿 李晨霞 +1 位作者 华有杰 徐时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4-1327,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白光LED用Ca3Si2O4N2∶Eu2+,Ce3+,K+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e3+和K+离子的掺杂没有改变Ca3Si2O4N2∶Eu2+荧光粉的主晶相。利用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白光LED用Ca3Si2O4N2∶Eu2+,Ce3+,K+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e3+和K+离子的掺杂没有改变Ca3Si2O4N2∶Eu2+荧光粉的主晶相。利用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样品在355 nm激发下得到的发射光谱为峰值位于505 nm的单峰,是Eu2+离子5d-4f电子跃迁引起的。Ca3Si2O4N2∶Eu2+荧光粉通过Ce3+和K+离子的掺杂,发光明显增强。当Ce3+的摩尔分数为1%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是单掺Eu2+离子荧光粉发光强度的168%。通过光谱重叠的方法计算Ce3+→Eu2+能量传递临界的距离为2.53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3Si2o4n2∶Eu2+ Ce3+ 荧光粉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处理推进剂N_2O_4泄漏的粉体制备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侯瑞琴 刘铮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5,56,共4页
为了应急处理液体推进剂N2O4泄漏液,采用CaO水解-正丁醇共沸蒸馏法制备出粒径均匀的多孔性纳米球型Ca(OH)2粉体,粒径为200-300nm,孔径8~15nm,比表面积为63m^2/g。将粉体装入压力瓶中形成移动的装置,通过挤压使粉体喷射与泄漏... 为了应急处理液体推进剂N2O4泄漏液,采用CaO水解-正丁醇共沸蒸馏法制备出粒径均匀的多孔性纳米球型Ca(OH)2粉体,粒径为200-300nm,孔径8~15nm,比表面积为63m^2/g。将粉体装入压力瓶中形成移动的装置,通过挤压使粉体喷射与泄漏物发生物理吸附和酸碱中和反应。结果表明,粉体对泄漏液N2O4挥发的NO2气体去除率可达90%以上。粉体主要通过吸附、吸收、浸润、界面化学反应等作用捕获挥发气体,覆盖泄漏液,避免其进一步挥发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液体推进剂 n2o4 泄漏处理 ca(oH)2粉体 共沸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运溶剂浮区法生长Bi_(2+x)Sr_(2-x)Ca_(n-1)Cu_nO_(2n+4+d)晶体
9
作者 C.T.Lin(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Physics 70569 Stuttgart,Germany)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27-127,共1页
The growth of crystals of the high T c oxide superconductors has been hampe red by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aterials and their phase diagrams.The most common crys tal growth technique adopted for these oxides is the ... The growth of crystals of the high T c oxide superconductors has been hampe red by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materials and their phase diagrams.The most common crys tal growth technique adopted for these oxides is the “flux”method,where the st arting materials are solved in a melt,which is usually formed by excess CuO and BaO or a KCl/NaCl mixture.The crystals are produced by slow cooling of the heate d solvent.This method,however,suffers from several disadvantages: (1) the crystals are contaminated with the crucible material, (2) the crystals are difficult to remove from the crucible, (3) the crystals contain flux i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 2+ x Sr 2- x ca n -1 Cu n o 2 n+4+d crystal travelling solvent floating zone method supercondu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_2对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组织与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轶 顾剑锋 +1 位作者 张俊喜 杨有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5-69,84,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仪及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1%纳米CeO_2(质量分数)对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_3C_2+1%CeO_2复合涂层的主要组...