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KE11的太子河观—葠河段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杨洵 梁国华 周惠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4-87,171,共5页
针对辽宁省太子河观音阁水库至葠窝水库河段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采用MIKE11软件构建了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以流域水量平衡和枯水期流量拟合效果佳为原则,利用长序列逐日气象水文实测资料进行了参数率定及模型检验,并分析了参数的敏感... 针对辽宁省太子河观音阁水库至葠窝水库河段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采用MIKE11软件构建了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以流域水量平衡和枯水期流量拟合效果佳为原则,利用长序列逐日气象水文实测资料进行了参数率定及模型检验,并分析了参数的敏感性和取值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模拟效果均良好,可供水质研究及库群与闸坝联合调度方案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mike11 动力模型 太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11模型在浑河流域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常旭 王黎 +2 位作者 李芬 时瑶 张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2,共5页
针对辽宁省浑河流域沈阳段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应用MIKE11模型构建了流域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型,利用水质实测资料进行了参数率定及模型检验,分析了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并研究了不同情景下该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及水质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 针对辽宁省浑河流域沈阳段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应用MIKE11模型构建了流域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型,利用水质实测资料进行了参数率定及模型检验,分析了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并研究了不同情景下该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及水质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模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模拟效果均良好,可供水质研究参考并为未来沈阳市污染物排放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自然增长、社会调控与社会-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三种情景进行水质预测,分析了不同发展方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第三种方式最有利于经济环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11 动力-质耦合模型 预测 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11模型在泗洪县城城区河网引水冲污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梓嘉 董增川 +3 位作者 樊孔明 张凯铭 胡昊 王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103,共4页
为构建和谐的泗洪县城区河网水系生态系统,有必要研究改善水系水环境的可行性技术方案。以泗洪县城区水系为例,利用MIKE11模型中的HD和AD模块构建了一维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分析了各种引水冲污工程措施调控对水系水量水质的影响,并利... 为构建和谐的泗洪县城区河网水系生态系统,有必要研究改善水系水环境的可行性技术方案。以泗洪县城区水系为例,利用MIKE11模型中的HD和AD模块构建了一维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分析了各种引水冲污工程措施调控对水系水量水质的影响,并利用水动力学模块对泗洪水文站实测水位、水质资料进行了率定,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洪县城区河网 环境 mike11模型 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21水动力学模型在洪泽湖水位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4
作者 梁云 殷峻暹 +1 位作者 祝雪萍 黄晓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37,99,共4页
洪泽湖作为淮河流域最大的平原水库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确保其优良的水质和稳定的水位至关重要。根据洪泽湖的地形和水文条件,利用MIKE21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洪泽湖的水位变化过程。结果表明,MIKE21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洪泽... 洪泽湖作为淮河流域最大的平原水库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确保其优良的水质和稳定的水位至关重要。根据洪泽湖的地形和水文条件,利用MIKE21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洪泽湖的水位变化过程。结果表明,MIKE21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洪泽湖水位过程,模拟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模拟精度可满足计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动力模型 北调东线工程 模拟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南涑河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
5
