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孢子虫感染小鼠MHC-Ⅱ类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秦元华 郑莉莉 +2 位作者 戴晓冬 任一鑫 崔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补骨脂、双氢青蒿素二者配伍对小鼠隐孢子虫病的疗效。研究该合剂对MHC-Ⅱ类抗原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A:正常组;B:阳性对照组1;C:1w治疗组;D:阳性对照组2;E:2w治疗组。B、C、D、E四组小鼠经腹股... 目的探讨中药补骨脂、双氢青蒿素二者配伍对小鼠隐孢子虫病的疗效。研究该合剂对MHC-Ⅱ类抗原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A:正常组;B:阳性对照组1;C:1w治疗组;D:阳性对照组2;E:2w治疗组。B、C、D、E四组小鼠经腹股沟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建立隐孢子虫感染模型。经1w和2w药物治疗后,计数各组小鼠粪便卵囊数量并观察回肠组织中MHC-Ⅱ类抗原的表达。结果所有药物治疗组,粪便卵囊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在经药物治疗1w组,B组MHC-Ⅱ类抗原的表达显著高于A组(P(0.05),C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2w后,E组MHC-Ⅱ类抗原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A组无差别(P>0.05),D组MHC-Ⅱ类抗原的表达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MHC-Ⅱ类抗原在隐孢子虫感染小鼠中表达升高,随着虫体感染加重,MHC-Ⅱ类抗原表达受抑;补骨脂、双氢青蒿素合剂可通过调节MHC-Ⅱ类抗原的表达,进而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反应的能力,达到抑杀虫体,修复病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双氢青蒿素 隐孢子虫 抗原提呈细胞 mhc-ⅱ类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Ⅱ类抗原在眼科的意义——Ⅱ类抗原异常表达在某些眼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培增 李绍珍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245-248,共4页
近年来,有关Ⅱ类抗原与眼病关系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Ⅱ类抗原异常表达在某些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正逐步得以阐明,为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所谓Ⅱ类抗原异常表达有两种情况:一种为正常无Ⅱ类抗原... 近年来,有关Ⅱ类抗原与眼病关系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Ⅱ类抗原异常表达在某些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正逐步得以阐明,为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所谓Ⅱ类抗原异常表达有两种情况:一种为正常无Ⅱ类抗原表达的细胞,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被诱导表达出Ⅱ类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疾病 mhc-ⅱ类抗原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溃疡 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同种异体结膜移植Ⅱ类抗原表达及临床动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永欣 刘金陵 杨培增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了解SD大鼠同种异体结膜移植术后结膜植片的存活和局部免疫反应变化,为人类异体结膜移植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取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阴性对照组(自体结膜移植组),将右眼结膜植片移植于左眼,将左眼结膜植片移植... 目的了解SD大鼠同种异体结膜移植术后结膜植片的存活和局部免疫反应变化,为人类异体结膜移植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取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阴性对照组(自体结膜移植组),将右眼结膜植片移植于左眼,将左眼结膜植片移植于右眼。B组为实验组(同种异体结膜移植组),用同组SD大鼠行异体结膜移植。C组为阳性对照组(异种结膜移植组),用兔子双眼结膜移植到SD大鼠的双眼。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SD大鼠同种异体结膜移植术后结膜植片的MHC-Ⅱ类抗原的表达,并动态观察植片的生长存活情况。结果同种异体结膜移植后的结膜植片90%存活,其MHC-Ⅱ的表达在术后第1周即有增高,于第4周时增高更加明显,比自体移植组显著升高,至12周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同种异体结膜移植术后由于受异体抗原刺激,虽然有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危险性,但大多数都可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移植 同种异体 mhc-ⅱ类抗原 眼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胰岛细胞MHC-DR抗原的诱导表达
4
作者 周湘军 邱长春 +1 位作者 石镜 周文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4-88,共5页
本文报告肿瘤坏死因子(TNF)和r-干扰素(IFN-r)诱导小鼠胰岛细胞MHC-DR抗原表达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TNF浓度为50~100U/ml时未见胰岛细胞表达MHC-DR抗原,而50U/ml... 本文报告肿瘤坏死因子(TNF)和r-干扰素(IFN-r)诱导小鼠胰岛细胞MHC-DR抗原表达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TNF浓度为50~100U/ml时未见胰岛细胞表达MHC-DR抗原,而50U/mlr-IFN可诱导少量胰岛细胞(8.5±2.9%)表达MHC-DR抗原;(2)100U/mlTNF和100U/mlr-IFN合并使用,MHC-DR抗原阳性细胞明显增多(80.25±4.11%);(3)两种因子单独或合并作用均能使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增加(P<0.01)。上述结果提示,胰岛细胞MHC-DR抗原的诱导表达本身并不影响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 mhc-ⅱ类抗原 Ⅰ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