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自身抗体水平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亚库甫·托合提 张凯楠 +4 位作者 赵辉 吾布里塔里甫·达吾提 张蕊 林仁勇 吕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10-2114,共5页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甲胎蛋白(AFP)是临床常用的HCC诊断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仅为41%~65%,漏诊率较高,因此亟须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和诊断方法以提升AFP阴性患者等的HCC检出率。目的评估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自身抗...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甲胎蛋白(AFP)是临床常用的HCC诊断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仅为41%~65%,漏诊率较高,因此亟须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和诊断方法以提升AFP阴性患者等的HCC检出率。目的评估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自身抗体(m3AchR-Ab)对AFP阴性HCC患者的诊断效能,并探索m3AchR-Ab对HC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9月入库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标本库的257例患者血清样本,其中90例已确诊为HCC患者的血清样本为HCC组,89例已确诊为良性肝病(肝硬化及肝血管瘤等肝病)患者的血清样本为良性肝病组,78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样本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m3AchR-Ab水平,分析血清m3AchR-Ab水平与HCC患者性别、年龄、HCC肿瘤大小(最大直径)和数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3AchR-Ab水平对AFP阴性HCC的诊断价值。结果HCC组血清m3AchR-Ab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血清(P<0.05)。m3AchR-Ab水平与HCC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HBsAg相关(P<0.05)。血清m3AchR-Ab水平诊断AFP阴性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0.54,0.83)〕,最佳截断值为74.00 ng/ml,灵敏度为64.00%,特异度为91.02%。血清m3AchR-Ab联合AFP水平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5,0.95)〕,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88.02%。结论血清m3AchR-Ab水平对AFP阴性HCC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使用m3AchR-Ab和AFP联合诊断可提高HCC诊断效能,这可为未来研究新型HCC诊断标志物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类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自身抗体 生物标志物 灵敏度 特异度 影响因素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调控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亮 宦宏波 +3 位作者 温旭东 杨大鹏 吴黎雳 夏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9-514,共6页
目的探讨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s 3,ChRM3)活化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中ChRM3受体的表达;采用氯贝胆碱(Beth)及达菲... 目的探讨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s 3,ChRM3)活化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中ChRM3受体的表达;采用氯贝胆碱(Beth)及达菲那新(UK88525)处理肝癌Hep G2和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UK88525组、UK88525组,经处理48 h后,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种肝癌细胞经不同分组处理后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的表达及下游信号通路PI3K/Akt的变化;采用shRNA干扰质粒经Lipofectamine 2000TM转染肝癌细胞Hep G2以沉默ChRM3,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sh ChRM3组、sh ChRM3组,分别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及EMT、下游PI3K/Akt的改变。结果 Hep G2和SMMC-7721两种肝癌细胞中均有ChRM3受体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对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UK88525能够抑制Beth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能够上调EMT标志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下调E-Cadherin的表达,UK88525处理后能够明显抑制Beth促进Hep G2细胞EMT的过程(解除Beth对Hep G2细胞EMT的促进过程),同时也能够抑制PI3K/Akt的活化(P<0.05);干扰质粒沉默ChRM3受体同样能够抑制Beth促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并且抑制Beth诱导的EMT和下游PI3K/Akt的活化(P<0.05)。结论 ChRM3活化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毒蕈碱胆碱受体m3 侵袭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新成员:孤儿受体m_5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昊 陆阳 陈红专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m5受体是M受体家族一个新成员 ,与其它亚型相比 ,由于缺乏高选择性配体和标记条件以及富含m5受体的组织来源 ,目前对其分子结构、结合特性、组织分布、生理功能等知之甚少。随着免疫沉淀、原位杂交和药理学标记方法的发展 ,现已证实m5... m5受体是M受体家族一个新成员 ,与其它亚型相比 ,由于缺乏高选择性配体和标记条件以及富含m5受体的组织来源 ,目前对其分子结构、结合特性、组织分布、生理功能等知之甚少。随着免疫沉淀、原位杂交和药理学标记方法的发展 ,现已证实m5受体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最外层 ,海马齿状回、CA1、CA2区 ,嗅结节 ,横核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睫状肌等部位 ,提示m5受体在调节大脑和外周组织胆碱能神经活动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有可能成为治疗帕金森病、阿尔采末病、局灶性脑缺血等疾病新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 孤儿受体m5 G蛋白偶联受体 m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昊 郭政东 李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0-234,共5页
