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笑亚族及其近缘植物matK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金虹 施苏华 +2 位作者 潘恒昶 黄椰林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3-97,共5页
测定了木兰科等14种植物的叶绿体matK基因的一段长1039碱基对的序列.最大同源性分析构建的系统树图建议:①与一般的分类系统的结果一致,含笑属的3个种间具有极高的同源性;②合果木属、观光木属与含笑属之间的同源性也很... 测定了木兰科等14种植物的叶绿体matK基因的一段长1039碱基对的序列.最大同源性分析构建的系统树图建议:①与一般的分类系统的结果一致,含笑属的3个种间具有极高的同源性;②合果木属、观光木属与含笑属之间的同源性也很高,建议它们有可能可以归为同一亚族,甚至归为同一属;③与一般分类系统相反,长蕊木兰属与木兰属的关系较远而与含笑属极接近,故有可能归入含笑亚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 木兰科 matK基因 含笑亚族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农萨能羊MAT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芳 罗军 +2 位作者 许会芬 石恒波 朱江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2,共7页
【目的】制备高特异性、高效价的乙酰/丙二酸单酰转移酶(MAT)多克隆抗体,为研究山羊MAT在脂肪酸代谢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奶山羊的MAT基因,将其亚克隆到pET32a(+)载体得到pET32a(+)-MAT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 【目的】制备高特异性、高效价的乙酰/丙二酸单酰转移酶(MAT)多克隆抗体,为研究山羊MAT在脂肪酸代谢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奶山羊的MAT基因,将其亚克隆到pET32a(+)载体得到pET32a(+)-MAT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使用Ni-NTA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纯化的MAT蛋白经复性后进行活性检测。采用皮下免疫法将纯化的MAT蛋白免疫兔子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血清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PCR扩增得到981bp的MAT基因编码区;成功构建了pET32a(+)-MAT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获得了56ku的重组蛋白。活性检测表明,复性后的MAT具有转移酶活性,ELISA检测显示抗体效价达1∶128 000,经Western blot鉴定,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检测原核表达的MAT蛋白以及在HEK-293细胞中表达的MAT蛋白。【结论】获得了具有酶活性的MAT蛋白以及高特异性、高效价的兔抗MAT多克隆抗体,为研究MAT在脂肪酸代谢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试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mat基因 原核表达 亲和纯化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不同生长阶段MAT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葛永怡 吴石平 +2 位作者 谭玉梅 刘永翔 刘作易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30-2735,共6页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闭囊壳的产生和数量受各种与有性产孢相关的基因控制,而MAT基因(Mating type gene,MAT)是其中的关键基因之一,为调查MAT基因在冠突散囊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菌的营养...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闭囊壳的产生和数量受各种与有性产孢相关的基因控制,而MAT基因(Mating type gene,MAT)是其中的关键基因之一,为调查MAT基因在冠突散囊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菌的营养生长时期、无性产孢时期和有性产孢时期3个阶段的MAT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以营养生长时期为对照,在有性产孢时期MAT1-1-1基因上调31.12倍,MAT1-2-1基因上调5.87倍;在无性产孢时期MAT1-1-1基因上调4.25倍,MAT1-2-1基因仅为对照的0.03倍。表明,MAT基因与冠突散囊菌的有性产孢相关,其中MAT1-1-1基因还可能与无性产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mat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K序列的木犀属植物系统发育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绪勤 邓传良 +3 位作者 刘丽盈 沙涛 于美玲 卢龙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4,共6页
以流苏树属的流苏树,女贞属的女贞和木犀榄属的木犀榄作为外类群,利用叶绿体matK基因序列,对木犀属19个种进行种间亲缘关系及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①木犀属植物叶绿体matK基因序列较为保守,特别表现在3′端;②木犀属植物是一单系类... 以流苏树属的流苏树,女贞属的女贞和木犀榄属的木犀榄作为外类群,利用叶绿体matK基因序列,对木犀属19个种进行种间亲缘关系及系统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①木犀属植物叶绿体matK基因序列较为保守,特别表现在3′端;②木犀属植物是一单系类群;③19种木犀属植物可以分为3个分支:香花木犀和华东木犀各单独聚为一个分支;其余聚为一个分支;其中美洲木犀、牛矢果和厚边木犀聚为一个亚分支,都属于圆锥花序组;木犀组的红柄木犀、毛木犀、石山桂、狭叶木犀和管花木犀组的山桂花5种植物聚为一个亚分支;其余的9种木犀组植物聚为一个亚分支;④经典的基于形态学的P.S.Green分类系统没有得到分子数据的支持,圆锥花序组聚在一起,而木犀组和管花木犀组之间的亲缘关系是交叉的。因此作者认为matK序列需要结合其他分子序列以及形态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获得科学合理的木犀属分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属 matK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单性木兰属近缘植物matK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潘恒昶 施苏华 +2 位作者 金虹 黄椰林 张宏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3-67,共5页
测定了木兰科(Magnoliaceae)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等10种(11个样)植物的叶绿体DNAmatK基因部分序列(1039碱基对).最大同源性分析构建的系统树图建议:①拟单性木兰属与单性木兰属(... 测定了木兰科(Magnoliaceae)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等10种(11个样)植物的叶绿体DNAmatK基因部分序列(1039碱基对).最大同源性分析构建的系统树图建议:①拟单性木兰属与单性木兰属(Kmeria)有极近的同源关系;②木兰属(Magnolia)的玉兰亚属(SubgenusYulania)与拟单性木兰属和单性木兰属关系亦很近,并形成1个单系分支;而木兰属的2个亚属,木兰亚属(SubgenusMagnolia)与玉兰亚属之间的关系却较远,木兰属内呈并系演化特征;③木兰亚属,木莲属(Manglietia)以及玉兰亚属、拟单性木兰属和单性木兰属所组成的分支形成一个单系分支.拟单性栏属、单性木兰属的系统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单性木兰属 木兰科 叶绿体 DNA mat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盘菌交配型基因MAT-2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6
