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_(2)O_(3)含量对Fe/FeAl_(2)O_(4)金属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胡修勇 迟赫轩 张福顺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0-1497,共8页
探讨了不同含量的Y_(2)O_(3)对Fe/FeAl_(2)O_(4)系金属陶瓷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Y_(2)O_(3)在陶瓷中形成的相及其对晶粒尺寸和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0... 探讨了不同含量的Y_(2)O_(3)对Fe/FeAl_(2)O_(4)系金属陶瓷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Y_(2)O_(3)在陶瓷中形成的相及其对晶粒尺寸和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0.2%)Y_(2)O_(3)的加入有效改善了金属相与陶瓷相之间的湿润性,抑制了孔隙的生成,并促进了陶瓷相晶粒的均匀分布,Y_(2)O_(3)的加入促进了钇硅化合物的生成,改相以棒状微晶的形式存在与FeAl_(2)O_(4)基体中,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而当Y_(2)O_(3)含量达到2%以上时,生成了大量的Al_(5)Y_(3)O_(12)相,抑制了晶粒的生长。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0.5%Y_(2)O_(3)添加量时,样品的密度、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达到了最优值,随着Y2O3含量增加至4%,力学性能出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金属陶瓷 Y_(2)O_(3) 热力学计算 微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掺杂调控CsPbX_(3)(X=Cl,Br,I)光电性能研究
2
作者 闵月淇 谢文钦 +1 位作者 谢亮 安康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5-616,共12页
CsPbX_(3)中的毒性元素Pb限制了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广泛应用,采用Pd金属元素掺杂替代Pb是降低毒性的一种有效方案,同时还可调控其光电性能。本工作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能带结构、态密度、电子局域函数进行计算,分析了Pd掺杂对Cs... CsPbX_(3)中的毒性元素Pb限制了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广泛应用,采用Pd金属元素掺杂替代Pb是降低毒性的一种有效方案,同时还可调控其光电性能。本工作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能带结构、态密度、电子局域函数进行计算,分析了Pd掺杂对CsPbX_(3)(X=Cl,Br,I)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d掺杂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带隙值随Pd浓度增加而降低,特别是<100>取向的掺杂对带隙值的降低最明显。Pd与Pb和X的d-p杂化增强了电子局域化,形成局部势阱,提升了材料的光吸收和光电转换效率,尤其在600 nm以上可见光区域。本工作对于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掺杂 CsPbX_(3) 第一性原理计算 光电性能 电子结构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catalytic Nitric Oxide Reduction to Yield Ammonia over Fe_(3)C Nanocrystals
3
作者 Sen Lin Lang Zhang +4 位作者 Tong Hou Jun-Yang Ding Zi-Mo Peng Yi-Fan Liu Xi-Jun Liu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Nitric oxide(NO),which generally originates from vehicle exhaust and industrial flue gases,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ir pollutants.In this case,the electrochemical NO reduction reaction(NORR)not only removes the atm... Nitric oxide(NO),which generally originates from vehicle exhaust and industrial flue gases,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ir pollutants.In this case,the electrochemical NO reduction reaction(NORR)not only removes the atmospheric pollutant NO but also produces valuable ammonia(NH_(3)).Hence,through the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Fe_(3)C nanocrystal cata-lysts,the as-obtained optimal sample of Fe_(3)C/C-900 was adopted as the NORR catalyst at ambient conditions.As a result,the Fe_(3)C/C-900 catalyst showed an NH_(3)Faraday efficiency of 76.5%and an NH_(3)yield rate of 177.5μmol·h^(-1)·cm^(-2)at the working potentials of-0.8 and-1.2 V versus 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vs.RHE),respectively.And it delivered a stable NORR activity during the electrolysis.Moreover,we attribute the high NORR properties of Fe_(3)C/C-900 to two aspects:one is the enhanced intrinsic activity of Fe_(3)C nanocrystals,including the lowering of the energy barrier of rate-limiting step(*NOH→*N)and the inhibition of hydrogen evolution;on the other hand,the favorable dispersion of active components,the effective adsorption of gaseous NO,and the release of liquid NH_(3)products facilitated by the porous carbon subst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c oxide reduction NH3 synthesis Fe_(3)C nanocrystal ELECTROLYSIS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NO over SnS_(2)/g-C_(3)N_(4): A mechanistic study
