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M2/GDP水平与趋势的国际比较、影响因素:1978~2002 被引量:31
1
作者 黄昌利 任若恩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5,60,共6页
本文对1978~2002年期间我国M2/GDP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我国M2/GDP较高的原因在于:M2的货币乘数和准货币所占比重上升,经济货币化进程深入,融投资体制效率低下,金融体系不发达。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中国 m2/gdp比率 广义货币供应量 金融深化 货币需求 货币乘数 融资体制 投资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M2/GDP的季度波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3,87,共8页
我国以M2/GDP衡量的货币化率呈现出了规则的锯齿状季度波动。本文在Friedman(1956)构建的经典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M2/GDP季度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开展的实证检验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波动是导致M2/... 我国以M2/GDP衡量的货币化率呈现出了规则的锯齿状季度波动。本文在Friedman(1956)构建的经典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解释M2/GDP季度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开展的实证检验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波动是导致M2/GDP季度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季度波动的原因则包括自然的季节性因素和我国的投资审批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基于Mehrling(2000)构建的货币自然等级,讨论了投资审批导致的M2/GDP季度波动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现有的投资审批制度增加了不同等级资产之间转换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上升造成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交易成本本身,还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从而造成远大于交易成本的效率损失。为降低M2/GDP季度波动可能造成的效率损失,不必针对M2/GDP的季度波动做任何政策干预,而应该进一步改革我国的投资审批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投资中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化率 m2/gdp 货币需求 季度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曹剑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3-12,共10页
M2/GDP变动指数反映金融深化程度的变动情况,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二者之间具有对等关系。根据交易方程式的理论基础,构建VAR模型,选取1990—2015年的数据,可实证分析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研... M2/GDP变动指数反映金融深化程度的变动情况,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二者之间具有对等关系。根据交易方程式的理论基础,构建VAR模型,选取1990—2015年的数据,可实证分析中国M2/GDP变动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协整关系以及长期稳定关系。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关变量的预测,对货币政策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变动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 货币超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GDP比值变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协整分析
4
作者 陈燕娟 沈伟钦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分析得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一致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国M2/GDP比值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也是不断攀升。以M2/GDP比值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VAR模型,在M2/GDP比值和我国房地产价格... 分析得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一致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国M2/GDP比值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也是不断攀升。以M2/GDP比值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VAR模型,在M2/GDP比值和我国房地产价格之间进行协整检验,得出M2/GDP比值上升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比值 房地产价格 协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存在赤字率与M2/GDP的双重风险吗——基于三维非线性动态系统(D^3NLDS)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明明 赵果庆 罗亚兰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5,共12页
赤字率超过3%和M2/GDP超过2是否给中国的经济运行带来双重风险?这是进入新常态后如何保持6.5%的经济增速所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研究发现:现行经济形势下,中国的赤字率与M2/GDP的均衡值分别为6.31%和2.16,两者都高于实际值:3.48%和2.... 赤字率超过3%和M2/GDP超过2是否给中国的经济运行带来双重风险?这是进入新常态后如何保持6.5%的经济增速所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研究发现:现行经济形势下,中国的赤字率与M2/GDP的均衡值分别为6.31%和2.16,两者都高于实际值:3.48%和2.05,中国当前赤字率与M2/GDP不存在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实施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才会有效地持续降低中国赤字率与M2/GDP的均衡水平,短期政策作用甚微;中国要保住现阶段经济增长目标,就应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紧缩性货币政策为辅的宏观调控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字率 m2/gdp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非线性动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M2/GDP畸高原因探析
6
作者 戴强华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谜。即使在流动性加快、通货膨胀升高、经济持续过热的2007年,M2/GDP仍然高达1.6166。本文通过对多个渠道的分析来探讨M2/GDP畸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抑制M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难解之谜。即使在流动性加快、通货膨胀升高、经济持续过热的2007年,M2/GDP仍然高达1.6166。本文通过对多个渠道的分析来探讨M2/GDP畸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抑制M2/GDP畸高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m2/gdp 金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货币供给角度研究我国M2/GDP高比值问题