作者 陈婷婷 孙庚 +4 位作者 刘金亮 孙明洋 胡瑞学 张世宏 潘洪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8-603,共6页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有性生殖决定着菌核病的初侵染及流行程度,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交配型基因对该菌的性别控制和遗传进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揭示核盘菌有性生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核盘菌的交配型基因MAT-2进...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有性生殖决定着菌核病的初侵染及流行程度,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交配型基因对该菌的性别控制和遗传进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揭示核盘菌有性生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核盘菌的交配型基因MAT-2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原核表达的研究。根据GenBank中核盘菌MAT-2基因(DQ159959)序列设计引物,提取该菌总RNA,采用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的方法扩增交配型基因MAT-2,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扩增出1185 bp的MAT-2基因片段(命名为MAT-2-JL),通过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GenBank中不同真菌的交配型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26.6%~98.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2.0%~98.8%。根据完整的MAT-2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不同菌株的24个交配型基因可分为2组,其中MAT-2-JL与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和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MAT-2等属于组Ⅰ。将MAT-2-JL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48.2 kD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盘菌 mat-2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野生羊肚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与MAT基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银双 李倩 +4 位作者 张婷波 王旭艳 周慧敏 窦华强 唐莹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3期50-56,共7页
以贵阳市森林公园采集的3株野生羊肚菌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5个片段(ITS、LSU、EF1-a、RPB1、RPB2)联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了MAT基因研究。结果表明,3份样本分别属于Morchella sp.Mel-21、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 以贵阳市森林公园采集的3株野生羊肚菌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5个片段(ITS、LSU、EF1-a、RPB1、RPB2)联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了MAT基因研究。结果表明,3份样本分别属于Morchella sp.Mel-21、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和Morchella sp.Mes-15,经组织分离获得的3株羊肚菌菌株均能同时扩增出MAT1-1-1和MAT1-2-1基因片段。经单孢分离获得的180株菌株中,仅有16株菌株可同时扩增出MAT1-1-1和MAT1-2-1基因片段,证明3个羊肚菌样本的单孢菌株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异核菌株;在仅含1种MAT基因的单孢菌株中,MAT1-1-1和MAT1-2-1基因的总体分布比率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分子生物学鉴定 ma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棒束孢交配型基因MAT的群体分布特征
8
作者 满海乔 王娇 +3 位作者 唐光甫 桂艳玲 韩洁 赵杰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90-98,共9页
【目的】探明药用真菌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的交配型基因MAT的群体分布特征及其对蝉花有性生殖的影响,为提高蝉花的生殖率提供参考。【方法】从全国7省12市采集的100份蝉花标本中分离培养菌种,经形态观察、显微鉴定和ITS序列分析,获... 【目的】探明药用真菌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的交配型基因MAT的群体分布特征及其对蝉花有性生殖的影响,为提高蝉花的生殖率提供参考。【方法】从全国7省12市采集的100份蝉花标本中分离培养菌种,经形态观察、显微鉴定和ITS序列分析,获得各蝉花的无性型菌株;从各菌株DNA中克隆并分析MAT1-1-1和MAT 1-2-1序列的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在100株菌株中,13株菌株仅有1 MAT1-1-1,79株菌株仅有MAT1-2-1,8株菌株兼有2个序列。2MAT 1-1-1(缺HMGɑ-box)极少与1 MAT1-1-1共存,常与MAT 1-2-1伴存,但FJDH7和FJDH9菌株同时存在1 MAT1-1-1、2MAT1-1-1和MAT1-2-1序列。聚类分析未发现MAT基因的地域分布相关性。【结论】群体中不同蝉棒束孢菌株的MAT基因有4种可能,兼有3种序列菌株的检出率极低,推测与蝉花有性生殖概率极低的现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棒束孢 蝉花 交配型mat基因 群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居设计文化基因谱系构建及其现代创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梅香 巩淼森 +1 位作者 赵苏杰 张世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席居文化具有层次性、多元性,对人们的居住方式和家具设计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研究从文化学视角和设计学角度对席居文化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文化学四分法模型从席居物质文化、席居行为文化、席居制度文化、席居精神文化四方面展开研究,将... 