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L-53(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刚果红的高效吸附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建新 陈文静 +2 位作者 吴云英 伍贤学 赵庆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规则外形的MIL-53(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以刚果红作为目标物,研究所制得的MOF材料对其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IL-53(Fe... 通过水热法制备规则外形的MIL-53(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以刚果红作为目标物,研究所制得的MOF材料对其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IL-53(Fe)对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MIL-53(Fe)材料对刚果红的最大吸附量为1 482 mg/g,是可望用于去除染料废水刚果红的高效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il-53(fe) 吸附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_3O_4-COOH@MIL-101用于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丽 黄艳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34,共4页
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采用溶剂热法原位合成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_3O_4-COOH@MIL-101,并利用XRD、S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基于动态吸附实验,利用GC法分析检测,考察该复合材料对模型油中两种噻... 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采用溶剂热法原位合成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Fe_3O_4-COOH@MIL-101,并利用XRD、SEM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基于动态吸附实验,利用GC法分析检测,考察该复合材料对模型油中两种噻吩类硫化物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COOH@MIL-101复合材料兼具MIL-101和磁性微球的双重优异性能,Fe_3O_4-COOH@MIL-101复合材料对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平衡吸附量可以达到7.99 mg/g和24.60mg/g,具有较快的吸附反应动力学且符合动力学二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脱硫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 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燃料油 fe3O4-COOH mil-1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高效催化降解废水中RhB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娟 胡照琴 +4 位作者 张果 段亚容 罗春梅 禹莉 谢建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湿法高效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罗丹明B。通过FT-IR、XRD和TEM等对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果和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MIL... 采用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湿法高效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罗丹明B。通过FT-IR、XRD和TEM等对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果和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MIL-88(Fe)-H2O2反应体系对100 mg/L罗丹明B的去除率可达99.3%。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有望成为一种高效降解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类Fenton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罗丹明B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NH_2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帆 张艳梅 +2 位作者 张珂琪 许英梅 权春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9-72,共4页
以硝酸铁和均苯三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并采用不同浓度的己二胺乙醇溶液进行后修饰,制备得到氨基化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NH2。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 以硝酸铁和均苯三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并采用不同浓度的己二胺乙醇溶液进行后修饰,制备得到氨基化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NH2。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MIL-100(Fe)-NH2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苯甲醛和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MIL-100(Fe)-NH2作为固体碱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浓度的修饰剂可以制备结构保持的氨基功能化材料MIL-100(Fe)-NH2。该材料能够快速催化苯甲醛和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而且可以循环使用至少4次而没有明显活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il-100(fe) 氨基 碱催化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MIL-88A(Fe)及其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华宇 张超 +1 位作者 陈柯铭 葛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具有多重功能的金属-有机框架MIL-88A(Fe)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在水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利用MIL-88A(Fe)独特的理化特性(如多孔结构、不饱和金属位点、优良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将其和其它功能材料(如碳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异质... 