7
作者 沈健智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第4期12-13,共2页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深化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从1978年的31.51%上升至 2018年的 202.9%。本文从货币供给角度分析了我国M2/GDP高比值的问题,认为主要由于准货币的过...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深化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从1978年的31.51%上升至 2018年的 202.9%。本文从货币供给角度分析了我国M2/GDP高比值的问题,认为主要由于准货币的过快增长所引起。结合相关数据,对M2/GDP比值高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和总储蓄率与M2/GDP存在均衡关系。针对结果,本文从刺激消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发展直接融资市场,鼓励金融工具创新两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货币供给 准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M2/GDP指标所反映的经济意义
8
作者 杜金富 李红岗 《北方金融》 2019年第3期3-6,共4页
当前,有学者或政策研究人员常常用M2/GDP指标来衡量我国宏观杠杆率的高低,或者判断货币供应量是否过高。这样判断可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M2/GDP指标存在固有的局限性,简单地使用M2/GDP指标来衡量货币供应量或者宏观杠杆率高低,并... 当前,有学者或政策研究人员常常用M2/GDP指标来衡量我国宏观杠杆率的高低,或者判断货币供应量是否过高。这样判断可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M2/GDP指标存在固有的局限性,简单地使用M2/GDP指标来衡量货币供应量或者宏观杠杆率高低,并不严谨和科学,容易引起误解,进而误导政策决策。事实上,衡量货币供应量是否过高,或者宏观杠杆率是否过高,近年来很多学者多有研究,有比M2/GDP更好的指标可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指标 货币供应量 意义 经济 m2/gdp 杠杆率 研究人员 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M_2/GDP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董承章 余小华 李大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8-42,共5页
我国M_2/GDP畸高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从M_2的构成入手,深入探讨了M_2/GDP不断攀升的理论成因,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M_2/GDP畸高的主要原因:经济的货币化,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储蓄率居高不下以及国家的债务状况。
关键词 m2/gdp 影响因素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总需求结构的中国“高M_2/GDP之谜”解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春 江晶晶 单超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6,共9页
从总需求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结果发现:导致中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是中国的高投资和高净出口,而问题的根源又在于中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要解决中国M2/GDP比率的问题,关键并不在于紧缩货币供给量,而在于真正... 从总需求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结果发现:导致中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是中国的高投资和高净出口,而问题的根源又在于中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要解决中国M2/GDP比率的问题,关键并不在于紧缩货币供给量,而在于真正改变中国现行的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使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的消费需求来推动,同时真正进行市场化(特别是要素的市场化及投资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总需求结构 投资 净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_2/GDP视角的中国货币化进程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跃辉 周定根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1期79-82,86,共5页
中国的M2/GDP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上升,货币供应成了众所关注的经济热点。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是由央行再贷款转变为外汇占款,中国货币化进程由商品货币化阶段推进到资产、资源货币化阶段。本文利用1992~2011年宏观经济数据,在向量... 中国的M2/GDP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上升,货币供应成了众所关注的经济热点。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是由央行再贷款转变为外汇占款,中国货币化进程由商品货币化阶段推进到资产、资源货币化阶段。本文利用1992~2011年宏观经济数据,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框架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结果表明存贷差、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差以及外汇储备都能显著影响M2/GDP,进而影响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化进程 中国 向量自回归模型 基础货币供应 格兰杰因果检验 m2/gdp 宏观经济数据 m2/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疆M_2/GDP畸高谈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小波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新疆M2/GDP比例近二十年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明显高于部分东部发达省份,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新疆区域金融结构失衡以及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足。
关键词 新疆 m2/gdp 准货币Sm 区域金融结构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M_2/GDP(1993—2012年)发展趋势与水平研究
13
作者 熊偲沂 《山西农经》 2016年第18期20-21,共2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M_2/GDP指标数值的高涨态势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在实行货币宽松政策的今日,为保证不引起通货膨胀率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适量的货币投放量是国家政策的重点。而中国M_2/GDP的高速增长,却未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M_2/GDP指标数值的高涨态势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在实行货币宽松政策的今日,为保证不引起通货膨胀率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适量的货币投放量是国家政策的重点。而中国M_2/GDP的高速增长,却未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有紧缩的症状。本文运用stata软件,从货币需求的角度来纵向解读中国1993年至2012年M_2/GDP的增长情况。研究发现,中国近年来M_2/GDP的增长速度减缓;从M_2的构成来看,其原因是M_1/GDP的上升速度加快,QM/GDP的上升速度减慢,且M1/GDP上升速度加快的幅度没有QM/GDP上升速度下降的幅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gdp 货币需求 准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P和M2因素的公司债券价差实证分析
