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盲多用户检测RAKE接收机 被引量:5
1
作者 傅海阳 陶乃勇 赵春明 《信号处理》 CSCD 2001年第4期340-344,317,共6页
本文给出一种用于DS/CDMA系统移动台的自适应盲多用户检测RAKE接收机模型,它具有同时抑制多址干扰(MAI)和多径畸变(MPD)的功能。给出的接收机具有RAKE接收机的结构,它的每条支路可以视为一个利用线性限制最... 本文给出一种用于DS/CDMA系统移动台的自适应盲多用户检测RAKE接收机模型,它具有同时抑制多址干扰(MAI)和多径畸变(MPD)的功能。给出的接收机具有RAKE接收机的结构,它的每条支路可以视为一个利用线性限制最小方差(LCMV)准则设计的多用户线性滤波器,用于抑制MAI;后接一个用于消除MPD的多径结合器。利用最小均方算法(LMS)和自适应向量跟踪算法分别实现两部分的自适应盲多用户检测和多径接收信号的最佳结合。最后给出计算机模拟结果,验证了模型及上述两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盲多用户检测 RAKE接收机 移动通信系统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Kalman滤波的盲多用户检测RAKE接收机 被引量:2
2
作者 庞伟正 张星宇 +1 位作者 李志军 于昭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81-68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的盲多用户检测RAKE接收机(RakeKAL)模型。给出的接收机具有RAKE接收机的结构,它的每条支路可视为一个利用线性限制最小方差(LCMV)准则设计的多用户线性滤波器,用于抑制多址干扰(MAI);后接一个用于消除多径畸变... 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的盲多用户检测RAKE接收机(RakeKAL)模型。给出的接收机具有RAKE接收机的结构,它的每条支路可视为一个利用线性限制最小方差(LCMV)准则设计的多用户线性滤波器,用于抑制多址干扰(MAI);后接一个用于消除多径畸变(MPD)的多径结合器。利用Kalman滤波算法和自适应向量跟踪算法实现盲多用户检测和多径接收信号的最佳结合。该模型与传统多用户检测器比较具有所需参数少,不需要训练序列的优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接收机具有较强的抑制多址干扰和多径畸变的能力,并且能快速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MAN滤波 多用户检测 RAKE接收机 多径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接收机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召华 刘贵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为解决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PPIC)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部分干扰因子如何确定的问题 ,定义了目标用户的期望输出与判决输出之间的均方误差期望性能函数 ,在引入离散互相关函数定义下 ,推导出不同用户扩频序列之间部分相关函数的期望值 ,从... 为解决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PPIC)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部分干扰因子如何确定的问题 ,定义了目标用户的期望输出与判决输出之间的均方误差期望性能函数 ,在引入离散互相关函数定义下 ,推导出不同用户扩频序列之间部分相关函数的期望值 ,从而给出了一个二级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自适应部分干扰因子的简单表达公式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相应的误码性能函数 .同其他方法相比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用户信噪比、系统用户数等因素的影响 ,使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稳定性 ,其性能优于已有的基于固定干扰因子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接收机 多用户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部分消除因子 部分干扰因子 CDMA系统 多址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盲自适应的多用户CDMA阵列接收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强 王展 皇甫堪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研究了基于CMOE准则的空时多用户检测及其自适应实现。这是一种盲方法 ,不要求任何训练序列 ,能够抑制多址干扰 ,解决远近效应问题。进一步 ,分析了多用户CDMA阵列接收机的性能 ,并且与多用户单天线接收机、单用户阵列接收机以及单用户... 研究了基于CMOE准则的空时多用户检测及其自适应实现。这是一种盲方法 ,不要求任何训练序列 ,能够抑制多址干扰 ,解决远近效应问题。进一步 ,分析了多用户CDMA阵列接收机的性能 ,并且与多用户单天线接收机、单用户阵列接收机以及单用户单天线接收机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空时处理 多用户检测 CMOE准则 CDMA 接收机 盲目自适应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DS-CDMA系统接收机载波频偏的有效估计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栓红 梁俊 李雪娇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多用户DS-CDMA系统中用户检测器存在小残差载波频偏,在对接收机模型分析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通用特征值问题的有效估计载波频偏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有效可行,同时还可估算出多用户DS-CDMA系统的信道响应。
