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源分配评分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顾美蓉 刘民强 +5 位作者 戴韬寅 顾思佳 李小杉 许波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75例受者中,术后30、90、180、365 d内分别死亡62例、83例、95例和108例。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0、90、180、365 d死亡风险相关(均为P<0.05),但与术后365 d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急性肾损伤(AKI)发生无关(均为P>0.05)。结论 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相关,LAS与术后早期PGD、AKI的发生无关,但应关注综合因素对PGD、AKI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源分配评分 特发性肺纤维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急性肾损伤 氧合指数 胆红素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NT评分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肺移植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敏 李小婉 +5 位作者 王逸峰 孙玥 田静 董妍 王宋 许红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2,共8页
目的:研究控制营养状态(COUNT)评分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病人肺移植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行肺移植术的154名IPF病人,收集术前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合并症以及最后一次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 目的:研究控制营养状态(COUNT)评分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病人肺移植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行肺移植术的154名IPF病人,收集术前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合并症以及最后一次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使用ROC曲线评估COUNT评分及其他营养评估工具预测30 d生存情况的能力,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低COUNT组和高COUNT组生存曲线,Log-rank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并使用COX回归分析IPF病人术后30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COUNT评分划分,IPF病人术前合并营养不良的有101例(65.6%)。COUNT评分对于IPF肺移植病人早期30d预后不佳的预测能力要高于BMI、Alb、PNI指数。使用ROC确定的cutoff值为2.5划分高低COUNT组,高COUNT组30d、90d生存率低于低COUNT组(P<0.05)。并且高COUNT组入ICU前24hAPACHEⅡ评分更高,术后AKI发生率更高,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ECMO转流时间延长(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高COUNT评分及肥胖是IPF病人肺移植术后30d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UNT评分是肺移植早期预后不佳的预测因素,在IPF病人肺移植术前进行营养评估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肺移植 特发性肺纤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纤维化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欧强 徐燕华 +1 位作者 曲立娟 黄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51-1954,共4页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评分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给予强肝胶囊,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评分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给予强肝胶囊,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转氨酶(AST、ALT)、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NAFLD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治疗前比,治疗组HOMA-IR、NAFLDFS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58±0.85 vs 2.48±0.78,t=6.40,P<0.05;-1.78±1.24 vs-2.35±0.98,t=2.40,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OMA-IR、NAFLDFS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8±0.78 vs 3.09±0.89,t=3.36,P<0.01;-2.35±0.98 vs-1.48±1.08,t=3.80,P<0.01)。整个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肝胶囊不仅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强肝胶囊 胰岛素抗药性 纤维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琼华 姚婷 +5 位作者 吴琼 于小林 帅志昊 史利卿 马建岭 张艳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方法评价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的IPF患者,根据是否使用祛痹化纤方分为试验组230... 目的 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方法评价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的IPF患者,根据是否使用祛痹化纤方分为试验组230例和对照组87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基线特征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经PSM分析后,共82对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在基线特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疗效评价:(1)治疗后,试验组胸部CT积分、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6 min步行距离(6MW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2)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祛痹化纤方可减轻IPF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恶化程度,提高活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痹纤方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上皮间质表型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珊 张文雍 +4 位作者 潘春球 罗薇 余常辉 孟莹 李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胆管结扎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是否发生上皮间质表型变化。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胆管结扎组,运用HE及Massion染色检测肝纤维化变化;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肝脏中上皮标志E-钙蛋白、白蛋白和I型胶原、波形蛋白的表... 目的观察胆管结扎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是否发生上皮间质表型变化。