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浪羊MHC-DRB3基因座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云芳 剡根强 王新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它在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PCR RFLP技术首次对多浪羊的MHC DRB3的外显子2进行分子遗传多态性检测与分析。结果显...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紧密连锁的高度多态的基因位点所组成的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区域,它在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PCR RFLP技术首次对多浪羊的MHC DRB3的外显子2进行分子遗传多态性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多浪羊MHC DRB3基因的外显子2在TaqⅠ、PstⅠ和HaeⅢ酶切位点存在多态,其酶切位点分别由2、2和6种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综合3种酶切结果,本实验研究在多浪羊中检测到了DRB3基因的24种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浪羊 分子遗传多态性 PCR-RFLP mhc-drb3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NX1基因座位内的听神经病家系GRIA3基因突变分析
2
作者 刘穹 关静 +4 位作者 李庆忠 郭维 兰兰 韩东一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在定位于AUNX1基因座位内的非综合征型听神经病家系中进行GRIA3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基因与该家系表型的关系。方法AUNX1家系共有43人,其中听神经病患者7人,听力正常36人。GRIA3基因共有16个外显子,针对GRIA3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第2~1... 目的在定位于AUNX1基因座位内的非综合征型听神经病家系中进行GRIA3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基因与该家系表型的关系。方法AUNX1家系共有43人,其中听神经病患者7人,听力正常36人。GRIA3基因共有16个外显子,针对GRIA3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第2~16外显子)设计15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浓度,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使用DNAStar软件进行测序序列的对比分析,检测基因突变。结果在GRIA3基因第9外显子上检测到一个同义突变1200T>C(N400N),家系43人中5人检测了此位点,其中1人(听力正常男性)出现了这种变化。在距离第6个外显子前的第16个核苷酸的内含子(DNA第210 646位)中检测到T>C纯合和T/C杂合两种改变,家系43人中14人(均为听力正常)发生T>C纯合突变,10人(均为听力正常)发生T/C杂合突变。结论在AUNX1家系成员中检测到两个位点的三种碱基改变(1200T>C,210646T>C纯合或210646T/C杂合),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考虑GRIA3基因可能不是AUNX1听神经病家系的致病基因,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NX1基因 听神经病家系 GRIA3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S1358基因座检出三条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坤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16-317,共2页
法医遗传学;染色体畸变;D3S1358基因座;三条带近年来在法医遗传学方面,已有报道TPOX、CSF1PO、FGA、D7S820、D5S818、D2S11、D16539、vWA和D18S51等基因座出现了三条带模式的等位基因。笔者在工作中遇到D3S1358基因座检出3个等位基... 法医遗传学;染色体畸变;D3S1358基因座;三条带近年来在法医遗传学方面,已有报道TPOX、CSF1PO、FGA、D7S820、D5S818、D2S11、D16539、vWA和D18S51等基因座出现了三条带模式的等位基因。笔者在工作中遇到D3S1358基因座检出3个等位基因的情况,3个峰信号强度相近,现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染色体畸变 D3S1358基因 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可·波罗盘羊和5种家养绵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永浩 肖逸 +2 位作者 郭丽君 阿布都热合曼·吐尔逊 王玉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2-972,共11页
【目的】分析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及核苷酸、氨基酸多态位点,以及与家养绵羊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39只马可·波罗盘羊、159只塔什库尔干羊、72只藏绵羊、76只宁... 【目的】分析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及核苷酸、氨基酸多态位点,以及与家养绵羊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39只马可·波罗盘羊、159只塔什库尔干羊、72只藏绵羊、76只宁夏滩羊、36只柯尔克孜羊和26只多浪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对不同绵羊品种产生的差异等位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对等位基因单倍型序列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分析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结果】试验共获得66个MHC-DRB3等位基因,马可·波罗盘羊、塔什库尔干羊、藏绵羊、宁夏滩羊、柯尔克孜羊和多浪羊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3、14、12、12、4和1个。马可·波罗盘羊、塔什库尔干羊、藏绵羊、宁夏滩羊和柯尔克孜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等位基因序列中的核苷酸多态位点分别为74、76、45、49和25个,表明相较于藏绵羊、宁夏滩羊和柯尔克孜羊,马可·波罗盘羊和塔什库尔干羊的多态性更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马可·波罗盘羊和塔什库尔干羊MHC-DRB3基因均呈两支分化;马可·波罗盘羊、塔什库尔干羊和藏绵羊MHC-DRB3基因单倍型的相似性较高。