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船舶光学经纬仪的测量误差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
作者 徐静 陈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其补偿到经纬仪测量结果中。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并对校准前后的测量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校准后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误差均在10″以内,满足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经纬仪 误差校准 实时性 双矢量定姿技术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视觉惯导的导航系统初始化技术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悦 李化义 +2 位作者 张世杰 张超 赵祥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视觉惯导系统是导航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传感器系统之一,其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系统联合使用是目前传感器配置的主要方案。初始化技术作为决定导航性能的前置环节,决定了导航的成败,也因此被大量研究。目前与初始化相关的方法种类丰富、工... 视觉惯导系统是导航中应用最广泛的基础传感器系统之一,其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系统联合使用是目前传感器配置的主要方案。初始化技术作为决定导航性能的前置环节,决定了导航的成败,也因此被大量研究。目前与初始化相关的方法种类丰富、工程性强,但是缺少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综述;同时,尽管目前已经有很成熟的初始化范式,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初始化环节仍然有较高的失败率,且一些展示良好导航效果的初始化方法并未公开。随着任务的升级与技术的革新,新型视惯系统与人工智能也为初始化环节带来了新的提升与挑战。对视惯导航系统与初始化技术进行概述,然后针对初始化环节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调研与讨论,在给出经典初始化框架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惯导 导航系统 初始化技术 标定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阵相机交会测量炮管二维振动方法
3
作者 罗浩 田会 +2 位作者 杜文斌 毕鑫 张浩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277,共7页
针对现有炮管振动测量方法实现成本高、图像处理复杂,实时性差等难题,提出了基于双线阵相机交会原理测量炮管二维振动的方法。利用2台线阵相机交会采集炮管在发射过程中的振动图像,通过背景差分法和双边缘法,提取炮管成像中心像元序号,... 针对现有炮管振动测量方法实现成本高、图像处理复杂,实时性差等难题,提出了基于双线阵相机交会原理测量炮管二维振动的方法。利用2台线阵相机交会采集炮管在发射过程中的振动图像,通过背景差分法和双边缘法,提取炮管成像中心像元序号,代入经过LM算法优化标定后的测量公式,即可解算出炮管随时间变化的二维振动信息。搭建了试验平台进并行验证试验,采用静态目标测量法验证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1 mm,利用振动平台模拟炮管的振动过程,测量的炮管振动状态与实际过程吻合。所提研究方法能够有效测量炮管二维振动,可扩展应用于各类身管武器的振动测试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测试技术 炮管振动测量 双线阵相机交会测量 线阵相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的条纹消除方法
4
作者 黄杨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5-48,共4页
针对矢量网络分析仪(VNA)测量过程中,由于连接器件的使用而导致测量结果出现条纹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的条纹消除方法。依据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和误差类别构建非同轴测量误差模型;采用ML-TRL校准技术测量误差模... 针对矢量网络分析仪(VNA)测量过程中,由于连接器件的使用而导致测量结果出现条纹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的条纹消除方法。依据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和误差类别构建非同轴测量误差模型;采用ML-TRL校准技术测量误差模型的反射校准件并计算校准系数,修正测件的S参数后,利用时域门控(TDG)技术选择性地抑制残留的周期性误差,消除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过程中的条纹现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进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误差校准后,得到的幅度和相位图像边缘信息及细节明显清晰,细节的完整性较高,条纹消除效果显著,且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均在0.0026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网络分析仪 误差校准 条纹消除 ml-trl校准技术 时域门控(TDG)技术 非同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模板匹配算法的片式电子元器件自动检测与应用
5
作者 王红彬 王伟伟 +4 位作者 杨松翰 朱义杰 孙毅 邹宜桢 成建宏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7-1120,共14页