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胆管结扎组,运用HE及Massion染色检测肝纤维化变化;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肝脏中上皮标志E-钙蛋白、白蛋白和I型胶原、波形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FSP-1)+波形蛋白;FSP-1+I型胶原;FSP-1+白蛋白;白蛋白+I型胶原等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胆管结扎组大鼠的ISHAK纤维化评分(4.42±1.16 vs 0.00±0.00,P=-0.000),METAVIR纤维化评分(3.42±0.67 vs 0.00±0.00,P=-0.000)及Massion染色中胶原含量(0.30±0.06 vs 0.11±0.07,P=-0.000)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胆管结扎组中上皮标志白蛋白(0.53±0.63 vs 1.12±0.01,P=0.000)、E-钙蛋白(0.21±0.01 vs 0.44±0.01,P=0.000)明显减少,而I型胶原(8.21±0.12 vs 0.24±0.01,P=-0.000)、波形蛋白(3.14±0.01 vs 0.37±0.01,P=0.000)显著增高。胆管结扎组中共表达FSP-1+波形蛋白、FSP-1+I型胶原、FSP-1+白蛋白、白蛋白+I型胶原的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结论在胆管结扎组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上皮标记减少,间质标志增加,提示有部分上皮细胞可能发生了上皮间质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表型转 纤维 Ⅰ型胶原 metavir纤维化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ESWAN与血清铁蛋白定量评价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丹 陈天武 +2 位作者 刘启榆 张小明 易光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917-922,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T_2~*加权的三维梯度回波成像序列及血清铁蛋白诊断肝纤维化和评估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8只正常对照组,56只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6、8、10及12周进行MRI扫描,肝脏染色进行... 目的探讨重度T_2~*加权的三维梯度回波成像序列及血清铁蛋白诊断肝纤维化和评估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8只正常对照组,56只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6、8、10及12周进行MRI扫描,肝脏染色进行纤维化METAVIR分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量兔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T_2~*值和幅度值均呈下降趋势(r=-0.588、-0.388,P<0.05),血清铁蛋白呈上升趋势(r=0.409,P<0.05)。T_2~*值能区分正常组分别与F_2、F_3、F_4期(P<0.05),及F_1期分别与F_4期、F_(2~4)期(P<0.0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e,AUC)值均≥0.74。幅度值能区分正常对照组与F_4期、F_1期与F_4期及F_(1~3)期与F_4期(P<0.05),AUC值均≥0.822。血清铁蛋白能区分正常组分别与F_3、F_4期(P<0.05),AUC值均≥0.873。结论 T_2~*值、幅度值及血清铁蛋白能定量诊断肝纤维化以及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纤维 血清铁蛋白 metavir分期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肝纤维化评估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进展期肝纤维化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涛 欧阳文献 +3 位作者 谭艳芳 唐莲 张慧 李双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指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在肝豆状核变性(WD)儿童进展期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7月22例WD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肝脏穿刺,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硬度值(LSM)。...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指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在肝豆状核变性(WD)儿童进展期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7月22例WD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肝脏穿刺,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硬度值(LSM)。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进展期肝纤维化(S3和S4期)和非进展期肝纤维化(S0、S1和S2期)两组,计算3种无创肝纤维化评分(Sheth、APRI和FIB-4指数),比较两组间临床生化指标、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和LSM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22例WD患儿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8.6±2.7)岁;非进展期肝纤维化为13例(59.1%),进展期肝纤维化9例(40.9%)。与非进展期肝纤维化组相比,进展期肝纤维化组中白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PLT)水平较低,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较高,LSM、Sheth和FIB-4指数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LSM(AUC=1.0)对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最大,其次为AST、PLT、PT、INR、FIB-4和Sheth指数(AUC均>0.7)。结论AST、PLT、PT、INR、LSM、Sheth和FIB-4指数在儿童WD进展期肝纤维化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进展期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生指标 瞬时弹性成像 无创肝纤维评分 肝豆状核变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评价指标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水荣 林浩钟 +5 位作者 钱柏锋 李牧其 彭洪 华赟鹏 彭宝岗 沈顺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4-882,共9页
【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与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4)等指标已被证实可用于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PRI与FIB-4对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 【目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与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4)等指标已被证实可用于无创性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探讨APRI与FIB-4对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PHLF)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在我院接受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肝切除术前2周内的实验室数据,计算APRI、FIB-4、Child-Pugh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PRI、FIB-4、Child-Pugh评分的AUC值和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APRI和FIB-4对PHLF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1.3%(48/426)患者发生PHLF。多因素分析显示:大范围肝切除术(≥3个肝段切除)、失血量>400 mL,TBIL、PLT、纤维蛋白原以及APRI、FIB-4均为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PRI(AUC=0.816)和FIB-4(AUC=0.728)对PHLF的预测能力均优于Child-Pugh评分(AUC=0.566)P均<0.001。【结论】术前APRI与FIB-4都是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PHLF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 肝脏纤维-4指数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CHILD-PUGH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肺移植治疗儿童囊性纤维化的多学科综合诊疗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胜飞 陈静瑜 +2 位作者 刘懿 郑明峰 毛文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4-190,共7页