14
作者 黄杰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2期-,共6页
使用沪、深交易所公司债券2008年9月19日至2012年6月1日每周到期收益的面板数据,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决定公司债券价差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根据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然后利用时... 使用沪、深交易所公司债券2008年9月19日至2012年6月1日每周到期收益的面板数据,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决定公司债券价差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根据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然后利用时间序列回归来分析GDP变化率、M2增长率和汇率对公司债券收益率利差的影响,变量的选取依据国内外定性及定量研究.分析发现研究期间,经济有走弱趋势.实证分析表明,汇率对公司债券利差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债券价差 信心指数 gdp m2 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货币化成因分析——基于IS-LM模型
15
作者 王润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第12期10-12,共3页
M2/GDP是衡量经济货币化的重要指标,中国这一数值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未发生通货膨胀,这被称为中国的“货币之谜”,学术界对其成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本文通过考察IS-LM模型的四个参数简单乘数,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k,货币需求对... M2/GDP是衡量经济货币化的重要指标,中国这一数值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未发生通货膨胀,这被称为中国的“货币之谜”,学术界对其成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本文通过考察IS-LM模型的四个参数简单乘数,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k,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h以及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b,对中国M2/GDP比率过高这一现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货币化 m2/gdp IS-Lm模型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和解决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梦凡 《北方经济》 2011年第5期61-62,共2页
一、引言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问里,货币供给增加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M2/GDP快速提高,尤其是1994年之后,这种趋势不断加速。2009年中国的M2/GDP已经达到178%,造成了我... 一、引言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问里,货币供给增加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M2/GDP快速提高,尤其是1994年之后,这种趋势不断加速。2009年中国的M2/GDP已经达到178%,造成了我国经济体系内积累了大量的货币。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后我国还能维持低位通胀水平,被很多专家学者称为“中国经济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m2/gdp 路径 和解 原因 经济增长速度 货币现象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货币化率的产业结构变动解释
17
作者 范从来 杜晴 《经济研究参考》 2021年第10期96-105,共10页
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M2/GDP居高不下的原因,从而得出不能简单地通过M2/CDP的大小来判断货币是否超发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本有机构成的角度,通过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M2/GDP处于较... 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M2/GDP居高不下的原因,从而得出不能简单地通过M2/CDP的大小来判断货币是否超发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本有机构成的角度,通过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M2/GDP处于较高水平的原因,并且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不同产业对于中国高比率的M2/CDP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 产业结构变化 m2/gdp 产业结构变动 资本有机构成 货币化率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创新之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理论的变迁——从结构视角到功能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荣生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结构 2002年中国 金融相关比率 变迁 m2/gdp 金融相关率 世界之最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 被引量:1
19
作者 庄晓玖 《经济研究参考》 2007年第66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发展中国家 双刃剑 m2/gdp比率 亚洲国家 拉美国家 国民经济 金融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融深化理论看我国高货币化率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庞博 《金融经济》 2020年第1期21-28,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化率持续攀升,目前已居于世界较高水平,成为政策管理和研究部门的关注焦点。本文通过回顾金融深化理论关于货币深化和最优货币化路径的相关思想,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水平、金融结构等角度,对我国高货币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化率持续攀升,目前已居于世界较高水平,成为政策管理和研究部门的关注焦点。本文通过回顾金融深化理论关于货币深化和最优货币化路径的相关思想,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水平、金融结构等角度,对我国高货币率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货币供给受多因素干扰、融资需求存在不合理因素、低利率降低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银行体系占主导的金融结构等因素是导致我国高货币化率的原因。提出未来应保持货币信贷适度供给、合理引导社会融资需求、提高货币信贷使用效率,按照市场化路径寻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优货币化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化率 m2/gdp 金融深化 金融抑制 货币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