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工科研究生“三位一体”实践培养体系研究——以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
1
作者 陈星艳 陶涛 +9 位作者 吴义强 戴向东 李新功 欧阳周洲 朱耀军 曾冬 王丽平 胡孙跃 黄艳丽 邹伟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探索了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具体方法。对于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应用型工科类学科研究生教育供给侧与相关产业高端人才需求端的精准对接,促进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工科 研究生教育 实践培养 林业工程学科 家具设计与工程 校内实践 产业实习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大桥主缆智慧索股研制与工程应用
2
作者 张鸿 杨建平 +2 位作者 范典 金芳 王蔚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主跨1 666 m的全飘浮钢箱梁双塔悬索桥,设2根主缆,单根主缆由199股预制平行钢丝索股组成,单根索股由127根φ6.0 mm高强锌铝镁多元合金镀层钢丝和锚具等组成。为实现该桥主缆全域范围内的温、湿度密集监测,提升主缆健... 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主跨1 666 m的全飘浮钢箱梁双塔悬索桥,设2根主缆,单根主缆由199股预制平行钢丝索股组成,单根索股由127根φ6.0 mm高强锌铝镁多元合金镀层钢丝和锚具等组成。为实现该桥主缆全域范围内的温、湿度密集监测,提升主缆健康监测水平,提出通长内嵌温、湿度弱光栅阵列传感光纤的3 000米级智慧索股新结构,开展弱光栅阵列湿度传感光纤、光纤封装光缆结构及智慧索股研制,在该桥下游主缆中安装4根3 006 m长智慧索股,并对智慧索股服役状态进行了长达2年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研制的智慧索股新结构可保证其内传感光纤在制造和现场安装应用全过程的存活与工作,智慧索股实现了主缆全域温、湿度的密集监测,该结构为悬索桥主缆全域的温、湿度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弱光栅阵列传感光纤 温度 湿度 光缆 智慧索股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超前长管棚力学响应特性研究与工程应用
3
作者 崔凌岳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为研究隧道超前长管棚的承载机制和结构响应,考虑管棚搭接和两端支承条件的影响,建立超前长管棚力学响应理论模型,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给出管棚不同位置挠度的计算方法。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不同管棚直径、不同开挖步距和考虑管棚搭接对管棚... 为研究隧道超前长管棚的承载机制和结构响应,考虑管棚搭接和两端支承条件的影响,建立超前长管棚力学响应理论模型,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给出管棚不同位置挠度的计算方法。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不同管棚直径、不同开挖步距和考虑管棚搭接对管棚挠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以厦门第二西通道海沧隧道为工程背景,对该隧道合理开挖步距进行优选。计算结果表明:1)所建模型相较于现场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仅为8.14%;相较于不考虑管棚搭接的悬臂梁模型,考虑管棚搭接可以消除管棚挠度不合理上拱的现象。2)随着管棚直径不断增大,管棚最大挠度逐渐降低,但降低效果逐渐减弱。3)海沧隧道开挖步距为1.2 m时,相较于无管棚时拱顶挠度降低67.35%,并调整初期支护最大主应力至更加均匀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超前长管棚 荷载空间效应 管棚承载机制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工程改善脂肪酶应用性能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苏敬红 武彬 李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脂肪酶蛋白质工程改造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通过理性设计和定向进化等策略,在底物结合口袋或“盖子”结构附近进行酶分子的改造,以改善脂肪酶的工业应用性能,为未来脂肪酶的分子改造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脂肪酶 蛋白质工程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下制药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5
作者 黄玉兰 王艳红 +2 位作者 赵蕊 刘传雷 于思淼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以OBE理念为导引,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着力于育人理念、培养方案、教... 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以OBE理念为导引,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着力于育人理念、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大大提升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实现制药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制药工程 应用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坪矿区巷道稳定性聚类分析及工程应用
6
作者 于远祥 刘路远 +2 位作者 贺恒炜 霍小泉 岳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4-2048,共15页
针对目前煤矿巷道围岩支护方案及其参数设计的盲目性,为提高巷道围岩支护效果,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要求,以焦坪矿区为工程背景,选取顶板强度、煤帮强度、底板强度、基本顶来压当量、回采扰动、巷道埋深、护巷煤柱宽度、跨高比、顶高比... 针对目前煤矿巷道围岩支护方案及其参数设计的盲目性,为提高巷道围岩支护效果,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要求,以焦坪矿区为工程背景,选取顶板强度、煤帮强度、底板强度、基本顶来压当量、回采扰动、巷道埋深、护巷煤柱宽度、跨高比、顶高比以及最大水平主应力作为巷道稳定性主控指标,选取16条典型巷道及硐室作为样本,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10个分类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样本巷道稳定性进行了聚类分析,依据F-统计量法选取最优分类数,将样本巷道划分为非常稳定、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5大类,进而构建了焦坪矿区巷道稳定性的聚类中心。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对玉华矿2407回风顺槽围岩稳定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针对性支护对策及其参数。结果表明,2407回风顺槽稳定性分类结果符合现场工程实际,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良好,为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 聚类分析 稳定性分类 支护对策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消能减震研究与应用进展