针对传统片式电子元器件人工检测效率低、误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模板匹配算法的片式电子元器件自动检测方法与系统。该系统利用互相关模板匹配算法,并结合四轴机械手视觉引导和底拍二次定位技术,实现了元器件的高效识别... 针对传统片式电子元器件人工检测效率低、误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模板匹配算法的片式电子元器件自动检测方法与系统。该系统利用互相关模板匹配算法,并结合四轴机械手视觉引导和底拍二次定位技术,实现了元器件的高效识别与精准抓取,并创新性地开发了旋转中心标定算法,有效补偿真空吸嘴同轴度误差。系统可兼容片式钽电容、0402封装瓷介电容器及SOD-323表贴二极管等器件,达到0.0085 mm的定位精度。经实验验证,单次识别100只元器件耗时仅68 ms,正反面及极性识别准确率达100%。旋转中心标定使同轴度误差从0.4 mm降至0.008 mm,器件损伤率和抛料率分别控制在0.01%与0.02%,放料成功率为99.98%。相较传统人工检测,该系统检测效率提升5倍以上,为电子元器件自动检测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动了机器视觉在工业检测领域的应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式元器件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技术 相机标定 定位抓取 互相关模板匹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测量系统的坐标系自动标定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晖 张嘉颖 +5 位作者 刘青 李金童 杨启航 吕佳铭 尚婷 成鹏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9,共13页
针对现有方法在标定过程中过于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测量系统的坐标系全自动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固定两个在测量单元局部坐标系已知坐标的测量节点作为标记靶,测量单元之间相互测量彼此的标记靶获得标记靶上的测量点在不... 针对现有方法在标定过程中过于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测量系统的坐标系全自动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固定两个在测量单元局部坐标系已知坐标的测量节点作为标记靶,测量单元之间相互测量彼此的标记靶获得标记靶上的测量点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利用这些坐标值建立三维几何约束,从而自动标定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借助于精密激光定位系统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测量单元局部坐标系之间的自动标定,降低了坐标系标定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在距离测量单元布站区域约2 m,大小为5 000 mm×5 000 mm×500 mm的测量空间中长度测量的精度在0.46 mm/m以内,测试点三维坐标测量的标准偏差在0.026 mm以内,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工业测量的需求。该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标定效率,有望为具有自动标定功能的大尺寸测量设备的产品化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测量系统 自动标定 标记靶 几何约束 工业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技术
7
作者 李勤 张肇驿 +3 位作者 蒋薇 刘云龙 王永伟 龙全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性能提升对束流探测器提出了高精度测量要求,由此不仅要求高精度的探测器设计装配技术,而且也要求探测器的准确标定。从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测量原理出发,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开展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技术... 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性能提升对束流探测器提出了高精度测量要求,由此不仅要求高精度的探测器设计装配技术,而且也要求探测器的准确标定。从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测量原理出发,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开展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技术研究。在理论上采用解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的计算处理方法和标定方法的标定效果,提出了特征平面标定,在建立的位置标定系统上,对用于多脉冲电子直线感应加速器的No.23电阻环进行了标定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根据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确定了强流脉冲束流位置探测器标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脉冲电子束 位置探测器 标定技术 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技术的高压绝缘子缺陷智能检测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宋岸峰 白杨 +1 位作者 代鑫波 张志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0-264,共5页
为提高对高压绝缘子缺陷智能检测的智能化和可视化水平,提出基于红外技术的高压绝缘子缺陷智能检测方法。采用红外视觉图像检测技术提取高压绝缘子运行过程中的视觉特征信息。在获取的高压绝缘子图像中,采用图像中存在的模式、图像纹理... 为提高对高压绝缘子缺陷智能检测的智能化和可视化水平,提出基于红外技术的高压绝缘子缺陷智能检测方法。采用红外视觉图像检测技术提取高压绝缘子运行过程中的视觉特征信息。在获取的高压绝缘子图像中,采用图像中存在的模式、图像纹理以及设备异常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和融合,设计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将地理信息特征量与检测系统相结合,实现高压绝缘子缺陷定位。同时,通过红外图像的视觉特征点和异常特征点标定技术,标定高压绝缘子存在的故障、缺陷等位置信息;在图像导入及管理、缺陷识别审核、人工标注等各模块的基础上,实现基于红外技术视觉特征识别的高压绝缘子缺陷智能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高压绝缘子缺陷智能检测方法能准确标定高压绝缘子异常状态信息特征量,对缺陷部位检测的均方根误差最低为0.061,对高压绝缘子缺陷目标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技术 高压绝缘子 特征点标定 视觉特征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TDR的传输线阻抗测量和校准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媛媛 张敏娟 +2 位作者 卫晨博 崔一凡 高云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3-69,共7页
