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藻丸含药血清调控PTEN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志 王赫 欧阳慧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目的 研究菊藻丸含药血清调控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方法 8周龄、体重(200±20)g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菊藻丸组和对照组,各6只。各... 目的 研究菊藻丸含药血清调控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方法 8周龄、体重(200±20)g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菊藻丸组和对照组,各6只。各组分别以5.4 g/(kg·d)菊藻丸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将培养好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20%空白血清组、5%含药血清组、10%含药血清组、15%含药血清组和20%含药血清组,分别使用含20%空白对照血清和含5%、10%、15%、20%含药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干预。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克隆形成能力、TUNEL染色检测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周期分布、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TEN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10%、15%、20%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克隆形成率减少、侵袭能力降低(P<0.05);5%、10%、15%、20%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水平升高、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TEN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5%含药血清组比较,10%、15%、20%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克隆形成率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升高、迁移能力降低、侵袭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TEN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菊藻丸含药血清能抑制MCF-7细胞生长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TE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菊藻丸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含药血清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901317经LXRα/NF-κB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
2
作者 涂剑 王彦翔 +3 位作者 周志刚 杨萍 刘晓旺 余平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究肝X受体(LXR)激动剂TO901317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先运用不同浓度的TO901317处理MCF-7细胞24 h,然后通过LXRαsiRNA转染或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处理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 目的探究肝X受体(LXR)激动剂TO901317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F-7细胞。先运用不同浓度的TO901317处理MCF-7细胞24 h,然后通过LXRαsiRNA转染或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处理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LXRα、NF-κB p65与IκBα的表达。结果随着TO901317处理浓度的增加,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XRα与IκBα的表达逐渐增强,而NF-κB p65的表达则显著降低。LXRαsiRNA可显著延缓TO901317的上述作用,PDTC处理则进一步增强TO901317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TO901317可激活LXRα,下调NF-κB p65、上调IκBα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901317 肝X受体Α 核因子ΚB mcf-7乳腺癌细胞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军 马岩 +2 位作者 李榆 秦龙 姚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康莱特不同浓度组(10、20、40μL/mL)。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 h后药物处理,采用MTT法检测康...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康莱特不同浓度组(10、20、40μL/mL)。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 h后药物处理,采用MTT法检测康莱特注射液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Hochest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变化,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康莱特注射液作用12、24、48 h对MCF-7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康莱特注射液作用48 h后G1/G0、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0.001,P<0.01),S期细胞比例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P<0.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01)。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降低Bcl-2蛋白表达和增加Bax蛋白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 mcf-7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馨 陈晓群 +3 位作者 李佳 金从国 伍治平 王熙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12-14,共3页
目的为绿原酸(CGA)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G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结果 0.25、0... 目的为绿原酸(CGA)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G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结果 0.25、0.5 mg/ml CGA作用MCF-7细胞48 h后,使细胞阻滞于G1/G0期,两组的G1/G0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0、0.25、0.5 mg/ml CGA处理MCF-7细胞48 h后,Cyc-lin D1的平均荧光强度比(MFIR)分别为9.64±0.18、9.15±0.22、8.10±0.28(P=0.001)。结论 CGA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G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食药用菌子实体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于荣利 贾薇 +6 位作者 张劲松 杨焱 吴迪 唐传红 颜梦秋 庄海宁 汪雯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