4
作者 WANG Haocun ZHANG Qixin +2 位作者 YANG Yifan BIAN Junjie LI Chunhu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35,共13页
This study aims to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2D/2D heterojunctions for NO removal from marine vessel effluents.SnS_(2)/g-C_(3)N_(4) composite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via a facile solvothermal me... This study aims to enhance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2D/2D heterojunctions for NO removal from marine vessel effluents.SnS_(2)/g-C_(3)N_(4) composite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via a facile solvothermal method,demonstrating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hotocatalytic NO removal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For high-flux simulated flue gas,the composite with 10%SnS_(2)(denoted as SNCN-10)showed exceptional NO removal efficiency,reaching up to 66.8%,along with excellent reusability over five consecutive cycles.Detailed band structure and density of states(DOS)calculations 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 a characteristic heterojunction.Spin-trapping ESR spectroscopy identified·O_(2)^(-)−as the key reactive species driving NO oxidation.Additionally,in situ DRIFT spectroscopy revealed that SNCN-10 facilitated the conversion of NO to nitrate through intermediate species,including bridging nitrite and cis-nitrite(N_(2)O_(2)^(2-)).Kinetic studie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NO oxidation followed the Langmuir-Hinshelwood(L-H)mechanism.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s of free energy changes,a comprehensive reaction pathway for NO oxidation was proposed.These finding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strategies for NO remo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c g-C_(3)N_(4) charge separation PHOTOCATALYSIS NO removal DFT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Ga_(2)O_(3)热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5
作者 邓南发 周贤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8,共9页
通过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玻尔兹曼输运理论,计算了β-Ga_(2)O_(3)的电学、热学和热电性质,并得出了热电性能因子随载流子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此外,还考虑了声子散射和极性光学声子散射对平均电子弛豫时间的影响,并详细描述了不... 通过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玻尔兹曼输运理论,计算了β-Ga_(2)O_(3)的电学、热学和热电性质,并得出了热电性能因子随载流子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此外,还考虑了声子散射和极性光学声子散射对平均电子弛豫时间的影响,并详细描述了不同载流子浓度和温度下β-Ga_(2)O_(3)的Seebeck系数、电导率、电热导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结果.最后,给出了β-Ga_(2)O_(3)的热电性能因子随载流子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高载流子浓度和高温下,β-Ga_(2)O_(3)具有较高的热电性能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_(2)O_(3) 第一性原理计算 波尔兹曼输运理论 热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对β-Ga_(2)O_(3)材料中点缺陷迁移行为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苗瑞霞 晏杰 +1 位作者 牛佳美 贾小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34,共11页