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仪及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1%纳米CeO_2(质量分数)对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_3C_2+1%CeO_2复合涂层的主要组成相是α-Fe、γ-Fe、Cr_3C_2、Cr_(23)C_6及Cr_7C_3等化合物相;加入1%纳米CeO_2后,复合涂层组织明显细化,未熔Cr_3C_2数量显著减少,初生碳化物由粗大杆状向块状转变,数量增加,分布均匀,有效抑制和消除了裂纹的形成;复合涂层硬度和耐磨性能显著提高,Fe+30%Cr_3C_2+1%CeO_2涂层截面显微硬度提高105HV,增幅达到15.4%,且涂层沿深度方向硬度分布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激光熔覆 FE基合金 CR3C2 复合涂层 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型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含能离子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敏 许诚 +5 位作者 葛忠学 毕福强 朱勇 卜建华 苏海鹏 肖啸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9,55,共7页
以氨基-1,2,4-三唑和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HDNMNT)为原料,通过中和反应合成出两种新型含能离子盐——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3-氨基-1,2,4-三唑盐(3-ATDNMNT)和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4-氨基-1,2,4-三唑盐(4-ATDNMNT),收率分别为9... 以氨基-1,2,4-三唑和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HDNMNT)为原料,通过中和反应合成出两种新型含能离子盐——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3-氨基-1,2,4-三唑盐(3-ATDNMNT)和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4-氨基-1,2,4-三唑盐(4-ATDNMNT),收率分别为95.4%和96.7%;利用FT-IR、1 H NMR、13C NMR、15 N NMR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3-ATDNMNT和4-ATDNMNT的爆轰性能;在标准状态下(膨胀比为70∶1),利用最小自由能原理,分别计算了两种离子盐在丁羟复合推进剂中的能量性能。结果表明,3-ATDNMNT的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587km/s和33.58GPa,4-ATDNMNT的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693km/s和34.31GPa。以3-ATDNMNT部分取代丁羟复合推进剂中的AP后,丁羟复合推进剂的理论比冲可达2 635.7N·s/kg。以4-ATDNMNT部分取代丁羟复合推进剂中的AP后,当HTPB、Al、AP及4-ATDNMNT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0%、5%、15%及70%时,获得该丁羟复合推进剂的最高理论比冲为2 677.2N·s/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离子盐 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3-氨基-1 2 4-三唑盐 3-ATDnmnT 2-偕二硝甲基-5-硝基四唑4-氨基-1 2 4-三唑盐 4-ATDnmnT 爆轰性能 丁羟复合推进剂 HT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萎蔫病毒2号安徽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严丹侃 郑红英 +4 位作者 张海珊 沈艳 顾江涛 章东方 燕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3,共7页
利用酶联免疫和RT-PCR技术对采自安徽地区的蚕豆病株进行检测,确定其病原为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为明确BBWV2安徽分离物(BBWV2-AH)的分类地位,克隆了该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其基因组特征。结果表明,B... 利用酶联免疫和RT-PCR技术对采自安徽地区的蚕豆病株进行检测,确定其病原为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为明确BBWV2安徽分离物(BBWV2-AH)的分类地位,克隆了该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其基因组特征。结果表明,BBWV2-AH RNA1全长为5 944 bp(GenBank登录号:KY606992),含有1个ORF;BBWV2-AH RNA2全长3 587bp(GenBank登录号:KY606993),含有1个ORF。全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析显示,BBWV2-AH RNA1与BBWV2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78.4%~96%和87.1%~99%;BBWV2-AH RNA2与BBWV2其他分离物的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76.8%~95.5%和88.2%~98.3%。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BBWV2-AH RNA1与中国的BBWV2-Hunan RNA1的亲缘关系最近,而BBWV2-AH RNA2与韩国的多个分离物聚集在一起,再与中国的分离物BBWV2-B935形成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萎蔫病毒2 安徽分离物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晶相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建武 郭成 +3 位作者 黄海亮 严生虎 沈介发 张跃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得钡铁氧体磁性粉末,借助热质量分析(TGA)、红外光谱(FT-IR)、X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柠檬酸添加量对煅烧产物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柠檬酸与金属硝酸盐摩尔配比n(CA)/n(MN)≤1.2时,...