作者 侯祥东 赵香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共7页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1软件构建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分析汛期、非汛期水环境容量的动态变化及不同调度方案下南涑河的水质变化,寻找最佳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南涑河的主要污染物COD、NH_(3)-N浓度在Ⅰ—Ⅴ类之间波动,汛期水质发生显著恶化,COD、NH_(3)-N的水环境容量在汛期达到峰值。基于控制支流污水汇入和增大干流流量的水质改善方法共提出7种调度方案。对比发现藕蒲沟支流汇入是干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荐改善水质的最佳调度方案为增大干流流量并关闭藕蒲沟支流的闸阀,阻止污染物汇入干流。构建的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符合南涑河的实际情况,能够用于南涑河水环境研究,提出的调度方案可切实有效改善南涑河水质,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调度 量耦合模型 mike11 环境容量 生态调度 南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水环境容量计算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钱益武 程雨涵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174-179,共6页
水环境容量在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传统的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基于静态条件下枯水流量进行计算,存在着单一计算条件、水环境容量评估不足等缺点。相较于传统模型,MIKE11水质模型在评估水环境容量时更全面... 水环境容量在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传统的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基于静态条件下枯水流量进行计算,存在着单一计算条件、水环境容量评估不足等缺点。相较于传统模型,MIKE11水质模型在评估水环境容量时更全面精确,其囊括水文变化、污染物衰减、底泥特性和稀释作用等因素,提供了更可靠的结果。阐述了MIKE11水质和水动力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MIKE11水环境容量的评价方法。分析了MIKE11水质模型计算的动态水环境容量目前的应用现状与未来的研究前景,以期为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精细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技术方法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11模型 环境容量 污染评估 污染负荷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的辽河流域一维水质模型 被引量:45
7
作者 朱茂森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3期6-9,共4页
根据辽河流域的特点,将基于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原理的MIKE11软件应用于辽河上游水域排放限值制定的整体技术路线中,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扩散和衰减的过程。通过对辽河上游福德店到通江口段河流的模拟,验证了用MIKE11软件建立辽河流域... 根据辽河流域的特点,将基于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原理的MIKE11软件应用于辽河上游水域排放限值制定的整体技术路线中,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扩散和衰减的过程。通过对辽河上游福德店到通江口段河流的模拟,验证了用MIKE11软件建立辽河流域水动力模型的可行性,进而在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结果表明:MIKE11软件用于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扩散和衰减的过程是可行的,有节约人力物力、计算准确、便于操作和结果可视化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力模型 辽河流域 mike11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模型的秦淮河流域洪水调度方案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璇 杨根林 杨红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3,共4页
针对秦淮河流域河网复杂、水工建筑物密集、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多的特点,采用MIKE11软件通过水文计算单元划分、河网拓扑结构搭建、水工建筑物设置等工作构建秦淮河流域一维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了模型参数的率定检验... 针对秦淮河流域河网复杂、水工建筑物密集、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多的特点,采用MIKE11软件通过水文计算单元划分、河网拓扑结构搭建、水工建筑物设置等工作构建秦淮河流域一维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了模型参数的率定检验,并通过模型复核了秦淮河现状防洪能力,针对秦淮河流域现状防洪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外秦淮河、秦淮新河等河道清淤、秦淮东河工程实施、新增调蓄湖泊、圩区限排等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的防洪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多种措施并举可有效降低秦淮河设计洪水位,提升流域防洪能力,为秦淮河流域防洪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淮河流域 动力耦合模型 mike11模型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动力条件及水系连通的平原河网圩区畅流活水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军 蒋煜 +3 位作者 张兰 李扬 孟楠 秦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2,61,共5页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水动力条件不足等问题,以嘉兴市新塍镇为例,探究不同畅流活水方案对河道水质的改善效果。