高能粒子在β-Ga_(2)O_(3)中产生的点缺陷可通过迁移聚集形成低应变能团簇,对器件性能有显著影响。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广义梯度近似下的PBE泛函,结合攀爬图像推动弹性带方法计算,研究β-Ga_(2)O_(3)材料中关于辐照缺陷迁移的机理... 高能粒子在β-Ga_(2)O_(3)中产生的点缺陷可通过迁移聚集形成低应变能团簇,对器件性能有显著影响。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广义梯度近似下的PBE泛函,结合攀爬图像推动弹性带方法计算,研究β-Ga_(2)O_(3)材料中关于辐照缺陷迁移的机理。结果表明:O原子比Ga原子更容易脱离晶格位置,形成VO和Oi;O原子的三个位点在形成V_(O)时,V_(O1)、V_(O_(2))、V_(O3)最小迁移势垒分别为0.48 eV、0.015 eV、0.39 eV,其最佳迁移路径为VO1_3、VO_(2)_11、V_(O3)_18;Ga原子两个位点形成VGa时,VGa1、VGa2最小迁移势垒分别是0.33 eV、0.35 eV,其最佳迁移路径为V_(Ga1_4)、V_(Ga2_4);Oi形成时最小迁移势垒是0.13 eV,迁移路径为O_(2)→Oi,Ga_(i)最小迁移势垒是0.84 eV,迁移路径为Ga_(i1)→Ga_(i6)。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辐照下β-Ga_(2)O_(3)材料中缺陷迁移的微观机理,为辐照加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缺陷 迁移势垒 第一性原理 β-Ga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DO/3方法研究RC(X)OC(O)CH_3热分解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洪三国 王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779-784,共6页
 用MINDO/3方法研究了酸酐(X=0)和硫代酸酐(X=S)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含有β-氢原子的乙酸酐和硫代乙酸酐可按三条路径分解,苯基对热分解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mindo/3 酸酐 硫代酸酐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尿剂三嗪衍生物的MINDO/3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郝金库 王桂林 +1 位作者 崔云平 汤定华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3期34-40,共7页
本文用半径经验分子轨道法MINDO/3对利尿剂三嗪衍生物进行了研究,对药物的利尿活性指数和分子反应指标作了相关分析,并对药物分子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分子环内1─位碳原子C1和4─位氮原子N4... 本文用半径经验分子轨道法MINDO/3对利尿剂三嗪衍生物进行了研究,对药物的利尿活性指数和分子反应指标作了相关分析,并对药物分子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分子环内1─位碳原子C1和4─位氮原子N4的二级亲核前线电子密度f1n(N)、f4n(N)越大,其利尿活性也越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尿剂 三嗪衍生物 mind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子分子力场的模型势函法与MNDO、MINDO/3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曹泽星 孙泽民 鄢国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用量子力学方法获得分子的模型力场现已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理论上很难获得体系高精度解析势能面,使力场的理论计算遇到了困难.直到Pulay提出梯度法后,量子化学方法才被广泛用于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分析.但由于该方法采用数值微分通... 用量子力学方法获得分子的模型力场现已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理论上很难获得体系高精度解析势能面,使力场的理论计算遇到了困难.直到Pulay提出梯度法后,量子化学方法才被广泛用于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分析.但由于该方法采用数值微分通过能量的第二阶导数所获得的力场矩阵对角元误差很大,需将其伸缩、变角对角力常数分别扣除10%、20%,才能获得与观测值相近的结果;且ab initio计算花机时太多,应用于大分子计算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本文把前文提出的确定力常数的模型势函法与MNDO、MINDO/3等半经验方法结合起来,构造多原子分子的力场,并用于振动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势函法 MNDO mindo/3 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K_(2)CO_(3)-NaVO_(3)熔盐结构的拉曼光谱和理论计算
10
作者 张一帆 胡宪伟 +1 位作者 于江玉 王兆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NaVO_(3)在Na_(2)CO_(3)-K_(2)CO_(3)熔盐体系中可原位催化电还原CO_(2)制备高附加值碳材料,对Na_(2)CO_(3)-K_(2)CO_(3)-NaVO_(3)体系熔盐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电极过程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本文采用拉曼光谱学和量子化学计算(基于Gau... NaVO_(3)在Na_(2)CO_(3)-K_(2)CO_(3)熔盐体系中可原位催化电还原CO_(2)制备高附加值碳材料,对Na_(2)CO_(3)-K_(2)CO_(3)-NaVO_(3)体系熔盐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电极过程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本文采用拉曼光谱学和量子化学计算(基于Gaussian和Molclus程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1073 K下Na_(2)CO_(3)-K_(2)CO_(3)-NaVO_(3)熔盐体系的离子结构.结果表明,在该熔盐体系中,除了存在CO_(3)^(2-)以外,还存在由CO_(3)^(2-)和VO_(3)^(-)发生反应生成的VO_(4)^(3-),而不存在VO_(3)^(-);VO_(4)^(3-)所属C1空间点群,其中V-O键的对称伸缩振动模对应的拉曼特征峰位于802 cm^(-1)处;随着体系中NaVO_(3)质量分数由5%增加至15%,熔盐中VO_(4)^(3-)的相对含量急剧增加,而CO_(3)^(2-)的相对含量相应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O_(3) Na_(2)CO_(3)-K_(2)CO_(3)熔盐 拉曼光谱 量子化学计算 VO_(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 on electronic structure,chemical bonding,elas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ovel tungsten triboride
