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风-极片耦合的湿涂层热-质传递数理模型
1
作者 王佳骏 曾月 +2 位作者 麻宏强 谢越 王圣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7,共11页
为解决对流干燥过程中极片湿涂层热-质传递过程数值计算复杂的问题,综合考虑热风和基材铝板对湿涂层热-质传递特性的共同影响,基于多孔介质多场耦合理论,采用无网格并行方法建立三维热风-极片湿涂层热-质传递数理模型,提出湿涂层热-质... 为解决对流干燥过程中极片湿涂层热-质传递过程数值计算复杂的问题,综合考虑热风和基材铝板对湿涂层热-质传递特性的共同影响,基于多孔介质多场耦合理论,采用无网格并行方法建立三维热风-极片湿涂层热-质传递数理模型,提出湿涂层热-质传递过程的差分计算方法。由于数理模型对计算精度要求较高,模拟计算时间长,为提高计算效率,基于相似理论提出缩尺模拟方法,并通过对比不同缩尺比例湿涂层的温、湿度变化规律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不同缩尺比例下湿涂层湿度判定系数R^(2)均大于0.99;原尺模型的模拟时间为5 h,缩尺倍数为800的缩尺模型的模拟计算时间为2.77 h,相比原尺模型减少了44.6%,有效提高了数值计算效率。最后,基于缩尺模拟方法对数理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热风-极片湿涂层热-质传递数理模型温、湿度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误差均在±15%以内,仅个别数据点偏大,说明该模型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传质 湿涂层热-质传递数理模型 多孔介质多场耦合理论 差分计算方法 缩尺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漏感的四绕组变压器暂态模型及短路计算 被引量:7
2
作者 段振锋 付鹏武 +3 位作者 吴佳芳 贺智 邹婞 周念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7,共8页
为确保含四绕组变压器的变电站保护整定可靠性,需研究精细化的四绕组变压器暂态模型及其短路计算等值电路。分析常规变压器等值电路的不足,推导了修正的耦合漏感等值电路,根据三相三柱式四绕组变压器的拓扑结构,运用对偶性原理建立了基... 为确保含四绕组变压器的变电站保护整定可靠性,需研究精细化的四绕组变压器暂态模型及其短路计算等值电路。分析常规变压器等值电路的不足,推导了修正的耦合漏感等值电路,根据三相三柱式四绕组变压器的拓扑结构,运用对偶性原理建立了基于耦合漏感的四绕组变压器电路-磁路暂态模型;利用漏磁路的互阻抗远小于漏阻抗的特点,推导了用于短路计算的四绕组变压器简化等值电路以及零序阻抗。根据某地220 k V变电站实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四绕组变压器暂态模型及短路计算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含四绕组变压器变电站的短路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绕组变压器 耦合漏感 暂态模型 短路电流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波浪时域计算的三维耦合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齐鹏 王永学 +1 位作者 邹志利 邱大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2-109,共8页
将计算区域Ω划分为内域Ω1和外域Ω2(Ω2=Ω-Ω1),外域控制方程采用改进线性频散特性的二维Boussinesq方程,用预报一校正法数值求解;结构物附近的内域控制方程为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由VOF方... 将计算区域Ω划分为内域Ω1和外域Ω2(Ω2=Ω-Ω1),外域控制方程采用改进线性频散特性的二维Boussinesq方程,用预报一校正法数值求解;结构物附近的内域控制方程为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由VOF方法数值求解.通过在外域和内域相匹配的交界面上设置合适的速度和波面边界条件,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波浪时域计算的耦合模型.模拟试验表明:(1)耦合模型数值波浪水池可以产生稳定的、重复性较好的波动过程;(2)用耦合模型数值波浪水池求解较大浅水区域上的非线性波浪数值计算问题可以取得较高的计算效率,同时又能得出结构物附近的复杂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型 波浪 非线性 三维 时域计算 内域 外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整机散热量的多模型耦合计算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卫正 魏春源 陈光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5-438,共4页
根据内燃机性能计算、活塞环油膜有限差分计算及内燃机受热零件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等多种模型间热边界条件的耦合关系 ,建立了内燃机零部件及整机散热量预测的耦合模型。以现有内燃机的试验数据为基础 ,调整耦合模型的计算边界条件 。
关键词 内燃机 耦合模型 预测 散热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球加强模型在CFD-DEM耦合计算中的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明 刘巨保 +2 位作者 王雪飞 孙丹丹 岳欠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针对CFD-DEM耦合计算中,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影响颗粒碰撞计算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本文引入插值算法,将动量定理求解颗粒碰撞前后速度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得到颗粒碰撞力,进行动力学方程求解;通过速度收敛准则修正初值速度并... 针对CFD-DEM耦合计算中,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影响颗粒碰撞计算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本文引入插值算法,将动量定理求解颗粒碰撞前后速度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得到颗粒碰撞力,进行动力学方程求解;通过速度收敛准则修正初值速度并自动调整迭代求解次数,提出一种计算精度不受计算时间步长影响,无需对碰撞过程进行精细描述的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加强硬球模型。