马可·波罗盘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编码产物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其生物学作用主要在细胞质中体现。【结论】本试验确定了马可·波罗盘羊和5种家养绵羊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等位基因数及核苷酸、氨基酸多态位点,为进一步探究绵羊MHC-DRB3基因的调控机理及进化意义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可·波罗盘羊 家养绵羊 mhc-drb3基因 PCR-SSCP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3基因的mRNA表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学清 李魁英 +6 位作者 裴翠娟 张峰 吴占军 刘小虎 马书林 张新同 王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2,共4页
为揭示牛MHC-DRB3上游调控区多态对其表达调控作用,利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技术分析并建立BoLA-DRB3*exon2和BoLA-DRB3 URR之间的连锁关系。结合不同近端调控区与转录因子结合模式预测结果,选择3种不同上游调控序列的连锁组合,应用... 为揭示牛MHC-DRB3上游调控区多态对其表达调控作用,利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技术分析并建立BoLA-DRB3*exon2和BoLA-DRB3 URR之间的连锁关系。结合不同近端调控区与转录因子结合模式预测结果,选择3种不同上游调控序列的连锁组合,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牛MHC-DRB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游调控区基因型为H17H17的BoLA-DRB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P<0.01)基因型H1H1及H5H6。初步证明上游调控区中的多态会引起结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drb3基因 上游调控区多态性 实时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_(2:3)设计全基因组标记的Bayesian分析
6
作者 万素琴 邵艳华 +1 位作者 袁有禄 章元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43-1948,共6页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低时,常采用F2:3设计进行遗传分析,但往往忽略异质家系内QTL的混合分布特性。同时,用多QTL模型检测QTL会提高QTL检测的功效。因此,本文在利用F2:3设计异质F2:3家系内QTL混合分布特性基础上,提出F2:3设计全基因组多标记...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低时,常采用F2:3设计进行遗传分析,但往往忽略异质家系内QTL的混合分布特性。同时,用多QTL模型检测QTL会提高QTL检测的功效。因此,本文在利用F2:3设计异质F2:3家系内QTL混合分布特性基础上,提出F2:3设计全基因组多标记联合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异质F2:3家系内的QTL混合分布,并采用多QTL遗传模型。Monte Carlo模拟研究表明,新方法能获得精确的QTL效应和位置的估计。此外,还比较了QTL效应抽样的两种策略。研究表明,新策略能显著提高QTL检测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压缩估计 数量性状基因 多标记 R2:3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敲除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区增强子HS2对K562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7
作者 陈秀丽 黄海燕 吴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3-797,共15页
人类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机制与β-样珠蛋白基因异常表达息息相关。人类β-样珠蛋白基因以5′-ε-Gγ-Aγ-δ-β-3′的顺序排列于β-珠蛋白基因座,受5′LCR (locus control region)中5个超敏位点(hypersensitive site,HS)5′HS5~5′HS1... 人类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机制与β-样珠蛋白基因异常表达息息相关。人类β-样珠蛋白基因以5′-ε-Gγ-Aγ-δ-β-3′的顺序排列于β-珠蛋白基因座,受5′LCR (locus control region)中5个超敏位点(hypersensitive site,HS)5′HS5~5′HS1和3′HS1调控。其中5′HS2是最重要的增强子,能产生增强子RNA(enhancerRNA)并调控ε-globin、γ-globin和β-globin的表达。为了进一步探究K562细胞中增强子5′HS2的功能,本研究首先通过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在人慢性髓原白血病K562细胞中探测到5′HS2介导的染色质相互作用集中在以包含CTCF(CCCTC-bindingfactor)位点的3′HS1和5′HS5为边界的拓扑结构域中,5′HS2在三维空间上与HBE1、HBG2和HBG1启动子区域相互靠近。其次运用CRISPRDNA片段编辑技术在K562细胞系中删除了增强子5′HS2。最后通过RNA-seq和CUT&Tag (cleavage under target&tagmentation)实验分析两个5′HS2删除的单克隆细胞系的转录组和染色质H3K27ac组蛋白修饰,发现91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而且其启动子区的H3K27ac修饰程度显著降低。这些基因主要聚类于氧气运输、免疫应答、细胞粘附、抗氧化和维持血栓形成等与红细胞功能相关的生物过程中,表明K562细胞系中增强子5′HS2对红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转录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珠蛋白基因 增强子 5′HS2 三维基因 H3K27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相关性状对外源GA_3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盈盈 乔保建 洪德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以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IL)及其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两个环境下研究了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性状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结果表明:两个环境下BIL群体4个异... 