时域反射技术作为一种能够直观反映传输线阻抗变化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阻抗检测领域。但在对传输线进行特性阻抗测量的过程中存在校准不准确、阻抗测试精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特性阻抗时域测量和校准系统。该系统采用最短... 时域反射技术作为一种能够直观反映传输线阻抗变化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阻抗检测领域。但在对传输线进行特性阻抗测量的过程中存在校准不准确、阻抗测试精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特性阻抗时域测量和校准系统。该系统采用最短区间估计算法测量传输线上的电压,实现了对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测量。通过对四根具有不同长度和特性阻抗的同轴线缆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误差控制在±1%以内,符合阻抗测量的要求。实际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精确地测量传输线的阻抗。此方法简化了操作流程、规避了手动选择所导致的主观偏差,为传输线阻抗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反射技术 特性阻抗测量 最短区间估计法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法水听器灵敏度计量校准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凯 王月兵 +1 位作者 赵鹏 解建宇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3-600,共8页
为满足水听器灵敏度校准的需要,开展了对激光法水听器灵敏度校准系统的研究。根据激光法水听器灵敏度测量的基本原理,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最终采用反光透声条带的激光法水听器灵敏度校准方法进行测量系统设计,以消除传统薄膜法存在... 为满足水听器灵敏度校准的需要,开展了对激光法水听器灵敏度校准系统的研究。根据激光法水听器灵敏度测量的基本原理,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最终采用反光透声条带的激光法水听器灵敏度校准方法进行测量系统设计,以消除传统薄膜法存在的夹持方式与夹具对声场造成的影响;为解决反光透声条带在测量频段的谐振造成相应频点测量误差过大的问题,对反光透声条带的振动模态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结果与条带频率响应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实现了条带谐振频点的准确预测,证明该模型对于条带选型具有指导作用。文章研制了激光法水听器灵敏度计量校准系统,并开展了校准实验。文中的实验结果与三换能器互易法的校准结果之间的误差不超过1 dB,证明该测试系统具备水听器灵敏度校准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听器 灵敏度 校准 激光测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IC-CPD)测试的剩余电流模拟系统设计
11
作者 陈聪 倪峰 李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8,共8页
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IC-CPD)是新能源汽车家用充电安全的重要保护设备,该文设计了一种用于IC-CPD测试的剩余电流模拟系统。系统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模拟剩余电流,在硬件设计上设置了信号隔离、提高了波形输出灵活性、提升了电流驱... 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IC-CPD)是新能源汽车家用充电安全的重要保护设备,该文设计了一种用于IC-CPD测试的剩余电流模拟系统。系统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模拟剩余电流,在硬件设计上设置了信号隔离、提高了波形输出灵活性、提升了电流驱动能力,在软件设计上使用线性插值函数提升输出平滑性,并用上位机对输出信号精度进行校正。波形测试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产生最大值75 mA的斜坡直流剩余电流和最大峰值±75 mA幅度渐变的交流剩余电流,电流在40 mA以下时输出精度高达99.3%,满足IC-CPD测试需求并可推广应用到其他测控设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 剩余电流模拟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精度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典型α二羰基化合物的光谱探测方法和外场应用
12
作者 陈浩 贾晔 +2 位作者 徐捷 段俊 梁帅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7-2136,共10页
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是大气环境中两种最典型的α二羰基化合物,其浓度变化是大气VOCs氧化过程和反应活性的重要表征,对于研究大气VOCs氧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大气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具有浓度极低、寿命短、活性较强,使其浓度的准确探测... 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是大气环境中两种最典型的α二羰基化合物,其浓度变化是大气VOCs氧化过程和反应活性的重要表征,对于研究大气VOCs氧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大气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具有浓度极低、寿命短、活性较强,使其浓度的准确探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导致外场环境的监测结果较少,缺乏大气化学反应机理分析的研究。对于α二羰基化合物的探测先后发展出化学衍生化法、质谱法等,能够有效地实现气体浓度监测,而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针对大气α二羰基化合物发展了一系列的光谱测量手段,比如差分吸收光谱、腔增强吸收光谱、激光诱导磷光、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具有非接触、探测限低、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率高等特点。综述了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的光谱测量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方法的原理、技术要点、优缺点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列举了技术的器件参数、反演算法、探测限等关键特征,并对其国内外相关应用予以介绍。