对两个颗粒匀和变速碰撞算例进行数值模拟,碰撞后速度、碰撞力和碰撞时间与理论计算误差小于4%,与采用软球碰撞模型的DEM方法相比,颗粒碰撞计算精度不受计算时间步长影响,计算效率提高36.3%和36.8%。对单个颗粒在静水中沉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步长取10 s~5 s,颗粒与壁面即可得到精确解,计算效率提高33.5%。通过压力损失实验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准确计算颗粒体积分数小于12%条件下两相流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 碰撞模型 两相流 耦合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油管道非稳态工况传热与流动的耦合计算模型 被引量:17
6
作者 崔慧 吴长春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在进行热油管道工艺计算和运行工况分析时,通常将热力非稳态工况近似按稳态处理,这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很大,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工况。在充分考虑管内油流热力、水力耦合以及管内油流与管外介质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 在进行热油管道工艺计算和运行工况分析时,通常将热力非稳态工况近似按稳态处理,这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很大,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工况。在充分考虑管内油流热力、水力耦合以及管内油流与管外介质耦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非稳态工况传热与流动双层耦合模型。采用双特征线法求解管内油流参数,用有限单元法求解管外土壤温度场,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该模型和英国ESI公司的管道模拟软件TLNET分别对所建立的几种热油管道非稳态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合理,可用于热油管道非稳态工况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油管道 油流热力 水力耦合 耦合计算模型 非稳态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蒸气等离子体压力计算的耦合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先前 段祝平 +1 位作者 黄晨光 宋宏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首先基于系统能量守恒条件,提出了一种计算蒸气等离子体压力的一维耦合计算模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蒸气等离子体界面压力与质点速度的非线性效应,同时也考虑了界面烧蚀所致的运动速度,将蒸气等离子体的膨胀与约束介质的变形耦合。在耦... 首先基于系统能量守恒条件,提出了一种计算蒸气等离子体压力的一维耦合计算模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蒸气等离子体界面压力与质点速度的非线性效应,同时也考虑了界面烧蚀所致的运动速度,将蒸气等离子体的膨胀与约束介质的变形耦合。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显式差分计算程序与显式有限元计算程序LS-DYNA互相迭代求解的方法,对不同激光功率密度分布下的蒸气等离子体压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蒸气等离子体压力 耦合计算模型 激光冲击强化 质点速度 界面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湿路基温度场、湿度场耦合作用计算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建 马景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9-62,1,共4页
在路基路面冻害调查资料和一些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利用建立在连续介质混合物理论基础上的饱和 /非饱和正冻土的水热迁移热力学模型 ,进行了路基路面结构体系的温度场、湿度场、应力场的耦合分析以及设计参数研究 ;根据傅里叶定... 在路基路面冻害调查资料和一些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利用建立在连续介质混合物理论基础上的饱和 /非饱和正冻土的水热迁移热力学模型 ,进行了路基路面结构体系的温度场、湿度场、应力场的耦合分析以及设计参数研究 ;根据傅里叶定律和达西水分传导定律导出了路基路面结构体系温度场与湿度场耦合作用的一维计算模型 ,将冻土区与未冻土区统一起来 ,利用显热容法处理了冻土复杂的相变问题 .本文的研究具有基础理论应用性研究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路面结构体系 温度场 湿度场 耦合作用 计算模型 应力场 冻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耦合免疫网络的突现计算模型及其服务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立红 张向锋 +1 位作者 皋磊 丁永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21,共4页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中的互联耦合免疫网络学说,构建了一种新颖的网络突现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生物网络结构中的生物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超级实体,或进一步形成超级实体网络,来实现生物网络中的服务突现。在生物网络仿真平台上,通过设...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中的互联耦合免疫网络学说,构建了一种新颖的网络突现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生物网络结构中的生物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超级实体,或进一步形成超级实体网络,来实现生物网络中的服务突现。在生物网络仿真平台上,通过设计和实现生物实体、超级实体和超级实体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验证了基于互联耦合免疫网络计算模型的突现服务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智能体系结构 计算模型 生物免疫系统 互联耦合免疫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模型实时耦合计算机控制系统
