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高原500 m分辨率植被物候及变化趋势数据集(2001-2019年)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寅飞 杨雅萍 +1 位作者 乐夏芳 徐洋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1期23-36,共14页
蒙古高原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植被物候是气候条件季节和年际变化最直观、最敏感的生物指示器,利用植被物候数据可以很好地对蒙古高原的生态情况、气候变化进行探究。本研究基于MODIS土地覆盖... 蒙古高原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植被物候是气候条件季节和年际变化最直观、最敏感的生物指示器,利用植被物候数据可以很好地对蒙古高原的生态情况、气候变化进行探究。本研究基于MODIS土地覆盖动态产品(MCD12Q2 C6),通过提取子数据集、镶嵌拼接、投影转换和裁剪等预处理操作,采用非参数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与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方法,生成了2001-2019年蒙古高原500 m分辨率植被生长季开始时间、生长季结束时间、生长季节长度、生长峰值时间四个物候期以及变化趋势数据。本数据可反映蒙古高原19年植被物候期的时空变化情况,结合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可探究植被物候变化对环境要素的响应及其反馈机制,并可为植被变化分析、气候变化、碳循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高原 植被物候 时空分布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 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 mcd12q2 2001-20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长时序植被聚集指数的年际周期变化研究
2
作者 谭哲友 焦子锑 +6 位作者 李志龙 郭静 王晨霞 尹思阳 佟一冬 高歌 陈偲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1-869,共9页
植被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CI)是表征植被冠层叶片空间聚集程度的结构参数.基于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研发生产的全球长时序(2001−2019年)、逐月的植被聚集指数(CI)遥感产品,使用傅里叶分解的方法逐像元地对CI的年际周期变化规律进行探究... 植被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CI)是表征植被冠层叶片空间聚集程度的结构参数.基于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研发生产的全球长时序(2001−2019年)、逐月的植被聚集指数(CI)遥感产品,使用傅里叶分解的方法逐像元地对CI的年际周期变化规律进行探究.步骤如下:1)预处理去除数据缺失较多的像元并填补部分缺失较少的像元,以产生相对完整的年际时间序列,预处理筛选出有效研究区占全球植被区面积的75.58%;2)假设CI年际变化可以分解为由多组余弦波信号与随机噪声构成的序列,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提取时间序列中振幅最大的余弦波(主波),发展了表征CI年际周期(1 a 1周期)变化参数指标体系;3)基于模拟数据和部分高质量数据检验了该方法的抗噪性,并将提取结果与MODIS物候产品(MCD12Q2)的1 a物候周期数(NumCycles,NC)及峰值时间(Peak_1)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主波周期12(月)像元占比显著大于其他周期像元,占研究区的76.22%,表明CI最显著、最普遍的年周期性变化特征是周期长度12个月的年际变化;在研究区中主波周期等于12(月)区域与物候产品的1 a物候周期数(NC=1)高度重合,精度达到96%;对主波周期12月的像元,主波低峰值月与物候产品peak值较接近,全球平均差异为1.37月,且CI低峰值月(植被最聚集月份)普遍提前于peak值,说明年周期植被叶片的最聚集状态(CI的季节变化低峰值)要普遍早于该周期植被叶片的绿度峰值(物候产品的peak最大值).该研究为理解植被聚集效应的年际周期变化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指数 核驱动模型 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 NDHD mcd12q2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