针对高活性α二羰基化合物的标定需求,详细说明并对比分析了现有条件下常用的气流稀释法、待测物溶液温控起泡器法、加热法、大气反应法等气体标定方法。对基于光谱技术的大气α二羰基化合物外场观测实验进行汇总分析,对实验条件、浓度结果、主要结论等予以总结,表明光谱技术是乙二醛和甲基乙二醛探测的有力手段,列表说明了浓度变化与一次污染排放、VOCs氧化、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等反应的相关性;重点讨论了甲醛、乙二醛、甲基乙二醛混合比率,得出不同环境下的混合比数值范围,表明RGF在BVOCs环境下数值较低,高混合比可能预示着人工源VOC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技术 乙二醛 甲基乙二醛 挥发性有机物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米量级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装置标定方法研究
13
作者 朱菲 侯再红 +3 位作者 王港雨 秦来安 靖旭 吴德成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2-880,共9页
随着激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口径米量级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规避大气影响,对大口径米量级的激光光束质量的测量一般采用波前测量法在激光系统出口处直接测量。而为了实现精确测量,则需先对大口径米量级的激光光... 随着激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口径米量级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规避大气影响,对大口径米量级的激光光束质量的测量一般采用波前测量法在激光系统出口处直接测量。而为了实现精确测量,则需先对大口径米量级的激光光束质量测量系统进行零点标定。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小口径的标定光源对大口径测量系统进行扫描标定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扫描方式下由标定光源平行度残余误差引起的光斑质心偏移情况,并对不同扫描方式下不同标定光源平行度残余误差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波前复原结果,选择了单向扫描方式,并提出在缩比验证测量系统口径为127 mm时,标定光源平行度残余误差应不大于5μrad;在实际测量系统口径为1.27 m时,标定光源平行度残余误差应不大于0.5μ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束质量 大口径米量级的测量系统 零点标定 平行度残余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技术的气体浓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永平 王霞 +1 位作者 李帅帅 胡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9-195,共7页
依据Lambert-Beer定律,推导出检测气体浓度的数学模型,得出了测量和参考探测器输出电压与气体浓度的函数表达式,表达式中的二个常数的数值取决于气室长度、气体吸收系数、探测器的电压探测率,经零点和满量程标准气样的标定,可确定这二... 依据Lambert-Beer定律,推导出检测气体浓度的数学模型,得出了测量和参考探测器输出电压与气体浓度的函数表达式,表达式中的二个常数的数值取决于气室长度、气体吸收系数、探测器的电压探测率,经零点和满量程标准气样的标定,可确定这二个常数的数值,实现对仪器的标定.根据仪器零点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得到零点与温度函数表达式,用于零点温度补偿以及对零点温度补偿系数的计算;量程温度补偿方法是通过引入量程温度补偿因子,对测量和参考探测器输出电压与气体浓度的函数表达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函数表达式用于量程温度补偿,也能对量程温度补偿因子中的补偿系数进行计算.矿用红外甲烷传感器采用本文的标定方法和温度补偿方法,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对标准气样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符合红外甲烷传感器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技术 测量模型 标定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PCR仪温度校准系统 被引量:30
15
作者 薛生虎 李东升 +2 位作者 叶子弘 俞晓平 方荣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2-123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PCR仪温度校准系统。系统对特征点的温度检测和处理后能给出PCR仪基座的温度均匀性和对称性,同时对采集到的多点温度数据运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处理,得到更接近真实基座温度的融合温度,从而可...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PCR仪温度校准系统。系统对特征点的温度检测和处理后能给出PCR仪基座的温度均匀性和对称性,同时对采集到的多点温度数据运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处理,得到更接近真实基座温度的融合温度,从而可以得到仪器的温度示值误差,以实现对PCR仪的设定温度进行校准。系统选择LabVIEW作为开发软件,能自动生成检测报告。系统的温度校准不确定度优于0.03℃。实验表明,建立的温度校准系统可以用于目前大多数使用中的PCR仪温度的在线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仪 多传感器技术 温度校准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试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振华 沈聚慧 +3 位作者 李红斌 李秋惠 陶渊 李振兴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2期23-30,共8页