10
作者 苏杭丽 张东生 +1 位作者 蔡辉 马洪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3,共3页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部分耦合在一起 .该控制系统有两条控制回路 ,即流量控制回路和水位控制回路 .其中流量控制回路实现了物模和数模在耦合边界处水位和流量的交换 ;水位控制回路实现了入海口潮汐水位的模拟 .同...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部分耦合在一起 .该控制系统有两条控制回路 ,即流量控制回路和水位控制回路 .其中流量控制回路实现了物模和数模在耦合边界处水位和流量的交换 ;水位控制回路实现了入海口潮汐水位的模拟 .同时根据采样和控制的高精度要求 ,分别在软件和硬件中采取滤波措施 .试验结果表明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实时耦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实时耦合 控制系统 水工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法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11
作者 周顺华 李尧臣 +1 位作者 王炳龙 宫全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7-120,共4页
对处理饱和软土地基时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相应的简化 ,提出 3点假定 ,结合Biot固结理论 ,建立了该问题的流固耦合模型的控制方法 ,从而较好地考虑了排水条件对材料参数的影响 ,依据迭加原理 ,对地基的初应力条件进行简化 ,获得了体积压... 对处理饱和软土地基时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相应的简化 ,提出 3点假定 ,结合Biot固结理论 ,建立了该问题的流固耦合模型的控制方法 ,从而较好地考虑了排水条件对材料参数的影响 ,依据迭加原理 ,对地基的初应力条件进行简化 ,获得了体积压缩与土体骨架压力和孔压间的对比关系 ,并由虚功原理建立了饱和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法流固耦合问题的有限元计算格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土地基 排水固结法 流固耦合 加固处理 计算模型 BIOT固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脊背式硅光波导定向耦合器计算模型
12
作者 徐志平 程东方 +1 位作者 孙乃疆 赵冷柱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6-259,共4页
本文提出一个导波区域的等效折射率模型,并应用介质光波导的强耦合理论和有效折射率方法,给出一个较合理的大尺寸单模脊背式半导体光集成中定向耦合器的理论计算模型。
关键词 光波导 定向耦合 脊背式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形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浩 李黔 +2 位作者 高佳佳 尹虎 陈一凡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6,共10页
针对当前的天然裂缝宽度预测模型没有考虑裂缝在缝内流动净压力作用下变形的问题,开展了可变形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天然裂缝的变形控制方程和缝内流动净压力方程建立流-固耦合漏失动力学模型,得到漏失速... 针对当前的天然裂缝宽度预测模型没有考虑裂缝在缝内流动净压力作用下变形的问题,开展了可变形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天然裂缝的变形控制方程和缝内流动净压力方程建立流-固耦合漏失动力学模型,得到漏失速率和漏失前端侵入速度的控制方程;然后,运用自适应搜索法求取天然裂缝等效平均宽度,结合体积等效原则求得天然裂缝初始宽度,联合初始宽度和漏失速率的几何控制方程建立天然裂缝形态系数的求解方法;最后,基于漏失前端侵入速度的几何控制方程进行天然裂缝形态约束求解得到法向刚度,进而得到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建立的可变形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经验证其计算结果与现场测量数据吻合较好,仅需钻井液性能、井漏现场测量的漏失速率序列及漏失体积序列,就能进行天然裂缝动态宽度预测,便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漏失 可变形天然裂缝 流-固耦合 动态宽度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流-热耦合热网络模型的IGBT结温计算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智亮 葛兴来 +2 位作者 李金 柯倩霞 朱丹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2期19-26,共8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结温计算对于评估其剩余寿命、保障电力电子变换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热网络法忽略了模块与散热器之间真实的传热过程,难以准确有效计算结温变化,为此,提出一...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结温计算对于评估其剩余寿命、保障电力电子变换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热网络法忽略了模块与散热器之间真实的传热过程,难以准确有效计算结温变化,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流-热耦合的热网络模型的IGBT结温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考虑流-热耦合的有限元仿真提取得到IGBT模块与散热器的热网络模型,根据易于获取的散热器水温作为温度参考点计算IGBT结温。为验证模型有效性,搭建了功率循环加速老化试验平台提取结温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所提的热网络模型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计算IGBT结温,可以为实际应用中IGBT模块的可靠性评估、剩余寿命预测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结温变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结温计算 热网络模型 流-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烧蚀靶材蒸发波模型的气体动力学与冲量耦合系数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英敏菊 王潇潇 +2 位作者 程伟 廖斌 张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4,共5页
