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1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行人结伴行为及通过能力的大型车站应急疏散模型
1
作者 王炜 姚恩建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0,共9页
大型车站作为人流和物流的集散中心,其应急疏散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既有的应急疏散方法忽略了行人结伴行为对应急疏散效率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将度量大型车站内通行设施通过能力的M/G/C/C模型与考虑行人结伴行为的社会力模型相结合... 大型车站作为人流和物流的集散中心,其应急疏散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既有的应急疏散方法忽略了行人结伴行为对应急疏散效率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将度量大型车站内通行设施通过能力的M/G/C/C模型与考虑行人结伴行为的社会力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行人结伴行为与设施通过能力的应急疏散模型,有效地辨识与分析轨道交通大型车站内局部行人应急疏散的疏散瓶颈点和疏散时间。以某大型车站站内换乘疏散通道为例,并与M/G/C/C模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行人结伴行为会影响应急疏散过程中行人行走速度和通行设施的最大容量,进而影响大型车站内应急疏散时的输出率、输出效率、拥堵概率、期望疏散人数、期望疏散时间、平均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 行人结伴行为 M/G/C/C模型 疏散时间 疏散瓶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08-23辽宁普兰店M 4.6地震震源参数测定及发震构造初判
2
作者 戴盈磊 张文静 +2 位作者 杨晓东 索锐 王承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4,59,共8页
2023-08-2318:19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发生M 4.6地震,为准确描述本次地震的震源特征,探讨其孕育和发震机理,本文通过测定地震的震源深度,反演震源机制、矩张量及质心深度,给出震源机制中心解;同时分析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根据... 2023-08-2318:19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发生M 4.6地震,为准确描述本次地震的震源特征,探讨其孕育和发震机理,本文通过测定地震的震源深度,反演震源机制、矩张量及质心深度,给出震源机制中心解;同时分析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根据小震重定位结果对发震断层面进行拟合,初步确定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结果表明,普兰店M 4.6地震初始破裂深度为12.0 km,震源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50°,倾伏角75°,滑动角-169°;节面Ⅱ走向317°,倾伏角80°,滑动角-15°,矩震级M W4.8,最优质心深度12 km;地震矩M_(0)为1.796×10^(16)Nm,矩张量解M_(rr)、M_(tt)、M_(pp)、M_(rt)、M_(rp)、M_(tp)分别为-0.004、0.946、-0.942、0.017、-0.305、-0.125;中心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47.03°,倾伏角79.04°,滑动角-168.15°;节面Ⅱ走向314.75°,倾伏角78.37°,滑动角-11.19°。构造应力场作用在中心解节面Ⅰ上的相对剪应力为0.877,相对正应力为-0.544;投影于节面Ⅱ上的相对剪应力为0.911,相对正应力为0.161。拟合的断层面走向148.91°,倾伏角89.85°,其在构造应力体系下的滑动角为26.47°。综合分析认为,普兰店M 4.6地震发生在NW向普兰店-长海构造带,是沿应力场最优节面以左旋走滑为错动方式的天然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兰店M 4.6地震 初至P震相定位法 gCAP 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梅花型桩水平承载特性
3
作者 邓友生 李龙 +1 位作者 肇慧玲 张克钦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7,共14页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建立梅花型桩在沉桩时的桩周土体的位移计算方法,考虑梅花型桩截面的异形效应,在胡克定律基础上利用坐标变换和叠加原理得到砂土中梅花型桩挤土时坐标轴正方向上的挤土位移,采用m法及其差分解法,推导了桩身挠曲线微分...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建立梅花型桩在沉桩时的桩周土体的位移计算方法,考虑梅花型桩截面的异形效应,在胡克定律基础上利用坐标变换和叠加原理得到砂土中梅花型桩挤土时坐标轴正方向上的挤土位移,采用m法及其差分解法,推导了桩身挠曲线微分方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建立理论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梅花型桩与等截面圆形桩桩周土体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相近,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水平位移先增大后减小,梅花型桩迎土面土体水平位移约为等截面圆形桩的73.5%;梅花型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对迎土面土体在竖向的挤压力较小,竖向位移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波动增大;梅花型桩中部土体水平位移随水平荷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水平位移约为等截面圆形桩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型桩 承载特性 水平荷载 M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套方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方CFST柱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4
