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热处理方法提高MEH-PPV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娟 华玉林 +2 位作者 牛霞 王奕 吴晓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件相比 ,最大相对发光强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启亮电压降低了2 0V ,半寿命提高了 1 2 7倍。初步分析表明热处理方法提高器件发光性能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地减少了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焦耳热产生的某些气体 ,从而减少阴极表面气泡及黑斑的出现 ,另一方面 ,热处理方法也增强了有机发光层与阴极接触界面的结合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可溶性聚对苯乙炔 热处理 黑斑 界面 OLED meh-ppv单层聚合物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聚合物MEH-PPV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明 滕枫 +2 位作者 孙世菊 刘姗姗 徐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在有机 /无机异质结ZnS/MEH PPV/ZnS器件中 ,交流驱动条件下 ,实现了共轭聚合物MEH PPV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器件的发光光谱与MEH PPV的光致发光谱相同。电子经过ZnS层加速后 ,成为过热电子 ,这些过热电子直接碰撞激发MEH PPV而发光。... 在有机 /无机异质结ZnS/MEH PPV/ZnS器件中 ,交流驱动条件下 ,实现了共轭聚合物MEH PPV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器件的发光光谱与MEH PPV的光致发光谱相同。电子经过ZnS层加速后 ,成为过热电子 ,这些过热电子直接碰撞激发MEH PPV而发光。在日光灯照明下 ,可以看到器件的均匀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聚合物 meh-ppv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 有机/无机异质结 电致发光器件 发光光谱 平板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纳米随机微腔MEH-PPV/玻璃光波导激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俊业 刘春旭 +4 位作者 张立功 黄宗浩 关宏宇 张家骅 许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用浸涂法制备了MEH-PPV/TiO2重量比分别为1∶0,1∶1,1∶2和1∶3四种不同纳米微晶薄膜。与已报道的亚微米散射体不同,本实验采用粒径约为20nm的TiO2纳米微晶作为多重散射体。可以不必考虑光在散射体上的... 用浸涂法制备了MEH-PPV/TiO2重量比分别为1∶0,1∶1,1∶2和1∶3四种不同纳米微晶薄膜。与已报道的亚微米散射体不同,本实验采用粒径约为20nm的TiO2纳米微晶作为多重散射体。可以不必考虑光在散射体上的出、入射方向和内部传播情况。飞秒激光器经OPA调谐产生脉宽为130fs的超短脉冲,激发波长为544nm,重复频率为1kHz,激发功率为3μJ/pulse。研究了不同激发强度下,光谱的增益窄化,激射强度和与激发光条长度的关系。这种激光发射的本质还是放大自发辐射(ASE)为主。分析了在平均自由程 l=5.4 ×105nm下光的输运和光局域对这种随机激光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微腔 聚合物激光 meh-ppv 二氧化钛 TIO2 纳米微晶 玻璃 光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e(ZnS)纳米晶与MEH-PPV的共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6
4
作者 殷月红 邓振波 +3 位作者 伦建超 吕昭月 杜海亮 王永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5,共5页
采用水相法合成核壳结构ZnSe/ZnS纳米晶,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证实所制备的样品为立方晶型闪锌矿结构ZnSe/ZnS量子点。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将ZnSe/ZnS纳米晶和有机聚合物MEH-PPV(poly[2-methoxy-5-(2'-ethyl... 采用水相法合成核壳结构ZnSe/ZnS纳米晶,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证实所制备的样品为立方晶型闪锌矿结构ZnSe/ZnS量子点。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将ZnSe/ZnS纳米晶和有机聚合物MEH-PPV(poly[2-methoxy-5-(2'-ethyl hexyloxy-p-phenylenevinylene)])共掺并将其作为发光层,分别制备单层和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为ITO/MEH-PPV∶ZnSe(ZnS)(50 nm)/Al和ITO/PEDOT∶PSS(70nm)/MEH-PPV∶ZnSe(ZnS)(50 nm)/BCP(15 nm)/Alq3(12 nm)/LiF(0.5 nm)/Al。实验结果表明,多层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与单层器件不同,工作电压的增大使其发光峰发生了明显的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e/ZnS 纳米晶 meh-ppv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P有机薄膜对MEH-PPV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万晖 李博 +2 位作者 孙三春 魏斌 张俊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ITO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加入一层溶解于氯仿中的有机小分子CBP,能显著改善发光器件的电流特性。在电压较低的时候能提高电流,在电压较高的时候能抑制电流,从而增加工作电压范围。此外... 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ITO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加入一层溶解于氯仿中的有机小分子CBP,能显著改善发光器件的电流特性。在电压较低的时候能提高电流,在电压较高的时候能抑制电流,从而增加工作电压范围。此外,器件的电流效率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加入CBP层后,在低电压时,CBP层能够减缓空穴注入到发光层中,将其限制在CBP层,从而在器件中形成一个内电场,有助于电子的传输,降低开启电压,提高发光亮度。在电压较高时,CBP作为电子阻挡层,能阻挡电子漏泄到阳极,从而使在复合区的空穴与少数载流子电子的复合效率提高,改善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P meh-ppv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H-PPV/PEG聚合物电双稳器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慧珍 邓振波 胡煜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3-798,共6页
