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轨道角动量模式谐振环形行波天线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振宇 杜永兴 +2 位作者 李宝山 徐利权 温海英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4,109,共5页
为解决目前轨道角动量(OAM)天线难以在同一频率下多模工作的问题,推动OAM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实际应用,设计、加工并测量了一种基于单层板的谐振环形行波天线,引入4个馈电探针将不同相位差的信号馈入行波天线。经仿真分析和实际测量,该天... 为解决目前轨道角动量(OAM)天线难以在同一频率下多模工作的问题,推动OAM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实际应用,设计、加工并测量了一种基于单层板的谐振环形行波天线,引入4个馈电探针将不同相位差的信号馈入行波天线。经仿真分析和实际测量,该天线可以在3 GHz上谐振并分别产生了携带有OAM模式l=0,l=±1,l=-2的涡旋电磁波束。该天线结构简单并且可以在同一频率下产生多种模式OAM,能够有效增加无线通信的信道容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多模态 涡旋电磁波 谐振环形行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SLF/ELF水平电偶极子在球形地-电离层中产生的场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元新 潘威炎 +1 位作者 金荣洪 张红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2-1008,共7页
在非理想导电地面与电离层条件下,导出了地下SLF/ELF水平电偶极子在地上、地下及电离层中产生的电磁场的球谐级数表达式。并提出了一种加速收敛算法,算出了大气层及电离层中的电磁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地下几十公里的水平电偶极子产生... 在非理想导电地面与电离层条件下,导出了地下SLF/ELF水平电偶极子在地上、地下及电离层中产生的电磁场的球谐级数表达式。并提出了一种加速收敛算法,算出了大气层及电离层中的电磁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地下几十公里的水平电偶极子产生的场除了增加了一个固定衰减外,与地面上的水平电偶极子产生的场分布完全相似,它产生的电磁场可理解为电波首先垂直地透过土壤,然后在地-电离层腔体中传播。在SLF频段,地-电离层空腔中的电磁场可理解为两个"行波"的叠加。在ELF频段,空腔中的电磁场是驻波,其频率变化规律能正确反映出"舒曼"谐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电偶极子 地-电离层空腔 球谐级数 “舒曼”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与雷达波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友杰 刘祥萱 张有智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35,共3页
采用平板几何金属衬底模型对雷达波在均匀等离子体中传播所发生的吸收、反射和衰减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衰减取决于等离子体密度和碰撞频率的共同作用;通过适当选择等离子体密度和等离子体碰撞频率,可以... 采用平板几何金属衬底模型对雷达波在均匀等离子体中传播所发生的吸收、反射和衰减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衰减取决于等离子体密度和碰撞频率的共同作用;通过适当选择等离子体密度和等离子体碰撞频率,可以使均匀等离子体对某一雷达波段的吸收达到90%以上,隐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等离子体 共振吸收 等离子体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条激光器用光腔的模式计算:快速傅里叶变换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百达 冯国英 蔡邦维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335-339,共5页
本文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对三维光腔衍射积分方程作了数值解,用以说明板条固体激光器用新型棱镜腔的模式特性。
关键词 板条激光器 光腔 傅里叶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功率放大单片封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博 张勇 +3 位作者 江伟佳 刘广儒 徐锐敏 延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24-2732,共9页
本文对太赫兹功率放大单片封装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波导-微带垂直过渡和模块内的模式谐振抑制技术.不同于常规的矩形探针平面过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叉探针的垂直过渡结构,适用于多层电路排布的系统/模块封装,并在WR-4波导频段(170... 本文对太赫兹功率放大单片封装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波导-微带垂直过渡和模块内的模式谐振抑制技术.不同于常规的矩形探针平面过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叉探针的垂直过渡结构,适用于多层电路排布的系统/模块封装,并在WR-4波导频段(170~260 GHz)进行了背靠背结构的实验验证,在整个波导频带内,回波损耗优于16 dB,单个过渡的插入损耗约0.42 dB,这包括了波导模块接触不良造成的额外的损耗.为进一步降低过渡损耗,提出了一种开口谐振环结构,用来抑制不良接触导致的电磁泄漏,使过渡损耗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此外,为避免功率放大模块内部发生模式谐振,提出将电磁带隙结构设置在平面传输线的上腔来抑制高次模的激励、传输和谐振.应用上述技术对工作于210~230 GHz的功率放大单片进行封装及测试.在210 GHz,小信号增益达到最大值20.75 dB,单端封装损耗约0.8 dB;在217 GHz达到最大输出功率15.6 dBm,与芯片手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探针过渡 模式谐振 电磁带隙结构 低损耗封装 功率放大器 毫米波与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导天线太赫兹辐射峰值调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熊中刚 邓琥 +2 位作者 熊亮 杨洁萍 尚丽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87,共8页