以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实验对象,采用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粘附抑制率、细胞克隆数和细胞迁移距离为评价指标,研究8种食药用菌醇提物对乳腺癌的影响。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和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 以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实验对象,采用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粘附抑制率、细胞克隆数和细胞迁移距离为评价指标,研究8种食药用菌醇提物对乳腺癌的影响。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和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的醇提物(200μg/mL)处理能显著降低MCF-7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和细胞迁移距离,较阴性对照分别降低了64.3%、64.5%、61.6%和54.8%、54.8%、48.0%,3种醇提物对MCF-7细胞粘附数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48.5%、55.1%、49.3%和30.0%、34.1%、29.5%;另外5种食用菌醇提物作用效果不明显。结果初步表明,刺芹侧耳、姬松茸和灰树花的醇提物(200μg/mL)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乳腺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细胞 细胞增殖 粘附能力 细胞迁移 细胞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琳琳 郭珏函 +1 位作者 夏雪 王守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的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及类似物、噻唑烷二酮类及磺脲类等可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 目的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及类似物、噻唑烷二酮类及磺脲类等可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利拉鲁肽作为一种新型降糖制剂,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文中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Liraglutide)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利拉鲁肽以1、10、100、1000 nmol/L作用于MCF-7细胞24、48、72、96h,MTT法测细胞增殖情况,不同浓度利拉鲁肽及联合p38MAPK抑制剂作用于MCF-7细胞96h,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p38MAPK磷酸化程度。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利拉鲁肽作用24 h、72 h、96 h及1 nmol/L、10 nmol/L作用48 h均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P<0.05),其中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 nmol/L抑制作用最明显;1 nmol/L利拉鲁肽作用于MCF-7细胞24、48、72、96 h均成抑制作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浓度利拉鲁肽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96 h后,与对照组相比,S+G2/M期细胞数目比例均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 nmol/L利拉鲁肽联合p38MAPK抑制剂SB203580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96h后,S+G2/M期细胞数比例较1 nmol/L利拉鲁肽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④Western blot法测定MCF-7细胞通过1 nmol/L利拉鲁肽作用96h后,与对照组比较,利拉鲁肽组p38MAPK磷酸化程度增加。结论利拉鲁肽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可能涉及p38MAP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人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周期 P38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和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玉忠 韩福生 +4 位作者 许磊 张智瑞 潘琼 刘浩 金功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konin,SK)对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及其对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K(0,1,2,4,8μmol/L)处理MCF-7细胞24,48,72 h的增殖抑制作用;集落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低浓度SK(0,0.1,0.2,0.4μmol...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konin,SK)对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及其对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K(0,1,2,4,8μmol/L)处理MCF-7细胞24,48,72 h的增殖抑制作用;集落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低浓度SK(0,0.1,0.2,0.4μmol/L)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观察SK处理24 h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PI单染法)检测不同浓度SK(0,1,2,4,8μmol/L)作用MCF-7细胞24 h细胞凋亡比率;Western blot法检测SK对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 SK作用于MCF-7后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0.1,0.2,0.4μmol/L SK作用MCF-7细胞后抑制集落克隆形成,0.1,0.2,0.4μmol/L SK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I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随SK浓度(1,2,4,8μmol/L)增加,浓缩深染致密状的细胞核数目逐渐增加。不同浓度的SK(1,2,4,8μmol/L)作用于MCF-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0±1.27)%,(11.6±1.45)%,(15.1±1.36)%,(29.5±1.4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F-7细胞株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随SK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4μ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K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受体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乳腺癌 mcf-7细胞 增殖 凋亡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p27^(Kip1)基因转染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杜莉莉 管晓翔 +3 位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耿怀成 张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10-1013,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外源性p27Kip1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证实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存在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结论: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mcf-7 P27KIP1基因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明 马建新 +2 位作者 王忠明 侯吉棉 周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热休克处理2 h,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B组热处理前1 h加入终浓度为50、100、150μmol/L的槲皮素,然后42℃热休克处理2 h。...