本论文在Krokhin蒸发波模型气体动力学方程组的基础上,考虑了固体靶的熔解热以及沉积在液体层中的能量,通过迭带计算求解了激光烧蚀Al、Cu、Si、Ge样品材料时蒸发波的温度、压强、出射速度以及密度等气体动力学参量;利用改进的Pirri模型... 本论文在Krokhin蒸发波模型气体动力学方程组的基础上,考虑了固体靶的熔解热以及沉积在液体层中的能量,通过迭带计算求解了激光烧蚀Al、Cu、Si、Ge样品材料时蒸发波的温度、压强、出射速度以及密度等气体动力学参量;利用改进的Pirri模型,计算了短脉冲激光与靶材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冲量耦合系数,讨论了样品尺寸以及光斑大小对于冲量耦合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蒸发波模型 动力学计算 冲量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场快速计算的核电厂主变压器数字孪生体搭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杨 刘森 +2 位作者 吕杰 彭锦 司恒远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6-724,共9页
针对核电厂主变压器智能化程度低,运维仍以人工巡检、定期维护为主,以及缺乏运行状态实时预测和评估手段的现状,搭建了基于耦合场快速计算的主变压器数字孪生体。首先,建立主变压器的精细化数字模型并开展多物理场实时仿真分析,获得了... 针对核电厂主变压器智能化程度低,运维仍以人工巡检、定期维护为主,以及缺乏运行状态实时预测和评估手段的现状,搭建了基于耦合场快速计算的主变压器数字孪生体。首先,建立主变压器的精细化数字模型并开展多物理场实时仿真分析,获得了其关键部件的电磁场、损耗分布云图。然后,为解决主变压器流场和温度场仿真耗时长、无法实现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场快速计算方法。最后,结合所提出的方法和各传感器采集的运行状态数据,搭建了主变压器的数字孪生体,实现了对实体主变压器多维度、全过程、全景式的状态监测与展示。结果表明,通过搭建数字孪生体可实现对不同工况下主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评估,为主变压器的运维巡检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核电厂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主变压器 数字孪生 数字模型 耦合 快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贯通导体腔体电磁耦合的混合计算模型(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新峰 魏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东 李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27-2832,共6页
For studying the coupling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irradiation to rectangular enclosure with wire penetration,a new hybrid model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enclosure.This model based ... For studying the coupling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irradiation to rectangular enclosure with wire penetration,a new hybrid model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enclosure.This model based on rectangular-enclosure equivalent circuit regards the penetrating wire as a monopole antenna,and the frequency-domain results of calculation using this model match with that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CST)Microwave Studio.Meanwhile,this new model requires far less computation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3 s for one sample on an average personal computer.Based on the presented model,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closure volume,external length of wire penetration,internal length of wire penetration,and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are analyzed.In the frequency range from 100 MHz to1 000 MHz,when keeping the length of penetrating wire unchanged,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an enclosure at its center point increases with the cavity volume.There is no obvious effect from the external length of penetrating wire on 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If