针对微结构光电导天线与飞秒激光之间相互作用效应以及辐射太赫兹波调控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德鲁德-洛伦兹理论模型获得微结构光电导天线辐射光电流密度,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把光电流密度迭代在激励网格上,结合麦克斯韦方程求解时变电磁场... 针对微结构光电导天线与飞秒激光之间相互作用效应以及辐射太赫兹波调控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德鲁德-洛伦兹理论模型获得微结构光电导天线辐射光电流密度,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把光电流密度迭代在激励网格上,结合麦克斯韦方程求解时变电磁场,并通过传输线格林函数获得多层介质近场到远场的辐射太赫兹波,建立了辐射光电流与辐射阻抗、电磁共振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型,模拟仿真分析了微结构S型光电导天线太赫兹波辐射调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结构改变了天线等效模型的辐射阻抗;同时得知耦合系数不为零时存在耦合作用,且随着耦合系数增大共振频率峰值发生辐射增强和位移;并通过设计S型光电导天线获得辐射峰值频率调整范围为0.50~0.80 THz之间,对比工形天线辐射峰值频率由原来的0.40 T移动到0.76 T,频率调整度75%,峰值辐射效率约提高70%。该研究工作为后续高功率光导天线太赫兹波辐射的共振中心频点以及结构设计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光电导天线 德鲁洛伦兹模型 电磁共振模式 辐射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推力器谐振腔电磁场分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商慧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4期8540-8545,共6页
分析求解Maxwell方程。分别对矩形谐振腔和圆柱形谐振腔两种谐振腔的不同的谐振模式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电磁场仿真重点对谐振腔内的电磁场进行编程计算,仿真分析微波等离子体推力器无加载谐振腔内的电磁场特性。为确定推力器... 分析求解Maxwell方程。分别对矩形谐振腔和圆柱形谐振腔两种谐振腔的不同的谐振模式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电磁场仿真重点对谐振腔内的电磁场进行编程计算,仿真分析微波等离子体推力器无加载谐振腔内的电磁场特性。为确定推力器最简单适用的谐振腔形式以及与其相应的谐振模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推力器 谐振模式 谐振腔 电磁波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超表面等离子体诱导透明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其祥 马梦诗 郑树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6-542,共7页
设计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等离子体诱导透明超表面模型,该结构由上下两个不同尺寸的十字形石墨烯层夹一层聚酰亚胺隔离层组成.在不改变结构尺寸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上下十字形石墨烯层几何中心位置间的距离,控制上层和下层石墨烯间的耦合,从... 设计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等离子体诱导透明超表面模型,该结构由上下两个不同尺寸的十字形石墨烯层夹一层聚酰亚胺隔离层组成.在不改变结构尺寸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上下十字形石墨烯层几何中心位置间的距离,控制上层和下层石墨烯间的耦合,从而形成等离子体诱导透明效应.该结构利用上层和下层石墨烯可分别作为明暗模式,在几何中心的移动过程中激励出不同的谐振模式,当入射波电场沿着TM方向极化时,上层和下层石墨烯之间通过明暗模式的干涉相消实现透明窗口由大变小再到关闭的功能.当入射波电场沿着TE方向极化时,下层石墨烯由于被激励产生弱多极子谐振反过来抑制上层石墨烯,从而实现等离子体诱导透明窗口由无到有再到双透明的变化.该研究在两个垂直极化方向上同时实现不同功能,为极化不敏感的等离子体诱导透明效应研究以及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导透明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 石墨烯超材料 双极化 等离子体诱导透明 明暗模式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无掩膜干涉光刻系统的数值分析(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董启明 郭小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8-564,共7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具有近场增强效应,可以代替光子作为曝光源形成纳米级特征尺寸的图像.本文数值分析了棱镜辅助表面等离子体干涉系统的参量空间,并给出了计算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适当地选择高折射率棱镜、低银层厚度、入射波长和光刻...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具有近场增强效应,可以代替光子作为曝光源形成纳米级特征尺寸的图像.本文数值分析了棱镜辅助表面等离子体干涉系统的参量空间,并给出了计算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适当地选择高折射率棱镜、低银层厚度、入射波长和光刻胶折射率,可以获得高曝光度、高对比度的干涉图像.入射波长为431nm时,选择40nm厚的银层,曝光深度可达200nm,条纹周期为110nm.数值分析结果为实验的安排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光刻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克莱舒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