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PECVD SnO_2气敏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阎军锋 何崇斌 +1 位作者 王雪文 张志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 探索制备SnO2薄膜的最佳工艺,研究氧分压与其薄膜元件气敏性能间的关系。方法以金属有机化合物(MO)四甲基锡[Sn(CH3)4]为源物质,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SEM)对薄膜的晶体结构、SnO... 目的 探索制备SnO2薄膜的最佳工艺,研究氧分压与其薄膜元件气敏性能间的关系。方法以金属有机化合物(MO)四甲基锡[Sn(CH3)4]为源物质,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SEM)对薄膜的晶体结构、SnO2晶体的颗粒度进行了表征,对不同样品的气敏性能做了测试分析。结果 优化出制备SnO2薄膜的最佳工艺。结论 氧分压是影响SnO2颗粒尺寸大小及薄膜元件气敏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pecvd方法 SNO2薄膜 气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备纯态和MCM41负载的Ni2Mo3N催化剂的新方法
2
作者 王化民 李伟 +2 位作者 张明慧 韩雪莲 陶克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17,共2页
报道了一种制备纯态和MCM41分子筛负载的双金属氮化物Ni2Mo3N催化剂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采用一种包含有(HMT)2(NH4)Mo7O24·2H2O、HMT和Ni(NO3)2·6H2O的混合物为前体在Ar气氛中加热至923 K来制备纯态Ni2Mo3N.通过这种方法也成功... 报道了一种制备纯态和MCM41分子筛负载的双金属氮化物Ni2Mo3N催化剂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采用一种包含有(HMT)2(NH4)Mo7O24·2H2O、HMT和Ni(NO3)2·6H2O的混合物为前体在Ar气氛中加热至923 K来制备纯态Ni2Mo3N.通过这种方法也成功的制备了高比表面的Ni2Mo3N/MCM41催化剂.XRD、元素分析证实了上述结果.通过SEM表征了纯态Ni2Mo3N的形貌,TEM结果证明Ni2Mo3N在MCM41载体上形成较好的分散.这种方法简单经济,有可能成为制备双金属氮化钼催化剂的通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mo3N Ni2mo3N/MCM41 制备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PECVD过渡流模拟的NS/DSMC双向耦合方法特性研究
3
作者 刘万锁 岳向吉 蔺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91-1595,1603,共6页
将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方法与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方法耦合以实现过渡流态计算.相对过去欠缺反馈机制的单向耦合方法,提出以NS,DSMC速度场相互修正边界值的方法实现双向耦合方法的反馈机制,这对于非稳态研究和数值修正十分重要.结... 将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方法与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方法耦合以实现过渡流态计算.相对过去欠缺反馈机制的单向耦合方法,提出以NS,DSMC速度场相互修正边界值的方法实现双向耦合方法的反馈机制,这对于非稳态研究和数值修正十分重要.结果表明,双向耦合结果与全局DSMC结果有高相似性,相对单向耦合具有更高的效率、稳定性及精度,提高耦合强度可以提升稳定性与精度.双向耦合通过采用全局NS结果边界值获得更高的子域收敛性、稳定性及精度.提出超前演算方法可以增强DSMC域的时间耦合性,为非稳态计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DSMC方法 双向耦合 过渡流 超前演算 pe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统计信息的2.25Cr-1Mo钢早期损伤判别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雪琴 邱枫 +2 位作者 彭宁伟 姚俊宇 张颖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5,共7页
裂纹开裂是金属材料常见的损伤失效形式之一。而材料失效会经历从早期微小损伤到宏观变形的微观组织动态演化过程,如何在材料发生宏观变形之前,能够及早地发现损伤至关重要。该文基于对材料损伤失效过程不同声源的机理分析,提出了以不... 裂纹开裂是金属材料常见的损伤失效形式之一。而材料失效会经历从早期微小损伤到宏观变形的微观组织动态演化过程,如何在材料发生宏观变形之前,能够及早地发现损伤至关重要。该文基于对材料损伤失效过程不同声源的机理分析,提出了以不同声源信号数的统计占比值κ这一变量来判定表征材料早期损伤阶段的判别指标,制备6个含不同缺陷的不带堆焊层和带堆焊层的2.25Cr-1Mo钢试件,采用声发射技术对试件的弯曲损伤全过程进行在线测试,获得了6个试件早期损伤阶段的声学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以幅值和能量为主的单一参量以及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元参量κ值的统计结果,证明了利用κ值可以有效地对不带堆焊层和带堆焊层的2.25Cr-1Mo钢试件的早期损伤阶段进行判别,其中不带堆焊层试件的κ值范围为1:3.1~1:3.6之间,带堆焊层试件的κ值范围为1:2.2~1:2.6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5CR-1mo 弯曲过程 声发射技术 早期损伤 多元统计 判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5-1225,共1页
该专利涉及一种Mo/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苯选择性低、稳定性差和总芳烃得率低的问题。该专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分子筛与有机溶剂Ⅰ混合搅拌形成悬浊液,冷凝回流,抽滤除去溶剂... 该专利涉及一种Mo/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苯选择性低、稳定性差和总芳烃得率低的问题。该专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分子筛与有机溶剂Ⅰ混合搅拌形成悬浊液,冷凝回流,抽滤除去溶剂并真空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 制备方法 mo 有机溶剂 混合搅拌 冷凝回流 真空干燥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Se,Cr,Mo)稳定同位素 被引量:4
6
作者 樊海峰 温汉捷 +1 位作者 胡瑞忠 张羽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4-276,共13页