构建MIKE11水动力学水质耦合模型,分析“引水/水系连通—水质”驱动响应规律,以NH3-N浓度为主要指标,分析不同活水方案的水质改...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水动力条件不足等问题,以嘉兴市新塍镇为例,探究不同畅流活水方案对河道水质的改善效果。构建MIKE11水动力学水质耦合模型,分析“引水/水系连通—水质”驱动响应规律,以NH3-N浓度为主要指标,分析不同活水方案的水质改善效果,并提出优化调控方案。结果表明,集中引水对区域水质改善影响较小,分散设置多个引水点可明显提高水质;直接对水质较差河道进行补水,污染物消减率在8%~30%之间,水质改善效果较明显;合理的水系连通工程可进一步增加畅流活水方案水质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动力质耦合模型 mike11 优化调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蔡金傍 张毅敏 +1 位作者 李维新 张洪玲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41-44,共4页
针对平原河网水动力状况的特点,利用M IKE11软件包建立了常州市河网水动力模型,并利用常州市13个水文站点1997、1999和2009年实测水位和流量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河道糙率值在0.020~0.035之间,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吻... 针对平原河网水动力状况的特点,利用M IKE11软件包建立了常州市河网水动力模型,并利用常州市13个水文站点1997、1999和2009年实测水位和流量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河道糙率值在0.020~0.035之间,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能够反映河道的主要水动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动力模型 模型率定 mike11 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网概化密度对平原河网水动力模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杨松彬 董志勇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67-570,共4页
以嘉兴市水系河网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河网概化的原则,并根据两种不同的河网概化密度建立了两套水动力模型,运用该两种模型对水位流量变化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河网概化密度的大小将对水位水量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当被概化河网与... 以嘉兴市水系河网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河网概化的原则,并根据两种不同的河网概化密度建立了两套水动力模型,运用该两种模型对水位流量变化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河网概化密度的大小将对水位水量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当被概化河网与自然状态相差过大时,模拟结果难以反映具体河道的实际情况;被概化河道水位流量模拟的偏差,还会造成概化河道下游的模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概化 动力模型 mike11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的引黄济青工程输水效率确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然杭 邱婷 +1 位作者 王好芳 王兴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57,共4页
为提高引黄济青工程的调度运行管理水平,基于Mike11构建引黄济青工程水动力模型确定了不同流量下输水效率,即选取8个水位模拟断面,选取2018年3月16日~6月13日的调度运行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利用率定好的模型计算6种不同流量下... 为提高引黄济青工程的调度运行管理水平,基于Mike11构建引黄济青工程水动力模型确定了不同流量下输水效率,即选取8个水位模拟断面,选取2018年3月16日~6月13日的调度运行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利用率定好的模型计算6种不同流量下的输水效率。结果表明,当引黄济青上节制闸的流量q≤25 m3/s时,工程输水效率为0.801 0;当25 m3/s40m3/s时,工程输水效率为0.879 4;同渠段随着流量的增大,输水效率越大,因此在实际调水过程中,大流量输水会提高调水效率,根据确定的不同流量下的输水效率,为引黄济青调水工程的精细化调度提供调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11模型 效率 动力模拟 胶东调引黄济青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水质模型在人工湖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哈佳 顾霜妹 +1 位作者 孟潇 薛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3-55,59,共4页
以青海省德令哈市人工湖为例,介绍了MIKE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人工湖引水流量及湖体形态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人工湖形态的网格划分,在大量模拟方案的基础上,系统模拟了人工湖不同点位的水体交换完成时间,确定了2条引水渠道的... 以青海省德令哈市人工湖为例,介绍了MIKE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在人工湖引水流量及湖体形态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人工湖形态的网格划分,在大量模拟方案的基础上,系统模拟了人工湖不同点位的水体交换完成时间,确定了2条引水渠道的引水流量和引水周期;通过人工湖"新"、"老"水体的对流扩散模拟,确定了湖体重污染潜在区域和富营养化高发区,为湖体形态和水体流态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对风场叠加方案的模拟,为工程运行期间换水时机的选择提供了关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mike动力-质耦合模型 人工湖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D/1D及1D/2D耦合水动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倩倩 苏炯恒 +1 位作者 梅胜 许明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实现高速率、精细化的洪涝模拟,以丹麦R市A区的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和比较基于GIS空域建模技术及SWMM水动力耦合的1D/1D(双一维)排水模型与基于MIKE URBAN的1D/2D(—维管流和二维洪涝)耦合排水模型,对研究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暴雨洪... 