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6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MO无线通信系统总体资源效率测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金铸 沈连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44,共9页
提出一种通信系统总体资源效率测度的一般模型,以此为基础给出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总体资源效率测度的具体方法。理论分析及实际测度结果表明,虽然MIMO系统由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其归一化带宽与归一化信噪比需求相对较小,但... 提出一种通信系统总体资源效率测度的一般模型,以此为基础给出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总体资源效率测度的具体方法。理论分析及实际测度结果表明,虽然MIMO系统由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其归一化带宽与归一化信噪比需求相对较小,但是,就目前实现的MIMO系统而言,若与基本的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信道下实际通信系统相比,其总体资源效率更低,与系统潜在能力的差距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无线通信系统 归一化带宽 归一化信噪比 资源需求平面 总体资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统一建模 被引量:1
2
作者 伍裕江 聂在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6-1040,共5页
提出一种统一的多天线通信系统传输模型,该模型将收发间通道分为电路、近场区和远场区三部分,通过广义欧姆定律联系电路和近场参数,利用基于矩量法的广义阻抗矩阵精确描述多天线和近场区参数,通过基于远场近似的无线信道模型联系收发端... 提出一种统一的多天线通信系统传输模型,该模型将收发间通道分为电路、近场区和远场区三部分,通过广义欧姆定律联系电路和近场参数,利用基于矩量法的广义阻抗矩阵精确描述多天线和近场区参数,通过基于远场近似的无线信道模型联系收发端的远区场;给出不同近场环境下的仿真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天线互耦、失配和近区散射体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与已有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异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系统 传榆模型 矩量法 互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华伟 高阳 +3 位作者 李海龙 张子奇 刘聪 董维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3,147,共5页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 [目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有线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高速列车运行环境比较复杂,无线通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次测试的硬件系统,阐述了NDT(网络传输时延测试仪)的构成及待测网桥设备的具体规格。设置了工况1(楼道环境)、工况2(贴近地面)和工况3(有铁门阻挡)3个模拟环境工况,采用测试软件得到了3个工况下信号吞吐量、无线通信单程传输时延的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找出无线信号在3个工况下的传播特性和潜在干扰因素。[结果及结论]3种工况对无线信号传输的信号吞吐量和传输时延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车厢间的金属物质会对无线电波产生显著的屏蔽效应。工况1下无线信号的表现最优,工况2次之,工况3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无线通信 信号吞吐量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磁悬浮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关键问题研究
4
作者 王凯 艾渤 +1 位作者 梁允馨 刘留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61,共12页
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能够在接近真空状态的管道内,使磁悬浮列车以极低的机械摩擦、气动阻力和噪声水平,实现全天候超高速运行,理论运行速度突破1 000 km/h,其特殊的运行环境与超高的运行速度对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 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能够在接近真空状态的管道内,使磁悬浮列车以极低的机械摩擦、气动阻力和噪声水平,实现全天候超高速运行,理论运行速度突破1 000 km/h,其特殊的运行环境与超高的运行速度对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真空磁悬浮列车运行环境与结构特点,建立真空管道环境下无线信道模型并分析信道传播特性,回顾真空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现状并总结了真空磁悬浮列车车地通信业务类别及需求。针对超高速运行列车通信中的严重多普勒效应和频繁的越区切换问题,进一步探讨真空磁悬浮列车车地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云的无线接入方案、基于漏泄波导的车地接入架构、移动小区免切换方案以及动态映射架构,从而为真空磁悬浮列车车地无线接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磁悬浮列车 车地无线通信 通信业务 网络架构 信道建模 漏波系统 移动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紫外光MIMO通信系统信道容量估算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庆 张琰 沈海莲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1,共5页
无线紫外光通信系统易受大气散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通信信道容量估算准确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无线紫外光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通信系统信道容量估算方法。根据信道特征,构建无线紫外光MIMO通信系统的信道... 无线紫外光通信系统易受大气散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通信信道容量估算准确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无线紫外光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通信系统信道容量估算方法。根据信道特征,构建无线紫外光MIMO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估计模型,获取无线紫外光的单次散射传输特性,利用符号补码式的方法改进空时编码,设定高级检测器中符号的接收能耗,使每个符号保持在标准功率数值范围内,完成通信系统信道检测式编码。根据不同发射角和接收角计算无线紫外光通信的路径损耗比,通过泊松随机分布获得最终通信系统信道容量的估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传输速率可高达8 Mbps,误码率始终低于10-3bit/s,估算准确率在90%以上,估计时间低于4 ms,估算效果好,可为通信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损耗 无线紫外光 信道容量 信噪比 信道衰减 mimo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吸收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综述