将PEG(聚乙二醇)引入到ITO/MEH-PPV(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苯撑乙烯撑)/Al三明治器件中,实现了很好的电双稳性能。通过改变PEG的分子量、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条件,对器件性能进行了优化。通过电流-电压(I-V)测试研究了... 将PEG(聚乙二醇)引入到ITO/MEH-PPV(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苯撑乙烯撑)/Al三明治器件中,实现了很好的电双稳性能。通过改变PEG的分子量、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条件,对器件性能进行了优化。通过电流-电压(I-V)测试研究了不同器件的性能,结果表明,分子量为4 000的PEG,在30 mg/mL的浓度下,通过120℃退火制备的薄膜,其器件性能最优,电流开关比可以达到10~3以上。利用SEM测试研究了活性层的膜形貌,并结合电流-电压(I-V)曲线的线性拟合,分析了电荷在器件中的传输过程。研究发现,相分离产生的陷阱对电荷的俘获是该器件产生电双稳特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 meh-ppv 有机电双稳器件 陷阱 电荷俘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Pe与MEH-PPV共掺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优化研究
7
作者 姜磊 邓振波 +4 位作者 殷月红 李熊 朱丽杰 王越 滕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7,共6页
采用有机小分子TBPe(2,5,8,11-tetratertbutylperylene)以不同比例掺入MEH-PPV(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vinylene])作为发光层,研究了TBPe不同掺杂比例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进而对发光强度进行优化。对于所制备的... 采用有机小分子TBPe(2,5,8,11-tetratertbutylperylene)以不同比例掺入MEH-PPV(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vinylene])作为发光层,研究了TBPe不同掺杂比例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进而对发光强度进行优化。对于所制备的ITO/PEDOT∶PSS/MEH-PPV/TBPe/A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TBPe的最优蒸镀厚度为0.5 nm,其发光强度相对于标准器件提高了325%。ITO/PEDOT∶PSS/MEH-PPV∶TBPe/TBPe/Liq/A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优掺杂比例为MEH-PPV∶TBPe=100∶30(质量比),其发光亮度相比于未掺杂器件提高了44%。在上述器件的基础上增加Alq3层提高电子注入,分别制作了Liq和LiF作为修饰层的ITO/PEDOT∶PSS/MEH-PPV∶TBPe/TBPe/Alq3/Liq/Al和ITO/PEDOT∶PSS/MEH-PPV∶TBPe/TBPe/Alq3/LiF/Al多层器件,发光亮度分别达到4 162 cd/m2和4 701 cd/m2。所有器件的电致发光波长均为580 nm,为MEH-PPV的发光,TBPe的掺杂对MEH-PPV的发光起到了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ppv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TBPe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H-PPV/Ir(ppy)_3聚合物电双稳器件
8
作者 王敏 胡煜峰 滕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1-616,共6页
通过逐层旋涂的方法,利用MEH-PPV(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vinylene]与Ir(ppy)_3(tris(2-phenylpyridine)iridium(Ⅲ))),制备活性层,实现了高性能的电双稳器件。通过改变MEHPPV的浓度,制备了不同器件并进行性... 通过逐层旋涂的方法,利用MEH-PPV(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vinylene]与Ir(ppy)_3(tris(2-phenylpyridine)iridium(Ⅲ))),制备活性层,实现了高性能的电双稳器件。通过改变MEHPPV的浓度,制备了不同器件并进行性能比较,发现所有器件都具有明显的电双稳特性。当MEH-PPV的浓度达到4 mg/mL时,器件的开关比可以达10~3。同时,通过测试器件的电流-循环次数研究了器件的持续稳定特性。经过10~4次的反复读写测试,器件性能依然稳定。最后,通过对器件的Ⅰ-Ⅴ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并结合器件的能级图,对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EH-PPV/Ir(ppy)_3器件的电双稳特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偶极层的形成与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ppv Ir(ppy)3 有机电双稳器件 偶极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条件下合成MEH-PPV的工艺及其相对分子质量控制
9
作者 尚阳 安会勇 +3 位作者 唐朝勇 丁晓光 郭仕林 于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0-43,共4页