为实现高速率、精细化的洪涝模拟,以丹麦R市A区的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和比较基于GIS空域建模技术及SWMM水动力耦合的1D/1D(双一维)排水模型与基于MIKE URBAN的1D/2D(—维管流和二维洪涝)耦合排水模型,对研究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暴雨洪涝模拟及评估比较.研究两种模型的建模过程、模拟精度及计算效率,描述两种模型的优劣性和适用条件。结果表明:1D/1D排水模型可实现地表淹没的拓展分析,同时确保较高的稳定度和运算速度,且在较低重现期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适用于大尺度、应急管理且模拟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情景;1D/2D排水模型能实现地表积水的双向流动计算,具有良好的精细度,但其信息处理和计算时间较长,适用于计算环境和模拟精度要求较高的情景。研究结果将为不同情景、不同尺度的洪涝模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模拟 SWMM 双一维模型 mike URBAN 二维模型 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江“22·6”特大洪水潖江蓄滞洪区运用研究
15
作者 练迪 许玉联 +1 位作者 王质军 王京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222,共5页
2022年6月北江干流遭遇历史特大洪水,首次启用了潖江蓄滞洪区削峰调洪。潖江蓄滞洪区是珠江流域唯一列入国家名录的蓄滞洪区,精准有效地运用潖江蓄滞洪区,对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的防洪安全至关重要。针对潖江蓄滞洪区存在缺少实时监测数据... 2022年6月北江干流遭遇历史特大洪水,首次启用了潖江蓄滞洪区削峰调洪。潖江蓄滞洪区是珠江流域唯一列入国家名录的蓄滞洪区,精准有效地运用潖江蓄滞洪区,对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的防洪安全至关重要。针对潖江蓄滞洪区存在缺少实时监测数据及历史资料,且水文情势复杂等问题,结合洪水调查实测数据资料,基于ArcGIS软件提取了潖江蓄滞洪区淹没区范围,构建了MIKE11一维水动力模型,分别对蓄滞洪区的围内蓄滞水量、河道蓄滞水量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实测洪痕点经纬度校对淹没区提取范围。结果表明,淹没区范围提取结果基本合理,构建的水动力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对今后蓄滞洪区科学合理运用、工程精准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潖江蓄滞洪区 mike11水动力模型 蓄滞 分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21研究生态补水对巢湖水质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明 马飞虎 +1 位作者 匡武 孙亚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70,477,共9页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中引江济巢段的2条生态补水路线,设计3种生态补水方案:方案一为西兆线、菜巢线双线引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方案二为兆河单线引入巢湖,由白石天河的白山节制枢纽流出;方案三为生态补水经兆河单线进入巢湖,经裕溪...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中引江济巢段的2条生态补水路线,设计3种生态补水方案:方案一为西兆线、菜巢线双线引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方案二为兆河单线引入巢湖,由白石天河的白山节制枢纽流出;方案三为生态补水经兆河单线进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利用MIKE21软件建立巢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巢湖水动力和水质时空变化过程及4个敏感区域(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和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改善效果。总体看来,方案二对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水质改善效果最优,而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总磷(TP)浓度降幅最大。方案二降低了峔山岛、忠庙区域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使总氮(TN)/TP分别从14.7、13.4降至7.4、4.0;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的TN/TP从10.0降至4.8,降低了饮用水水源地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但3个生态补水方案中南淝河入湖口区域的TN/TP均在15~20,表明蓝藻暴发风险依然较高。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水环境改善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保证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但由于西半湖的水动力环境未得到改善,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依然较高,因此,要优化生态补水方案,并有效控制入湖河流流域的地表径流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城市合流制系统的溢流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 生态补 动力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水动力模型在姚江大厍船闸通航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冬梅 张丹蓉 +1 位作者 谢东风 赵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149,98,共5页
