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桩身弯曲破坏的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
1
作者 张玲 彭搏程 +1 位作者 徐泽宇 赵明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1,共9页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其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路堤下不同位置筋箍碎石桩破坏模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区,考虑桩身受压和弯曲破坏,对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开展了理论研究。...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其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路堤下不同位置筋箍碎石桩破坏模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区,考虑桩身受压和弯曲破坏,对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开展了理论研究。首先借鉴钢筋混凝土桩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结合筋箍碎石桩自身物理特性及二次逼近法求解超越方程的思想,提出了筋箍碎石桩临界弯矩理论值的计算方法。随后将桩身临界弯矩和等效抗剪强度概念引入传统极限平衡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桩身弯曲破坏的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传统极限平衡法、数值强度折减法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用于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筋箍碎石桩 复合地基 稳定分析 弯曲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T形钢组合T形截面柱轴压稳定承载力分析
2
作者 周乐 李奕轩 +2 位作者 赵同峰 杨翔宇 丁嘉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1-77,92,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影响方钢管-T形钢组合T形截面柱轴压稳定承载力的因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残余应力和初始几何缺陷影响的方钢管-T形钢组合T形截面柱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已有的试验数据校准ABAQUS有限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建立的模... 为进一步研究影响方钢管-T形钢组合T形截面柱轴压稳定承载力的因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残余应力和初始几何缺陷影响的方钢管-T形钢组合T形截面柱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已有的试验数据校准ABAQUS有限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建立的模型,对比分析了初始几何缺陷、残余应力、钢材强度及截面尺寸和正则长细比对方钢管-T形钢组合T形截面柱轴压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对构件稳定承载力影响并不显著;钢材强度,截面尺寸对构件稳定承载力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异形柱 稳定承载力 数值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功率变换的电池储能变换器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武钰程 荆龙 +3 位作者 宋光辉 孙瑞东 刘乾 吴学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78,共10页
为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PC)的电池储能优化方案。在串联部分功率变换器结构中,电池串联端和母线端相互耦合影响,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后对该拓扑进行阻抗建模。针对电池放电工况下系统不稳定情况,通... 为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功率变换(PPC)的电池储能优化方案。在串联部分功率变换器结构中,电池串联端和母线端相互耦合影响,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后对该拓扑进行阻抗建模。针对电池放电工况下系统不稳定情况,通过对系统控制框图等效变换,提出一种适用于部分功率变换的储能变换器阻抗重塑控制策略,以改善电池储能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在较小的频率范围内调整源变换器输出阻抗与负载变换器输入阻抗的交截范围,满足系统阻抗相匹配的稳定要求。最后通过完成系统仿真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电池储能变换器方案与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功率变换 阻抗建模 稳定分析 阻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切线技术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钟军豪 CHIAN Siau Chen +6 位作者 李永鑫 刘明芳 陈明辉 吴振元 龙桂华 杨小礼 周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针对非线性条件下深埋隧道开挖面稳定性问题,采用多切线技术分段线性近似Power-Law(P-L)准则,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1种新的开挖面多曲线圆锥破坏机构,提出1种考虑拉应力截断Tensioncut-off(T-C)效应的开挖面稳定性理论计算方法。... 针对非线性条件下深埋隧道开挖面稳定性问题,采用多切线技术分段线性近似Power-Law(P-L)准则,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构建1种新的开挖面多曲线圆锥破坏机构,提出1种考虑拉应力截断Tensioncut-off(T-C)效应的开挖面稳定性理论计算方法。通过与既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根据反算的应力分布和破坏机构几何特点,探究不同参数条件下T-C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线性条件下,黏聚力较大且内摩擦角较小时,T-C对开挖面临界支护力的影响较大;在非线性条件下,m的增加并不会放大T-C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2)在抗拉强度较大时,T-C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较为显著,随着抗拉强度的折减,T-C控制的破坏机构尺寸逐渐减小,且顶部区域明显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面稳定 多切线技术 Power-Law准则 拉应力截断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土-管耦合分析平台的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孟垂乾 王乐 +2 位作者 张春会 王智超 田英辉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8-626,共9页