以叔丁醇钾(t-BuOK)为催化剂,四氢呋喃(THF)为溶剂,采用去卤缩合聚合法,合成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光伏材料。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溶剂等条件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THF作为溶剂的情况下,... 以叔丁醇钾(t-BuOK)为催化剂,四氢呋喃(THF)为溶剂,采用去卤缩合聚合法,合成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光伏材料。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溶剂等条件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THF作为溶剂的情况下,MEH-PPV的合成过程无需加热,且收率较高,反应过程中几乎没有凝胶现象;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对甲氧基苯酚,可以控制MEH-PPV的相对分子质量,重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ppv 聚合反应 相对分子质量控制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H-PPV/Alq_3-based bulk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被引量:1
10
作者 Zubair Ahmad Mahdi Hasan Suhail +5 位作者 Issam Ibrahim Muhammad Wissam Khayer Al-Rawi Khaulah Sulaiman Qayyum Zafar Ahmad Sazali Hamzah Zurina Shaamer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92-196,共5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effect of varied illumination levels on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blend bulk heterojuction (BHJ) photodiode. To prepare the BHJ blend, poly(2-methoxy-5(2P-ethylhexylox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effect of varied illumination levels on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blend bulk heterojuction (BHJ) photodiode. To prepare the BHJ blend, poly(2-methoxy-5(2P-ethylhexyloxy) phenyleneviny- lene (MEH-PPV) and aluminum-tris-(8-hydroxyquinoline) (Alq3) are used as donor and acceptor material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fabricate the photodiode, a 40-nm thick film of poly(3, 4-ethylendioxytbiophene):poly(styrensulfonate) (PE- DOT:PSS) is primarily deposited on a cleaned ITO coated glass substrate by spin coating technique. The organic photo- sensitive blend is later spun coated on the PEDOT:PSS layer, followed by the lithium fluoride (LiF) and aluminium (A1) thin films deposition by thermal evaporati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H-PPV:Alq3 blend thin film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PL) and UV-Vis spectroscopy. The photodiode shows good photo-current response as a function of variable illumination levels. The responsivity value - 8 mA/W at 3 V is found and the ratio of photo-current to dark current (lph/IDark) is found to be 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ppv ALQ3 bulk heterojunction PHOTODI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合物MEH-PPV表面光电特性的研究
11
作者 黄宗浩 孙海珠 +1 位作者 张文 杨继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用接触电位差(CPD)方法研究了导电聚合物MEH-PPV薄膜的光电特性.测得MEH-PPV的能隙为2 1eV,表面功函数为4 7-4 8eV,是p型导电材料.同时研究了不同铸膜溶剂对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测得由不含芳环的四氢呋喃为溶剂制得的薄膜表面功函数比... 用接触电位差(CPD)方法研究了导电聚合物MEH-PPV薄膜的光电特性.测得MEH-PPV的能隙为2 1eV,表面功函数为4 7-4 8eV,是p型导电材料.同时研究了不同铸膜溶剂对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测得由不含芳环的四氢呋喃为溶剂制得的薄膜表面功函数比由含芳环的氯苯为溶剂制得的薄膜低0 15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电位差法 CPD 导电聚合物 光电特性 四氢呋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H-PPV薄膜的放大自发发射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瑞 侯延冰 +1 位作者 于丹 滕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研究了MEH-PPV薄膜的放大自发发射特性。当激发强度增加时,从样品边缘发射的光谱发生增益窄化现象并具有明显的阈值特性。我们发现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MEH-PPV薄膜的阈值有所降低,而其增益系数则随之增加。在150nm厚时测得最大净增益系... 研究了MEH-PPV薄膜的放大自发发射特性。当激发强度增加时,从样品边缘发射的光谱发生增益窄化现象并具有明显的阈值特性。我们发现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MEH-PPV薄膜的阈值有所降低,而其增益系数则随之增加。在150nm厚时测得最大净增益系数为25.03cm-1,最低阈值为2.2μJ/pulse。结果表明MEH-PPV是一种优良的激光和光放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PPV 聚合物薄膜 放大的自发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DCJTB聚合物电化学池(LEC)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扬舟 滕枫 +1 位作者 雷月清 侯延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5-428,共4页