作者 卢亦焱 柳永达 +2 位作者 刘真真 马文涛 祝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为研究外套方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方钢管混凝土(CFST)柱的压弯承载力,进行3个原CFST柱和7个外套方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方CFST柱(组合加固柱)试件的偏压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在试验基础上,通过纤维模型法对258... 为研究外套方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方钢管混凝土(CFST)柱的压弯承载力,进行3个原CFST柱和7个外套方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方CFST柱(组合加固柱)试件的偏压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和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在试验基础上,通过纤维模型法对258个组合加固柱进行参数分析,分析了夹层混凝土强度、外套钢管厚度和屈服强度对组合加固柱N/N_(u)-M/M_(u)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CFST柱和组合加固柱的破坏形态基本一致,均为典型的弯曲型破坏,组合加固柱加固部分与原CFST柱变形协调良好;夹层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外套钢管厚度和屈服强度的降低使试件N/N_(u)-M/M_(u)曲线呈现外凸趋势;在这些因素当中,夹层混凝土强度对平衡点位置影响效果最显著,钢管厚度和屈服强度对平衡点位置影响不大。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组合加固柱压弯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公式得到的压弯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纤维模型法模拟值的误差均在10%以内,表明计算方法可准确预测外套方钢管夹层混凝土加固方CFST柱压弯承载力,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套钢管 夹层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柱 纤维模型法 N/N_(u)-M/M_(u)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钙、铬比例的M型铁氧体的吸波性能研究
5
作者 翁兴媛 秦英 +3 位作者 马志军 郑云生 李卓敏 幸会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4-20,共7页
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对民用和军事领域都至关重要。同时,有效解决其产生的电磁(EM)辐射污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M型钙铬铁氧体(Ca_(1-x)Cr_(x)Fe_(12)O_(19),x=0.1,0.2,0... 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对民用和军事领域都至关重要。同时,有效解决其产生的电磁(EM)辐射污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M型钙铬铁氧体(Ca_(1-x)Cr_(x)Fe_(12)O_(19),x=0.1,0.2,0.3,0.4,0.5),其被预测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具体分析了钙铬铁氧体在不同离子比例下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磁波吸收特性变化。结果显示:在pH=7、自蔓延燃烧温度200℃、晶化温度950℃、晶化时间8 h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70.273~76.786 nm的纳米级六角相钙铬铁氧体。当离子掺杂量x=0.2、吸波层厚度为3.5 mm时,钙铬铁氧体在频率14.6 GHz处的反射损耗值达到-17.5 dB,有效吸收带宽扩展为3.75 GHz(12.22~15.62 GHz、16.12~16.47 GHz)。通过对Ca^(2+)、Cr^(3+)不同比例的掺杂调节了铁氧体的晶粒尺寸和磁晶各向异性等,从而改变了材料的电磁参数和电磁波吸收特性。本工作推动了高性能电磁波吸收器件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 离子比例 磁铅石M型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研制
6
作者 宋国荣 赵宇 +4 位作者 吕炎 解东 曹曦 程俊 杨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为了解决复杂形貌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问题,研制了一套具有6个自由度的喷水式超声C扫描自动成像系统,采用喷水耦合方式对大型平面构件、回转体、复杂曲面工件进行超声检测并实时成像。采用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作为夹持换能器的运动机构,... 为了解决复杂形貌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问题,研制了一套具有6个自由度的喷水式超声C扫描自动成像系统,采用喷水耦合方式对大型平面构件、回转体、复杂曲面工件进行超声检测并实时成像。采用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作为夹持换能器的运动机构,实现超声换能器的复杂形貌构件的仿形扫查;采用层析成像方法对工件进行实时成像;使用C#语言作为编程环境,开发了具有集成度高、适合多种工况的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经过实验验证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检测精度高,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 超声C扫描 喷水耦合 机械臂 复杂形貌构件 层析成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M电商平台数据赋能制造企业大规模定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闯 王震 夏春玉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8,共14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视角,依托动态能力理论,关注我国制造企业借助C2M电商平台培育大规模定制能力的效果,为制造企业探索一条构建大规模定制生产范式的新路径。