11
作者 王一夫 夏庆林 余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500-505,共6页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chemical bonding,elas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novel hP24 phase WB3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DFT) within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The calcul...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chemical bonding,elas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novel hP24 phase WB3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DFT) within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The calculated energy band structures show that the hP24 phase WB3 is metallic material.The density of state(DOS) and the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PDOS)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DOS near the Fermi level is mainly from the W 5d and B 2p states.Population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chemical bonding in hP24-WB3 has predominantly coval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mixed covalent-ionic characteristics.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such as lattice constant,bulk modulus,shear modulus and elastic constants Cij were calculated.The elastic modulus E and Poisson ratio υ were also predic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hP24-WB3 phase is mechanically stable and behaves in a brittle manner.Detailed analysis of all optical functions reveals that WB3 is a better dielectric material,and reflectivity spectra show that WB3 can be promised as good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energy regions of 8.5-11.4 eV and 14.5-15.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24-WB3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 electronic structure chemical bonding elastic properties opt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_(3)N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艺芳 郭瑞 +2 位作者 焦媛 刘晓娜 钱天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3-2082,共10页
以单一尿素为前驱体,通过热聚合制备了C_(3)N_(4),并通过SEM、XRD、XPS、FT-IR、UV-Vis等分析表征了所制备的C_(3)N_(4)材料的结构、成分、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活性.结果发现制备的C_(3)N_(4)具有花状的多孔纳米片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制备... 以单一尿素为前驱体,通过热聚合制备了C_(3)N_(4),并通过SEM、XRD、XPS、FT-IR、UV-Vis等分析表征了所制备的C_(3)N_(4)材料的结构、成分、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活性.结果发现制备的C_(3)N_(4)具有花状的多孔纳米片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制备的C_(3)N_(4)在氙灯320~780nm的照射下,对盐酸四环素(TCH)的降解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60min内降解率达到99.60%.自由基淬灭实验的结果表明,·O_(2)^(-)、^(1)O_(2)和h^(+)是TCH降解的主要原因.对比试验和DFT理论计算分析发现,以尿素为原料制备的C_(3)N_(4)比三聚氰胺为原料制备的M-C_(3)N_(4)光催化效果优异是归因于C_(3)N_(4)具有花状的多孔结构,更大比表面积以更多的活性位点和氧空位.此外,制备的催化剂C_(3)N_(4)对四环素类的抗生素(盐酸金霉素(CTC)和土霉素(OTC))具有类似的催化效果.进一步通过分析光催化氧化中间产物,提出了TCH可能的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_(3)N_(4) 四环素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3)Sb_(2)合金中Mg空位对电子传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文彪 李鑫 张亚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0-246,共7页