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热休克处理2 h,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B组热处理前1 h加入终浓度为50、100、150μmol/L的槲皮素,然后42℃热休克处理2 h。4 h后分别用X射线0、2、4、6、8、10、15 Gy辐照后继续培养。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存活率。取经A、B组(150μmol/L)处理条件处理后的MCF-7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标法来测定细胞凋亡。结果:终浓度为50、100、150μmol/L的槲皮素可以抑制MCF-7细胞增殖,对2~10 Gy照射剂量起到增敏作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槲皮素可以降低细胞存活率,对X射线增敏作用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浓度越大,对X射线的增敏作用越强。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标法测定结果显示,槲皮素可以诱导MCF-7细胞凋亡增加。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克隆的形成,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mcf-7 辐射敏感性 流式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2基因过表达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EGFR、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继卫 洪慧 +3 位作者 张景华 陈晶晶 李玉凤 张顺礼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通过使人乳腺癌MCF-7细胞过表达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研究外源性Mfn2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EGFP-N1组、转染Mfn2质粒的pEGFP-Mfn... 目的通过使人乳腺癌MCF-7细胞过表达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研究外源性Mfn2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EGFP-N1组、转染Mfn2质粒的pEGFP-Mfn2组。转染48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转染效率、Mfn2mRNA及Mfn2蛋白表达。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情况、各组MCF-7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同时检测各组EGFR及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48h后pEGFP-N1组及pEGFP-Mfn2组转染效率分别为(49.15±2.04)%及(51.10±2.18)%,高于对照组[(0.58±0.21)%,P<0.05];pEGFP-Mfn2组的Mfn2mRNA及Mfn2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pEGFP-N1组(P<0.05);pEGFP-Mfn2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细胞周期主要阻滞于G0/G1期;pEGFP-Mfn2组EGFR和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Mfn2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Mfn2基因过表达导致了EGFR及EGF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mcf-7细胞 转染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蟾藤成分复方诱导ER(+)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敏 章永红 +1 位作者 颜晓静 张露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阐明杉蟾藤成分复方对ER(+)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杉蟾藤成分复方组与阿霉素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杉蟾藤成分复方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观察其对MCF-7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 目的阐明杉蟾藤成分复方对ER(+)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杉蟾藤成分复方组与阿霉素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杉蟾藤成分复方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观察其对MCF-7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MCF-7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JNK、p38、Bad和凋亡基因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和时间的延长,杉蟾藤成分复方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也增大;高内涵细胞分析测定其对MCF-7细胞以早期凋亡和细胞核凋亡为主;Western blot提示其能下调p-ERK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p-JNK、p-P38、Bad和Bax蛋白,促进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以Caspase-8最显著。结论杉蟾藤成分复方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通过阻断Ras-Raf-MAPK-ERK激酶系统及调控Bcl-2家族,促细胞早期凋亡和细胞核凋亡。其对细胞凋亡的两条信号通路都有作用,即外源性死亡受体通路和内源性线粒体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蟾藤成分复方 人乳腺癌mcf-7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炜 赵志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0、20、40、8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24、48、72h后,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裸鼠皮下接种M...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0、20、40、8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作用24、48、72h后,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裸鼠皮下接种MCF-7细胞建立裸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五味子乙素组,每4d测量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32d后取肿瘤称重。