席居文化具有层次性、多元性,对人们的居住方式和家具设计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研究从文化学视角和设计学角度对席居文化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文化学四分法模型从席居物质文化、席居行为文化、席居制度文化、席居精神文化四方面展开研究,将散落在文本与图像中的席居文化现象进行梳理、溯源。并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对席居文化基因构成要素进行梳理并构建席居基因谱系图。此外,从设计角度将席居文化基因转译为设计基因,并通过邀请专家打分赋予因子权重,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席居文化基因、设计基因进行价值排序,最终提出席居文化基因重构创新设计策略并根据策略产出书房席居家具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居 文化基因 谱系构建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稻毫梅抗白叶枯病新基因定位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陆园 张端品 +1 位作者 谢岳峰 陈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54-58,共5页
本试验以12个标记基因系及其与毫梅的杂交F_1和F_2代为材料,以湖北省代表菌系江陵691为接种菌系,研究了分属于10个连锁群的14个标记基因的遗传方式及其与毫梅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_(a-i)的连锁关系。结果发现X(a-i)与第Ⅵ+Ⅸ连锁群即第2... 本试验以12个标记基因系及其与毫梅的杂交F_1和F_2代为材料,以湖北省代表菌系江陵691为接种菌系,研究了分属于10个连锁群的14个标记基因的遗传方式及其与毫梅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_(a-i)的连锁关系。结果发现X(a-i)与第Ⅵ+Ⅸ连锁群即第2染色体的颈叶基因nl-1相互连锁。连锁值为39.1%。对毫梅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梅 抗性 白叶枯病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虫草素的蛹虫草新品种选育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培捷 陈柏雄 +5 位作者 陈乐涛 叶志伟 魏韬 郑倩望 林俊芳 郭丽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5,共7页
虫草素(3’-脱氧腺苷)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是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核心生物活性物质。目前,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还偏低,且蛹虫草菌株易退化,急需选育高产优质的蛹虫草新菌株。作者以高产... 虫草素(3’-脱氧腺苷)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是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核心生物活性物质。目前,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还偏低,且蛹虫草菌株易退化,急需选育高产优质的蛹虫草新菌株。作者以高产虫草素的蛹虫草CM17菌株和高产子实体的蛹虫草ZGCM菌株为亲本,从ZGCM菌株中分离只有MAT1-1基因的子囊孢子单孢菌株和从CM17中分离只有MAT1-2基因的分生孢子单孢菌株,将两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进行杂交,通过分子鉴定和生物特性筛选,获得子实体产量高且虫草素含量高的新菌株ZA10-C4。菌株ZA10-C4子实体中虫草素产量达到(12.82±0.85)mg/g,为亲本ZGCM的4.33倍,并且保持ZGCM高产子实体的特性。同时,采用改良的基因快速提取与标记方法对孢子菌株和杂交菌株进行MAT交配型基因鉴定,提高了育种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杂交育种 交配型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皖小麦田麦根腐平脐蠕孢交配型基因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光宇 李田田 +4 位作者 李洪连 臧睿 徐超 耿月华 张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5-1021,共7页
麦根腐平脐蠕孢是一种可以引起多种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对全世界的禾谷类作物生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子囊菌交配型基因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其编码的产物是调控子囊菌有性生殖的重要转录因子。为了对河南、安徽小... 麦根腐平脐蠕孢是一种可以引起多种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对全世界的禾谷类作物生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子囊菌交配型基因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其编码的产物是调控子囊菌有性生殖的重要转录因子。为了对河南、安徽小麦田分离获得的麦根腐平脐蠕孢群体的MAT基因型进行探索,对在河南、安徽两省不同地区分离获得33株麦根腐平脐蠕孢菌株,利用麦根腐平脐蠕孢菌的MAT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对不同交配型代表菌株进行生长形态、孢子形态观察和致病力测定,对麦根腐平脐蠕孢菌MAT-2基因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安徽两省存在两种MAT基因型的麦根腐平脐蠕孢群体,含有MAT-2基因的菌株21株,含MAT-1基因的菌株12株,比例为7∶4(MAT-2∶MAT-1)。两种交配型菌株的生长形态、孢子形态和致病力无显著差异,整体分析结果与物种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现出来的亲缘关系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根腐平脐蠕孢 mat基因 致病性 有性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_3-mMT-I-cDNA重组质粒的分离纯化及对根癌农杆菌LBA4404的转化
13
作者 赵亚华 徐来祥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通过对pE3-mMT-I-cDNA克隆质粒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了mMT-I基因确买已整合进入PE3植物双元表达载体上、并通过三亲株杂交法将pE3-mMT-I基因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转化后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带有m... 本文通过对pE3-mMT-I-cDNA克隆质粒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了mMT-I基因确买已整合进入PE3植物双元表达载体上、并通过三亲株杂交法将pE3-mMT-I基因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原位杂交结果表明,转化后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带有mMT-I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金属硫蛋白 质粒 三亲株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