目的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提高双肺移植治疗儿童囊性纤维化的外科疗效。方法对1例国内罕见的终末期囊性纤维化10岁患儿进行肺移植术前MDT讨论,制定对应治疗方案。结果患儿确诊囊性纤维化5年,肺移植指征明确,经过MDT讨论决定行Cla... 目的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提高双肺移植治疗儿童囊性纤维化的外科疗效。方法对1例国内罕见的终末期囊性纤维化10岁患儿进行肺移植术前MDT讨论,制定对应治疗方案。结果患儿确诊囊性纤维化5年,肺移植指征明确,经过MDT讨论决定行Clam-shell切口下双肺移植术,术中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术后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免疫抑制、抑酸和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治疗,并根据患儿特点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通过肺移植术前MDT讨论,肺移植治疗儿童囊性纤维化的手术效果满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肺移植 多学科综合诊疗 儿童肺移植 囊性纤维 囊性纤维跨膜电导调节因子(CFTR) Ⅰ型呼吸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肺分配评分(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软坚消癥法提高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辛大永 冯京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714-2716,2721,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软坚消癥法(二甲消癥汤)对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的IPF患者49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二甲消癥汤口服,对照组24例予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口服,疗程3个月,随访3... 目的:探讨益气软坚消癥法(二甲消癥汤)对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的IPF患者49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二甲消癥汤口服,对照组24例予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口服,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期圣·乔治评分(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中医症状积分、高分辨CT评分(HRCT)变化,及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及随访3个月后,SGRQ评分、6WMD、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6MWD在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HRCT积分均无改善。结论:二甲消癥汤能够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中医症状,均优于乙酰半胱氨酸组,且能够较好的维持。而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增加患者的6MW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不能较好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 益气软坚消癥法 气虚血瘀 二甲消癥汤 圣·乔治评分 6分钟步行距离 中医症状积分 高分辨C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者年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术后短期生存结局的影响
11
作者 王净 胡春兰 +5 位作者 于慧智 李小杉 许波 黄东晓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0-426,共7页
目的探讨供者年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短期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IPF肺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供者年龄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短期死亡风险的关系,采用Kaplan-... 目的探讨供者年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短期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IPF肺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供者年龄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短期死亡风险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者年龄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1年病死率相关,供者年龄每增加1岁,受者术后1年死亡风险增加0.020倍(P=0.009)。供者氧合指数,受者术前氧合指数、术前肺源分配评分、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移植方式、术中体外膜氧合方式和术中输血量与肺移植术后1年病死率存在相关性(均为P<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供者年龄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0、90、180 d和1年的死亡风险无相关性(均为P>0.05)。敏感性分析发现供者年龄<18岁、18~33岁、34~49岁、≥50岁的肺移植受者术后30、90、180 d和1年死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未观察到供者年龄对IPF患者肺移植术后短期生存存在影响,综合考虑供者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感染等因素后,可考虑扩大肺移植供者年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特发性肺纤维 供者年龄 氧合指数 机械通气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肺源分配评分 体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黎明 冯雨薇 +2 位作者 赵康 戴丹 胡东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17-421,共5页
目的:分析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抗纤维... 目的:分析健脾生血片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抗纤维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生血片口服,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鼻衄/齿衄、乏力、纳呆、腹胀、大便情况、蜘蛛痣),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RB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 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肝脏实时弹性成像肝纤维化指数(LFI)、吲哚氰绿(ICG)试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脾脏彩超各项指标变化,进一步对观察组不同中医证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WBC、PLT、RBC计数比较,以及2组治疗后WBC、PLT、RBC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组治疗后,ALT、TBi 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LB、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LFI、ICG15、Child-Pugh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门脉内经、脾脏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组脾脏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不同中医证型治疗前后WBC、PLT、RBC比较,湿热藴结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余5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其中脾肾阳虚、水湿内阻、瘀血阻络型尤为明显。