利用一手问卷调查数据和二手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视角,依托动态能力理论,关注我国制造企业借助C2M电商平台培育大规模定制能力的效果,为制造企业探索一条构建大规模定制生产范式的新路径。利用一手问卷调查数据和二手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制造企业能够借助C2M电商平台的大数据资源,通过优化制造资源配置培育大规模定制能力,提升企业销售绩效。此外,需求不确定性在制造企业培育大规模定制能力和大规模定制能力提升销售绩效两个过程中,分别发挥一负一正两种调节作用。整体而言,需求不确定性更加凸显了制造企业培育大规模定制能力提升销售绩效的效果。文章发现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制造企业更好借助C2M电商平台构建大规模定制生产范式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M电商平台 数据赋能 制造企业 大规模定制 销售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服务率M/M/c/N部分可修排队模型的银行服务窗口数优化设计
8
作者 赵佳宜 李建军 刘力维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6-805,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带有可变服务率的M/M/c/N排队模型,用于对银行服务系统进行建模,该模型考虑了顾客的不耐烦行为及部分服务台的不可靠性.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建立了系统稳态平衡方程,运用矩阵几何解方法对其求解,获得了系统的平均队长、顾客... 本文提出一种带有可变服务率的M/M/c/N排队模型,用于对银行服务系统进行建模,该模型考虑了顾客的不耐烦行为及部分服务台的不可靠性.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建立了系统稳态平衡方程,运用矩阵几何解方法对其求解,获得了系统的平均队长、顾客的总损失率等稳态性能特征.基于系统稳态性能特征,建立了以银行效益最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以此来确定银行的最佳窗口数,并通过数字算例对优化模型进行了说明.本文的研究为银行提升服务质量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服务率 M/M/c/N 不耐烦行为 不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复杂生态约束的梯级水电短期优化调度标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玺 廖胜利 +3 位作者 方舟 杨化龙 赵宏烨 朱喜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4-2013,I0064,共11页
梯级水电短期调度时需保障各电站下游河段的生态要求,而生态调度的深入研究要求生态约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流域梯级短期优化调度问题愈加复杂。该文首先将生态约束按流量约束和控制方式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满足梯级库群复杂的生态调... 梯级水电短期调度时需保障各电站下游河段的生态要求,而生态调度的深入研究要求生态约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流域梯级短期优化调度问题愈加复杂。该文首先将生态约束按流量约束和控制方式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满足梯级库群复杂的生态调度要求;接着以剩余负荷峰谷差最小为目标,构建了耦合复杂生态约束的梯级水电短期日前调峰模型;最后利用分段线性化技术处理一元水力非线性约束,将四边形网格栅格化技术与第二类特殊顺序集(special ordered sets of type 2,SOS2)约束建模方法结合处理二元电力非线性约束,采用大M法对较为复杂的Ⅲ类生态约束进行线性化,将原模型转化为标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后进行求解。以乌江干流(贵州段)6座梯级水库为工程背景,在汛枯期不同来水场景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且计算结果较逐次逼近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DPSA)算法优越性显著,通过与3个参照模型的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生态约束的设置与类型会明显影响调峰效果,强调水利工程生态流量合理设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约束类型 短期调度 大M法 标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山西省河流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爱花 史明 +3 位作者 刘金涛 惠晓梅 毋晓琴 李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3,共5页