关键词 DS-CDMA系统 载波频偏 特征系统 子空间 多用户载波检测器 接收机 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DMA系统中的PPIC多用户接收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素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139-141,共3页
研究了上行链路MC-CDMA系统中的部分干扰抵消多用户接收机方案,提出了初级采用线性MMSE检测的多级PIC多用户接收机。为了减小初级判决不精确带来的误差传播,每级乘以一个不同的部分相消因子以实现部分消除。在不考虑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 研究了上行链路MC-CDMA系统中的部分干扰抵消多用户接收机方案,提出了初级采用线性MMSE检测的多级PIC多用户接收机。为了减小初级判决不精确带来的误差传播,每级乘以一个不同的部分相消因子以实现部分消除。在不考虑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下,仿真了不同用户数下该方案与传统解相关和最小均方误差多用户检测的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PPIC接收机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DMA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辅助滤波稳健直序码分多址多用户干扰抑制研究——Ⅱ:空时接收机
7
作者 胡兵 赵健 +1 位作者 李平安 俞卞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5,共4页
提出了两种直序码分多址(DS—CDMA)信号空时检测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接收机采用先波束形成、后进行解扩滤波加相干瑞克(Rake)合并的处理结构.第二种方法先进行空时瑞克滤波,后进行解扩滤波.在第一种方法的空间滤波和第二种方法的空时... 提出了两种直序码分多址(DS—CDMA)信号空时检测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接收机采用先波束形成、后进行解扩滤波加相干瑞克(Rake)合并的处理结构.第二种方法先进行空时瑞克滤波,后进行解扩滤波.在第一种方法的空间滤波和第二种方法的空时瑞克滤波中,采用了MSAV(1)正交辅助矢量滤波器快速优化技术,以实现更有效的CDMA同信道干扰抑制.在解扩滤波中,采用PartⅠ中提出的CMSAV(1)技术,实现了稳健的解扩滤波器快速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辅助滤波 多用户干扰 直序码分多址 DS-CDMA 空时接收机 干扰抑制 瑞克滤波 失配 多用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线性迫零接收机的多天线多用户分集性能分析
8
作者 曾二林 朱世华 廖学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8-2942,共5页
采用线性迫零接收机的多天线系统中,同时传输的多个数据流,其信噪比并不相互独立,这使得分析多用户分集的性能非常困难。该文通过分布假设检验和最大似然参数估计方法,采用伽马分布逼近所有数据流信噪比最大、最小值以及均值的概率分布... 采用线性迫零接收机的多天线系统中,同时传输的多个数据流,其信噪比并不相互独立,这使得分析多用户分集的性能非常困难。该文通过分布假设检验和最大似然参数估计方法,采用伽马分布逼近所有数据流信噪比最大、最小值以及均值的概率分布,并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多天线多用户分集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前述逼近的准确度较高,该文的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衡量多用户分集增益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天线 多用户分集 迫零接收机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空时编码CDMA系统的多用户接收机设计
9
作者 陈钟麟 朱光喜 蔡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43-1848,共6页
利用码分多址和互满正交设计,该文针对多天线系统提出了非相干空时传输方案。它可支持满分集通信,并能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基于平坦Rayleigh衰落信道,给出了差分解相关接收机,它不仅隔离了不同用户的检测,而且使不同数据符号的译码彼此... 利用码分多址和互满正交设计,该文针对多天线系统提出了非相干空时传输方案。它可支持满分集通信,并能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基于平坦Rayleigh衰落信道,给出了差分解相关接收机,它不仅隔离了不同用户的检测,而且使不同数据符号的译码彼此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多用户接收机 空时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CDMA系统中线性空时多用户接收机结构与性能分析
10
作者 闫志刚 吴伟陵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60,共5页
给出了一种新的线性空时多用户接收机的一般表达形式。对这种表达形式的分析表明 ,线性空时多用户接收机可以分解为 4个级联部分 ,即匹配滤波、空域合并、多径合并和多用户检测器 ,并且前 3个部分的运算仍是以单用户接收为基础的。仿真... 给出了一种新的线性空时多用户接收机的一般表达形式。对这种表达形式的分析表明 ,线性空时多用户接收机可以分解为 4个级联部分 ,即匹配滤波、空域合并、多径合并和多用户检测器 ,并且前 3个部分的运算仍是以单用户接收为基础的。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结构分解可以有效降低线性空时多用户接收机的计算复杂度 ,加快自适应接收机的收敛速度 ,更利于实际系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CDMA 码分多址 自适应阵列天线 智能天线 多用户检测 空时接收机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部分干扰抵消多用户接收机