具有多重功能的金属-有机框架MIL-88A(Fe)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在水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利用MIL-88A(Fe)独特的理化特性(如多孔结构、不饱和金属位点、优良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将其和其它功能材料(如碳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异质复合,可以提升MIL-88A(Fe)的吸附及催化性能。详细综述了MIL-88A(Fe)及其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总结它们吸附去除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离子)的机制、介绍了它们作为光催化技术、类芬顿技术、过二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和催化臭氧技术的催化剂来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指出基于MIL-88A(Fe)的功能材料处理水体污染存在适用pH范围窄和难回收利用等问题。未来研究需优化MIL-88A(Fe)的制备条件来提高产率和保证MIL-88A(Fe)的规整形貌、小尺寸和高结晶度,通过表面包裹技术改善MIL-88A(Fe)的稳定性以及赋予MIL-88A(Fe)磁性来提升回收利用性能。另外,需要根据目标有机污染物的结构和水质条件,合理调控基于MIL-88A(Fe)的高级氧化过程中自由基途径和非自由基途径对目标物的降解贡献,以期达到最佳去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mil-88A(fe) 高级氧化 废水处理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3O4@ZIF-8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唐祝兴 赵鑫 +1 位作者 田颖 翟钰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763,共6页
以FeCl3·6H2O、乙酸钠、Zn(NO3)2·6H2O、2-甲基咪唑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3O4@ZIF-8),对其进行了FTIR、VSM、SEM、TEM和EDS表征。以材料作为药物载体负载四环素,以负载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考... 以FeCl3·6H2O、乙酸钠、Zn(NO3)2·6H2O、2-甲基咪唑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3O4@ZIF-8),对其进行了FTIR、VSM、SEM、TEM和EDS表征。以材料作为药物载体负载四环素,以负载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了振荡时间、Fe3O4@ZIF-8用量、四环素溶液pH、四环素初始质量浓度对四环素负载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涡旋振荡90 s、pH=9、Fe3O4@ZIF-8用量5 mg、四环素质量浓度30 mg/L条件下,四环素饱和负载量达到12.296 mg/g。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Fe3O4@ZIF-8材料至少可以重复利用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 fe3O4@ZIF-8 药物四环素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_3O_4@IRMOF-3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芳 张艳梅 +4 位作者 田苗苗 储刚 张静 范圣第 王剑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39-6043,共5页
以Fe3O4为核心,以IRMOF-3为壳层,采用层层包裹的方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磁性Fe3O4@IRMOF-3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材料在Knoevenagel缩合反... 以Fe3O4为核心,以IRMOF-3为壳层,采用层层包裹的方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磁性Fe3O4@IRMOF-3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材料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催化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e3O4@IRMOF-3材料呈现出Fe3O4和IRMOF-3的双重功能,既可以磁性分离,又具有IRMOF-3的晶体结构、孔结构和催化性能,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fe3O4 IRMOF-3 KnoGevenagel缩合反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负载钴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谭海燕 吴金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5-722,共8页
采用溶剂法合成了热稳定性高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MIL: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用此材料为载体负载钴催化剂用于CO的催化氧化反应,并与Al2O3负载的钴催化剂进行了对比.采用热重-差热扫描量热(TG-DSC)、傅里叶变换红... 采用溶剂法合成了热稳定性高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MIL:Materials of Institut Lavoisier),用此材料为载体负载钴催化剂用于CO的催化氧化反应,并与Al2O3负载的钴催化剂进行了对比.采用热重-差热扫描量热(TG-DSC)、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TG和N2物理吸附-脱附结果表明,载体MIL-53(Al)有好的稳定性和高的比表面积;XRD以及TEM结果表明Co/MIL-53(Al)上负载的Co3O4颗粒粒径(平均约为5.03 nm)明显小于Al2O3上Co3O4颗粒粒径(平均约为7.83 nm).MIL-53(Al)的三维多孔结构中分布均匀的位点能很好地分散固定Co3O4颗粒,高度分散的Co3O4颗粒有利于CO的催化氧化反应.H2-TPR实验发现Co/MIL(Al)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低于Co/Al2O3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低的还原温度表现为高的催化氧化活性.CO催化氧化结果表明,MIL-53(Al)负载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Al2O3负载钴催化剂,MIL-53(Al)负载钴催化剂在160°C时使CO氧化的转化率达到98%,到180°C时CO则完全转化,催化剂的结构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溶剂热法 mil-53(AJ)i钴催化剂 CO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_3O_4@ZIF-67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被引量:9
9