掌握近年山西省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对后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河流污染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1~2023年山西省地表水国控、省控逐月水质数据,分析全省及主要流域不同水质类型比例和主要污染指标现状,采用Mann-Kendall(M-K)... 掌握近年山西省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对后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河流污染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1~2023年山西省地表水国控、省控逐月水质数据,分析全省及主要流域不同水质类型比例和主要污染指标现状,采用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和系统聚类法探究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21~2023年全省河流水环境呈改善趋势,优良水体(Ⅰ~Ⅲ类)断面比例显著上升,污染水体(Ⅳ~劣V类)断面比例显著下降;当前全省污染源以农业、生活污染为主,但依然存在工业污染风险,其中,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在4~10月易成为污染指标,而氨氮在每年的11月~次年3月易成为污染指标;六大流域河流水质均有不同程度地好转,但涑水河、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污染水体断面比例依然较高;全省及主要流域3年逐月水质状况主要分为3类,水质较差的一类集中在2021年大部分月份及2022、2023年春夏季个别月份,水质好的一类主要包括2022、2023年大部分月份,春夏季为未来水环境治理需要重点关注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类型变化 污染指标 M-K趋势检验 系统聚类法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定性与定量指标的轻量化高空飞艇效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彰求 杨朝旭 荣海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7-826,共10页
高空飞艇具有驻空时间长、能源消耗低等优点,在面对信息监测和长期通信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综合考虑飞艇平台与载荷在指标上的耦合关系,提出一种面向定性与定量指标的轻量化高空飞艇效能评估方法。首先,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将无法直... 高空飞艇具有驻空时间长、能源消耗低等优点,在面对信息监测和长期通信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综合考虑飞艇平台与载荷在指标上的耦合关系,提出一种面向定性与定量指标的轻量化高空飞艇效能评估方法。首先,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将无法直接用于数据分析的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实现多类型指标的完全量化。其次,通过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最大信息系数相关性分析选择与关注指标相关的指标,构建轻量评估体系。再次,提出专家排序评价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基于轻量评估体系计算权重获得效能评估结果。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提效能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轻量化高空飞艇效能评估方法可为高空飞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能评估 模糊综合评估法 模糊C均值聚类 最大信息系数 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γ灵敏度的M.C模拟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建华 张传飞 +3 位作者 彭太平 胡孟春 王振通 唐登攀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01-1404,共4页
根据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对其γ射线灵敏度进行M.C模拟计算,并和实验标定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在不确定度范围内符合得很好。通过实验校准后的M.C模型,可以拓展到探测器γ能量响应曲线的计算。该工作为获取真空型康普顿... 根据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对其γ射线灵敏度进行M.C模拟计算,并和实验标定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在不确定度范围内符合得很好。通过实验校准后的M.C模型,可以拓展到探测器γ能量响应曲线的计算。该工作为获取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可靠的γ射线灵敏度以及γ能量响应提供了一条经济适用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型康普顿探测器 γ射线灵敏度 M. C模拟计算 γ能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_(2)含量对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抗烧蚀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莹 李红 +4 位作者 姚彧敏 杨敏 陶银萍 任慕苏 孙晋良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5-243,共9页
Ta_(0.8)Hf_(0.2)C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适合在高温烧蚀环境中使用,MoSi_(2)是一种优异的烧结助剂且常用于抗烧蚀涂层中。为了研究MoSi_(2)含量对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抗烧蚀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料浆刷涂法在含有SiC... Ta_(0.8)Hf_(0.2)C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适合在高温烧蚀环境中使用,MoSi_(2)是一种优异的烧结助剂且常用于抗烧蚀涂层中。为了研究MoSi_(2)含量对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抗烧蚀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料浆刷涂法在含有SiC过渡涂层的C/C复合材料上制备了不同MoSi_(2)含量的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并研究了不同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烧蚀行为。结果表明,当MoSi_(2)质量分数为10%时,涂层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1.24 mg·s^(-1)、0.02μm·s^(-1),表现出较好的抗烧蚀性能。这是因为涂层中MoSi_(2)的存在抑制了SiC的主动氧化,减少了SiC的消耗,在烧蚀过程中形成的液相层黏度较高,抵抗高温火焰的冲蚀的能力较强,有效地阻止了氧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Ta_(0.8)Hf_(0.2)C-SiC-MoSi_(2)涂层 料浆刷涂 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pha Shapes轮廓点云识别算法的洞室表面形变区域提取方法