由于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及表面热离子质谱(TI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应用,近年来氧化还原敏感元素(Se、Cr、Mo)同位素地球化学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Se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最大,δ82/76... 由于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及表面热离子质谱(TI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应用,近年来氧化还原敏感元素(Se、Cr、Mo)同位素地球化学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Se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最大,δ82/76SeNIST为-12.77‰~3.04‰;Cr和Mo同位素变化较小,δ53/52CrNIST值为-0.07‰~0.37‰,δ97/95MoJMC值为-0.27‰~2.65‰。自然界中各种无机过程(氧化还原)和生物有机过程均能使Se、Cr、Mo产生同位素分馏。因此,这些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同位素可以示踪环境污染源、矿床流体来源;解释古海洋与现代海洋中元素的自身循环,从而示踪古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解释地外撞击事件及宇宙行星演化;甚至在生物学等领域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们将可能成为地球科学中有巨大应用前景的一种新兴的地球化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 CR mo 稳定同位素 敏感元素 分馏效应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4Mo4V钢球淬火产生混晶组织的原因与消除措施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元安 叶健熠 +1 位作者 王智勇 王鑫 《轴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41,55,共3页
分析了Cr4Mo4V钢球淬火产生混晶组织的原因及其影响,通过试验探讨了其消除方法。结果表明,Cr4Mo4V钢球中超标的混晶组织经过预处理后再重新进行淬、回火,可有效消除混晶组织,提高钢球的压碎载荷值。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钢球 Cr4mo4V钢 混晶组织 消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中钴、铬、钼、钛的不确定度分析及其在达标判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雷晶 张虞 +1 位作者 武亚凤 周羽化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0-160,共11页
研究依据测定不确定度的基本理论和ISO 21748:2017《采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导则》,提出了基于中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多家实验室验证中已获得的数据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方法,将方法标准中规定的重复性、再... 研究依据测定不确定度的基本理论和ISO 21748:2017《采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导则》,提出了基于中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多家实验室验证中已获得的数据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方法,将方法标准中规定的重复性、再现性等指标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了衔接。分析了近年发布的6项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中钴、铬、钼、钛等4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被测量的浓度是影响方法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因素。对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AAS),样品浓度为方法标准测定下限3倍左右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保持在15%以下;对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样品浓度为方法标准测定下限3~5倍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2%~17%;对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钛元素浓度为测定下限3倍左右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在15%以下,而钴、铬、钼的浓度在测定下限40~100倍以上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在15%以下。6项方法标准可分别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以及22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钴、铬、钼、钛的达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Co CR mo Ti 重复性 再现性 不确定度 达标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和Ta的有效电子能量损失函数
9
作者 张增明 陈套 丁泽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6-6,共1页
关键词 电子能量损失谱 损失函数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Carlo方法 TA mo 电子激发 介电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多酸[Mo_7O_(24)]^(6-)还原位置的理论研究
10
作者 向明礼 袁支润 肖慎修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6-70,共5页
用密度泛涵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 (DFT -DVM) ,对 [Mo7O2 4]6-及其光还原产物 [Mo7O2 3 (OH) ]6-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 ,[Mo7O2 4]6-中处于中心位置的Mo原子被还原的可能性最大。这与T .
