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M蛋白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卫平 赵学东 +2 位作者 张桂香 周自秀 崔恒(审校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p,MCM蛋白)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调控因子,不仅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解螺旋酶活性,保护S期基因的稳定性。当细胞增殖时MCM蛋白表达升高,当细胞退出增殖周期时MCM蛋白分解,因此它是...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p,MCM蛋白)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调控因子,不仅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解螺旋酶活性,保护S期基因的稳定性。当细胞增殖时MCM蛋白表达升高,当细胞退出增殖周期时MCM蛋白分解,因此它是标志细胞增殖活性的新指标,对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有望成为判断宫颈肿瘤患者预后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蛋白 DNA复制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MCM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杜芸 王小玲 +2 位作者 左连富 王永军 吴国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MCM2作为细胞新增殖指标的可靠性及其对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CM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与食管鳞癌分化、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MCM2的表达强弱与食... 目的探讨MCM2作为细胞新增殖指标的可靠性及其对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CM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与食管鳞癌分化、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MCM2的表达强弱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越低,表达越明显(P<0.01);表达强弱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无关。MCM2与PCNA呈显著正相关(r=0.701,P<0.01)。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分期、MCM2为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MCM2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增殖速率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mcm蛋白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5和P16(INK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丽娜 李瑶 +2 位作者 杨永秀 王慧君 赵静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9-835,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各不同宫颈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均高于CINⅠ、CINⅡ~Ⅲ和正常宫颈组织。MCM5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CINⅡ~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CM5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与临床期别、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年龄无关(P>0.05);P16INK4A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期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表达呈正相关(r=0.538,P<0.01)。结论MCM5和P16INK4A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CM5可能成为宫颈癌肿瘤增生的新标志物;其与P16INK4A联合检测有助于进行CIN的分级和转归判断,有望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 P16INK4A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2、p63和p16标记物在宫颈病变分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敬皓 陈玉华 何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4期4-5,共2页
宫颈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家族2(MCM2)、p63和p16标记物在宫颈病变分级中的表达,并进行综述,分析其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探讨宫颈病变的发生机制。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家族2(mcm2) P63 P16 宫颈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I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