Westernblot检测MCF-7细胞和肿瘤组织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Hey-1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肿瘤组织Notch-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五味子乙素显著抑制MCF-7细胞生长,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同时显著降低MCF-7细胞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Hey-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五味子乙素组裸鼠肿瘤体积及质量明显受抑制,且肿瘤组织Notch-1及其下游分子Hes-1、Hey-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五味子乙素可抑制乳腺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及其裸鼠模型移植瘤的生长、降低Notch-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细胞增殖 NOTCH-1 移植瘤 乳腺癌细胞mcf-7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MCF-7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殷玉琨 宋爱莉 孙子渊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7-9,13,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中成药榄香烯乳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MCF-7凋亡的影响。方法榄香烯乳作用于MDA-MB-231及MCF-7细胞作为处理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晶紫实验检测不同浓度榄香烯乳作用下的细胞生长速率,实时定量... 目的观察中成药榄香烯乳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MCF-7凋亡的影响。方法榄香烯乳作用于MDA-MB-231及MCF-7细胞作为处理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晶紫实验检测不同浓度榄香烯乳作用下的细胞生长速率,实时定量PCR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指标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榄香烯乳达到一定浓度时,能够有效地抑制MDA-MB-231及MCF-7细胞的生长速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浓度为40μg/mL时,细胞的形态呈现典型的凋亡改变;空白对照组MDA-MB-231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量(×107拷贝量)分别为56.7±15.7、140.3±25.6、13.1±4.4,经榄香烯乳处理48 h后分别为812.2±222.6、327.8±50.1、5.7±1.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榄香烯乳处理后Caspase-3、Caspase-8表达量升高(P均<0.05),Caspase-9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榄香烯乳可以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能力,并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细胞凋亡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MDA—MB-231细胞 mcf-7细胞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槿皮乙酸B增加活性氧水平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和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静华 张亚宏 +5 位作者 刘春禹 张文艳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于晓方 池岛乔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66,共4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土槿皮乙酸B(PAB)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和衰老与活性氧的关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4μmol/L PAB在36 h诱导细胞凋亡小体的出现;LDH方法显示PAB时间依赖性的增加凋亡比率;SA-β-半乳糖苷酶显示4μmol/L PAB作用3 d后... 本研究旨在研究土槿皮乙酸B(PAB)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和衰老与活性氧的关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4μmol/L PAB在36 h诱导细胞凋亡小体的出现;LDH方法显示PAB时间依赖性的增加凋亡比率;SA-β-半乳糖苷酶显示4μmol/L PAB作用3 d后,去药再作用5 d,96%的细胞蓝染,细胞变大且扁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用DCFH-DA染色后4μmol/L PAB时间依赖性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所以4μmol/L PAB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促进细胞凋亡和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槿皮乙酸B(PAB) 凋亡 衰老 人乳腺癌mcf-7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槿皮乙酸通过P53和caspase蛋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杰 任配友 +1 位作者 李锐 刘春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158,共4页
MCF-7细胞是caspase 3功能缺失的乳腺癌细胞,本研究结果发现土槿皮乙酸(PAB)可激活caspase 3的上游蛋白caspase 8和caspase 9来诱导细胞凋亡,同时PAB通过P53蛋白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PAB抗乳腺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土槿皮乙酸 P53蛋白 CASPASE 8 CASPASE 9 mcf-7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P19探讨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敏 张露蓉 +2 位作者 梁国强 简暾玉 张晓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基于CYP19基因阐明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雷公藤甲素组与来曲唑组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芳香化酶的影响;采用RT-PCR观察其对CYP19基因的影响;采... 目的基于CYP19基因阐明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雷公藤甲素组与来曲唑组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芳香化酶的影响;采用RT-PCR观察其对CYP19基因的影响;采用瞬时转染形成高表达及低表达CYP19基因的MCF-7细胞,并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转染细胞CYP19以及其下游通路相关基因JNK、P38和ERK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1),其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能抑制芳香化酶及CYP19基因的表达,并能明显下调低表达CYP19-MCF-7细胞的CYP19表达,及抑制JNK、p-38和ERK的磷酸化。结论雷公藤甲素抗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起作用,并引起下游Ras-Raf-MAPK-ERK激酶系统通路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9 雷公藤甲素 人乳腺癌mcf-7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胶束共同递送DOX和Bcl-2 siRNA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锁爱莉 王何静 +2 位作者 钱军民 刘茸茸 姚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6-542,共7页