关键词 [mo7O24]^6- 还原位置 多酸药物 抗肿瘤药物 电子结构 密度泛涵理论 离散变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8Cr4Mo4V钢“混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秀莲 班君 +2 位作者 罗燕 郑艳华 王瑞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5-168,共4页
对于8Cr4Mo4V钢制轴承零件淬火中出现的"混晶"问题,对3种不同状态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试验探讨了其消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淬火后"混晶"组织与原材料晶粒度遗传密切相关,通过锻造方式可以有效"破碎"原材料粗大晶粒度... 对于8Cr4Mo4V钢制轴承零件淬火中出现的"混晶"问题,对3种不同状态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试验探讨了其消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淬火后"混晶"组织与原材料晶粒度遗传密切相关,通过锻造方式可以有效"破碎"原材料粗大晶粒度遗传,采用补充退火方式可改善原材料球化退火效果,有效消除"混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Cr4mo4V钢 混晶组织 滚动轴承 消除方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钼粉制造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亓家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5-175,共1页
美国的制造纳米晶钼粉的一项专利方法,已用于工业化生产高比表面积粉末,可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得到全致密零件。也可成本有效地制造Mo/Cu与Mo/Ag合金,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如散热片与电触头等。原理上,纳米晶钼粉的制造方法与传统钼... 美国的制造纳米晶钼粉的一项专利方法,已用于工业化生产高比表面积粉末,可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得到全致密零件。也可成本有效地制造Mo/Cu与Mo/Ag合金,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如散热片与电触头等。原理上,纳米晶钼粉的制造方法与传统钼粉的制造方法一样,但实际上有着显著的不同。该专利方法是将Mo(二)3蒸汽快速冷却,形成晶粒度50~100nm的三氧化钼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方法 纳米晶 钼粉 高比表面积 工业化生产 烧结温度 电子元件 快速冷却 三氧化钼 mo 电触头 散热片 晶粒度 专利 粉末 致密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元件用导电性薄膜、半导体元件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13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55-55,共1页
一种半导体元件,在衬底上,沉积了包含Mo原子和Ag原子的导电性薄膜构成的栅电极、栅绝缘膜、α—Si:H(i)膜、沟道保护膜、α—Si:H(n)膜、包含Mo原子和Ag原子的导电性薄膜构成的源·漏电极、源·漏绝缘膜以及驱动电极。使用... 一种半导体元件,在衬底上,沉积了包含Mo原子和Ag原子的导电性薄膜构成的栅电极、栅绝缘膜、α—Si:H(i)膜、沟道保护膜、α—Si:H(n)膜、包含Mo原子和Ag原子的导电性薄膜构成的源·漏电极、源·漏绝缘膜以及驱动电极。使用包含Mo原子和Ag原子的导电性薄膜,形成栅电极和源·漏电极并制造半导体元件。由此,可以提供与基材和绝缘层等的粘结强度大的半导体元件用导电性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元件 导电性 薄膜 制造方法 粘结强度 栅电极 绝缘膜 原子 AG mo 保护膜 绝缘层 Si 衬底 驱动 基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薄膜及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占霞 崔容强 +4 位作者 古丽娜 陈凤翔 储开芹 孟凡英 周之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6,共5页
综述了纳米硅薄膜及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结构特性、光电特性等 ,显示出其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 ,最好的纳米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 8.7%。
关键词 太阳电池 纳米晶硅薄膜 RF溅射方法 RF—pecv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的稳定同位素体系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建明 朱祥坤 黄方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360,共8页
近年来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Mo同位素分析方法的精度和效率,使Mo同位素地球化学成为当前地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方向。本文综述了Mo稳定同位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地质应用。自然界中... 近年来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Mo同位素分析方法的精度和效率,使Mo同位素地球化学成为当前地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方向。本文综述了Mo稳定同位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地质应用。自然界中的Mo同位素(δ^98/^95 Mo)的一般变化范围是-1.35‰~2.60‰。Mo同位素分馏在充氧环境下取决于Mn氧化物的吸附或共沉淀,贫氧-缺氧环境下受控于水溶液中的[H2S]。沉积物中的Mo同位素既能指示古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也能够指示与之相关的古海洋地理环境,因此,Mo同位素是了解局域至区域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硫和碳地球化学循环及古海洋化学演化等的强有力工具。随着其分馏机理的进一步阐明和应用范围的拓展,Mo同位素将在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同位素 分馏机理 分析方法 地质应用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八乙基卟啉质子化结构变化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玉婷 王明海 马思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7-654,共8页