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 (MAChRs)是G蛋白偶联受体 (GPCRs)超家族中的一员 ,具有该家族特征性的结构和信号转导方式。GTP结合蛋白 (G proteins)是一类具有GTP酶活性的蛋白质 ,由α、β、γ三个亚基构成。其中α亚基结合GDP或GTP ,分别代表... 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 (MAChRs)是G蛋白偶联受体 (GPCRs)超家族中的一员 ,具有该家族特征性的结构和信号转导方式。GTP结合蛋白 (G proteins)是一类具有GTP酶活性的蛋白质 ,由α、β、γ三个亚基构成。其中α亚基结合GDP或GTP ,分别代表G蛋白的非活化和活化状态。M受体与Gi/Go或Gq/ 11间的作用机制仍在探讨中 ,但基本过程与Gs介导的信号转导模式相似。激动剂持续作用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受体 GTP结合蛋白 蛋白质三级结构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平滑肌细胞乙酰胆碱M_3受体干扰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5
作者 尚振华 贾春松 +5 位作者 颜灏 王巨昆 王旭 崔波 王琦 欧彤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8-403,共6页
目的构建膀胱平滑肌细胞(bladder smooth muscle cells,BSMCs)M_3型受体干扰RNA慢病毒载体。方法合成4条M_3受体干扰序列,构建GV118-sh-M_3慢病毒载体,测序验证序列。将GV118-sh-M_3慢病毒载体与质粒p Helper1.0、p Helper 2.0三个载体... 目的构建膀胱平滑肌细胞(bladder smooth muscle cells,BSMCs)M_3型受体干扰RNA慢病毒载体。方法合成4条M_3受体干扰序列,构建GV118-sh-M_3慢病毒载体,测序验证序列。将GV118-sh-M_3慢病毒载体与质粒p Helper1.0、p Helper 2.0三个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颗粒并用荧光法检测4组病毒滴度。体外原代培养BSMCs,4组GV118-sh-M_3慢病毒(KD1、KD2、KD3和KD4)转染BSMCs,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并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干扰效率。结果成功构建4个GV118-sh-M_3慢病毒载体,测序结果符合设计序列。4组GV118-sh-M_3慢病毒滴度分别为2×10~8、6×10~8、5×10~8和5×10~8TU/m L。分别转染BSMCs后,KD1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最高且干扰效率最高。结论成功包装并筛选了GV118-sh-M_3慢病毒载体,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干扰M_3受体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m3乙酰胆碱受体 慢病毒载体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不同于M受体的药理学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金菊 慕邵峰 +1 位作者 曾淑君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目的 研究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与M受体药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方法,观察抗M_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和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 毛果芸香碱能够剂量依赖性拮抗乙酰胆... 目的 研究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与M受体药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方法,观察抗M_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和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 毛果芸香碱能够剂量依赖性拮抗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其拮抗性质为非竞争性拮抗;抗M_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不影响乙酰胆碱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但能拮抗乙酰胆碱诱发的离休肠肌收缩作用。结论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的药理学特征不同于经典M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受体单克隆抗体 毛果芸香碱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3受体遗传变异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玺 胡桂霖 +21 位作者 牛泽家馨 杜鸣飞 邹婷 张晓玉 王兰 褚超 廖月圆 马琼 王丹 王科科 贾昊 陈晨 严瑜 孙月 郭统帅 张婕 高卫华 闫睿晨 高可 罗文婧 牟建军 汪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目的M3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受体)由CHRM3基因编码,广泛分布于心血管系统并发挥重要的心脏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M3受体遗传变异与钠钾饮食干预后血压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从中国陕西省农村地区招募来自124个家庭的333名受试者,经... 目的M3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受体)由CHRM3基因编码,广泛分布于心血管系统并发挥重要的心脏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M3受体遗传变异与钠钾饮食干预后血压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从中国陕西省农村地区招募来自124个家庭的333名受试者,经过3 d的基线观察后,依次进行7 d低盐饮食、7 d高盐饮食、7 d高盐补钾饮食。选取13个CHRM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HRM3基因SNP位点rs10802811与低盐期及高盐期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反应性显著相关,而rs6429147、rs373288072、rs114677844、rs663148与高盐期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反应性显著相关。此外,rs6692904与高盐补钾期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反应性显著相关。结论M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相关,提示M3受体基因可能参与血压盐敏感性及钾敏感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莨菪烷类化合物拮抗M_3受体、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玉兴 刘慧中 +4 位作者 胡优敏 张建华 金玉杰 李宁 钮因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5个新莨菪烷类化合物,测试其拮抗M3受体、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活性,初步分析2种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对莨菪烷母核的C-3α位、N原子进行结构改造,以3α-羟基莨菪烷(A0)为起始物,合成A1~A3、B1、C... 