海底管道是深海油气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位稳定性受波流荷载、周围土体抗力及管道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现有分析方法难以准确评估水-土-管耦合作用下的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为此,首先利用FORTRAN编程语言分别建立了管-水作用分... 海底管道是深海油气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位稳定性受波流荷载、周围土体抗力及管道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现有分析方法难以准确评估水-土-管耦合作用下的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为此,首先利用FORTRAN编程语言分别建立了管-水作用分析程序与管-土作用分析程序。管-水作用分析程序采用傅里叶分析法计算作用在管道上的水动力荷载,并依据管道位移变化对该荷载进行实时修正;管-土作用分析程序基于已有的管土相互作用模型,计算管道在发生运动时受到的水平向土抗力。随后,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的DLOAD与UEL子程序将上述程序进行耦合,最终形成用以分析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的水-土-管耦合分析平台。利用该计算分析平台,综合考虑海况条件、土体性质及管道外形参数等因素对管道在位稳定性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海底管道的在位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计算平台 稳定分析 水动力 管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抗滑稳定渗流—应力耦合反演分析
6
作者 童广勤 张海龙 +3 位作者 何军 黄书岭 张雨霆 董志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大坝处于高水头差下,保持其运行稳定至关重要。掌握大坝运行期抗滑稳定状态,是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的重要内容。基于三峡大坝14年运行期监测数据,采用渗流—应力耦合反分析,深入研究其控制性坝段运行期抗滑稳定性。采用各项异性渗流,反演... 大坝处于高水头差下,保持其运行稳定至关重要。掌握大坝运行期抗滑稳定状态,是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的重要内容。基于三峡大坝14年运行期监测数据,采用渗流—应力耦合反分析,深入研究其控制性坝段运行期抗滑稳定性。采用各项异性渗流,反演获得了基岩渗透系数,并基于位移监测成果,进一步反演获得了基岩力学参数;再模拟分析了库水位上升对大坝及坝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分析了库水位上升后坝基的深层抗滑稳定性。结果表明,库水位上升后,大坝增量变形较小,坝基岩体及结构面仍处于弹性状态,大坝强度储备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大坝经过长期运行后其稳定性仍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坝 抗滑稳定 参数反演分析 渗流—应力耦合 运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边坡三维地震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姬羽菲 邵帅 +2 位作者 邵生俊 朱学亮 严广艺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635,共9页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失稳,并常常伴随着明显的三维特征。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和一维稳定入渗模型,对非饱和土边坡三维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三维水平切片法,有效考虑了非饱和土重度、地震加速度和表观黏聚力的非线性分...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失稳,并常常伴随着明显的三维特征。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和一维稳定入渗模型,对非饱和土边坡三维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三维水平切片法,有效考虑了非饱和土重度、地震加速度和表观黏聚力的非线性分布特征。地震惯性力采用考虑土体阻尼和共振的修正拟动力法(MPDM)表示。通过重度加大法推导出边坡安全系数的显式表达式。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并进行了一系列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边坡受到与土体固有频率接近的地震波作用时,会发生共振现象,边坡安全系数迅速降低;在同一地震频率作用下,安全系数随地震加速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B/H<3时,三维效应明显,在边坡设计时应考虑三维效应;吸力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极限分析 地震 修正拟动力法 三维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盾构挤压效应的隧道侧部含溶洞岩层稳定性上限分析
8
作者 杨阳 侯艳娟 +3 位作者 娄在明 毛露露 张顶立 孙振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135,共10页
随着城市岩溶区大型盾构隧道修建越来越多,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会对正侧部含溶洞岩层造成挤压破坏。结合上限分析定理和非线性Hoek-Brown准则,考虑盾构挤压效应对挤压破坏范围的不利影响,根据虚功定理和变分原理建立溶隧侧部抗水岩层稳定... 随着城市岩溶区大型盾构隧道修建越来越多,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会对正侧部含溶洞岩层造成挤压破坏。结合上限分析定理和非线性Hoek-Brown准则,考虑盾构挤压效应对挤压破坏范围的不利影响,根据虚功定理和变分原理建立溶隧侧部抗水岩层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挤压破坏范围理论预测解析解及临界安全距离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验证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并对主要影响参数进行敏感程度分析。结合临界安全距离表达式,提出盾构掘进参数综合设计方法,并在LPM131溶洞位置处得到相应验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抗水岩层安全距离符合实际情况,且不同参数变化对正侧部含溶洞岩层挤压破坏范围影响程度不一致,其中溶洞大小、溶洞填充压力和盾构挤压效应越大,引起岩层挤压破坏范围就越显著,在实际工程中应实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防止含溶洞岩层造成贯通性挤压破坏,确保邻近富水隐伏溶洞段盾构隧道的正常施工,研究成果对预测含溶洞正侧部隧道突水灾害的针对性防治和可预见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城市岩溶区 大型盾构隧道 上限分析定理 盾构挤压效应 岩层稳定 临界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过渡层多层空间变异性的边坡降雨入渗模型及稳定性分析应用