11
作者 金数波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0-422,426,共4页
在DS/CDMA系统中,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多址干扰(MAI,MultipleaccessInterference)及远近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部分干扰抵消(APPIC,AdaptivePartialParallelInterferencecancellation)算法,根据匹配滤波器输出的判决... 在DS/CDMA系统中,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多址干扰(MAI,MultipleaccessInterference)及远近效应。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部分干扰抵消(APPIC,AdaptivePartialParallelInterferencecancellation)算法,根据匹配滤波器输出的判决统计对多址干扰进行选通抵消,以提高系统性能。同时本文给出了自适应部分干扰抵消接收机的非相干实现方案,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码分多址 直接序列扩频 干扰抵消 自适应 部分干扰抵消 多用户接收机 DS/CDMA系统 Multiple Adapt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子空间跟踪的修正的MMSE多用户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汪晋宽 贾利琴 +1 位作者 刘志刚 薛桂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2-385,共4页
分析比较了多种子空间跟踪算法.复杂度高的特征值分解和奇异值分解不利于工程实现,而低复杂度的PASTd应用于多用户检测导致收敛速度慢并且检测性能差.介绍了SP子空间跟踪算法,利用SP算法跟踪信号子空间求得解调向量,设计了修正的MMSE检... 分析比较了多种子空间跟踪算法.复杂度高的特征值分解和奇异值分解不利于工程实现,而低复杂度的PASTd应用于多用户检测导致收敛速度慢并且检测性能差.介绍了SP子空间跟踪算法,利用SP算法跟踪信号子空间求得解调向量,设计了修正的MMSE检测器.与SVDMUD和PASTd MUD两种算法相比,仿真结果显示SP MUD算法收敛速度快,输出信噪比和误码率性能接近SVD MUD算法,并保持了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是一种较好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跟踪 多用户检测 mmse 多址干扰 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分多址自适应多用户接收机的性能分析
13
作者 李云初 李跃波 赵士燕 《现代电子技术》 1997年第2期1-4,28,共5页
讨论用户随机接入与退出的直接序列码分多址多小区系统中的自适应多用户接收机的性能。自适应算法是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准则)。包括随机梯度法(LMS算法),递归最小二乘法(RLS算法)以及批处理最小二乘法(BLS... 讨论用户随机接入与退出的直接序列码分多址多小区系统中的自适应多用户接收机的性能。自适应算法是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准则)。包括随机梯度法(LMS算法),递归最小二乘法(RLS算法)以及批处理最小二乘法(BLS算法)。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多用户接收机的信干比与误码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多用户检测 扩展频谱通信 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SE准则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江 张尔扬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1-54,共4页
基于MMSE准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 ,分析了该算法的性能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 ,该算法具有较低的复杂度 。
关键词 通信系统 DS-CDMA 盲目适应 多用户检测 mmse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SE白化技术在NMM信号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慧琴 黄翠兰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7期7-9,共3页
介绍了MMSE白化技术在非正交多脉冲调制信号的非相干解相关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如果直接对正交多脉冲调制信号进行非相干解相关多用户检测,虽然能将多用户问题转换成单用户问题,但会造成高斯噪声加强,若直接对信号进行判决,必然会影响... 介绍了MMSE白化技术在非正交多脉冲调制信号的非相干解相关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如果直接对正交多脉冲调制信号进行非相干解相关多用户检测,虽然能将多用户问题转换成单用户问题,但会造成高斯噪声加强,若直接对信号进行判决,必然会影响判决的准确性,故尝试将白化技术应用在此,在解相关后,先将噪声进行MMSE最优白化变换,使其互不相关,再将多用户信道分解成单用户信道,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se白化 非正交多脉冲调制 误码率 多用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向量跟踪的数据压缩MMSE多用户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志强 李艳玲 陈招迪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10-112,共3页