为分析引排水工程对船闸通航的影响,以大厍船闸为例,在"姚江西排"工程的背景下,利用MIKE 21软件构建了二维水动力模型,设计了11个引水工况和2个排水工况,计算了各工况下的水动力条件及河道冲淤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各引水工况... 为分析引排水工程对船闸通航的影响,以大厍船闸为例,在"姚江西排"工程的背景下,利用MIKE 21软件构建了二维水动力模型,设计了11个引水工况和2个排水工况,计算了各工况下的水动力条件及河道冲淤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各引水工况下,船闸引航道处水流纵向流速均在0.01~0.02m/s,横向流速均小于0.01m/s,且无冲淤发生;排水工况下,船闸引航道处水流纵向流速在0.12m/s以下,横向流速小于0.09m/s,在河道内有局部轻微冲淤;综合评价引排水工程对大厍船闸的通航无明显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船闸通航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通航影响分析 二维动力模型 mike 21模型 引排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的引排水改善平原河网水环境质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丁钰童 莫李娟 +3 位作者 黄冬菁 葛诗阳 鞠琴 顾鹤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170,176,共6页
调控河道边界出口流量的大小可改变河道内水体流速和流向,从而可有效改善水体水质,改善效果与引排水规模、排水口布局等有关。以宁波市江北镇海平原河网区为例,选取模拟时段2022年10月1日至11月1日,以主要污染物NH3-N为指标,构建MIKE11... 调控河道边界出口流量的大小可改变河道内水体流速和流向,从而可有效改善水体水质,改善效果与引排水规模、排水口布局等有关。以宁波市江北镇海平原河网区为例,选取模拟时段2022年10月1日至11月1日,以主要污染物NH3-N为指标,构建MIKE11水质水量耦合模型,考虑出流口泵站出流能力和维持流域最低用水量,通过3个出流口启、闭排列组合,设置出流口流量分别为9、18、24、36 m^(3)/s的28种出流方案,利用构建的水质水量耦合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方案下边界出口流量对水体流速及污染物NH3-N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综合水动力水质因素,出流量为18 m^(3)/s时能更好的改善河流水动力条件与水质状况,出流口为24、36 m^(3)/s较大流量时,开放一或两个出流口,河道存在溢流风险,此时需多开启出流口,以保证防洪安全;②模拟后的最优方案可使平均流速达到0.056 m/s,NH3-N平均浓度下降至1.660 mg/L,水质改善率达17.0%,河道水质可从劣Ⅴ类提升至Ⅳ类或Ⅴ类水标准,为河流水动力水质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北镇海平原 动力 mike11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江湖洪期水动力过程的影响
19
作者 刘玉娇 余明辉 +1 位作者 黄宇云 吴华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鄱阳湖作为通江湖泊,其洪水大小由多因素共同决定,湖区洪灾频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将对洪期复杂水动力过程造成影响。为评估其影响,建立了包括鄱阳湖湖区和尾闾以及长江九江到八里江段在内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对1954年大洪水... 鄱阳湖作为通江湖泊,其洪水大小由多因素共同决定,湖区洪灾频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将对洪期复杂水动力过程造成影响。为评估其影响,建立了包括鄱阳湖湖区和尾闾以及长江九江到八里江段在内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对1954年大洪水和1991年倒灌2种灾害型洪期过程进行情景模拟,分析了枢纽对长江和湖区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枢纽工程使湖口出流过程更加平缓,具有一定的削峰作用,对长江洪水位基本无影响;1954年大洪水过程,枢纽使湖区水位升高,代表水文站水位壅高最大值为0.021 m;1991年倒灌过程,枢纽使湖区水位降低,湖区水位变化的趋势与湖口流量变化趋势一致,相位稍滞后于流量过程。研究成果可为江湖水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过程 鄱阳湖 利枢纽 洪期 mike21 FM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21的小清河感潮河段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玉莹 钱秀红 +3 位作者 金炳琪 潘维艳 徐征和 窦祥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2,共7页
为改善小清河感潮河段水质状况,提高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以小清河感潮河段为研究区,利用MIKE21模型构建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选择主要超标污染物COD、TN、TP,利用实测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并模拟了不同上游来水水质、不同污染... 为改善小清河感潮河段水质状况,提高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以小清河感潮河段为研究区,利用MIKE21模型构建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选择主要超标污染物COD、TN、TP,利用实测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并模拟了不同上游来水水质、不同污染物削减条件和不同水文期突发水污染事故共3种情况下感潮河段水质变化,结果表明:经率定、验证后的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适用于小清河感潮河段;当上游来水为Ⅳ类水时,COD、TP基本达标,TN超标,当上游来水为Ⅴ类水时都不达标,应尽量控制上游来水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并加强流域水体TN污染治理;削减30%的点源、面源污染能够有效减少COD、TP污染,但对TN改善效果不佳;污染水团在平水期迁移过程中对水体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浓度较大,丰水期污染物迁移速度较快,应急处理时间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段 mike21模型 动力质耦合模型 小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