Mg_(3)Sb_(2)基合金因具有极低的本征晶格热导率而成为极具潜质的中温区热电材料之一,但其较低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导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常用的元素掺杂外,有望通过引入Mg空位来提高合金的p型传输倾向,从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 Mg_(3)Sb_(2)基合金因具有极低的本征晶格热导率而成为极具潜质的中温区热电材料之一,但其较低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导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常用的元素掺杂外,有望通过引入Mg空位来提高合金的p型传输倾向,从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工作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不同位置Mg的空位形成能和电子结构等参数进行了计算。由结果可知,Mg1位的Mg 2+阳离子空位更容易形成,且空位含量最高可达0.05,Mg空位的存在也有利于禁带中的Fermi能级向价带方向偏移,使得载流子浓度大幅提升。利用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相同成分的合金并对其热电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所得的电子传输性能变化趋势与计算预测结果一致,Mg 2.975 Sb_(2)合金的电导率和功率因子最大值分别为110 S·cm^(-1)和1.89 W·m^(-1)·K^(-1)。此外,Mg空位的存在导致的点缺陷也有利于声子的散射和晶格热导率的降低,使得780 K时Mg 2.975 Sb_(2)合金的最高热电优值达到0.49。本工作通过对Mg空位的调控使p型Mg_(3)Sb_(2)合金的电子传输性能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此类合金的热电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Mg3Sb2 合金 Mg空位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Li、Na、K)掺杂二维单层CrI_(3)的半金属铁磁性研究
14
作者 张伟华 李雨欣 +5 位作者 王朕 骆逸夫 刘祥林 彭波 丁守兵 毋志民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01-11106,共6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对二维单层CrI_(3)及碱金属(Li、Na、K)掺杂后的电荷布局、晶体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居里温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层CrI_(3)和碱金属掺杂后,各原子之间的键合能力较强,体系表现出稳定的共价键...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对二维单层CrI_(3)及碱金属(Li、Na、K)掺杂后的电荷布局、晶体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居里温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层CrI_(3)和碱金属掺杂后,各原子之间的键合能力较强,体系表现出稳定的共价键晶体结构。在由I原子组成的八面体晶体场中,Cr原子发生自旋劈裂现象,使得单层CrI_(3)呈现磁性半导体性质。而碱金属的掺入增加了体系的载流子浓度,加强了Cr原子间的铁磁交换作用,使居里温度由46 K提高到95 K。此外,电子浓度的提升使得Cr-3 d轨道的电子占据数增加,导致Cr原子的自旋磁矩增大。这使得掺杂体系呈现稳定的半金属性,具有100%自旋极化率,并具备较大的半金属能隙,分别为1.13 eV(Li掺杂)、1.26 eV(Na掺杂)和1.41 eV(K掺杂),能有效抑制热扰动及自旋翻转,是自旋电子学领域的潜在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二维单层CrI_(3) 碱金属掺杂 居里温度 100%自旋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硝胺热解机理的MINDO/3研究中间体构型全优化
15
作者 唐泽华 肖鹤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4-29,共6页
关键词 二甲硝胺 热解 中间体 mindo/3
全文增补中
第一性原理研究Hf对ZrCoH_(3)放氢的影响
16
作者 曾祥 杨友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8,共9页
过渡金属元素Hf被设计成通过占据Co原子、Zr原子和间隙位点来添加到ZrCoH_(3)中.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Hf对ZrCoH_(3)放氢的影响.发现用Hf掺杂会使ZrCoH_(3)不稳定,导致氢离解能(Ed)、Co-H平均单位键长的键序(SBOCo-H)降低,顺序为Zr_... 过渡金属元素Hf被设计成通过占据Co原子、Zr原子和间隙位点来添加到ZrCoH_(3)中.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Hf对ZrCoH_(3)放氢的影响.发现用Hf掺杂会使ZrCoH_(3)不稳定,导致氢离解能(Ed)、Co-H平均单位键长的键序(SBOCo-H)降低,顺序为Zr_(16)Co_(16)H_(48)> Zr_(16)Co_(16)HfH_(48)> Zr_(16)Co_(15)HfH_(48)> Zr_(15)Co_(16)HfH_(48).理论研究表明在ZrCoH_(3)-Hf体系中,较弱的Co-H共价键相互作用、金属特性和Hf-H键的形成都有利于提高ZrCoH_(3)的放氢能力. Hf原子优先占据间隙位,但这对氢离解能影响很小,氢离解能与位置能之间存在悖论关系.尽管Zr_(15)Co_(16)HfH_(48)化合物具有低的氢离解能,表现出良好的放氢性能,但在实际应用Hf占据Zr位时需要消耗过高的能量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 ZrCoH_(3) 第一性原理计算 放氢性能 过渡金属元素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3-(3-吡啶基)-5-(3′-吡啶基)-1,2,4-三唑的钴(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及配体的DFT计算(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琳 刘怀贤 +4 位作者 周惠良 刘翔宇 宋伟明 李冰 胡奇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7-1214,共8页
合成了一个多功能的配体1H-3-(3-吡啶)-5-(3′-吡啶)-1,2,4-三唑(3,3′-Hbpt,1)并得到了配体的晶体结构,运用DFT理论计算了配体的最优构型、优势构象和电荷分布。在此基础上,水热合成了一个配位化合物:[Co(3,3′-Hbpt)2(H2O)4]·(ad... 合成了一个多功能的配体1H-3-(3-吡啶)-5-(3′-吡啶)-1,2,4-三唑(3,3′-Hbpt,1)并得到了配体的晶体结构,运用DFT理论计算了配体的最优构型、优势构象和电荷分布。在此基础上,水热合成了一个配位化合物:[Co(3,3′-Hbpt)2(H2O)4]·(ad)·6H2O(2)(ad=己二酸),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2是零维单核化合物,它的三维超分子结构是由分子间氢键连接而成,其中包含着由游离的己二酸分子填充的矩形孔道。值得注意的是,配体在配合物中的几何结构和构象与理论计算的结果一致。另外,利用热重分析研究了配合物2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3-(3-吡啶基)-5-(3′-吡啶基)-1 2 4-三唑 理论计算 配位化合物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RPS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超 高宏力 +1 位作者 彭志文 文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1-253,257,共4页