7
作者 周云 商城豪 +1 位作者 方东健 汤方婧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1,共14页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4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大会汇聚了过去四年各国学者在地震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概述大会情况与主题,从消能减震装置开发与研究、消能减震体系构建与创新、消能减震结构分析与设计和...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4年6月30日至7月5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大会汇聚了过去四年各国学者在地震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概述大会情况与主题,从消能减震装置开发与研究、消能减震体系构建与创新、消能减震结构分析与设计和消能减震工程应用与实践四个层面,梳理消能减震技术的近期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趋势,给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技术 消能装置 消能体系 设计方法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智能钢绞线有效预应力监测技术的工程应用
8
作者 贾俊峰 侯智献 +3 位作者 杜瑞民 王蕾 白石 李小龙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7,244,共11页
为了解决实际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内有效预应力无法监测的问题,根据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强等优点,探讨内嵌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智能钢绞线有效预应力监测技术的工程应用;通过对该智能钢绞... 为了解决实际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内有效预应力无法监测的问题,根据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强等优点,探讨内嵌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智能钢绞线有效预应力监测技术的工程应用;通过对该智能钢绞线开展拉伸试验,检验智能钢绞线的拉伸强度、线性度等参数;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示范工程为例,同时监测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正、负弯矩区智能钢绞线张拉过程中智能钢绞线内的有效预应力,得到正弯矩区混凝土弹性压缩、智能钢绞线与孔道间摩擦、锚具变形和智能钢绞线内缩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并与千斤顶张拉应力及预应力损失的规范理论计算值对比。结果表明:该智能钢绞线力学性能和线性度良好,并且应变灵敏度系数即每微应变波长的变化值为1.22~1.26 pm,与应变灵敏度系数的理论值1.21 pm相差较小;相对于千斤顶张拉应力及有效预应力的规范理论计算值,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正、负弯矩区智能钢绞线张拉过程中各测点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监测应力的最大误差不超过3.86%,并且与预应力损失的规范理论计算值相比,该智能钢绞线在各测点处的预应力损失监测值误差较小;该智能钢绞线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有效预应力 智能钢绞线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
9
作者 赵玖香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217-219,共3页
本文围绕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的背景、现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案例分析、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优化建议与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阐述。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与产业融合的趋势,强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后,探索了... 本文围绕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的背景、现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案例分析、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优化建议与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阐述。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与产业融合的趋势,强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后,探索了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课程改革等关键路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成功实践与成果。同时,也直面了校企合作中的难点、实践教学体系完善需求、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及课程改革挑战。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合作机制、提升教学质量监控、推动师资培训等优化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明确了持续改进的方向和目标,旨在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成效,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0系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及其航天工程化应用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群 焦竞仪 +3 位作者 徐林栋 匡格平 刘彬 谭指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
回顾了7000系超高强铝合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并简要概述了几种典型铝合金在我国运载火箭中的应用实例。结合当前7000系铝合金在我国航天结构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7000系 发展历程 航天结构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井捞砂技术优化与工程应用
11
作者 张飞 王一兵 +8 位作者 程璐 梅文博 杨琦 申文杰 曹超 来鹏 廖正凯 鲜保安 毕延森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30,共11页