以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IL)及其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两个环境下研究了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性状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结果表明:两个环境下BIL群体4个异交性状GA3处理值较对照显著增加。最上节间长度反应指数在两个生长环境中共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第1、3、11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Kasalath、Kasalath、Nipponbare,解释表型变异的7.70%~13.77%。柱头外露率反应指数共检测到2个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7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Nipponbare和Kasalath,解释表型变异的14.17%和20.58%。小花开花历时反应指数在两个生长环境中检测到1个QTL,位于第11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来自Kasalath,解释表型变异的10.76%。开颖角度反应指数共检测到2个QTLs,分别位于第1和第7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Nipponbare和Kasalath,解释表型变异的9.42%和14.17%。与Nipponbare相比,Kasalath含有较多的增强GA3敏感性的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异交性状 GA3处理效应 反应指数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幼苗性状对GA_3处理的敏感性及其QTL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乔保建 洪德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4-692,共9页
以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不同方式GA3处理幼苗以及复合区间作图法,研究了苗高和叶鞘长度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及控制GA3反应指数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结果表明,GA3浸... 以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不同方式GA3处理幼苗以及复合区间作图法,研究了苗高和叶鞘长度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及控制GA3反应指数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结果表明,GA3浸泡处理的幼苗第一叶鞘长度较对照显著增加,苗高和第二叶鞘长度增加效应不显著;GA3喷洒处理对第一叶鞘长度增加不显著,苗高和第二叶鞘长度显著增加.GA3浸泡处理条件下,检测到1个位于第1染色体的控制第一叶鞘长度反应指数的QTL(qIFL-1),解释性状变异的14%,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来自Kasalath.GA3喷洒处理条件下,检测到2个分别位于第3、12染色体的控制第二叶鞘长度反应指数的QTL(qJSL-3和qISL-12),分别解释5%和20.2%的性状变异,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Kasalath和Nipponbare.qIFL-1与控制第一叶鞘长度本身的数量性状位点qFSL-1a位于同一染色体区段(C742~R2414);qISL-12位于控制第二叶鞘长度本身的qSSL-12a与qSSL-12b之间(C732~G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GA3处理效应 苗高 叶鞘长度 反应指数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H3K27ac增强子重编程特征及转录调控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文康 吴林育 +6 位作者 喻博 储召乐 刘碧颖 李先锋 陈东风 王涛 王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0-509,共10页
目的描绘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肠化)组织增强子标志H3K27ac修饰的全基因组分布图谱,探讨增强子调控肠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于本院收集41例肠化胃黏膜与21例正常胃黏膜进行H3K27ac染色质靶向切割和标签化(Cleavage ... 目的描绘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肠化)组织增强子标志H3K27ac修饰的全基因组分布图谱,探讨增强子调控肠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于本院收集41例肠化胃黏膜与21例正常胃黏膜进行H3K27ac染色质靶向切割和标签化(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CUT&Tag)测序与RNA测序,比较两种组织的H3K27ac修饰数量、信号强度差异,分析增强子重编程特征;探讨增强子相关转录因子调控肠化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结果相比正常胃黏膜,肠化组织的H3K27ac修饰数量、信号强度均显著增加,其重编程区域主要位于增强子;在肠化组织的高变异增强子基因座中,活性升高的增强子占92.4%,后者可能上调大量肠上皮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改变肠化细胞表型和生物学特性;肠化增强子区域富集了CDX2等14个转录因子的结合基序,它们在肠化组织表达上调,组成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可能在增强子激活肠化相关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采用表观组、转录组测序及整合分析,发现全基因组增强子重塑是肠化的一个重要表观修饰特征,增强子可能通过招募CDX2等转录因子形成调控网络,协同上调肠化相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化生 增强子 H3K27ac 变异的增强子基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