用半经验的AM1MO方法并进行合理的对称性限制 ,计算了 β 八乙基卟啉及其质子化二酸各种可能的构型 .通过结构分析、电荷布居分析和前线轨道分析 ,讨论了质子化过程中的构型和性质的变化 .用更高级的B3LYP/ 3 2 1G方法 ,对某些构型的稳... 用半经验的AM1MO方法并进行合理的对称性限制 ,计算了 β 八乙基卟啉及其质子化二酸各种可能的构型 .通过结构分析、电荷布居分析和前线轨道分析 ,讨论了质子化过程中的构型和性质的变化 .用更高级的B3LYP/ 3 2 1G方法 ,对某些构型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这些都为DNA螺旋的选择堆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八乙基卟啉 质子化二酸 构型变化 AM1 mo方法 B3LYP/3-21G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铸造高速钢模具韧性的研究
17
作者 宋绪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83,共3页
为提高铸造高速钢模具的韧性 ,采用RE Mg Ti复合变质剂对低碳铸造高速钢(6W6Mo5Cr4V)模具进行变质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1 )变质处理可消除钢中网状共晶碳化物 ,细化基体组织 ,还可减轻W、Mo元素偏析 ;(2 )变质处理后 ,高速钢硬度、红... 为提高铸造高速钢模具的韧性 ,采用RE Mg Ti复合变质剂对低碳铸造高速钢(6W6Mo5Cr4V)模具进行变质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1 )变质处理可消除钢中网状共晶碳化物 ,细化基体组织 ,还可减轻W、Mo元素偏析 ;(2 )变质处理后 ,高速钢硬度、红硬性和强度变化不大 ,断裂韧度 (KⅠc)和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ΔKth)有所提高 ,冲击韧度 (αk)提高 1倍以上 ,耐磨性也明显提高 ;(3)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锻造高速钢水平 ,用RE Mg Ti变质处理低碳铸造高速钢 ,可以实现“以铸代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方法 模具 6W6mo5Cr4V 模具材料 包晶反应 高速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后退火技术对SiO2/4H-SiC界面态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涛涛 韩军 +5 位作者 林文魁 曾春红 张璇 孙玉华 张宝顺 鞠涛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2,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低温处理和高温快速退火的技术,研究了退火条件对SiO2/4H-SiC界面态密度的影响。在n型4H-SiC外延片上高温干氧氧化50 nm厚的SiO2层并经N2原位退火,随后在PECVD炉中对样品进行350℃退火气氛为PH3,N...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低温处理和高温快速退火的技术,研究了退火条件对SiO2/4H-SiC界面态密度的影响。在n型4H-SiC外延片上高温干氧氧化50 nm厚的SiO2层并经N2原位退火,随后在PECVD炉中对样品进行350℃退火气氛为PH3,N2O,H2和N2的后退火处理,之后进行高温快速退火,最后制备Al电极4H-SiC MOS电容。I-V和C-V测试结果表明,各样品的氧化层击穿场强均大于9 MV/cm,PH3处理可以降低界面有效负电荷和近界面氧化层陷阱电荷,但PH3处理样品的界面态密度比N2O处理的结果要高。经N2O氛围PECVD后退火样品在距离导带0.2和0.4 eV处的界面态密度分别约为1.7×10^12和4×10^11eV^-1·cm^-2,有望用于SiC MOSFET器件的栅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moS电容 C-V测试 界面态密度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导气管法兰连接螺栓断裂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巍栋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27,36,共4页
某热电机组汽轮机20Cr1Mo1VTiB钢高压导气管螺栓发生断裂失效,通过宏观断口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检验、常温冲击试验等,对断裂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制造过程中热加工或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材料局部存在... 某热电机组汽轮机20Cr1Mo1VTiB钢高压导气管螺栓发生断裂失效,通过宏观断口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检验、常温冲击试验等,对断裂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制造过程中热加工或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材料局部存在宏观粗晶组织,螺栓冲击性能较差,不能满足高温、复杂应力工况下的长期服役要求,最终发生脆性断裂。建议加强20Cr1Mo1VTiB(争气2号)以及同系列的20Cr1Mo1VNbTiB(争气1号)螺栓粗晶问题的监督检查,并简述了常用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1mo1VTiB钢 高温螺栓 脆性断裂 粗晶 检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