目的·设计、合成5个新莨菪烷类化合物,测试其拮抗M3受体、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活性,初步分析2种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对莨菪烷母核的C-3α位、N原子进行结构改造,以3α-羟基莨菪烷(A0)为起始物,合成A1~A3、B1、C1。选取豚鼠气道环为测试样本,通过离体组织功能实验,测试目标物对M3受体的拮抗活性。利用NE催化底物PGlu-Pro-ValPNA的水解反应,测定有色产物硝基苯胺(PNA)的吸光度值[D(405 nm)],获得目标物对NE的抑制活性。结果·5个新化合物对M3受体都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A2的拮抗活性最大,拮抗参数pA_2(M_3)=9.004;并且A2对NE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Y_(A2)=20.29%)。结论·在莨菪烷母核的C-3α位引入强吸电子基团磺酰基和大体积疏水基团时,有利于同时提高化合物拮抗M_3受体、抑制NE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莨菪烷 毒蕈碱胆碱受体 m3 受体拮抗剂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内切酶策略鉴定CRISPR/Cas9介导的Chrm3基因敲除小鼠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旭 马宁 +7 位作者 王大勇 张赫 张艳芬 徐亚 贺军 徐书会 霍亚丽 杜智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409,共6页
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快速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该技术已对多种生物的基因组进行了编辑。由此产生的基因编辑动物的建系与鉴定是随之而来较为繁琐的工作。单导向RNA(single-guide RNA,sgRNA)靶序列的设计和确定不仅影响后续靶... 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快速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该技术已对多种生物的基因组进行了编辑。由此产生的基因编辑动物的建系与鉴定是随之而来较为繁琐的工作。单导向RNA(single-guide RNA,sgRNA)靶序列的设计和确定不仅影响后续靶向基因组的效率,还可作为优化鉴定、筛选方法的参考。本研究在选取sgRNA靶序列时,不仅依据软件的评分,还分析了sgRNA靶序列是否含有酶切位点,以便对后续纯合子/杂合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以特异引物扩增的野生型小鼠Chrm3基因片段可被限制性内切酶BanⅡ切为两个片段;而纯合子小鼠"丢失"该酶切位点,其PCR产物不能被切开;杂合子小鼠PCR产物被不完全切开,凝胶电泳结果可见三条带。本研究结果提示该策略可有效简化基因编辑动物建系鉴定工作,提高鉴定效率及改善阳性动物辨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3亚型 遗传改变小鼠 纯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M1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玲 沙芳 +3 位作者 吴建峰 叶翔 毕爱玲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毒蕈碱样乙酰胆碱M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3周龄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与近视假穴组,后3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透镜片,建立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毒蕈碱样乙酰胆碱M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3周龄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与近视假穴组,后3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透镜片,建立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动物模型,近视电针组戴镜同时给予针刺豚鼠的合谷穴和太阳穴,近视假穴组针刺臀部无穴位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4周测量各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同时取视网膜组织,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中M1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M1受体的蛋白含量。结果造模4周后,近视模型组右眼屈光度为(-3.40±0.55)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右眼的(1.20±0.24)D和自身对照眼左眼的屈光度(1.25±0.32)D(均为P<0.05);近视模型组右眼眼轴长度为(8.74±0.38)mm,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的右眼眼轴长度(8.23±0.21)mm,也大于自身对照眼左眼的眼轴长度(8.16±0.43)mm(均为P<0.05);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和近视假穴组右眼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近视模型组、近视电针组、近视假穴组视网膜中M1受体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9.17±4.02、74.50±4.64、64.83±6.05和74.67±3.93,M1受体蛋白含量分别为(984.67±44.69)ng·L-1、(1172.00±41.91)ng·L-1、(1027.00±41.08)ng·L-1和(1153.50±56.40)ng·L-1,统计学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与近视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与近视模型组和近视假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M1受体表达增高,针刺合谷穴和太阳穴可以减少其视网膜中M1受体表达,这可能是针刺改善近视患者远视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透镜诱导型近视 毒蕈碱乙酰胆碱m1受体 视网膜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CaM在M_3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卢根生 任静 +2 位作者 宋波 熊恩庆 金锡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123-2124,共2页
目的 探讨Ca2 + CaM在M3 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中作用。方法 将原代培养逼尿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接种于 6孔培养板上培养 ,加入 10 -4mol/Lcarbachol和methoctramine ,采用Ca2 + 浓度和CaM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Ca2 + 浓度和... 目的 探讨Ca2 + CaM在M3 R介导逼尿肌细胞收缩中作用。方法 将原代培养逼尿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接种于 6孔培养板上培养 ,加入 10 -4mol/Lcarbachol和methoctramine ,采用Ca2 + 浓度和CaM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Ca2 + 浓度和CaM活性。结果 实验组中 ,[Ca2 + ]i和CaM的平均通道荧光对数值分别为 ( 3 2 6± 0 3 8)和 ( 2 87± 0 3 4) ,与对照组 [分别为 ( 2 0 6± 0 12 )、( 2 14± 0 2 4) ]相比 ,均有显著性的升高 (P <0 0 5 )。结论 Ca2 + CaM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尿肌细胞 毒蕈碱受体亚型 m3R 钙离子 钙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M1 AChR调控GluA1和GluA2改善高原低氧引起的大鼠记忆损伤