通过在聚合物电化学池(LEC)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MEH-PPV中掺杂红光染料DCJTB,对LEC器件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基于器件结构为ITO/MEH-PPV+PEO+LiCF3 SO3/Al的薄膜LEC器件,其电致发光峰在570nm左右,通过在MEH-PPV与PEO的混合膜中... 通过在聚合物电化学池(LEC)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MEH-PPV中掺杂红光染料DCJTB,对LEC器件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基于器件结构为ITO/MEH-PPV+PEO+LiCF3 SO3/Al的薄膜LEC器件,其电致发光峰在570nm左右,通过在MEH-PPV与PEO的混合膜中掺杂不同比例的红光染料DCJTB,随着掺杂比例的增加,器件的发光峰由570nm向红光波段移动,通过控制DCJTB的掺杂比例制备了发光峰在570-650nm连续变化的LEC电致发光器件。对其分析认为从LEC主体发光聚合物MEH-PPV到染料DCJTB间发生了良好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 meh-ppv 红光染料DCJTB 掺杂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氟化物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提高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海波 吴宏滨 +4 位作者 徐晓轩 王斌 于肇贤 俞钢 张存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550,共5页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 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金属氟化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而且绝缘层的厚度会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具有LiF/Al的双层电极的发光...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MEH 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金属氟化物,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而且绝缘层的厚度会影响器件性能提高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具有LiF/Al的双层电极的发光器件,其发光特性与工作性能优良,但稳定性较差的Ba(Ca)/Al电极结构器件的发光特性具有可比性。初步分析表明绝缘层的插入造成了发光聚合物层与金属电极界面的能带发生弯曲,降低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势垒,提高了发光器件中少数载流子电子的注入效率。从而最终导致了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光强度、外量子效率及电流效率等发光性能指标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meh-ppv 阴极 氟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酸菁染料掺杂聚对苯乙炔太阳电池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立 解虹 +5 位作者 晏和刚 黄形 王广途 李瑛 蒋青 冯良桓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22-1025,共4页
本文把方酸菁染料掺杂在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共轭聚合物中,利用方酸菁染料在可见光的良好吸收以提高器件对光谱的利用。用Ti(OC3H7)4作为纳米TiO2前驱物直接和MEH-PPV、方酸菁染料(Hydroxy Squaraine,Sq)混... 本文把方酸菁染料掺杂在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共轭聚合物中,利用方酸菁染料在可见光的良好吸收以提高器件对光谱的利用。用Ti(OC3H7)4作为纳米TiO2前驱物直接和MEH-PPV、方酸菁染料(Hydroxy Squaraine,Sq)混合旋涂来制作连续的互穿网络器件。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得到掺杂后体系在650nm左右吸收得到加强,通过荧光测试发现体系MEH-PPV(5mg/mL)∶Sq(0.1mg/1mL)为4∶1(v∶v)掺杂Ti(OC3H7)4(80μL/mL)体积为50%时,荧光几乎被完全淬灭。测试了器件ITO/MEH-PPV/∶Sq∶TiO2/A,ITO/TiO2/MEH-PPV∶Squaraine∶TiO2/A l的光电性能,在AM=1.5,1000W/m2白光下单层器件的FF为0.31,Voc=54Mv,Isc=1.4mA,能量转换效率为0.008%。在同样条件下双层器件FF为0.12,Voc=203mV,Isc=0.048mA,能量转换效率为0.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ppv 方酸菁染料 太阳电池 体相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湿法制备聚合物白光器件 被引量:2
16
作者 樊凡 梁春军 何志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7-341,共5页