14
作者 张雨婷 郑德华 李思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密集点云提取洞室表面变形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Alpha Shapes算法识别洞室轮廓点云和多尺度模型到模型的点云比对(Multiscale Model-to-Model Cloud Comparison,M3C2)的洞室表面变形监测方法.首先对获取...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密集点云提取洞室表面变形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Alpha Shapes算法识别洞室轮廓点云和多尺度模型到模型的点云比对(Multiscale Model-to-Model Cloud Comparison,M3C2)的洞室表面变形监测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两期洞室表面点云数据进行配准,采用改进的Alpha Shapes算法识别洞室表面外轮廓点云.获得的两期洞室表面外轮廓点云经精配准后,再采用M3C2算法进行各点变形值计算,最后进行距离聚类提取连续形变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剔除点云中细小沟壑处的点及受到混合像元影响的点,在洞室截面到扫描仪距离10 m的范围内,两期点云剔除率分别为14.17%及13.52%,在70 m范围内,分别为6.25%及6.42%;该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提取出2倍配准误差以上的洞室表面形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室变形监测 轮廓点云识别 Alpha Shapes算法 M3C2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15
作者 郭颖 綦建红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91,共16页
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定量测度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并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跨国并... 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定量测度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并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新区位优势。(2)机制分析表明,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扩展信息获取和稳定供应关系发挥提升作用。(3)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并购动机方面,“自驱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自身经验显著强化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并购提升效应;在并购区位方面,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具有从“数字荒漠”向“数字绿洲”转移的区位偏好;在并购策略方面,相比于“挖掘式”并购,“探索式”并购策略更能适应数字化竞争环境的要求。研究拓展了跨国公司区位优势理论的分析视角,对优化中国企业投资布局提供了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跨国并购 “数字绿洲” “探索式”并购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表面超高温陶瓷涂层的快速成型及其烧蚀性能
16
作者 陈意高 姚熹 +2 位作者 王凯杰 王坤杰 张光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4-78,共5页
为提高C/C复合材料表面超高温陶瓷涂层的制备效率,通过料浆涂刷法和高温预氧化处理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ZrSi_(2)-ZrC-HfC陶瓷涂层,研究了预氧化处理对涂层微观结构、涂层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预氧化涂层相比,高温预氧化处... 为提高C/C复合材料表面超高温陶瓷涂层的制备效率,通过料浆涂刷法和高温预氧化处理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ZrSi_(2)-ZrC-HfC陶瓷涂层,研究了预氧化处理对涂层微观结构、涂层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预氧化涂层相比,高温预氧化处理生成的液态SiO_(2)相可填充涂层内部孔隙,通过粘合陶瓷颗粒提升涂层致密度,从而提高涂层的抗冲刷烧蚀性能。在热流密度为3 200 kW/m^(2)的氧乙炔火焰中考核30 s、60 s和90 s,氧化层均保持结构完整;在预氧化处理中生成的SiO_(2)相粘合涂层,防止涂层在烧蚀初期因结合不紧密而脱落;同时在烧蚀过程中生成的SiO_(2)相通过吸热挥发,降低表面温度,为涂层提供热防护。烧蚀90 s后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837μm/s和0.364 mg/s。该方法操作简便,制备效率高,是一种适用于不同结构尺寸C/C复合材料表面不同类型超高温陶瓷涂层的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陶瓷涂层 C/C复合材料 快速制备 预氧化 料浆涂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上风电分频输电系统暂态过电压分析及抑制
