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5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评估--基于GMOP-PLUS模型分析
1
作者 刘玥含 金爱博 王向荣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目的]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功能的影响,为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2000-2020年昆明市土地利用数据,通过GMOP-PLUS模型预测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并采用InVEST模型评估生态系统... [目的]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功能的影响,为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2000-2020年昆明市土地利用数据,通过GMOP-PLUS模型预测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并采用InVEST模型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结果]1)2000-2020年昆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和草地持续减少,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南北地区存在差异。2)ND情景下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上升,碳储量及生境质量下降;EP情景林地面积占比最大,生态系统服务质量整体显著提升;ED情景与之相反;SD情景建设用地与林地同步扩张,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未来城市规划的优选方向。3)建设用地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负面影响,而林地扩展有助于提升碳储量和生境质量。4)碳储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呈协同关系,产水量与碳储量和生境质量呈权衡关系。[结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昆明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显著,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下降。建设用地与林地的发展变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影响。未来土地利用规划需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的协调发展,如同步提升林地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建设用地与林地发展速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Gmop-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P-PLUS模型的兰西城市群“三生”空间冲突测度及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兰 谢保鹏 +2 位作者 裴婷婷 陈英 申杨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72,共10页
[目的]提出缓解“三生”空间冲突的发展策略,为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重要指引。[方法]耦合MOPPLUS模型模拟兰西城市群“三生”空间格局,并构建空间冲突指数模型测算空间冲突水平。[结果](1)2000—2020年兰西城市群以生态空间为主,... [目的]提出缓解“三生”空间冲突的发展策略,为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重要指引。[方法]耦合MOPPLUS模型模拟兰西城市群“三生”空间格局,并构建空间冲突指数模型测算空间冲突水平。[结果](1)2000—2020年兰西城市群以生态空间为主,生产空间次之,生活空间最少。生活空间显著扩张,生产与生态空间缩减;空间冲突以中等以上为主,总体呈增强趋势,冲突单元有布局的延续性和明显的地域集中性。(2)不同情景下“三生”空间模拟结果各异。自然发展情景下生活空间增加最多,生产发展情景下生产空间增加最多,生态建设和协同发展情景下生态空间减少趋势得到抑制。(3)不同情景下“三生”空间冲突平均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发展、生产发展、协同发展、生态建设情景。[结论]协同发展情景下的“三生”空间结构能够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且保持较低的冲突水平,有助于区域空间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空间冲突 MOP模型 PLUS模型 兰西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P-PLUS模型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及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澔宇 史名杰 +1 位作者 曹月娥 姜云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56-2264,共9页
【目的】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阿克苏地区2030年多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方法】基于PLUS模型针对阿克苏地区模拟3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即自然发展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揭示2030年阿克苏地区的未来土地利用... 【目的】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阿克苏地区2030年多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方法】基于PLUS模型针对阿克苏地区模拟3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即自然发展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揭示2030年阿克苏地区的未来土地利用情况。进而在以上3种情景的极端发展条件下做出尝试,使用MOP模型提出可持续发展情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多情景之间的空间结构优化。【结果】阿克苏地区2030年在自然发展情景下以耕地和裸地增加为主,耕地、草地、人造地表与裸地之间的大量转换是自然发展情景下土地转换的主要方式,除灌木地和冰川维持稳定外,林地、草地、湿地、水体和人造地表面积均呈现减少态势。经济发展情景的设置是令耕地与人造地表快速扩张达到最优经济效益的目的,耕地主要由大量草地与裸地转化而来,而人造地表的增加由耕地、裸地、草地、林地和水体转化而来,此情景下耕地与人造地表的增加值在3种模拟情景中处于首位。生态保护情景目的是保护阿克苏地区的生态用地,该情景下的生态用地相较于前2种情景增加值最高。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情景是对以上3种情景的一个权衡,即最优的土地利用配置方案。【结论】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不能仅靠单一指标发展,对经济、生态等因素进行权衡方能进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阿克苏地区 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MO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GMMOP-PLUS模型的蓝绿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
4
作者 卢俊涵 任维 +1 位作者 曹睿祺 黄乐妍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4期12-23,共12页