运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3-RPS并联机器人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通过使用Simmechanics将并联机器人物理模型导入Matlab/Simulink中,利用Simulink对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以及验证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针对并联机器人的建模不确定性,提出一种... 运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3-RPS并联机器人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通过使用Simmechanics将并联机器人物理模型导入Matlab/Simulink中,利用Simulink对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以及验证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针对并联机器人的建模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系统的鲁棒控制方案,即分别通过基于标称模型设计系统的计算力矩控制器,来镇定标称系统;通过构建Lyapunov函数来构建系统的鲁棒补偿控制器,来消除由于建模不确定性引起的跟踪误差。通过将控制模型导入Simulink中对其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其具有较低的稳态误差精度,效果优于计算力矩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RPS并联机器人 动力学分析 计算力矩控制 不确定性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苯氧基苯亚甲基)-2-羟基苯甲酰腙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理论计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华 杨健国 +1 位作者 林彩萍 潘富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8,92,共6页
The title compound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3-benzoxybenzaldehyde with 2-hydroxybenzoylhydrazine in ethanol and characterized by IR,UV,1H NMR spectra and elemental analysis.The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 The title compound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3-benzoxybenzaldehyde with 2-hydroxybenzoylhydrazine in ethanol and characterized by IR,UV,1H NMR spectra and elemental analysis.The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c with cell constant,a=0.48217(11) nm,b=3.2212(7) nm,c=1.0992(3) nm,β=101.755(5).,V=1.6714(7) nm3,Z=4,μ=0.090mm-1,DC=1.321 g/cm3,F(000)=696.The crystal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molecule was not coplanar.The crystal structure involving in intermolecular and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was observed,and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re linked along the c-axis direction to form a chain.The title molecule was calculated by quantum chemistry at the RHF/6-31G level,frontier orbitals electronic densities and charge distribution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晶体结构 2’-(3-苯氧基苯亚甲基)-2-羟基苯甲酰腙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6自由度6-3-3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数值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洪 赵韩 吕新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首先,基于机构学理论和6自由度6-3-3并联机构的基本几何关系,利用MATLAB符号数学计算工具箱得到了求该机构正向位移解的非线性方程组。接着将该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使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库函数lsqnonlin求出了具... 首先,基于机构学理论和6自由度6-3-3并联机构的基本几何关系,利用MATLAB符号数学计算工具箱得到了求该机构正向位移解的非线性方程组。接着将该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使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库函数lsqnonlin求出了具有明确工程意义的正向位移解。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自由度6—33并联机构 正向位移分析 符号数学计算工具箱 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 优化工具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