【目的和方法】煤层气水平井生产面临完井管柱沉砂堆积、管壁结垢和卡泵等问题,导致煤层气产量下降或停产,严重制约了煤层气连续稳定生产,机械捞砂方式清除井筒内煤粉和沉砂,是恢复和提高水平井煤层气产量的有效工艺技术。针对煤层气水... 【目的和方法】煤层气水平井生产面临完井管柱沉砂堆积、管壁结垢和卡泵等问题,导致煤层气产量下降或停产,严重制约了煤层气连续稳定生产,机械捞砂方式清除井筒内煤粉和沉砂,是恢复和提高水平井煤层气产量的有效工艺技术。针对煤层气水平井机械捞砂管柱密封性差、捞砂效率低和沉砂固结等难题,优化设计并加工了爪式刮板笔尖、破砂钻头、偏心翻板和机械式旋转工具等。基于水平井机械式捞砂泵原理,将水力附加轴向力引入管柱力学模型建立了管柱−水力耦合力学模型,提出了水平井捞砂作业参数优化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捞砂泵单冲程往复周期对储砂管内流体流动速度和煤粉运移能力影响、翻板吸入口开放度对水力附加轴向力影响,对比分析管柱–水力耦合力学模型与常规力学模型计算管柱轴向力结果。【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爪式刮板笔尖通过结构优化提高了水平井管底沉砂破除效率,机械式旋转工具配合破砂钻头和卡簧结构解决了管壁固结沉砂破除难题,偏心翻板与球式单流阀增加了固–液两相流通过面积和密封性。(2)ø110 mm捞砂泵在单冲程往复周期60 s条件下,可运移颗粒直径不超过2.5 mm煤屑,含有少量粒径3~12 mm煤屑,能够有效运移水平井筒内堆积煤粉颗粒至储砂管内部;捞砂泵上行、下行工况下管柱轴向力比常规起下钻分别增加906.94 N、减小37.41 N,提高了捞砂作业管柱受力计算准确性。(3)优化后的捞砂工具和工艺技术在沁水盆地10口水平井进行现场应用,单井捞砂量和单次捞砂量分别提高1.5倍、0.9倍,日均产气量和日均产水量分别增加1483.7、2.18 m3,为煤层气水平井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适用于中浅埋深煤层筛管完井和套管射孔完井的水平井及大斜度井,对推动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捞砂工具 管柱–水力耦合模型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公路工程的环氧树脂密封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2
作者 纪嘉骏 张增平 +2 位作者 李俊辉 施恩 李清旭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
归纳了环氧树脂材料用作路用密封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组成材料与制备工艺,分析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性能研究与改性机理,并调查了环氧树脂密封胶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在研究... 归纳了环氧树脂材料用作路用密封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组成材料与制备工艺,分析了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的性能研究与改性机理,并调查了环氧树脂密封胶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路用环氧树脂密封胶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而为环氧树脂密封胶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密封胶 组成材料 性能 应用 公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合物注浆材料性能增强及工程应用研究综述
13
作者 周益凡 张伟业 +2 位作者 陈安见 冉金林 王东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73-2890,共18页
地聚合物注浆材料是一种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型无机胶凝注浆材料,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凝结时间短、流动性好、抗压强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本文阐述了碱性和酸性两类不同激发剂对地聚合物结构的影响及相应的反应机理模型,分析了地聚合... 地聚合物注浆材料是一种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型无机胶凝注浆材料,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凝结时间短、流动性好、抗压强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本文阐述了碱性和酸性两类不同激发剂对地聚合物结构的影响及相应的反应机理模型,分析了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在凝结时间、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性,总结了数学模型优化法和纤维材料增强法两种改进地聚合物注浆材料性能的方式,并且归纳了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工程应用。最后,总结了地聚合物注浆材料性能增强和工程应用的优势及不足,并从规范标准不统一、耐久性能数据少、多尺度模拟不足,以及纤维的工程实践等角度对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合物 注浆材料 反应机理 模型优化 纤维增强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探测土质堤坝渗漏病害的正演模拟与工程应用
14
作者 张盛行 汤雷 +2 位作者 朱春光 石蓝星 明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92-397,共6页
渗漏是土质堤坝的高发病害,瞬变电磁法有望实现堤坝深部渗漏低阻区的高效探测。采用有限元方法正演模拟了瞬变电磁场在堤坝内部扩散过程,揭示了瞬变电磁测量曲线对渗漏低阻区域的响应规律,量化分析了有、无渗漏通道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最... 渗漏是土质堤坝的高发病害,瞬变电磁法有望实现堤坝深部渗漏低阻区的高效探测。采用有限元方法正演模拟了瞬变电磁场在堤坝内部扩散过程,揭示了瞬变电磁测量曲线对渗漏低阻区域的响应规律,量化分析了有、无渗漏通道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开展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瞬变电磁场在堤坝内部呈椭球形扩散,渗漏低阻区使特定采样时间窗口的磁场分布相对集中、磁感应强度大幅增大,在多测道图上呈现为局部上凸型且表现出明显的体积效应;响应过程中,磁感应强度呈对数型降低,采用相对偏差值可凸显堤坝内部渗漏低阻区的响应;经现场试验和钻孔取芯比对,瞬变电磁法能够有效探测渗漏低阻区,相对偏差值多测道图和视电阻率图谱能够直观展示堤坝内部低阻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坝渗漏 瞬变电磁法 多测道图 数值模拟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干井-分段接力系统的露天矿联合防排水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15
作者 高嵛飞 李冲 +3 位作者 钱兆明 彭阳 杨志冉 周喻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8,共8页