【目的】针对既有蓝绿空间研究侧重绿色或蓝色单一类型空间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且PLUS模型缺乏土地利用格局多目标最优求解等问题,耦合GMMOP-PLUS模型以开展蓝绿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研究,为科学合理管控蓝绿空间及其格局,实现最优... 【目的】针对既有蓝绿空间研究侧重绿色或蓝色单一类型空间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且PLUS模型缺乏土地利用格局多目标最优求解等问题,耦合GMMOP-PLUS模型以开展蓝绿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研究,为科学合理管控蓝绿空间及其格局,实现最优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浙闽地区典型沿海中等城市福建漳州为对象,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PLUS模型、ArcGIS10.6、Lingo18.0等软件,设定自然发展(ND)、经济发展(ED)、生态保护(EP)和可持续发展(SD)4个情景,耦合GMMOP-PLUS模型实现漳州市2030年蓝绿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并对比其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综合价值。【结果】1)土地利用类型以蓝绿空间为主,水域和林地是主要地类,耕地和草地是次要地类。2)2000—2020年,蓝绿空间持续减少,主要转为建设用地;蓝色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年均温度和DEM,绿色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NDVI。3)以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综合价值衡量2030年的多情景模拟预测情况显示,SD情景为相对最优,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结论】漳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蓝绿空间为主,SD情景可为蓝绿空间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未来应考虑在GMMOP模型中加入自然因素指标,构建更为全面的价值量化与权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GMMOP模型 PLUS模型 蓝绿空间 多情景模拟预测 浙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P-PLUS-InVEST模型的碳储量多情景模拟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龙江 陈国平 +3 位作者 林伊琳 赵俊三 刘俸汝 彭苏芬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23-233,F0003,共12页
碳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历史和现状的碳储量分析,但对未来碳储量的研究,尤其是在多种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刻画,仍显不足。这种局限性削弱了... 碳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历史和现状的碳储量分析,但对未来碳储量的研究,尤其是在多种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刻画,仍显不足。这种局限性削弱了碳储量研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际指导作用。该研究构建了MOP-PLUS-InVEST耦合模型,定量预测了滇中城市群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可持续发展情景4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和碳储量的时空分布格局。同时,采用最优参数地理检测器(optimal parameters geographical detector, OPGD)模型探究碳储量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碳储量累计损失1.95×10^(7) t,尤其在2010—2020年,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损失尤为严重;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碳储量损失最大;2)在未来情景下,4种情景中的建设用地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而碳储量则有所下降。其中,生态保护情景的碳储量降幅最小,减少了2.84×10^(6) t,经济发展情景的碳储量降幅最大,减少了1.678×10^(7) t;4种情景的碳储量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相似性,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部和南部,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中部;3)碳储量受多种因素共同驱动,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是碳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碳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人类活动在碳储量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价、“双碳”目标及可持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情景模拟 mop-plus-InVEST模型 碳储量 最优参数地理检测器 滇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OP-PLUS耦合模型的京津冀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及功能关系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波 潘佩佩 +3 位作者 王新云 温佳昱 任佳璇 刘苗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共9页
该文利用GMOP-PLUS耦合模型预测2030年京津冀地区多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土地利用功能测度探究不同模拟情景下“三生”空间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自然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基础性作用,其中坡度... 该文利用GMOP-PLUS耦合模型预测2030年京津冀地区多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土地利用功能测度探究不同模拟情景下“三生”空间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自然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基础性作用,其中坡度、DEM、温度和降水贡献度均超过6%;除未利用地外,人口因素贡献度均超过11%,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主要交通线对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的扩张具有重要影响,贡献度均超过4.5%。②预测结果总体呈耕地和草地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扩张能力最强,耕地较多被占用,但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类型增减幅度不同。③4种情景下京津冀土地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存在权衡关系,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具有协同关系,但不同情景下权衡/协同关系有明显的县域差异。生态涵养情景下耦合协调度最高(0.9089),其次是经济发展情景和耕地保护情景,而惯性发展情景下耦合协调度最低。未来发展应充分考虑生态涵养情景,作为促进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情景模拟 GMOP模型 PLUS模型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9
7
作者 秦小林 古徐 +1 位作者 李弟诚 徐海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5-696,共12页