6
作者 姚彦鑫 刘佳欣 张鉴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1-1910,共10页
通信行业目前耗能已占据了全球耗能的3%以上,因而考虑在通信系统中全部或者部分依赖清洁能源完成系统功能。清洁能源的吸收与优化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总结了能量吸收型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包括各种主流能量吸收方式及特点;综述了... 通信行业目前耗能已占据了全球耗能的3%以上,因而考虑在通信系统中全部或者部分依赖清洁能源完成系统功能。清洁能源的吸收与优化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总结了能量吸收型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包括各种主流能量吸收方式及特点;综述了针对不同能量吸收场景提出的有效通信系统资源分配算法,包括发展沿革、研究现状、优缺点分析等,主要分为离线与在线、单任务与多任务、能量吸收设备组网几种情况阐述,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希望为各种新出现的资源分配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资源分配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技术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7
作者 朱少敏 刘建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77,共4页
多入多出(MIMO)技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采用多个天线实现信息多发多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和扩大系统容量的优点,是无线通信领域技术的重大突破,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解决频谱资源匮乏的有效解决方案... 多入多出(MIMO)技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采用多个天线实现信息多发多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和扩大系统容量的优点,是无线通信领域技术的重大突破,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解决频谱资源匮乏的有效解决方案。在分析MIMO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实现MIMO的关键技术并介绍MIMO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提出MIMO技术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人多出技术 频谱利用率 信道容量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定点网络的太赫兹UM-MIMO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8
作者 于舒娟 魏玉尧 +3 位作者 蔡良隆 卢宏宇 张昀 赵生妹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90,共14页
针对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场和波束偏移效应带来的信道估计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动点正交近似消息传递残差自注意(FPN-OAMP-SRLG)算法。利用坐标注意力与部分通道移位提出深度残差块(BSRB)和门控线性自注意力(SARG),构建... 针对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场和波束偏移效应带来的信道估计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动点正交近似消息传递残差自注意(FPN-OAMP-SRLG)算法。利用坐标注意力与部分通道移位提出深度残差块(BSRB)和门控线性自注意力(SARG),构建了特征提取网络SRLG,并结合FPN-OAMP框架,将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图像恢复问题。以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后的导频信息作为输入特征,通过FPN-OAMP-SRLG中线性估计器和非线性估计器迭代来恢复信道状态信息。仿真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高精度地估计THZ信道,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 深度残差块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被引量:49
9
作者 尤力 高西奇 《中兴通讯技术》 2014年第2期26-28,40,共4页
基于大规模MIMO基本架构,探讨了信道建模和系统性能分析、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技术、多用户上下行无线传输技术等大规模MIMO传输关键技术;认为利用大规模阵列天线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将显著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及功率... 基于大规模MIMO基本架构,探讨了信道建模和系统性能分析、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技术、多用户上下行无线传输技术等大规模MIMO传输关键技术;认为利用大规模阵列天线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将显著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及功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宽带无线通信 绿色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和无线通信的冲击波超压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岩 马铁华 +3 位作者 杜红棉 栗晶晶 宓莎 田壮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9-452,共4页