9
作者 蒋水华 元志镕 +2 位作者 刘贤 黄劲松 周创兵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建立合理的降雨入渗模型是揭示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制及灾害防控的重要前提。传统的Green-Ampt模型未考虑土壤分层及雨水入渗形成的过渡层分布,导致计算的入渗率存在较大偏差,难以适用于空间变异性边坡。提出土层入渗率的分层求解方法,... 建立合理的降雨入渗模型是揭示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制及灾害防控的重要前提。传统的Green-Ampt模型未考虑土壤分层及雨水入渗形成的过渡层分布,导致计算的入渗率存在较大偏差,难以适用于空间变异性边坡。提出土层入渗率的分层求解方法,可由不同土层间入渗率大小关系确定过渡层厚度,据此提出考虑土体饱和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边坡降雨入渗分析的改进Green-Ampt模型。进而应用改进模型进行降雨入渗下均质和非均质无限长边坡渗流及稳定性分析,并与传统Green-Ampt模型计算结果和Richards方程数值解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Green-Ampt模型,利用改进模型计算的边坡体积含水量分布和稳定性系数与Richards方程数值解更为吻合,可以更好地为非均质边坡降雨入渗分析及降雨型滑坡灾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发现过渡层厚度与土体饱和渗透系数、过渡层顶部入渗率和体积含水量之间存在依赖关系,而与雨水入渗的总深度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分析 空间变异性 降雨入渗 改进Green-Ampt模型 过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点法的高速公路弃渣场稳定性及灾害动力学分析
10
作者 孙文超 王君豪 +5 位作者 徐文杰 董晓阳 任禾 王洪兵 张学杰 王恒威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00,共10页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弃渣场地的稳定性及致灾机制成为工程建设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弃渣场的稳定性、失稳灾害动力学全过程的分析,基于面向GPU并行高性能计算软件CoSim中的物质点法(material point method,简称...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弃渣场地的稳定性及致灾机制成为工程建设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弃渣场的稳定性、失稳灾害动力学全过程的分析,基于面向GPU并行高性能计算软件CoSim中的物质点法(material point method,简称MPM),引入强度折减法(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简称SRM)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了验证算法的合理性,以典型均质边坡为例,采用基于MPM的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limit equilibrium method,简称LEM)进行了对比,表明两者无论在稳定系数Fs还是在潜在滑动面上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以云南某高速公路弃渣场降雨诱发失稳灾害为例,对其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稳定性和失稳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弃渣场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而在暴雨工况下会发生失稳和大变形滑动;数值模拟和现场调查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了提出的方法在弃渣场边坡稳定性与大变形失稳动力学分析中有强大的优势,可以实现斜坡的“稳定性→大变形→流动→堆积”的全过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点法 强度折减法 稳定分析 稳定系数 弃渣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露天采场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方案研究
11
作者 高玉倩 陈彦亭 +1 位作者 荣辉 赵淑芳 《矿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以冀东地区某铁矿露天采场西帮边坡滑坡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展开土力学试验和边坡反演模拟分析,得出该区域边坡为土质边坡,富水性强,滑坡模式为近似圆弧型边坡失稳。根据不同区域的边坡稳定现状,采取西帮边坡削坡放缓、分区加固和疏干排... 以冀东地区某铁矿露天采场西帮边坡滑坡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展开土力学试验和边坡反演模拟分析,得出该区域边坡为土质边坡,富水性强,滑坡模式为近似圆弧型边坡失稳。根据不同区域的边坡稳定现状,采取西帮边坡削坡放缓、分区加固和疏干排水措施,治理后的N8~N16边坡安全稳定系数达到1.2以上,满足《非煤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GB51016-2014)要求,有效解决西帮边坡滑坡问题,为矿山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稳定分析 边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钢轨扣件特性的动力稳定车作业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陈太茂 王立华 +3 位作者 黄洪燚 王炯力 赵泽民 蒋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1-286,292,共7页
[目的]为了研究动力稳定装置激振频率和钢轨扣件力学特性对动力稳定车的作业效果影响和影响显著性,以便为动力稳定车作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钢轨扣件力学特性的动力稳定装置-轨道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的... [目的]为了研究动力稳定装置激振频率和钢轨扣件力学特性对动力稳定车的作业效果影响和影响显著性,以便为动力稳定车作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考虑钢轨扣件力学特性的动力稳定装置-轨道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动力稳定装置-道床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动力稳定装置激振频率﹑扣件横向刚度和扣件横向阻尼为研究因素,轨枕横向加速度响应为稳定作业效果评价指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动力稳定作业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结果及结论]随着动力稳定装置的激振力幅值增大,轨枕的横向位移与加速度均单调增大;当激振频率逐渐增大,轨枕的横向位移单调减小,横向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得到动力稳定装置最佳激振频率范围为30~36 Hz;增大钢轨扣件横向刚度,轨枕横向加速度增大;增大钢轨扣件横向阻尼,轨枕横向加速度减小。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3个因素对轨枕横向加速度影响显著性的大小顺序为激振频率>扣件横向刚度>扣件横向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稳定 动力稳定装置 激振频率 钢轨扣件横向刚度 钢轨扣件横向阻尼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数据驱动稳定性分析的快速路车队追尾冲突预测