大语言模型(LLM)是由具有大量参数(通常数十亿个权重或更多)的人工神经网络组成的一类语言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或半监督学习对大量未标记文本进行训练,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核心。与传统语言模型相比,LLM通过大量的算力、参... 大语言模型(LLM)是由具有大量参数(通常数十亿个权重或更多)的人工神经网络组成的一类语言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或半监督学习对大量未标记文本进行训练,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核心。与传统语言模型相比,LLM通过大量的算力、参数和数据支持,展现出更强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问答系统、对话生成等众多任务中并表现卓越。现有的综述大多侧重于LLM的理论架构与训练方法,对LLM的产业级应用实践及技术生态演进的系统性探讨仍显不足。因此,在介绍LLM的基础架构、训练技术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通用的LLM关键技术和以LLM为底座的先进融合技术。通过归纳总结现有研究,进一步阐述LLM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偏差、模型幻觉和计算资源消耗等问题,并对LLM的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自然语言处理 检索增强生成 模型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加速主义的阿喀琉斯之踵——基于大模型发展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5
8
作者 吴静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从判别式人工智能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作为技术基底的大语言模型不但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也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竞相追逐的新热点。在内在结构方面,大语言模型虽展现出强大的泛化和涌现能力,但也存在泛化能力差、过度拟合、数据偏差... 从判别式人工智能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作为技术基底的大语言模型不但引起了空前的关注,也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竞相追逐的新热点。在内在结构方面,大语言模型虽展现出强大的泛化和涌现能力,但也存在泛化能力差、过度拟合、数据偏差等问题,其“涌现”现象也难以预测和控制。同时,大语言模型面临数据抗衰和模型退化的发展瓶颈。随着时间推移,性能受“模型漂移”的影响在多模态、多任务领域明显下降,商业化落地受阻,部分企业的先发优势难以超越。尽管大语言模型的突飞猛进被视为信息社会新阶段的标志,但是其发展面临着有待解决的挑战和限制,以及背后旷日持久的能源和财力消耗。因此,唯有深入研究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底层逻辑和运行原理,进行针对性测试和评估,批判性地审视其生成的价值逻辑,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处理大语言模型对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解决人机协同及交互界面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泛化 模型退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结构性黄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番 郅彬 +4 位作者 刘恩龙 王小婵 邓博团 李金华 张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9,共13页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 建立考虑局部胶结破损机制的本构模型是黄土力学核心任务之一,是解决黄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关键理论基础。基于热力学方法和岩土破损力学,建立了一个宏-细观热力学本构模型,它能够定量描述局部胶结破损的热力学行为及细观尺度应力-应变非均匀分布特征,提高了模型对变形的预测精度,其在数学形式上同剑桥模型类似。首先,通过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确定结构性黄土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结构破损功数学表达式,并发现结构性黄土局部损伤耗散的热力学行为主要来源:(1)破损集合体与未破损集合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2)未破损集合体向破损集合体转换时,部分细观结构破损的不可逆热力学行为。基于此认识,建立了考虑胶结破损热力学行为的宏-细观本构模型框架,并通过分析结构性黄土变形机制(摩擦+胶结+破损共同作用),确定其自由能、耗散能和破损耗散能表达式;推导了一个考虑体积破损和剪切破损演化规律的损伤屈服函数及本构关系。通过所建立本构关系对已有试验数据进行预测,验证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本构模型 局部破损 热力学 二元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图谱和大模型的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 秦嘉俊 +1 位作者 黄有锐 邓江洲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研知识图谱。利用同时进行意图分类和实体提取的多任务模型进行语义解析。借助解析结果来生成查询语句,并从知识图谱中检索信息来回复常规问题。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相结合,以辅助处理开放性问题。在意图和实体具有关联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多任务模型在意图分类和实体识别任务上的F1值分别为0.958和0.937,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和单任务模型。Cypher生成测试表明了自定义Prompt在激发大语言模型涌现能力方面的成效,利用大语言模型实现文本生成Cypher的准确率达到85.8%,有效处理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开放性问题。采用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搭建的问答系统的准确性为0.935,很好地满足了智能问答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多任务模型 意图分类 命名实体识别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学生自我评估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鹏泽 胡晓玲 李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4,共9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体系是确保跨学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该研究基于柯氏模型,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测评框架,并基于...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全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体系是确保跨学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该研究基于柯氏模型,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测评框架,并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测评量表进行验证,形成了包含满意度、素养、投入度和结果的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测评模型。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参与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1106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整体良好,但学段、地区(城区与非城区)及参与频次不同的学生在成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研究从重视学生跨学科素养培育、关注跨学科教育均衡发展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测评模型 实施成效 柯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涛 黄文娟 张振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当前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认知、行为与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阻碍,已有的专业发展模型主要是外源性的,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观照。