冲击波超压测试技术发展迅速.由于冲击波超压测试现场环境比较恶劣,为了提高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无线通信的冲击波超压采集系统的设计,从冲击波超压信号采集的发展现状出发,具体阐述了该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冲击波超压测试技术发展迅速.由于冲击波超压测试现场环境比较恶劣,为了提高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无线通信的冲击波超压采集系统的设计,从冲击波超压信号采集的发展现状出发,具体阐述了该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思路以及关键技术(电源管理优化设计、ZIGBEE模块和光纤模块等),同时分析了采用FPGA、无线通信、光纤模块带来的高效性、低误触发率、灵活的远程控制等优点.该系统在多次靶场实爆试验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无线通信 采集系统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4 THz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邓贤进 王成 +13 位作者 林长星 陈琦 周传明 张健 刘仓理 姚军 肖仕伟 苏伟 刘杰 吴尚昀 黄庆钟 张茜梅 颜军 肖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0-1432,共3页
介绍了0.14THz超高速无线通信实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实验结果。从太赫兹电子学出发,基于太赫兹半导体器件和宽带数字调制解调技术,采用一种"低频段高速矢量调制+谐波混频+放大"的太赫兹高速信息传输技术路线,在国内首... 介绍了0.14THz超高速无线通信实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实验结果。从太赫兹电子学出发,基于太赫兹半导体器件和宽带数字调制解调技术,采用一种"低频段高速矢量调制+谐波混频+放大"的太赫兹高速信息传输技术路线,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了0.14THz 0.5km 10Gb/s高速信号实时传输和软件化事后解调,同时进行了4路高清视频信号的传输与解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高速无线通信 电子学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平台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京 姚彦 +3 位作者 赵明 周世东 王艺 粟欣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37-940,共4页
为了适应未来通信的发展需要 ,基于分布式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结构 ,给出了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 (DWCS)的逻辑结构以及不同层次的实现方法 .分析表明 ,DWCS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与In... 为了适应未来通信的发展需要 ,基于分布式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结构 ,给出了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 (DWCS)的逻辑结构以及不同层次的实现方法 .分析表明 ,DWCS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与Internet融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无线通信 DWCS 逻辑结构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km,5Gbps,0.14THz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秋宇 林长星 +7 位作者 陆彬 缪丽 邓贤进 周浏阳 陈洪斌 蒋艺 姚军 张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设计了工作在太赫兹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基带部分采用16QAM调制体制,射频部分采用混频器实现两级上下变频,功放部分采用"固态功率放大+电真空器件放大"级联的功率放大技术,实现了0.14THz频段W量级的功率输出。接收端采用全固... 设计了工作在太赫兹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基带部分采用16QAM调制体制,射频部分采用混频器实现两级上下变频,功放部分采用"固态功率放大+电真空器件放大"级联的功率放大技术,实现了0.14THz频段W量级的功率输出。接收端采用全固态常温接收技术,接收机等效噪声温度为1100K,接收灵敏度达到-57dBm。采用两个增益50dBi的卡塞格伦天线,在成都市双流区与新津县之间开展了距离21km的无线通信试验,单路实时通信速率达到5Gbps,误码率低于10^(-6)。并成功同时实时传输了两路符合HD-SDI标准的无压缩高清视频数据流,每一路的标准有效速率达到1.485G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无线通信 通信系统 通信试验 远距离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总线型矿井机车运输监控系统 被引量:9
14
作者 史久根 韩江洪 +1 位作者 毕翔 宋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文章对煤矿井下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矿井下机车运输监控管理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现场总线技术(CAN)将机车与监控中心联系起来,能够对定线行驶的机车进行实时监控,以实现管控一体化的目标。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实时... 文章对煤矿井下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矿井下机车运输监控管理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现场总线技术(CAN)将机车与监控中心联系起来,能够对定线行驶的机车进行实时监控,以实现管控一体化的目标。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实时性和安全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现场总线 监控系统 管控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通信网络的多智能小车编队控制系统 被引量:17
15
作者 申忠宇 郑启文 +2 位作者 王川 张少华 张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8-21,共4页