目的制备能同时装载阿霉素(DOX)和Bcl-2siRNA的纳米胶束,利用MCF-7人乳腺癌细胞探讨其细胞毒性和摄取效果。方法还原胺化法和碳二亚胺法合成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L-谷氨酸-γ-苄酯(PEG-PEIPBLG),核磁共振氢谱确认其化学结构。... 目的制备能同时装载阿霉素(DOX)和Bcl-2siRNA的纳米胶束,利用MCF-7人乳腺癌细胞探讨其细胞毒性和摄取效果。方法还原胺化法和碳二亚胺法合成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L-谷氨酸-γ-苄酯(PEG-PEIPBLG),核磁共振氢谱确认其化学结构。透析法制备空白和载药纳米胶束,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法表征其形貌和粒径分布;凝胶电泳方法确定纳米胶束压缩Bcl-2siRNA的能力;荧光光谱和透析法探讨纳米胶束释药行为;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纳米胶束被细胞摄取情况;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 PEG-PEI-PBLG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约为4mg/L,自组装形成的空白和载药纳米胶束粒径均小于200nm;纳米胶束包埋DOX的载药效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8.7%和15.1%,载DOX纳米胶束在N/P≥64时可有效压缩Bcl-2siRNA;载DOX和Bcl-2siRNA的纳米胶束的zeta电位为+30mV;DOX和Bcl-2siRNA释放行为具有pH敏感性,其中Bcl-2siRNA释放pH敏感性更强;纳米胶束可将DOX和Bcl-2siRNA同时递送进MCF-7细胞,其细胞毒性高于DOX(P<0.05)。结论 PEGPEI-PBLG纳米胶束能同时装载并递送DOX和Bcl-2siRNA进入MCF-7细胞,显著增强了DOX的细胞毒性,提示该纳米胶束是化疗药和基因物质共同递送的潜在优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胶束 化疗 Bcl-2小干扰RNA 联合治疗 乳腺癌 mcf-7细胞 细胞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紫杉醇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君伟 方志华 +1 位作者 李青山 吕喜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5期17-21,25,共6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紫杉醇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25、0.50、1.00、2.00、4.00 mmol/L)、紫杉醇(0.025、0.050、0.100、0.200、0.400μmol/L)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MCF-7细胞48 ...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紫杉醇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25、0.50、1.00、2.00、4.00 mmol/L)、紫杉醇(0.025、0.050、0.100、0.200、0.400μmol/L)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MCF-7细胞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二甲双胍、紫杉醇作用MCF-7细胞48 h后的细胞周期分布;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紫杉醇、二甲双胍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MCF-7细胞48 h后MAPK通路蛋白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较低浓度的二甲双胍(0.25~4.00 mmol/L)与紫杉醇(0.025~0.400μmol/L)联合作用具协同效果(CI<1);sp600125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联合二甲双胍与紫杉醇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二者单独作用;二甲双胍与紫杉醇联合时G_2/M期细胞少于紫杉醇单药应用,多于二甲双胍单药应用;二甲双胍与紫杉醇联合作用MCF-7细胞48 h后p-JNK/SAPK、p-p3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二者单用,p-ERK、Bcl-2蛋白表达降低(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紫杉醇作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协同效果,其与sp600125联合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二甲双胍与紫杉醇联合作用还可抑制细胞在G_2/M期聚集及ERK通路,激活JNK、p38通路,降低Bcl-2与Bax蛋白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紫杉醇 乳腺癌 mcf-7细胞 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时间对水豆豉理化特性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欣 骞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水豆豉是一种短时间发酵的黄豆制品,采用理化试验和癌细胞体外试验,通过p H、酸度、总菌数、氨基酸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活性、感官评价、MTT试验和RT-PCR,评价不同发酵时间水豆豉的理化特性和体外抑制作用。... 水豆豉是一种短时间发酵的黄豆制品,采用理化试验和癌细胞体外试验,通过p H、酸度、总菌数、氨基酸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活性、感官评价、MTT试验和RT-PCR,评价不同发酵时间水豆豉的理化特性和体外抑制作用。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p H值和总菌数增加,发酵48 h水豆豉的蛋白质含量、酸度、γ-GTP和活性大豆异黄酮(大豆黄素和金雀异黄素)含量都比其他发酵时间水豆豉高,在感官评价上48 h发酵的水豆豉也优于其他发酵时间的水豆豉。48 h发酵的水豆豉也具有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最强的生长抑制作用,且48 h发酵水豆豉处理后的MCF-7细胞的Bax,caspase 3,9基因的表达强于其他发酵时间的水豆豉,Bcl-2基因则弱于其他发酵时间的水豆豉。结果显示48 h发酵的水豆豉具有最好的理化品质和体外抗癌效果。研究结果为改善水豆豉生产工艺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豆豉 理化特性 发酵时间 mcf-7 人乳腺癌细胞 抗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虫茶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抗癌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静 赵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9,共4页
对购买的一种虫茶进行MCF-7(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抗癌效果评价。通过MTT试验、DAPI荧光染色分析、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其抗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0μg/mL浓度的虫茶(78%)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相对最强的抑制效果。DAPI染... 对购买的一种虫茶进行MCF-7(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抗癌效果评价。通过MTT试验、DAPI荧光染色分析、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其抗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0μg/mL浓度的虫茶(78%)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相对最强的抑制效果。DAPI染色分析显示,与100和50μg/mL虫茶相比,使用200μg/mL浓度的虫茶,对MCF-7细胞有较强的诱其凋亡的能力,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得到增强,Bcl-2表达减弱。综合分析得出,一定浓度的虫茶具有良好的抗癌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茶 mcf-7人乳腺癌细胞 抗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