17
作者 孔志达 宁联辉 +6 位作者 黄阳 邢萧萧 刘永欢 赵勃扬 丁伟 吴广大 王庆建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55-3565,I0002-I0005,共15页
分频输电作为一种新型输电方式,以较低频率输送电能,目前已经在中远距离海上风电、偏远地区“沙戈荒”陆上风电以及城市电网柔性互联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系统故障后引发的过电压严重影响电气设备及系统安全稳定性,针对分频输电系统... 分频输电作为一种新型输电方式,以较低频率输送电能,目前已经在中远距离海上风电、偏远地区“沙戈荒”陆上风电以及城市电网柔性互联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系统故障后引发的过电压严重影响电气设备及系统安全稳定性,针对分频输电系统过电压产生机理和特性尚不清晰的现状,对甘肃某800MW陆上风电场分频送出场景下的过电压分布特性及影响过电压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揭示了分频风电系统在典型故障下的过电压产生机理,定量分析得到了变压器接线方式、控保时序等因素对该分频系统过电压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一种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指标综合最优的避雷器配置方案,该方案能够将系统暂态过电压水平有效抑制在1.82pu以下。研究结果为分频输电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换流器(M3C) 暂态过电压 避雷器配置 不对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桩基不对称直桩的计算与补桩施工应用
18
作者 叶坤 李兆军 +3 位作者 陈鹏飞 李征 丁杰 廖立坚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8-1285,共8页
补桩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补救措施,由此产生的不对称桩基按照现行公路规范计算,结果不闭合也不稳定。在m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对称直桩的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单桩刚度,在承台底处汇总成群桩刚度;然后建立纵横向关联的平衡方程,承台底荷... 补桩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补救措施,由此产生的不对称桩基按照现行公路规范计算,结果不闭合也不稳定。在m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对称直桩的计算方法,首先计算单桩刚度,在承台底处汇总成群桩刚度;然后建立纵横向关联的平衡方程,承台底荷载按不对称结构重新进行荷载组合,代入平衡方程求解出承台位移;再依次计算出每根桩的桩顶外力,接着按现行规范进行后续计算;最终实现不对称桩基的计算。经验证,该方法计算准确、快捷、便于操作,可纳入规范。工程应用表明,承台四周补桩法受力合理且容易施工,具体操作是:边桩损坏时,在承台最近侧对称地补打2根桩;角桩损坏时,在承台两端各补1根桩;中间桩损坏时,在承台最近侧补打1根桩。为节省成本,可在废桩1~2倍桩径范围内坏1补1,但因不满足最小桩间距要求,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不对称直桩 M法 群桩平衡方程 补桩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19
作者 张益天 罗喜伶 王宇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5-1715,共11页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获得高置信度的训练样本“伪标签”,为实现自监督学习奠定基础;构造基于两时相SAR图像和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的三通道训练样本,最大限度保留样本信息;设计轻量胶囊网络,通过单尺度卷积提取训练样本特征,采用单尺度胶囊网络挖掘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设置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在5个真实SAR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条件下,提高了运行效率,获得了更强的鲁棒性特征,抑制了散斑噪声对变化检测效果的不利影响,提升了变化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胶囊网络 最大类间方差法 模糊C均值聚类法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输电系统控制对差动保护影响及优化策略
20
作者 史艳刚 朱海勇 +3 位作者 陆立文 陆翌 邱德锋 林艺哲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双端低频输电系统中低频线路故障时,换频器采用负序电流抑制策略抑制故障电流,线路两侧电流表现为弱馈和穿越特性,造成传统基于相量的线路差动保护灵敏度降低甚至拒动。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 multi... 双端低频输电系统中低频线路故障时,换频器采用负序电流抑制策略抑制故障电流,线路两侧电流表现为弱馈和穿越特性,造成传统基于相量的线路差动保护灵敏度降低甚至拒动。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拓扑的双端低频输电系统中,分析低频线路单相接地和两相短路的故障电气特征及相量差动保护适应性;然后,提出一种故障控制策略,通过抑制功率站正序电流输出显化故障特征,改善差动保护动作性能,进而提高保护灵敏度;最后,搭建某低频输电工程实时数字仿真(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模型,针对典型故障对所提控制策略开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故障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低频线路故障下相量差动保护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 低频输电系统 正序电流抑制策略 低频线路故障特征 低频线路保护 相量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