13
作者 王长帅 任卫林 +3 位作者 徐铖铖 佟昊 邵永成 彭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9-245,共7页
为探究车队弦稳定性指标与交通状态变量对车队尾车追尾冲突的影响,提取了1 085条包含连续5辆车的轨迹数据,以最小碰撞时间为评价指标,将尾车的跟驰状态划分为冲突与非冲突2种。利用数据驱动的弦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车队弦稳定性指标值,... 为探究车队弦稳定性指标与交通状态变量对车队尾车追尾冲突的影响,提取了1 085条包含连续5辆车的轨迹数据,以最小碰撞时间为评价指标,将尾车的跟驰状态划分为冲突与非冲突2种。利用数据驱动的弦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车队弦稳定性指标值,构建了仅包含交通状态变量、仅包含弦稳定性指标、融合交通状态变量与弦稳定性指标的3种追尾冲突预测模型,解析不同因素对尾车追尾冲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合交通状态变量与弦稳定性指标的预测模型表现最好,其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5.90%、93.60%和89.80%。车队弦稳定性指标值越大,尾车发生追尾冲突的概率越高。尾车加速度的标准差、前车的最小车头间距、尾车车头间距的标准差和车头时距的标准差等也是影响追尾冲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追尾冲突 数据驱动 稳定分析 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用地稳定性及空间格局分析
14
作者 邓诗语 刘少坤 +3 位作者 黄李澄 陆汝成 卢盛权 邓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2,共16页
中国西部地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和生态服务发生了重要变化,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格局的探索对宏观生态用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土... 中国西部地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和生态服务发生了重要变化,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格局的探索对宏观生态用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数据对2000—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用地总量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2000—2010年生态用地面积减少2232.71万hm^(2),2010—2020年面积增加102.56万hm^(2)。两个时段的稳定性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变化不大,稳定性生态用地以草地与森林为主。2)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西部地区整体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分别为48.46%和53.68%。2000—2020年生态稳定性指数存在显著聚集,生态用地稳定性格局以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为主,两种类型生态稳定性空间前后期分别占总面积的48.17%和46.70%;高-高聚集区、高-低异常值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低-低聚集区、低-高异常值区呈下降的趋势。3)冷点区域总面积减少1026万hm^(2),热点区域总面积增加206万hm^(2),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指数在缓慢提升的同时,稳定性生态用地的集聚效应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 空间自相关 冷/热点分析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阳水库平进村顺向岸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15
作者 肖伟 闫福根 +2 位作者 徐伟 卢增木 付敬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207-214,共8页
平进村顺向岸坡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向阳水库坝址上游约2 km,存在顺坡向的浅层和深层软弱夹层。根据变形监测成果,岸坡处于沿浅层软弱夹层缓慢蠕动变形状态;岸坡一旦沿软弱夹层发生整体滑动破坏,将严重影响水库工程安全及效益发挥。为保证... 平进村顺向岸坡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向阳水库坝址上游约2 km,存在顺坡向的浅层和深层软弱夹层。根据变形监测成果,岸坡处于沿浅层软弱夹层缓慢蠕动变形状态;岸坡一旦沿软弱夹层发生整体滑动破坏,将严重影响水库工程安全及效益发挥。为保证边坡治理措施的合理性,分别采用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法及三维有限差分法,对顺向岸坡治理前后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工况下岸坡沿浅层及深层软弱夹层将发生滑动破坏。通过采取前缘压脚及截排水等治理措施后,顺向岸坡稳定安全系数有所提高,可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向岸坡 软弱夹层 稳定分析 边坡治理措施 向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坡形变化的层状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熊朝林 陈俊智 +1 位作者 任春芳 卢林娟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探究坡面形状以及结构面倾角和结构面岩体参数对层状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利用FLAC3D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不同结构面倾角下凹形、直形和凸形层状边坡的安全系数。在结构面倾角为150°时,分析结构面密度、黏聚力、抗拉强度、... 为探究坡面形状以及结构面倾角和结构面岩体参数对层状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利用FLAC3D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不同结构面倾角下凹形、直形和凸形层状边坡的安全系数。在结构面倾角为150°时,分析结构面密度、黏聚力、抗拉强度、内摩擦角和泊松比等参数对层状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坡面形状下结构面的倾角为0°~90°时层状边坡的稳定性大于结构面倾角为105°~165°时层状边坡的稳定性,即反倾层状边坡稳定性大于顺倾层状边坡。2)坡面形状为凸形时层状边坡稳定性降低,凹形和直形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小。3)结构面倾角为150°时,层状边坡的安全系数随结构面黏聚力、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大,随密度增大而缓慢减小,抗拉强度和泊松比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形状 层状边坡 FLAC3D 强度折减法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迹变换法的静态电压稳定域概率分析及应用