作者 唐祝兴 孙杨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_3O_4@ZIF-67,并采用FTIR、VSM、SEM、TEM和ED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以Fe_3O_4@ZIF-67为载体吸附亚甲基蓝,分别考察了载体用量、亚甲基蓝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亚甲基蓝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_3O_4@ZIF-67,并采用FTIR、VSM、SEM、TEM和ED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以Fe_3O_4@ZIF-67为载体吸附亚甲基蓝,分别考察了载体用量、亚甲基蓝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亚甲基蓝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e_3O_4@ZIF-67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的最佳条件为亚甲基蓝溶液浓度130 mg/L,振荡时间1 h,pH值为10,骨架材料投放量6mg,此时吸附量最大达334.53 mg/g。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ZIF-67材料至少可以重复利用7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 fe3O4@ZIF-67 亚甲基蓝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多功能催化剂Fe_3O_4@IRMOF-3/Pd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艳梅 张静 +3 位作者 李晓芳 储刚 田苗苗 权春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3-580,共8页
采用逐层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磁性Fe_3O_4@IRMOF-3复合材料,通过浸渍法将Pd纳米粒子负载到Fe3O4@IRMOF-3上,得到多功能催化剂Fe3O4@IRMOF-3/Pd.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采用逐层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磁性Fe_3O_4@IRMOF-3复合材料,通过浸渍法将Pd纳米粒子负载到Fe3O4@IRMOF-3上,得到多功能催化剂Fe3O4@IRMOF-3/Pd.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原子吸收(AAS)等方法对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Suzuki偶联反应和烯烃催化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磁性Fe3O4@IRMOF-3/Pd催化剂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一定的循环稳定性.在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催化剂可以高效催化多种烯烃的加氢反应,并表现出对底物的尺寸选择性.在苯乙烯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催化剂循环使用9次,转化率依然大于99%,并且催化剂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磁性分离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加氢反应 SUZUKI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MIL-100(Fe)担载CeO_2复合脱硝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
11
作者 汪鹏 赵慧敏 +1 位作者 陈硕 全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8-354,共7页
在选择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中,SO_2对脱硝催化剂活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浸渍法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MIL-100(Fe)(materials of Institute Lavoisier,MIL)担载CeO_2的CeO_2/MIL... 在选择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中,SO_2对脱硝催化剂活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浸渍法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MIL-100(Fe)(materials of Institute Lavoisier,MIL)担载CeO_2的CeO_2/MIL-100(Fe)催化剂在250℃含有500×10^(-6) SO_2的条件下,对NO_x转化率在10h内可以稳定在91%以上,高于MIL-100(Fe)催化剂的83%.原位红外漫反射傅里叶变换谱实验结果表明,SO2会导致MIL-100(Fe)催化剂表面B酸性位上NH_4^+物种的吸附强度降低,由此导致了含硫SCR反应中NO_x转化率下降.CeO_2/MIL-100(Fe)催化剂中由于添加了CeO_2,有效地减弱了SO2对催化剂表面B酸性位上NH_4^+物种吸附强度的影响,提高了含硫条件下NO_x的转化率,增强了复合催化剂在SCR反应中的抗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催化还原 抗硫 金属有机骨架 CeO2/mil-100(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26(Fe)对C_(3)H_(8)/C_(3)H_(6)反转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12
作者 赵璇宇 王德印 +1 位作者 王勇 王永祯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654,共8页
【目的】丙烯(C_(3)H_(6))是一种重要的烯烃原料,在实际生产中去除其中的丙烷(C_(3)H_(8))杂质非常重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对于C_(3)H_(6)和C_(3)H_(8)的分离纯化有着极大的前景,其中C_(3)H_(8)选择性... 【目的】丙烯(C_(3)H_(6))是一种重要的烯烃原料,在实际生产中去除其中的丙烷(C_(3)H_(8))杂质非常重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对于C_(3)H_(6)和C_(3)H_(8)的分离纯化有着极大的前景,其中C_(3)H_(8)选择性吸附剂可一步获得高纯C_(3)H_(6)产物,有着极高的工业价值。MIL-126(Fe)由于富含的低极性苯环提供了密集的电负性结合位点,对于烷烃的优先吸附有很大潜力。【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MIL-126(Fe),对其稳定性及C_(3)H_(8)/C_(3)H_(6)吸附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MIL-126(Fe)有优异的稳定性;298 K和1 bar下C_(3)H_(8)吸附量为185.37 cm3/g,高于大部分C_(3)H_(8)选择性吸附MOFs材料;对C_(3)H_(8)/C_(3)H_(6)混合气体的IAST选择性在0.1 bar时为1.44,1 bar时为1.23,表明MIL-126(Fe)对C_(3)H_(6)和C_(3)H_(8)混合气体反转吸附,其C_(3)H_(6)回收潜力为19.71 cm3/g,接近国内外研究的最高水平。【结论】气体穿透实验结果表明MIL-126(Fe)对于一步获得高纯C_(3)H_(6)有极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il-126(fe) 反转吸附 C_(3)H_(8)/C_(3)H_(6)分离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MIL-101(Fe)对水中微囊藻毒素-LR的吸附 被引量:3
13