为解决露天矿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面临的水害治理难题,基于刚波夫主矿体四周浅、中间深的向斜型含水层分布及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1种基于“疏干井-分段接力”系统的联合防排水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将疏干井布设... 为解决露天矿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面临的水害治理难题,基于刚波夫主矿体四周浅、中间深的向斜型含水层分布及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1种基于“疏干井-分段接力”系统的联合防排水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将疏干井布设在含水层最深部,能实现地下水的超前疏排,结合分段接力排水系统,可有效降低大气降水对采坑补给;面临暴雨季节最大涌水量46295 m^(3)/d的工况下仍可实现有效降水,保障矿山作业效率。研究结果为类似矿山的防排水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疏干井 分段接力式排水系统 防排水设计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成勇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9期90-92,共3页
该文围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农业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农田水利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滴灌、喷灌、微灌等现代灌溉技术的... 该文围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农业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农田水利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滴灌、喷灌、微灌等现代灌溉技术的应用,显著减少了传统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这些技术不仅实现了精准控水,还通过土壤湿度监测和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建立了科学的水分管理机制。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灌溉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的精确性和便捷性,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节水 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玉梅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节水灌溉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大力推广的重要技术。它不仅能够满足农业灌溉需求,还能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符合我国构建生态型和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的要求。基于此,该文以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水利工... 节水灌溉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大力推广的重要技术。它不仅能够满足农业灌溉需求,还能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符合我国构建生态型和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的要求。基于此,该文以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为切入点展开分析,重点探讨了农村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并提出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农村水利工程 应用价值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甘肃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伟琴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99-101,共3页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缓解甘肃水资源短缺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文立足甘肃省情,深入剖析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系统阐述了智能化滴灌系统、微喷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系统,以及喷灌与...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缓解甘肃水资源短缺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文立足甘肃省情,深入剖析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系统阐述了智能化滴灌系统、微喷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系统,以及喷灌与滴灌联合技术在甘肃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并从优化节水工程设计方案、建立完善的灌溉设备维护体系、整合智能控制系统、构建节水灌溉监测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甘肃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增效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 精准灌溉 技术应用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婵娟 石玉 +1 位作者 石慧 范露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且基因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针对“基因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同时,在教学中探索BOPPPS、线上线...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且基因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针对“基因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同时,在教学中探索BOPPPS、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此次课程改革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路径探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珍兰 余森艳 +2 位作者 李致宝 何文 李志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125-128,132,共5页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进行探讨,提出了新工科理念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加强学科竞赛、加深校企合作实现协同...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进行探讨,提出了新工科理念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加强学科竞赛、加深校企合作实现协同育人等解决对策,有助于推进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促进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价值链,满足边疆民族地区对食品专业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