目前,如何提高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互感器研究的难点,随之应运而生的测试技术是衡量其性能的手段.围绕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试技术这一主题进行综述,给出了测试标准,介绍了测试项目,重点分析了现场校验中的离线校验与在... 目前,如何提高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互感器研究的难点,随之应运而生的测试技术是衡量其性能的手段.围绕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试技术这一主题进行综述,给出了测试标准,介绍了测试项目,重点分析了现场校验中的离线校验与在线校验技术,详细阐述了影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验精度的关键因素,并总结了在线校验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及时发现存在故障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展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线校验技术发展方向将会朝着高精度传感头设计、高精度校验算法研究、保障操作人员安全等方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测试技术 离线校验 在线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验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于文斌 张国庆 郭志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0-21,39,共3页
电流互感器原有的校验技术已难满足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输出模拟电压小信号和数字量信号 )产品性能检定的技术要求。依据IEC6 0 0 4 4 - 8标准 ,讨论了新互感器校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结合研究的混合式电流互感器 ,引入虚拟仪器技术 ... 电流互感器原有的校验技术已难满足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输出模拟电压小信号和数字量信号 )产品性能检定的技术要求。依据IEC6 0 0 4 4 - 8标准 ,讨论了新互感器校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结合研究的混合式电流互感器 ,引入虚拟仪器技术 ,建立了电流互感器的校验系统 ,给出了比值误差和相位误差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校验技术 比值误差 相位误差 虚拟仪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电力互感器移动计量检定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廖卉芬 闫培渊 +1 位作者 苏飞 徐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0-153,215,共5页
鉴于仪器设备笨重、现场接线复杂是造成电力互感器现场检定工作强度大、效率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比较法互感器检定接线原理,设计了一套智能型电力互感器移动计量检定系统,该系统采用移动式检定技术,搭载了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现... 鉴于仪器设备笨重、现场接线复杂是造成电力互感器现场检定工作强度大、效率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比较法互感器检定接线原理,设计了一套智能型电力互感器移动计量检定系统,该系统采用移动式检定技术,搭载了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现场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设计出自动切换变比的试验接线回路及后台管理软件,实现了仪器设备不下车即可开展检定试验及检定回路上位机控制等功能,可满足220kV及以下电力互感器现场试验要求。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计量检定系统简化了互感器计量检定工作现场操作流程,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 计量检定 移动式检定技术 设备车载化 自动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2激光器的温度传感器可溯源动态校准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郝晓剑 李科杰 +2 位作者 刘健 周汉昌 黄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提出一种利用同一可高频调制的高功率CO2激光器发出的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作为热源,在同一系统中进行辐射温度计(红外探测器)静态校准和被校表面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的新方法。由于高速辐射温度计的频率响应特性优于被校温度传感器,因此... 提出一种利用同一可高频调制的高功率CO2激光器发出的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作为热源,在同一系统中进行辐射温度计(红外探测器)静态校准和被校表面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的新方法。由于高速辐射温度计的频率响应特性优于被校温度传感器,因此以前者的响应作为真值来校准后者并获取系统误差的修正值。避免了因传感器安装环境差异及热物性的变化所产生的误差,解决了表面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的溯源难题。利用该方法对美国OMEGA公司CHAL-010型热电偶进行了动态校准实验,获得了该热电偶的时间常数和动态测温误差的修正值,系统重复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热电偶 表面温度 动态校准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静力水准系统的标定方法和拟合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晓业 黄开席 +2 位作者 陈森玉 刘祖平 赵营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讨论了一种新型静力水准系统——以CCD为核心传感器的静力水准系统的标定方法和数学拟合过程。标定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其核心部件CCD进行标定,确定其线性符合程度;二是对整个钵体传感器进行标定,并用数学拟合方法得到传感器输出数据与... 讨论了一种新型静力水准系统——以CCD为核心传感器的静力水准系统的标定方法和数学拟合过程。标定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其核心部件CCD进行标定,确定其线性符合程度;二是对整个钵体传感器进行标定,并用数学拟合方法得到传感器输出数据与被测目标实际变形的最佳拟合量,保证其测量精度。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技术要求已经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静力水准系统 标定 拟合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