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火蚁SiMLs免疫响应不同病原物的表达模式分析
1
作者 康泽泓 朱展鹏 +5 位作者 蔺良杰 吴洪鑫 李昂 陆永跃 金丰良 许小霞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0-882,共13页
相关脂质识别蛋白由一类具有ML(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2 related lipid recognition protein)单结构域的蛋白质组成,在脂类识别和天然免疫信号传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ML蛋白家族成员在节肢动物中众多,功能复杂,ML蛋白研究聚... 相关脂质识别蛋白由一类具有ML(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2 related lipid recognition protein)单结构域的蛋白质组成,在脂类识别和天然免疫信号传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ML蛋白家族成员在节肢动物中众多,功能复杂,ML蛋白研究聚焦于宿主与病毒之间的互作,但是对于ML蛋白在入侵昆虫中的功能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入侵昆虫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为研究对象,基于红火蚁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筛选鉴定获得5个ML基因(SiML1~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iMLs家族包含一个信号肽和一个典型ML结构域,其中ML结构域几乎覆盖了SiML1(25~151 aa)、SiML2(23~150 aa)、SiML3(24~145 aa)、SiML4(21~150 aa)和SiML5(58~175 aa)蛋白的整个编码区,并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红火蚁SiML1,SiML2,SiML3和SiML4在同一个分支,与紫苑叶蝉Macrosteles quadrilineatus(MqML)亲缘关系较近;而红火蚁SiML5与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MmML3)在同一个分支上。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红火蚁SiMLs家族基因在红火蚁6个组织中均有转录,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SiMLs家族基因在整个发育历期都有表达,在卵、幼虫、蛹和成虫变态期间均有差异表达,主要是上调表达,表明ML蛋白可能参与红火蚁的变态发育过程。用细菌和真菌病原菌通过喷洒或浸泡红火蚁大型工蚁进行免疫诱导,RT-qPCR结果显示火蚁大型工蚁SiMLs家族成员在大肠杆菌诱导3~48 h后均显著上调表达,在金龟子绿僵菌和白僵菌菌诱导后,早期(3~12 h)SiMLs家族成员表达升高,后期(24~48 h)表达受到抑制。本研究表明红火蚁SiMLs能够响应病原菌的入侵,且针对不同病原体有不同的表达模式,这些发现为SiMLs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家族成员 红火蚁 病原物 表达模式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