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作为赋能因子的关键在于通过智能技术确定教师所处的发展阶段,消除和减少发展阶段间的各种阻碍因素,达成专业发展进入下一阶段的条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以此为切入点从教师主体性的视角,在现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模型中融入人工智能因子构建的人工智能增强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型(AIeTPD),具备发展计划可定制、发展过程可调控、发展成效可评价的特点,可通过教师学习、智能研修、教学创新三条路径,支持诊断式学习预测、个性化在线学习、混合式智能研修、交互式虚拟教研、孪生式混合课堂、智能化教学反馈以及综合化教师评价等应用场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演化,重塑教师学习者、互学者、促学者角色,为数字时代大规模个性化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专业发展 AIeTPD模型 实践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财会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宋生 王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0,F0003,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快速崛起,掀起“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浪潮,对会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由于财会行业要求高精确性与可解释性,而大语言模型存在着模型幻觉与决策黑箱,使得大模型应用于财会领域仍存在较大阻碍,构建财会...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快速崛起,掀起“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浪潮,对会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由于财会行业要求高精确性与可解释性,而大语言模型存在着模型幻觉与决策黑箱,使得大模型应用于财会领域仍存在较大阻碍,构建财会知识图谱成为弥补大语言模型不足的有力工具。基于此,文章调用GPT-4o mini API,利用提示词工程(Prompt)与智能体(Agent)思路方法进行自动化知识抽取,构建中国会计准则知识图谱,从模式层提取财会实体与实体间复杂的勾稽关系,为大模型优化微调提供数据层支持。图谱构建结果表明,GPT-4o mini能够成功从大量财务数据中提取丰富的知识五元组,并基于此构建财会知识图谱。最终,通过Neo4j技术实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和查询功能。本研究证明大语言模型构建财会知识图谱具备可行性,能够显著提高知识图谱构建效率,为知识图谱的优化构建提供新思路,也为未来知识图谱融入大模型、优化模型性能提供基底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知识图谱 智能化构建 财会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症状动物模型研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志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主观症状的发生机制及新药研发有赖于实验动物模型。纵观目前常见的主观症状动物模型,以疼痛、失眠、瘙痒、眼干等主观症状动物模型较为成熟且稳定,为新药研发做出突出贡献。然而,眩晕、烦躁、胸闷、痞满、腰酸、肢体麻木等主观症状动... 主观症状的发生机制及新药研发有赖于实验动物模型。纵观目前常见的主观症状动物模型,以疼痛、失眠、瘙痒、眼干等主观症状动物模型较为成熟且稳定,为新药研发做出突出贡献。然而,眩晕、烦躁、胸闷、痞满、腰酸、肢体麻木等主观症状动物模型未见报道。基于此,简要概述了部分主观症状动物模型制备现状,并提出主观症状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评价指标的建议,以加大该领域的探索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症状 疾病模型 证候模型 动物模型 疼痛 失眠 瘙痒 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矽卡岩矿床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桂青 纪云昊 +3 位作者 吴晓林 李伟 朱乔乔 张志远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9,共19页
【研究目的】矽卡岩矿床是地壳中最丰富的矿床类型之一,是中国多数成矿区带的主攻找矿类型之一。矿床模型不仅用于刻画成矿理论,而且可以用于指导找矿勘查,是评价未发现矿床的重要技术方法,因此,矽卡岩矿床的矿床模型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研究目的】矽卡岩矿床是地壳中最丰富的矿床类型之一,是中国多数成矿区带的主攻找矿类型之一。矿床模型不仅用于刻画成矿理论,而且可以用于指导找矿勘查,是评价未发现矿床的重要技术方法,因此,矽卡岩矿床的矿床模型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但系统总结近年研究进展相对薄弱。【研究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矽卡岩矿床的资料,结合笔者长达20余年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矽卡岩矿床模型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叙述全球矽卡岩矿床的研究历史和主要类型,总结矽卡岩矿床的矿物组合和分带模式及其控制因素,综述与斑岩有关的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远成矽卡岩矿床和交代火成岩矽卡岩矿床的研究现状。以中国长江中下游和江南造山带中段湘中地区矽卡岩矿床为对象,从成矿系统角度,构建氧化性矽卡岩铜铁金矿床组合模型和还原性矽卡岩钨金锑矿床组合模型。【结论】两组成矿系统矿床模型拓宽了找矿方向,展望了矽卡岩矿床模型未来研究方向,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矿物组合 分带模式 矿床模型 成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mo的Revit-Midas/Civil斜拉桥模型信息转换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金标 刘鸾翔 +2 位作者 冯倩 何欣 徐荣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BIM模型不支持有限元计算,且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交互困难,故BIM技术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建模效率低、模型修改困难等问题,无法做到BIM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力学分析一体化,增加了结构模型建模与纠错成本.本文依托Revit和Midas/Civi... BIM模型不支持有限元计算,且BIM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数据交互困难,故BIM技术正向设计过程中存在建模效率低、模型修改困难等问题,无法做到BIM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力学分析一体化,增加了结构模型建模与纠错成本.本文依托Revit和Midas/Civil软件平台,在Dynamo环境下采用IronPython语言设计了一套Revit-Midas/Civil的模型信息转换程序.以博士大桥主桥为对象,通过程序自动实现:1)Revit模型桥梁构件分解、截面特性计算、拉索及梁塔弹性连接处理,并转换成适用于Midas/Civil的语言格式MCT文件,实现了Revit向Midas/Civil模型信息自动转换;2)将有限元计算结果反馈到Revit模型中,对作用效应信息按数值大小赋予渐变颜色,实现了在BIM模型中显示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展示功能.本文程序可实现Revit-Midas/Civil模型信息转换,有效提高了BIM正向应用效率,弥补了BIM技术在桥梁结构分析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模型转换 Dynamo混合编程 REVIT MIDAS/CIV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时序数据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祥福 石皓源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4,共20页