首先设计了基于ARM Cortex-M3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利用模块化理念设计了无线通信、磁场检测传感器、电机驱动等硬件模块,采用ZigBee设计了多智能小车协作控制的车载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利用磁场检测完成小车的导航方式,采用旋转编码器... 首先设计了基于ARM Cortex-M3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利用模块化理念设计了无线通信、磁场检测传感器、电机驱动等硬件模块,采用ZigBee设计了多智能小车协作控制的车载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利用磁场检测完成小车的导航方式,采用旋转编码器实现小车的测速功能.然后在智能小车上移植了嵌入式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根据多智能小车协作控制要求,设计了智能小车分布式自主决策程序,实现多智能小车自由运行、队列跟随和路口协作等运行模式.最后采用线性最优二次型的车队跟随控制算法,实现多智能小车编队的启停、匀速和加减速控制,利用通信协商的路口协作算法,实现多智能小车路口协作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多智能小车系统能够满足多智能小车协作控制、编队控制和路口协作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 无线通信网络 智能小车 嵌入式操作系统 多智能小车编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富强 张申 程德强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2-53,共2页
本文介绍了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设备及其性能指标 ,该系统可以在煤矿恶劣的环境下可靠地完成数据通信。
关键词 无线通信 井下通信 通信系统 话音 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高压断路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韩学军 刘滨涛 +3 位作者 陈永辉 金煜 张国通 刘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4-88,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无线通信的高压断路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利用先进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现场的实时温度。通过无线方式和有线传输相结合,将数据上传到主机进行处理,当温度异常时实现报警处理。在无线传输中,采用数据中继方...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无线通信的高压断路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利用先进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现场的实时温度。通过无线方式和有线传输相结合,将数据上传到主机进行处理,当温度异常时实现报警处理。在无线传输中,采用数据中继方式实现数据信号增强,并用统计法动态配置中继子站,优化了通信网络。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在无线通信方面的设计与抗干扰措施。经过实际运行检验,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收到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高压断路器 无线通信 串口通信 MSP4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U Radio和USRP的无线通信系统建模仿真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宏 孔耀晖 +2 位作者 茹晨光 李珂 潘赟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8期73-77,共5页
针对无线通信环境的复杂特性,为了实现无线通信系统快速准确的建模仿真,应用GNU Radio和USRP组成的软件无线电系统作为新的建模仿真方法。介绍并分析该方法的软件特性和硬件架构,进行MPSK调制系统在仿真信道和实际信道下链路模型的误码... 针对无线通信环境的复杂特性,为了实现无线通信系统快速准确的建模仿真,应用GNU Radio和USRP组成的软件无线电系统作为新的建模仿真方法。介绍并分析该方法的软件特性和硬件架构,进行MPSK调制系统在仿真信道和实际信道下链路模型的误码率对比实验,并在包含实际无线信道的链路模型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无线视频流传输原型系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快速实现无线通信系统原型,将实际无线信道纳入系统模型中,从而获得更准确的仿真和分析结果。该方法适用于对通信协议标准及系统有定制化需求、针对传输环境复杂的无线通信系统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建模仿真 无线信道 GNU RADIO US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无线通信系统的协同分集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彭木根 王文博 +1 位作者 张倩倩 纪晓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机理的异构无线通信机制,研究了影响该异构协同通信系统分集传输性能的关键因素,从理论上给出了第二跳链路采用和不采用时间分集方案时中断概率和协同中继节点数量、第一跳和第二跳链路的信道增益、标称功率等的关系... 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机理的异构无线通信机制,研究了影响该异构协同通信系统分集传输性能的关键因素,从理论上给出了第二跳链路采用和不采用时间分集方案时中断概率和协同中继节点数量、第一跳和第二跳链路的信道增益、标称功率等的关系.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异构协同分集性能主要受分集机制、协同中继节点数、第二跳链路小尺度衰落、标称功率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通信系统 协同通信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及其动模实验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晨 吴俊勇 +3 位作者 图尔荪.依明 陈占锋 吴之林 何立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80-2285,共6页
为解决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难题,研发了一套基于无线通信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线路测量单元和监控主站2部分。线路测量单元安装在配电网各主要节点上,监控主站配置在变电站中。该系统通过Zig... 为解决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难题,研发了一套基于无线通信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线路测量单元和监控主站2部分。线路测量单元安装在配电网各主要节点上,监控主站配置在变电站中。该系统通过ZigBee模块实现单元子节点之间的通信,通过GPRS模块实现测量单元与主站的通信,全网通过GPS实现同步采样。该系统适用于多种故障定位方法,能够实现电气量同步采集、无线通信、数据存储、状态监测和故障定位等功能。与定位系统相对应,还提出一种"先定段,后定位"的故障定位思想。理论分析、PSCAD仿真和动模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和所提故障定位思想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