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PAMPA和MDCK模型研究川芎嗪的跨膜吸收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葛建丹 陈媚 宋必卫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619,共4页
利用PAMPA(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tion assay)和狗肾小管上皮(MDCK)细胞模型探讨盐酸川芎嗪(TMPH)的跨膜吸收过程及其机制.用lecithin/n-dodecane溶液在Multi-Screen-IP板上建立PAMPA模型,将MDCK细胞以5×104个/cm2... 利用PAMPA(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tion assay)和狗肾小管上皮(MDCK)细胞模型探讨盐酸川芎嗪(TMPH)的跨膜吸收过程及其机制.用lecithin/n-dodecane溶液在Multi-Screen-IP板上建立PAMPA模型,将MDCK细胞以5×104个/cm2接种到Millicell-CM CulturePlate Inserts(Millicell CPI)上培养至细胞生长融合成完整单层,然后测定TMPH在PAMPA和MDCK单层细胞模型上的跨膜透过情况,计算累积透过量.实验结果表明:TMPH在PAMPA上有一定的被动扩散吸收,在MDCK模型上除存在一定量的被动扩散转运外,还有其它形式的转运机制如依赖于转运蛋白的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等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PA mdck细胞模型 盐酸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小肠原位单向灌流法和MDCK细胞系测定美托洛尔渗透性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郭荔 李香秀 +4 位作者 何方 刘洋 张瑜娟 黄金虎 王丽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512,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完善禽用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中药渗透性的准确测定方法。[方法]选取高渗透性内参药物美托洛尔,通过鸡小肠原位单向灌流法和体外过表达鸡P-gp的MDCK-chAbcb1单层细胞模型,探讨pH值(5、6和7)、药物浓度(4、40和... [目的]本试验旨在完善禽用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中药渗透性的准确测定方法。[方法]选取高渗透性内参药物美托洛尔,通过鸡小肠原位单向灌流法和体外过表达鸡P-gp的MDCK-chAbcb1单层细胞模型,探讨pH值(5、6和7)、药物浓度(4、40和400μg·mL^(-1))和小肠灌流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对美托洛尔渗透性测定的影响,为禽用药物BCS分类中渗透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结果]比较小肠不同部位在各自生理pH值条件下对美托洛尔的有效渗透系数(P_(eff))值时,发现回肠部位测得的P_(eff)最高(P<0.01),分别为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测得的2.2倍和2.3倍;原位灌流试验结果显示,灌流液pH值升高会增强药物在回肠的P_(eff)值,pH7时的P_(eff)值(1.35×10^(-4) cm·s^(-1))显著高于pH5时(0.72×10^(-4) cm·s^(-1)),同样在MDCK细胞中,随着pH值升高,药物渗透系数(P_(app))值均极显著升高(P<0.01);进一步采用受pH影响较小的空肠段进行灌流试验探讨不同药物浓度对渗透性测定的影响,发现增加肠灌流液中美托洛尔的浓度会极显著增加其P_(eff)值(P<0.01),4、40和400μg·mL^(-1)美托洛尔的P_(eff)分别为-0.48×10^(-4)、0.27×10^(-4)和3.04×10^(-4) cm·s^(-1),且在MDCK和MDCK-chAbcb1细胞测定的结果也显示,40和400μg·mL^(-1)美托洛尔的P_(app)值均显著高于4μg·mL^(-1)的(P<0.05),而40、400μg·mL^(-1)美托洛尔的P_(app)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体内环境的pH值、药物浓度以及小肠灌流部位均可以影响体内外试验模型中药物渗透性测定的结果,故在建立药物渗透性测定方法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鸡小肠原位单向灌流 mdck细胞单层模型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跨细胞转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葛建丹 陈媚 宋必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利用Caco-2和MDCK细胞单层模型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的跨细胞转运过程及其机制。方法①Caco-2和MDCK细胞单层模型建立:Caco-2、MDCK细胞分别按密度1×105、5×104个细胞/cm2接种到Milli-cell-CM culture plate ... 目的利用Caco-2和MDCK细胞单层模型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的跨细胞转运过程及其机制。方法①Caco-2和MDCK细胞单层模型建立:Caco-2、MDCK细胞分别按密度1×105、5×104个细胞/cm2接种到Milli-cell-CM culture plate inserts上培养,待细胞单层达到一定致密程度后进行透过实验。②透过实验:用M2e酶标仪测定CGA在不同方向、不同浓度下的跨细胞转运情况并计算累积透过量。结果在两种细胞模型上CGA均有不同程度的双向跨细胞转运(吸收和分泌),P-gp抑制剂维拉帕米能明显减少CGA的分泌。结论CGA跨细胞转运同时存在吸收和分泌的动力学过程。P-gp部分参与CGA的分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mdck细胞模型 绿原酸 P糖-蛋白 药动学 细胞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主动重吸收功能初步研究
4
作者 郑慧芳 宋必卫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00-404,共5页
以弱酸类药物丙磺舒(Probenecid,PBD)在PAMPA模型和MDCK细胞模型上的累积吸收量、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以及PBD跨细胞单层吸收对能量、pH的依赖性为指标,分析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对PBD的重吸收作用及其机... 以弱酸类药物丙磺舒(Probenecid,PBD)在PAMPA模型和MDCK细胞模型上的累积吸收量、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以及PBD跨细胞单层吸收对能量、pH的依赖性为指标,分析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对PBD的重吸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在MDCK模型上PBD吸收是PAMPA上的3倍;并且PBD跨细胞吸收具有能量依赖性.提示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能主动重吸收弱酸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重吸收 mdck细胞模型 PAMPA模型 丙磺舒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介导绿原酸肾小管分泌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媚 葛建丹 宋必卫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2-325,337,共5页
利用狗肾近端小管上皮(MDCK)细胞单层模型比较丙磺舒、牛磺酸、青霉素钠等不同药物转运蛋白底物对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分泌的影响.MDCK细胞以1.5×104个细胞/孔接种于Milli-cell-CMculture plate inserts上培养,定期观察细胞形态,... 利用狗肾近端小管上皮(MDCK)细胞单层模型比较丙磺舒、牛磺酸、青霉素钠等不同药物转运蛋白底物对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分泌的影响.MDCK细胞以1.5×104个细胞/孔接种于Milli-cell-CMculture plate inserts上培养,定期观察细胞形态,测定跨膜电阻值,待细胞单层达到一定致密程度后进行分泌实验.用M2e酶标仪测定单用双黄连口服液和合用丙磺舒、牛磺酸、青霉素钠时各组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的跨细胞转运情况,计算累积分泌量.实验结果表明,合用不同转运蛋白底物后,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分泌量均明显降低.可见绿原酸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泌过程是一可饱和过程,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部分参与绿原酸的分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ck细胞模型 绿原酸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