时序数据预测(TSF)是指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趋势性、季节性等潜在信息,预测未来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值和趋势。时序数据由传感器生成,在金融、医疗、能源、交通、气象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的发展,海量的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预测(TSF)是指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趋势性、季节性等潜在信息,预测未来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值和趋势。时序数据由传感器生成,在金融、医疗、能源、交通、气象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的发展,海量的时序数据难以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解决,而Transformer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诸多任务表现优秀,学者们利用Transformer模型有效捕获长期依赖关系,使得时序数据预测任务取得了飞速发展。综述了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时序数据预测方法,按时间梳理了时序数据预测的发展进程,系统介绍了时序数据预处理过程和方法,介绍了常用的时序预测评价指标和数据集。以算法框架为研究内容系统阐述了基于Transformer的各类模型在TSF任务中的应用方法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对比了各个模型的性能、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实验结果展开了分析与讨论。结合Transformer模型在时序数据预测任务中现有工作存在的挑战提出了该方向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时序数据预测 数据预处理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涌现”视域下的智能健康医疗知识管理体系变革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东晓 赵旺 +2 位作者 王晓玉 汤志伟 朱凯旋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6,共13页
[目的/意义]大模型的“涌现”正在重塑健康医疗知识体系和知识管理方式,亟须深入探讨该现象与特征对健康医疗领域知识体系的重大影响、演化路径、管理方法与前沿应用。[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大模型的“涌现”现象与特征,以此作为... [目的/意义]大模型的“涌现”正在重塑健康医疗知识体系和知识管理方式,亟须深入探讨该现象与特征对健康医疗领域知识体系的重大影响、演化路径、管理方法与前沿应用。[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大模型的“涌现”现象与特征,以此作为大模型“涌现”视域系统梳理健康医疗知识体系的组成要素和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模型“涌现”视域下的健康医疗知识动态管理框架,并总结健康医疗大模型前沿领域的发展展望。[结论/发现]从大模型的“涌现”视域揭示了健康医疗知识体系三大要素之间以及体系内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动态转化关系,提出了对应的动态健康医疗知识管理框架。[创新/价值]揭示了大模型“涌现”对于健康医疗知识体系与管理方式的潜在影响,提出了大模型“涌现”视域下健康医疗知识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涌现 健康医疗 知识管理 诊疗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海凌 刘睿玲 张怀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1,共9页
为评估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方法。从PSR角度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划分韧性评估等级标准,利用AHP-DEMATEL为指标赋权,并结... 为评估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等级,提出一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云模型的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方法。从PSR角度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划分韧性评估等级标准,利用AHP-DEMATEL为指标赋权,并结合云模型构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韧性评估模型。以该模型对绵阳市九洲体育馆进行实证分析,分别确定其压力韧性、状态韧性、响应韧性的隶属度等级,最终得到综合等级C 2的结论,与九洲体育馆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出的韧性状态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评估 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避难建筑 PSR模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大模型智能体支持下的激励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昌勤 钟益华 +2 位作者 王希哲 韩中美 魏同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6,共13页
大模型与智能代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模型智能体成为教育领域中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新工具。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差异,单一智能体虽然已能够针对各类教与学任务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单智能体的交... 大模型与智能代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模型智能体成为教育领域中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新工具。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差异,单一智能体虽然已能够针对各类教与学任务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单智能体的交互特点、功能属性具有较高同质性,在促进深层次认知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局限。相比之下,多智能体能够通过模拟多种教育主体角色,提升学习互动的多样性和深度,进而实现更为个性化和深度的学习体验。鉴于智能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依靠学习者自发性,为了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本研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分别设计基于单智能体与多智能体的激励型学习活动方案,并面向英语阅读场景开展了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基于多智能体的激励型学习活动相较单智能体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在推理、评价与应用方面的学习成绩,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且有效促进了其深层次认知发展,尤其是抽象与概括能力。研究证明了多智能体在支持学生深度学习中的价值,为未来进一步探讨多智能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多智能体 ARCS动机模型 激励型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