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得钡铁氧体磁性粉末,借助热质量分析(TGA)、红外光谱(FT-IR)、X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柠檬酸添加量对煅烧产物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柠檬酸与金属硝酸盐摩尔配比n(CA)/n(MN)≤1.2时,钡铁氧体晶相为W型,当n(CA)/n(MN)=2时,晶相转变为M型;随着柠檬酸量的增加,燃烧产物的晶化温度升高;过量柠檬酸添加改变了中间产物Fe的存在形式,促使γ-Fe_2O_3转化为热稳定性好的α-Fe_2O_3,进而使得W型钡铁氧体的成型温度升高,出现M晶型钡铁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钡铁氧体 n(ca)/n(mn) Γ-FE2o3 Α-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正极材料多硫化碳炔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维坤 王安邦 +1 位作者 曹高萍 杨裕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7-371,共5页
为克服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单质硫的导电性差、放电产物的部分溶解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在“主链导电、侧链储能”思路下,设计并探索了一种新型正极材料多硫化碳炔。通过元素分析、13CNMR谱、Raman光谱及热分析测试技术对含碳炔结构... 为克服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单质硫的导电性差、放电产物的部分溶解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在“主链导电、侧链储能”思路下,设计并探索了一种新型正极材料多硫化碳炔。通过元素分析、13CNMR谱、Raman光谱及热分析测试技术对含碳炔结构的碳材料与单质硫在不同温度下的共热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 300℃下所得产物中多数硫以多硫链的形式化合在sp2杂化的碳主链上,生成接近理想多硫化碳炔的结构。该材料的放电容量高,大电流性能好(400mA/g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773mA·h/g),循环性能较好(50次循环后,还具有350mA·h/g的容量),证明材料设计思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碳炔 硫化 锂电池 RAmAn光谱 制备 分析测试技术 sp^2杂化 放电比容量 电池性能 部分溶解 元素分析 ^13C nmR谱 放电容量 电流性能 电流密度 循环性能 设计思路 单质硫 导电性 产物 碳材料 近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中环烯醚萜苷和蒽醌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行为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祥升 杨美华 +1 位作者 吴海峰 舒晓燕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2-350,共9页
利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Q-TOF MS/MS)技术,在负离子模式下,探讨巴戟天中4种环烯醚萜苷和2种蒽醌成分的质谱裂解途径。通过[M-H]-获得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进一步对[M-H]-进行碰撞诱导解离,获得相应化合物的裂解... 利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Q-TOF MS/MS)技术,在负离子模式下,探讨巴戟天中4种环烯醚萜苷和2种蒽醌成分的质谱裂解途径。通过[M-H]-获得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进一步对[M-H]-进行碰撞诱导解离,获得相应化合物的裂解途径。结果表明,环烯醚萜苷主要的裂解途径是首先脱去母环上的功能基团,如中性丢失H_2O、CO_2、CH_3COOH和糖单元等部分;其次是二氢吡喃环和糖环的断裂,m/z113、101为环烯醚萜苷母环断裂的特征碎片离子。蒽醌类化合物的裂解行为是连续失去CO,也可以失去CO_2。这些质谱裂解行为的研究有助于环烯醚萜苷和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也可为其他同类化合物的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Q-ToFmS/mS)环烯醚萜苷 蒽醌 裂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向插合的毛刷电接触对结构改进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云忠 金波 乔玉鹏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216,共5页
针对现有毛刷电接触对插合过程中随机插合现象导致的插拔力和接触电阻范围过大、可控性较差的现状,提出基于导向插合的毛刷电接触结构改进方案.改进结构包括单针簇导向结构、对接端面导向结构及插针螺旋校直结构.对改进前、后的毛刷电... 针对现有毛刷电接触对插合过程中随机插合现象导致的插拔力和接触电阻范围过大、可控性较差的现状,提出基于导向插合的毛刷电接触结构改进方案.改进结构包括单针簇导向结构、对接端面导向结构及插针螺旋校直结构.对改进前、后的毛刷电接触对进行2mm插拔深度的插拔力试验及接触电阻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导向插合的毛刷电接触结构改进优化了毛刷电接触对插拔力、接触电阻范围,结构改进前、后的单对毛刷接触对多次插拔力方差值分别为0.39,0.003,结构改进前、后的单对毛刷接触对多次接触电阻方差值分别为0.41,0.008.基于导向插合的毛刷电接触对结构改进设计对改善毛刷电接触性能以及其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刷电接触 导向插合 单针簇导向 插针螺旋校直 电连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