为解决只有特征向量跟踪的子空间跟踪算法不能应用于MMSE多用户检测的问题.应用数据压缩技术提出一种只基于特征向量跟踪的数据压缩MMSE多用户检测方法,其计算复杂度为O(NK).利用FDPM子空间跟踪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 为解决只有特征向量跟踪的子空间跟踪算法不能应用于MMSE多用户检测的问题.应用数据压缩技术提出一种只基于特征向量跟踪的数据压缩MMSE多用户检测方法,其计算复杂度为O(NK).利用FDPM子空间跟踪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检测方法的性能是良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 子空间mmse多用户检测 子空间跟踪算法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行多用户MIMO传输系统中鲁棒性连续MMSE预编码方案
17
作者 李川 刘伟 +1 位作者 李小亚 周利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0,共5页
针对MIMO多用户下行传输系统中,发端仅有不完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场景,提出了一种鲁棒性的连续最小均方误差(MMSE)预编码方案.与传统的鲁棒性MMSE预编码方案相比较,可以支持接收端配置多根天线,从而接收端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联... 针对MIMO多用户下行传输系统中,发端仅有不完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场景,提出了一种鲁棒性的连续最小均方误差(MMSE)预编码方案.与传统的鲁棒性MMSE预编码方案相比较,可以支持接收端配置多根天线,从而接收端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联合处理.仿真结果表明,与没有考虑信道估计误差影响的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甚至于消除误码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多用户 连续mmse 预编码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多脉冲调制信号的非相干MMSE多用户检测
18
作者 周欣 刘奇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75-77,95,共4页
本文介绍了在同步高斯信道中对NMM (非正交多脉冲调制 )信号的非相干MMSE多用户接收机。我们首先建立伪线性调制系统 ,然后用检测线性调制信号的方法来检测NMM信号。文中介绍了GLRT(GeneralizedLikeli hoodRatioTest)判决器 ,并对MMSE... 本文介绍了在同步高斯信道中对NMM (非正交多脉冲调制 )信号的非相干MMSE多用户接收机。我们首先建立伪线性调制系统 ,然后用检测线性调制信号的方法来检测NMM信号。文中介绍了GLRT(GeneralizedLikeli hoodRatioTest)判决器 ,并对MMSE接收机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其分析方法与分析针对NMM信号的解相关接收机性能是类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调制信号 mmse接收机 非正交 伪线性 多用户接收机 多脉冲 类似 解相关 高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变换的MMSE盲多用户检测法
19
作者 胡艳军 范清清 朱近康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变换和预测的盲多用户检测方法,可同时消除MAI和ISI.它仅利用了某特定用户的扩频序列,先进行线性变换和线性预测,再进行MMSE检测.由于不进行直接信道估计,避免了信道估计误差,使算法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线性变换 mmse多用户检测法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码分多址 线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离散MU-MIMO:低复杂度、信息理论最优检测与多用户编码
20
作者 陈学辉 池育浩 刘雷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研究了一种实际的大规模离散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涵盖了大规模天线与用户、实用的信道编译码、任意输入分布、仅接收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一般右酉不变信道矩阵、模数转化器等实际通信约束。针对理想和低分辨率模数转换器... 研究了一种实际的大规模离散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涵盖了大规模天线与用户、实用的信道编译码、任意输入分布、仅接收机已知信道状态信息、一般右酉不变信道矩阵、模数转化器等实际通信约束。针对理想和低分辨率模数转换器下的大规模离散MU-MIMO系统,分别提出了低复杂度、信息理论最优接收机和多用户码设计准则,并给出实际多用户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设计。数值实验证实所设计的多用户LDPC比现有的单用户LDPC获得了2~5dB性能增益,同时还解决在信道恶劣和低分辨率模数转换器下单用户码无法准确恢复信息的难题,揭示了现有贝叶斯最优接收机与单用户码直接结合不再是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离散MU-MIMO 低复杂度 信息理论最优 迭代接收机 多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