12
作者 冯江鹏 黄灵泉 +3 位作者 杨全余 嘎琴 李生花 靳国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目的:探索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1 AChR)能否调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GluA1)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GluA2)的表达,从而参与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Control)、高原低氧组(Hypox... 目的:探索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1 AChR)能否调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GluA1)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GluA2)的表达,从而参与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Control)、高原低氧组(Hypoxia)和高原低氧+TAK-071组[Hypoxia+TAK-071,TAK-071为M1AChR激动剂]。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检测,大鼠海马CA1和CA3区M1 AChR、GluA1和GluA2的分布和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测定,大鼠海马中M1 AChR、GluA1、p-GluA1(Ser845)、GluA2和p-GluA2(Ser880)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进行测定,大鼠海马中M1 AChR、GluA1、GluA2、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型亚基2A(NR2A)、tau和β淀粉样蛋白(Aβ)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T-qPCR进行测定。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高原低氧会使大鼠在定位导航试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时长明显增加,大鼠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TAK-071的干预能明显改善大鼠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因高原低氧而损伤的记忆状况;在海马CA1和CA3区,GluA1、GluA2与M1 AChR的表达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在海马组织中,GluA1、GluA2与其对应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相同步,TAK-071的干预能逆转因高原低氧而改变的GluA1、GluA2与M1 AChR表达的相关关系。TAK-071的干预能显著降低(P<0.05)因高原低氧而升高的M1 AChR、GluA1、GluA2、NR2A、tau和A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激活M1 AChR能通过调控GluA1和GluA2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改善高原低氧引起的大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学习和记忆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m1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对乌头碱和哇巴因所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艳 戚汉平 +7 位作者 解晶 赵华 陈巍 陈立朋 张秀菊 杜娟 蒋雅楠 李咏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47-1451,共5页
目的探讨胆碱对乌头碱和哇巴因所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和豚鼠分别注射乌头碱或哇巴因制备心律失常模型,观察预先给予低剂量(5 mg.kg-1)和高剂量(20 mg.kg-1)的胆碱对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给予胆碱可明显对抗乌头碱或... 目的探讨胆碱对乌头碱和哇巴因所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和豚鼠分别注射乌头碱或哇巴因制备心律失常模型,观察预先给予低剂量(5 mg.kg-1)和高剂量(20 mg.kg-1)的胆碱对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给予胆碱可明显对抗乌头碱或哇巴因所诱发的心律失常,表现为明显延迟心律失常的出现,推迟动物死亡时间等。高剂量胆碱对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优于低剂量。结论胆碱对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高剂量的作用优于低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胆碱 保护作用 4-DAmP m3乙酰胆碱受体 乌头碱 哇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扣带回亚区东莨菪碱干预对P_(3a)波影响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吴文 吴宗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 探讨兔扣带回各亚区 (AcgⅠ、AcgⅡ、Pcg)乙酰胆碱M受体 (AchMR)在P3a波产生中的作用 ,并进一步核实P3a波的神经起源。方法 依次测试标准状态 (Normal)以及在扣带前回前区 (AcgⅠ )、扣带前回后区 (AcgⅡ )及扣带后回 (Pcg)微注... 目的 探讨兔扣带回各亚区 (AcgⅠ、AcgⅡ、Pcg)乙酰胆碱M受体 (AchMR)在P3a波产生中的作用 ,并进一步核实P3a波的神经起源。方法 依次测试标准状态 (Normal)以及在扣带前回前区 (AcgⅠ )、扣带前回后区 (AcgⅡ )及扣带后回 (Pcg)微注射生理盐水、0 5mmol L东莨菪碱三个时相点 (即刻、15min、3 0min)、2mmol L乙酰胆碱及 1mmol L东莨菪碱后各状态下的事件相关电位 (ERPs)P3a波。结果  0 5mmol L东莨菪碱微注至AcgⅠ后P3a潜伏期逐渐延长 (P <0 0 1) ,波幅逐渐降低 (P <0 0 1) ,注射后 3 0minP3a波消失 ,再注入乙酰胆碱可使其复现。在AcgⅡ ,Pcg区 ,东莨菪碱也使P3a波波幅降低和 或潜伏期延长 ,但P3a并不消失。结论 AcgⅠ区胆碱能神经的活动与P3a的产生密切相关 ,支持AcgⅠ区是兔P3a波的神经起源说 ,该部位胆碱能神经的兴奋或易化促使P3a波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m受体 扣带回 P3a波 东莨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呫诺美林衍生物促进小鼠神经元生成
15
作者 张晓亮 董素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关键词 神经元 衍生物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 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中枢神经系统 动物体内 m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