结论:健脾生血片可以明显改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乏力、纳差、腹胀、鼻衄/齿衄等症状,改善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尤其适用脾肾阳虚、水湿内阻、瘀血阻络型肝硬化患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生血片 肝硬 脾功能亢进 护肝 纤维 分级评分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龙 时克 +4 位作者 张群 冉崇平 侯杰 张艺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89-1593,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北京地坛医院确诊的CHB且随访超过3年的患者,共1239例。其中非肝硬化患者1108例,肝硬化患者13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北京地坛医院确诊的CHB且随访超过3年的患者,共1239例。其中非肝硬化患者1108例,肝硬化患者13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计算APRI、FIB-4及mFZB-4评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3种评分对CHB患者发生HCC的预测能力,采用DeLong检验对各个评分的AUC进行比较。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分析mFIB-4评分校准能力。使用Kalplan-Merier法对HCC发生进行分析,log-rank法进行比较。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6年,37例(3.0%)患者发生HCC。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46,95%CI:1.018-1.074,P=0.001)、ALT(HR=0.995,95%CI:0.992-0.999,P=0.008)、AST(HR=0.994,95%CI:0.990-0.998,P=0.020)和PLT(HR=0.988,95%CI:0.981-0.994,P=0.001)是影响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FIB-4、FIB-4、APRI评分的AUC分别为0.771、0.658、0.676,其中mFIB-4评分的AUC大于FIB-4评分(Z=5.629,P<0.0001)及APRI评分(Z=4.243,P<0.0001)。与mFIB-4<2.68的患者相比,mFIB-4≥2.68的患者HCC发生风险更高(Z=37.840,P<0.0001)。结论年龄、ALT、AST和PLT是CHB患者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与FIB-4,APRI评分相比,mFIB-4评分对CHB患者发生HCC的预测价值更高。mFIB-4≥2.68的CHB患者是发生HCC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细胞 危险因素 纤维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亲属活体供肾在青年受体内病理学改变的长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佳丽 陈正 +8 位作者 马俊杰 李光辉 徐璐 张磊 尹威 赖兴强 郭予和 张异蕊 潘光辉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通过长期病理随访探讨青年受体接受高龄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安全性。方法根据供体年龄不同,将28例青年受体分为观察组(14例,高龄供体)和对照组(14例,中青年供体)。分别比较两组移植肾术后7年的存活情况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S... 目的通过长期病理随访探讨青年受体接受高龄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安全性。方法根据供体年龄不同,将28例青年受体分为观察组(14例,高龄供体)和对照组(14例,中青年供体)。分别比较两组移植肾术后7年的存活情况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Scr)水平;比较两组在零时、术后6个月、术后7年移植肾活组织检查(活检)的慢性病理损伤评分;比较两组受体术后6个月、术后7年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层黏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及细胞衰老相关指标细胞间连接蛋白(Cx)43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移植肾术后7年存活率分别为78.5%和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7 d Scr水平分别为190、160μmol/L,术后1个月Scr水平分别为170、125μmol/L,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S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移植肾组织零时活检的慢性病理损伤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7年的慢性病理损伤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术后7年活检的慢性病理损伤总评分均高于零时活检及术后6个月活检的慢性病理损伤总评分(均为P<0.05)。两组术后7年移植肾组织中CTGF、TGF-β、LN、FN、mTOR、Cx43表达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青年受体接受高龄供肾与接受中青年供肾的病理学改变相似,从病理学角度考虑青年受体接受高龄供肾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高龄供体 边缘供体 慢性病理损伤评分 肾小球硬 肾小动脉硬 肾间质纤维 细胞外基质 肾脏衰老 血清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祁佳 范建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7期39-41,共3页
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即1-(5氧化己基)-3,7二甲基黄嘌呤可可碱,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具有类似可可碱、咖啡因和茶碱的特性,是一种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减少环磷酸腺苷(cAMP)的降解,提高细胞内c... 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即1-(5氧化己基)-3,7二甲基黄嘌呤可可碱,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具有类似可可碱、咖啡因和茶碱的特性,是一种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减少环磷酸腺苷(cAMP)的降解,提高细胞内cAMP浓度,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产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肝炎 己酮可可碱 病理学评分 PTX 纤维 肝疾病 胰岛素增敏剂 安慰剂 空白剂 离体实验 肝硬 不良反应 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开郁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艺锋 黄腊平 陈声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719-2723,共5页
目的:探究温经开郁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CHB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温经开郁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CHB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经开郁颗粒,均同时治疗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LT/AST比值、谷氨酰转移酶(GGT)、透明质酸酶(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分变化并比较,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ALT、AST、ALT/AST比值、GG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HA、LN、PⅢNP、C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腹部症状、困乏、系统症状、活动能力、情感、焦虑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开郁法能提高CHB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开郁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淋巴细胞亚群 肝功能 纤维 慢性肝病问卷评分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