17
作者 齐越 刘道兵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9,共9页
为反映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变换法的静态电压稳定域(SVSR)概率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概率模型构建SVSR概率模型;然后,采用基于对称采样策略的无迹变换法将概率问题转换为确定性问... 为反映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变换法的静态电压稳定域(SVSR)概率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概率模型构建SVSR概率模型;然后,采用基于对称采样策略的无迹变换法将概率问题转换为确定性问题,得到有限个采样点,进一步计算出SVSR的期望和标准差指标并构建其概率边界;再通过概率指标分析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概率特征,并基于概率指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升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最后通过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不确定性分析 静态电压稳定 无迹变换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层构造高陡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18
作者 刘惠洋 张东亮 +3 位作者 李光 金长宇 吕凯 杨光辉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复杂断层构造是威胁矿山安全的重要危险源之一,对露天矿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安全评价和治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矿山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选取白云鄂博铁矿主采场南帮作为研究背景,针对该地区高陡边坡存在的复杂断层、局部失稳和滑坡等地... 复杂断层构造是威胁矿山安全的重要危险源之一,对露天矿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安全评价和治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矿山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选取白云鄂博铁矿主采场南帮作为研究背景,针对该地区高陡边坡存在的复杂断层、局部失稳和滑坡等地质问题展开了深入调查和研究。研究采用了数值分析和短基线子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能较为准确预测可能发生滑移的区域,提供精确的边坡稳定性评估。通过三维数值分析搜索潜在危险靶区,并用二维精细剖面计算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SBAS-InSAR技术对地表形变进行时序监测,通过分析雷达影像的相位信息,精确测量地表微小变形,进一步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综合两种技术手段,全面评估了白云鄂博铁矿主采场南帮地区的边坡稳定性,有效预防和减轻了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并为类似复杂断层构造的高陡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边坡稳定分析 断层破碎带 SBAS-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运行参数率定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刘星 张建峰 +1 位作者 田波 忽旻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水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参数的合理设置与调整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和安全。因此,深入研究水电站参数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水电站运行、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地区新建水电站为例,对... 水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参数的合理设置与调整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和安全。因此,深入研究水电站参数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水电站运行、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地区新建水电站为例,对惯性时间常数T_(j)、直轴暂态电抗X_(d)'等机电参数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并探讨了电站送出线路长度和机端电压对电网的稳定性影响规律,最后得出具有较好远期适应性的参数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机电参数 线路长度 机端电压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土物料对某建材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敏感度分析
20
作者 唐恺 任菲 张圣通 《现代矿业》 2025年第1期170-173,共4页
排土物料是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最直接的因素,由于力学试验的随机性,很难确定排土物料力学性质中影响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以某排土场为研究背景,基于地质勘察资料,选取3个典型剖面,对排土物料力学性质中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容重3种敏感... 排土物料是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最直接的因素,由于力学试验的随机性,很难确定排土物料力学性质中影响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以某排土场为研究背景,基于地质勘察资料,选取3个典型剖面,对排土物料力学性质中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容重3种敏感因素进行敏感度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内摩擦角敏感度最高,黏聚力其次,容重的敏感度最低,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可忽略。研究结果对排土场的初始设计、后续建设和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排土场 敏感度分析 边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