the external length of a penetrating wire is 8 cm unchanged,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penetrated enclosure at its center point declin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nal length of the penetrating w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贯通导体 电磁耦合 混合计算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流固耦合计算的降阶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芳锦 祝东涵 张大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75-181,215,共8页
针对风力机叶片流固耦合计算复杂,耗时量大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种风力机叶片的弱耦合计算降阶模型。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建立流固耦合计算中空气流体方程的降阶模型,利用POD方法将流体控制方程的... 针对风力机叶片流固耦合计算复杂,耗时量大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种风力机叶片的弱耦合计算降阶模型。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建立流固耦合计算中空气流体方程的降阶模型,利用POD方法将流体控制方程的速度和压力等未知量进行基模态分解并用一小部分空间模态表示,对流体方程进行时间离散,在既有缩减空间上采用Galerkin投影方法获得流体控制方程的最小残差投影,构造流体方程的最小残差降阶模型。再将流体降阶模型与风力机叶片进行流固耦合计算。将该降阶模型应用于经典NREL V风力机叶片的流固耦合计算中,对比了该降阶模型和经典Galerkin法的时间离散系数;计算得到了风力机叶片的受力和变形变化特征,并与CFD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了该降阶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对比了该降阶模型和全阶模型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降阶模型的计算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节约了大量机时。提出的降阶模型是正确有效的,达到了准确高效进行风力机叶片流固耦合计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流固耦合计算 本征正交分解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19
作者 顾晨昀 吴洋 +2 位作者 韩怡萱 冯伟军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4,共8页
以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平箔片与底箔片滑梁连接部分的力学模型,并基于虚功原理对滑梁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建立了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等温雷诺方程,与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结合构建了流... 以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平箔片与底箔片滑梁连接部分的力学模型,并基于虚功原理对滑梁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建立了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等温雷诺方程,与箔片形变的计算模型结合构建了流固耦合的计算模型,实现了对轴承气膜压力的分布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滑梁的最大应力,并基于线性疲劳损伤理论探讨了新型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的疲劳寿命。结合具体算例,对轴承的疲劳寿命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滑梁最大应力约为106 MPa,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的疲劳寿命随着箔片厚度、滑梁斜率、轴承间隙及滑梁行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滑梁列数的增大而减小,当轴承间隙为97μm时,轴承寿命约为9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梁式空气箔片轴承 力学分析 疲劳寿命 计算方法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率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升规律及推演模型研究
20
作者 何东升 贾志东 +4 位作者 刘让雄 罗海凹 朱旭光 杨诗瑶 邓婧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2,共10页
针对变压器大电流温升试验实施难题,提出基于小电流试验的绕组热点温升评估方法。以SCB14-800/10型干式配电变压器为对象,首先建立电磁-热-流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解析B相绕组温度场分布特性及其动态温升演变规律;继而开展七梯度负载率... 针对变压器大电流温升试验实施难题,提出基于小电流试验的绕组热点温升评估方法。以SCB14-800/10型干式配电变压器为对象,首先建立电磁-热-流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解析B相绕组温度场分布特性及其动态温升演变规律;继而开展七梯度负载率(40%~100%)温升试验,对比验证B相高、低压绕组热点温升和仿真结果的差异。基于此,首创性提出基于集中参数法的三段连续负载温升推演模型,通过对比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关联了不同负载率下绕组热点的动态温升规律,通过小负载率试验量化大负载率下的动态温升变化规律,显著减少电能损耗和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配电变压器 多物理场耦合 动态温升 推演计算模型 集中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