使用全溶液法制备聚合物白光器件,通过引入修饰层并改变各层薄膜厚度来优化器件性能.针对ITO阴极功函数较高的问题,引入功函数较低的蓝光聚芴衍生物:聚[9,9-二辛基芴-9,9-双(N,N-二甲基胺丙基)芴](PFN),有效地降低了阴极的复合功函数.同... 使用全溶液法制备聚合物白光器件,通过引入修饰层并改变各层薄膜厚度来优化器件性能.针对ITO阴极功函数较高的问题,引入功函数较低的蓝光聚芴衍生物:聚[9,9-二辛基芴-9,9-双(N,N-二甲基胺丙基)芴](PFN),有效地降低了阴极的复合功函数.同时PFN也是电子注入材料和发光材料.为降低器件的启动电压,引入Cs2CO3作为修饰层,同时也提高了电子传输能力.使用MEH-PPV作为橙红光材料.使用二次溶剂掺杂获得的高导PEDOT∶ PSS聚合物并通过滴膜的方法制备阳极取代了传统的金属电极真空镀膜法,从而使器件制备简单、快捷.最终得到了湿法制作的聚合物白光器件的光谱范围为400~800 nm,涵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域.器件的启亮电压为4V,亮度为1 500 cd/m2,电流效率为0.55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湿法 白光电致发光 PFN meh-p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自组装聚合物纳米结构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春玲 翟锦 +4 位作者 葛红莉 万梅香 江雷 李泽生 李铁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58-1261,共4页
采用水辅助方法(water-assistedfabricationmethod),分别以4-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DBSA)和聚2-甲氧基-5-(2'-乙烯基-己氧基)苯乙炔(MEH-PPV)两种功能高聚物为成膜材料,冷凝水滴为模板,利用水滴在聚合物溶液表面的自组装... 采用水辅助方法(water-assistedfabricationmethod),分别以4-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DBSA)和聚2-甲氧基-5-(2'-乙烯基-己氧基)苯乙炔(MEH-PPV)两种功能高聚物为成膜材料,冷凝水滴为模板,利用水滴在聚合物溶液表面的自组装,制备出了两种纳米层次以上的蜂窝状有序多孔聚合物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其形貌、电学性质和荧光图像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自组装 聚合物纳米材料 水辅助方法 蜂窝状结构 有序多孔薄膜 聚苯胺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导电性测试检测PLED器件功能层的稳定性
18
作者 张方辉 李志贤 +2 位作者 赵彦钊 张麦丽 丁兴隆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5-208,共4页
在25℃、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分别在玻璃上旋涂了PEDOT∶PSS,MEH-PPV薄膜,蒸镀了Al薄膜,研究了它们在空气中的导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EDOT∶PSS需100s,吸水过程就基本完成,电阻变化率约为66.5%;MEH-PPV薄膜需13.6min吸收水、氧的过程... 在25℃、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分别在玻璃上旋涂了PEDOT∶PSS,MEH-PPV薄膜,蒸镀了Al薄膜,研究了它们在空气中的导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EDOT∶PSS需100s,吸水过程就基本完成,电阻变化率约为66.5%;MEH-PPV薄膜需13.6min吸收水、氧的过程基本完成,电阻变化率为245.5%;Al薄膜仅需50s,和空气中的水、氧的反应已基本完成,其电阻变化率为24.9%,在较短时间内,它们的电阻就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其原因为它们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或者与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发生反应,使其电性能发生了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在PLED器件的功能层制备过程中或者在器件的封装过程中,防止空气中的水、氧气对器件的侵蚀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稳定性 PEDOT:PSS MEH—P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基底异质结有机薄膜的光伏器件
19
作者 钟建 俞江涛 刘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45-1647,共3页
研究了基于柔性基板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实验以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作为阳极修饰层,1,4-亚苯基亚乙烯基(MEH-PPV)材料作为给体层以及富勒烯(C60)材料作为受体层制备异质结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阳极修... 研究了基于柔性基板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实验以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作为阳极修饰层,1,4-亚苯基亚乙烯基(MEH-PPV)材料作为给体层以及富勒烯(C60)材料作为受体层制备异质结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阳极修饰层,虽然会阻挡光的吸收,但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能量转换效率4个参数。并发现MEH-PPV受体层的厚度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受体层厚度为90nm时能量转换效率达到最大,为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板 有机太阳能电池 阳极修饰层 1 4-亚苯基亚乙烯基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H-CN-PPV中Z/E的构型
20
作者 李昱鹏 何琳 +2 位作者 陆丹 马於光 李国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用Knoevenagel方法,合成了MEH-CN-PPV,通过对其1H-核磁共振(1H-NMR)谱的研究,在MEH-CN-PPV的1H-NMR谱中发现烯键的Z/E两种构型的信号,通过积分面积初步估算E构型占15%,Z构型占85%。并且合成了模型化合物———齐聚物(E,E)-1,4-二(1-氰基... 用Knoevenagel方法,合成了MEH-CN-PPV,通过对其1H-核磁共振(1H-NMR)谱的研究,在MEH-CN-PPV的1H-NMR谱中发现烯键的Z/E两种构型的信号,通过积分面积初步估算E构型占15%,Z构型占85%。并且合成了模型化合物———齐聚物(E,E)-1,4-二(1-氰基-2-苯乙烯基)-2-(2-乙基己氧基)-5-甲氧基苯,其发生异构时,1H-NMR谱的变化与MEH-CN-PPV的Z/E两种构型在1H-NMR谱中的信号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CN-PPV Z/E构型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