作者 连丽丽 姜鑫浩 +1 位作者 邓艺辉 娄大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3-1078,共6页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性质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Fe),并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微囊藻毒素-LR。采用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和N 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MIL-101(Fe)具有多孔结构和...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性质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Fe),并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微囊藻毒素-LR。采用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和N 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MIL-101(Fe)具有多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375.2 m^2/g),尺寸约为500 nm。考察了pH值、离子强度、温度、吸附时间、浓度等参数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作用和配位作用是主要的作用机理。MIL-101(Fe)对微囊藻毒素-LR的吸附速度很快(2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IL-101(Fe)对微囊藻毒素-LR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其最大吸附量为256.4 mg/g。溶液中存在的腐植酸对MIL-101(Fe)的吸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受腐殖酸、盐类的影响,相同条件下MIL-101(Fe)对江水中微囊藻毒素-LR的吸附性能有所下降,但仍可达到68.1 mg/g。因此,该方法简便、高效,适用于快速除去污染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吸附 微囊藻毒素 mil-101(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苯乙烯废气的吸附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维翰 黄龙 张晨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8-643,共6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MIL-101、UiO-66和HKUST-1,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3种MOF材料对苯乙烯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3种MOF材料均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晶体颗粒均匀;MIL-101、HKUST-1和UiO-66的比表面...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MIL-101、UiO-66和HKUST-1,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3种MOF材料对苯乙烯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3种MOF材料均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晶体颗粒均匀;MIL-101、HKUST-1和UiO-66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510,1147,742 m^(2)/g。实验结果表明:在MOF材料用量3.0 g、温度25℃、压力101 kPa的条件下,MIL-101、UiO-66和HKUST-1对苯乙烯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795,197,126 mg/g;MIL-101对苯乙烯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IL-101吸附苯乙烯的过程分为表面吸附、颗粒内扩散和微孔吸附3个阶段,3个阶段对苯乙烯吸附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2.5%、61.8%和5.7%;3次连续吸附-脱附实验后,MIL-101对苯乙烯的吸附量基本保持不变,脱附率为98%,远高于木质活性炭(68%),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可再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il-101 吸附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100(Fe)光芬顿催化剂的制备与循环使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涛 王华 +7 位作者 徐佳军 王宁 林家一 陈友梅 陈璐 薛安 储智尧 黎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47-5151,5176,共6页
为解决金属有机框架MIL-100(Fe)粉末在实际工业应用中难以回收重复利用的难题,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0(Fe)粉末,利用真空抽滤法将其负载到氧化铝多孔陶瓷片上,制备了MIL-100(Fe)@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 为解决金属有机框架MIL-100(Fe)粉末在实际工业应用中难以回收重复利用的难题,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0(Fe)粉末,利用真空抽滤法将其负载到氧化铝多孔陶瓷片上,制备了MIL-100(Fe)@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FE-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等仪器对MIL-100(Fe)及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在MIL-100(Fe)在H_(2)O_(2)反应体系中对染料的光芬顿降解能力。结果表明,MIL-100(Fe)呈现八面体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152.75 m^(2)/g,当反应温度为60℃、H_(2)O_(2)的初始浓度为0.5 g/L、RhB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 mg/L时,RhB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9.26%。MIL-100(Fe)@多孔陶瓷在循环使用5次时,对RhB溶液的降解率仍达到98%以上,循环使用稳定性良好,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芬顿 金属有机骨架 mil-100(fe) 多孔陶瓷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IL-100(Fe)基MOFs材料的制备及其对Sr^2+的吸附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琪欣 姚初清 +3 位作者 徐天寒 柴凡超 王国辉 戴耀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采用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和MIL-100(Fe)-DMA.利用FTIR、XRD、SEM、XPS和N2吸附/脱附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初始Sr^2+浓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不同共存阳离子对材料吸附性... 采用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和MIL-100(Fe)-DMA.利用FTIR、XRD、SEM、XPS和N2吸附/脱附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初始Sr^2+浓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不同共存阳离子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两种材料对Sr^2+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基本骨架一致,吸附Sr^2+对材料骨架影响均可忽略;虽然MIL-100(Fe)-DMA比表面积小于MIL-100(Fe),但由于晶粒尺寸小,堆积形成的介孔结构更有利于Sr^2+的扩散.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和初始Sr^2+浓度的增加,两种材料对Sr^2+的吸附量先迅速增大再逐渐达到平衡;随着pH值的增大,两种材料对Sr^2+的吸附量增大,且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好;两种材料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采用三价铁盐作为铁源以及DMA作为有机溶剂可提高MIL-100(Fe)材料对Sr^2+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il-100(fe) Sr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碳化铁/碳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7
作者 陈修栋 柏任流 文志刚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前驱体,并在氮气条件下煅烧得到氮掺杂的碳化铁/碳立方体。通过XRD、BET、 SEM、TEM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氮掺杂的碳化铁/碳立方体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氮掺杂的碳化铁/碳立方体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电... 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前驱体,并在氮气条件下煅烧得到氮掺杂的碳化铁/碳立方体。通过XRD、BET、 SEM、TEM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氮掺杂的碳化铁/碳立方体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氮掺杂的碳化铁/碳立方体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在200 m 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可逆容量达到889 m A·h/g,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1%。同时,电流密度从0.1 A/g增加到5 A/g,容量具有一定的衰减,但恢复到0.1 A/g时,容量几乎维持到原来的水平,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所以,制备的氮掺杂的碳化铁/碳多孔立方体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的fe3C/C立方体 负极材料 金属有机骨架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MOF纳米复合材料高效催化降解废水中罗丹明B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道林 李桥芳 +3 位作者 陈文静 吴云英 伍贤学 谢建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59,63,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分步合成Fe_3O_4/Cu_3(BTC)_2金属有机骨架(MOF)纳米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磁化强度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晶形和磁性,易于分离。在初始溶液pH为5.6、反应温度为4... 通过共沉淀法分步合成Fe_3O_4/Cu_3(BTC)_2金属有机骨架(MOF)纳米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磁化强度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晶形和磁性,易于分离。在初始溶液pH为5.6、反应温度为40℃、H_2O_2浓度为0.1 mol/L时,0.2 g/L Fe_3O_4/Cu_3(BTC)_2复合纳米材料对质量浓度10mg/L的RhB的脱色率大于98.8%。通过猝灭实验,提出·OH自由基是参与催化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中间体。基于经济、高效的催化降解能力和易于分离,Fe_3O_4/Cu_3(BTC)_2MOF材料可用于染料废水中RhB的催化降解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Cu3(BTC)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纤维负载MIL-100(Fe)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俊 范思萌 +6 位作者 惠倩 邱磊 袁彬 常梦洁 李亚清 屈孟男 张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4-1070,共7页
为开发新型高效易分离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利用静电纺丝和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磁性Fe2O3纳米纤维,然后通过连续离子吸附反应法在Fe2O3纳米纤维表面组装了MIL-100(Fe)纳米颗粒壳层,合成了一种可磁分离的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纳米纤维(Fe... 为开发新型高效易分离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利用静电纺丝和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磁性Fe2O3纳米纤维,然后通过连续离子吸附反应法在Fe2O3纳米纤维表面组装了MIL-100(Fe)纳米颗粒壳层,合成了一种可磁分离的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纳米纤维(Fe2O3/MIL-100(Fe))。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其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进行表征,并以对RhB的光降解分析了其光催化性能。在475℃煅烧2 h形成的Fe2O3纳米纤维表面进行30次连续离子吸附反应制备的Fe2O3/MIL-100(Fe)-30纤维直径均一,平均直径为180 nm,Fe2O3和MIL-100(Fe)均具有较高的结晶度。Fe2O3/MIL-100(Fe)-30复合纤维对RhB具有最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在H2O2存在下,可见光照60 min后,降解率达99.4%.重复使用5次后,光催化降解率仍在98%以上,且MIL-100(Fe)在Fe2O3纤维表面保持了很高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连续离子吸附反应,在磁性纤维表面可大量负载MIL-100(Fe)光催化剂,磁性纤维负载的MIL-100(Fe)光催化剂同时具有可磁分离、抑制催化剂团聚、高负载量和催化活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fe2O3纳米纤维 mil-100(fe) 可见光催化 磁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101(Fe)高效催化β-蒎烯与甲醛的Prins缩合制备诺卜醇 被引量:4
20
作者 景润 鲁新环 +5 位作者 张海福 陶佩佩 潘海军 胡傲 周丹 夏清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5-762,共8页
通过水热晶化法制备了MIL-101(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 通过水热晶化法制备了MIL-101(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用于催化β-蒎烯与甲醛的Prins缩合制备诺卜醇反应的效果优异;催化剂合成温度、合成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β-蒎烯的反应结果均有一定影响.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合成的MIL-101(Fe)催化β-蒎烯制备诺卜醇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使用150℃下反应15 h合成的催化剂MIL-101(Fe),在90℃下反应8 h得到的β-蒎烯转化率高达97. 3%,诺卜醇选择性达到9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il-101(fe) Β-蒎烯 酸催化 诺卜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